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举报投诉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11-26 04:59安耀宇蒋煜龙
消防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对策研究

安耀宇 蒋煜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速,社会各界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管理制度的推行,增加了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渠道,促使人们广泛参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为了更快、更直接查找和解决安全隐患,本文针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工作内容、投诉受理要求以及投诉工作当前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投诉现状;对策研究

当前,举报投诉是人民群众参与消防工作的重要环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防监督执法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了消防工作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举报投诉现状,并提出对应解决对策。

一、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一)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概念

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危害了某种社会关系;存在主观方面过错;行为主体必须是具有一定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违反了相关消防法律规定,造成一定危害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消防违法行为如果在当时并未整改或在有限期内没有整改,将面临行政处罚,例如:擅自停用消防设施;在人员密集地方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消防产品,责令限期整改没有整改;遮挡、占用、损坏消防设施器材。

(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内容

公共场所没有经过消防机构检查合格,擅自营业;火灾报警器系统、自

动灭火系统不符合规定或者已经损坏或自行改装和拆除;私自占用或堵塞消防疏散通道以及安全出口,妨碍安全通道正常通行,占用消防应急车道;消防设施、器材或者安全标示未按标准设置;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占有防火间距;违反规定使用明火;违法规定进入生产、存储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影响灭火救援;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导致火势蔓延;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其他可能增加火灾等级或危害的行为;擅自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聚集性活动;对火灾隐患不及时消除的营业场所;火灾事故单位在火灾扑灭后,隐瞒、掩饰起火原因等。

(三)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来源

消防安全危险行为可以来自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分为消极和积极两种[2]。

1.消极行为是指不依法履行消防安全义务行为,如:单位不履行每年固定的消防检查工作,未能更新已经损坏或过期的消防工具等。

2.积极行为是指自身的行为存在违法,如:在火灾风险区域使用明火或者易燃易爆用品、在安全通道内堆放私人物品等,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违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3]。

3.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行为之间的依据有所不同。火灾隐患是火灾发生的前提,可能导致火灾,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消防法律法规有密切联系,两者导致的后果不一样。火灾隐患行为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在概念上有不同之处,但两者之间存在相交和相互包含部分。有的火灾隐患行为本身就是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比如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这种情况既是火灾隐患行为又是消防违法行为。有的火灾隐患行为虽然不是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但是需要经过消防安全检查,在检查合格以后才能投入使用,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认定。

(四)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特点

行为主体是被法律确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同时行为本身是未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履行相关义务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是主观活动,其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主观意识所表现出的具体行为和活动。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违法行为打破了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执行中的社会规范,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其行为危害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4]。

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处理方式

针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当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处罚。通过行之有效的处罚方式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督促有关单位、个人、机构积极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在进行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时,根据违法情节和程度的不同,处罚方式也不同。当前主要的处罚方式分为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两种,消防行政处罚主要是警告、罚款、责令更改。因此,在日常管理中,监督投诉工作意义深远。

三、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投诉的意义

(一)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投诉是消防工作的重要手段

消防部门在进一步优化群众举报奖励措施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调动人们对当地消防工作的参与监督管理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主动、正确分辨身边存在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并以此来推动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进一步提升公民消防安全意识。

(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投诉是消防部门听取民意的重要体现

在相关管理中,消防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环节是政府举报投诉工作的重要组成。当前,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渠道,方便人民群众进行投诉反馈,将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投诉和政府服务热线相融合,24小时全天开放,进一步促进政府部门和人民之间的沟通便捷性;提供平等的交流平台,通过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投诉工作,不断增强人们的消防工作认识,充分发挥消防监督检查的作用,有效减少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三)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投诉是预防火灾事故的客观需求

当前,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速,火灾发生几率和城市经济发展呈现正比增长。任何一个不起眼的隐患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甚至间接导致较大后果。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作用,加强火灾隐患评估和判断,实现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同时,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消防安全工作建设[5]。

四、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投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投诉有效率较低

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投诉工作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包括:人们对消防知识了解不足,很难对安全隐患进行辨别;很多投诉工作中,投诉人和他人存在纠纷或者矛盾导致的恶意投诉,有的投诉举报是为了解决自身问题,如:有人为了能够解决和公司之间存在的经济纠纷,投诉公司存在潜在安全行为,这种行为多为恶意举报或虚假举报,对消防安全投诉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和影响。

(二)消防举报投诉事宜日益复杂

在投诉举报中,越来越多的投诉内容超出消防部门的管辖范围,如:违章建筑、危险化学品、燃气安全、供电线路等方面的安全违法行为并不在消防部门的管辖范围内。另外,因火灾原因引发的投诉工作越来越多,不少人会向消防部门出具住宅、车辆火灾证明;灭火救援工作量增多,消防出警种类不再局限于火灾。

(三)缺乏辨别火灾隐患的能力

虽然通过各个方面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和普及,但是依旧还有个别人存在盲区和误区。人们缺乏在第一时间报警的意识以及火灾现场逃生技能,甚至对一些潜在危害存在侥幸心理,对易燃易爆材料不会分辨,家用电器使用操作方法不正确,防火意识不清晰,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举报投诉也就更容易被忽视[6]。

(四)投诉主观意识淡薄

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隐患举报和投诉的意识不足,对安全隐患的具体定义不够了解,不清楚该如何明确安全隐患描述,投诉举报时不知道该怎么说,导致投诉举报参与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消防部门对消防安全宣传和培训的力度不够,使得人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消防安全投诉举报参与意识淡薄。

(五)举报投诉渠道少

当前,人们知道的投诉举报渠道都是打电话。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更新或宣传不到位,没有利用好社交媒体软件进行有效宣传,投诉渠道拓展工作滞后,这就导致人们在发现安全隐患后不知道如何举报。部分消防部门在接到投诉电话后,没有重视投诉内容,这就导致投诉举报工作无法全面有效落实。

(六)举报投诉奖惩制度落实不到位

当前,举报投诉的奖惩制度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制定,很多奖惩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也没有对投诉举报进行分类或就问题严重程度进行不同奖励,也没有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奖励政策实践性较差,导致在投诉举报过程中随意性加大。同时,投诉举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且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范围较广,在受理过程中边界不清晰,从而导致举报不畅通,举报流程不够清晰,对举报投诉内容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处理期限,导致很多问题在举报后得不到及时处理,甚至还会出现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极大降低了投诉举报积极性,无法实现投诉举报的有效性。

五、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投诉工作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部门联动,共同整治火灾隐患

应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建立联合执法体系,互通信息,并制定有效的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好社會治安平台,将信息整合并划分部门管理,对不同举报问题,及时转给相应的部门处理。针对不同部门,对相关举报信息进行核查处理,加快处理效率,对涉及多部门、多警种的复杂情况,要共同核查尽快处理,实现综合整治[7]。

(二)提高科技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现有系统进行整合,研发更高效的处理平台。近年来,通过互联网进行投诉的人员越来越多,在收到信息后,应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提高查处效率,并通过系统实时关注处理进度,提醒监督人员及时处理和反馈。系统可以对诉求按区域和类型进行分类,自动生成分析表格和数据,最终实现信息化处理。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举报投诉机制

首先,受理查处制度。规范举报和投诉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落实投诉处理工作。其次,建立回访督办制度。强化和诉求人的对接与反馈,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核查和调查。举报和投诉中心应进行电话回访,对处理工作进行落实。最后,构建奖惩制度。结合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工作和投诉内容进行核查后,根据性质、类别进行不同等级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提高群众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8]。

(四)精准分析,提供有效信息

应对消防举报投诉信息进行有效分析。针对不同诉求来源,按照投诉类型对存在的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剖析,对不满意的诉求提出有效的工作建议,全面分析投诉情况,为火灾防控提供有用参考。近几年来的投诉主要围绕违法建筑、火灾隐患等方面,针对这一问题,应继续开展专项治理,从而有效解决潜在安全隐患。

(五)广泛宣传,引导正确举报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户外广告、LED、电梯广告、社交媒体、官网、微博、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布更多投诉举报途径、受理范围和奖励标准。同时,通过专业宣传渠道,加大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力度,逐渐提高群众的消防认知水平,明确投诉渠道,引导民众正确辨识和举报投诉。

(六)出台相关规定,整治恶意举报

不实或恶意举报投诉工作不仅耗费了相关人员的精力,还加重了工作负担,浪费了公共警力资源。由于缺乏有效制约,此类现象频出,应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对恶意举报行为进行相应处罚。在投诉过程中,必须进行实名制,留下有效联系方式,将恶意举报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使其对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代价,从而降低不实的举报数量,确保投诉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结束语

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是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危害消防安全的行为,能造成严重后果,依法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同时,投诉举报工作能够大大提高防范效率,因此应以减少安全违法行为为主要目标,积极解决投诉举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拓宽投诉举报渠道,提高参与意识,从根本上不断落实和推动投诉举报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中原.如何完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机制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0(14):50.

[2]谷琦松.新形势下深化“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的探讨[J].中国军转民,2022(21):88-90.

[3]王宁.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今日消防,2022,7(08):45-47.

[4]黄培云.关于《行政处罚法》过错归责新规定对消防执法影响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04):566-568.

[5]《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施  多地物业公司和违法个人被处罚[J].消防界,2021,7(17):3-4.

[6]吴琦鸣,刘晋军,赵国兴,等.消防安全隐患举报App的设计背景与技术实现[J].消防界,2020,6(24):43-44.

[7]雷兰兰.新形势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1):66-67.

[8]赵鼎. “厂中厂”企业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刍议[J]. 城镇建设,2021(18):395.

作者简介:安耀宇(1989- ),女,蒙古族,内蒙古卓资人,本科,研究方向:消防安全。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对策研究
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筑火灾“防控网”
浅析高职院校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