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寻乌调查》的科学内容和新时代价值

2023-11-25 04:06李雯慧
泰山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寻乌同志研究

李雯慧,陶 林

(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

引言

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对寻乌进行20 多天的深入调查,对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经济、政治、阶层划分等作了细致的剖析,写下了五章39 节,合计8 万多字的《寻乌调查》一文。时至今日,毛泽东同志在调查过程中传递的调研精神依旧对中国共产党开展调查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今年也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在全党上下开展主题教育,重视调查研究的背景下,系统学习回顾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这一经典著作,具有重要纪念意义和新时代价值。

一、毛泽东寻乌调查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同志开展寻乌调研的时代背景是当时中国革命处于土地革命初期,尽管革命取得效果显著,1927年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革命的形势仍旧严峻且复杂。“当务之急,毛泽东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红四军究竟应该往何处去?第二,究竟应该如何快速发动群众,扩大工农武装,进而巩固和扩大苏维埃区域?”①周建华.《寻乌调查》产生的历史语境和理论意义[J].红色文化学刊,2021(03):67 -75 +111.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毛泽东利用红军在安远、寻乌、平远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在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在寻乌开展了20 多天的社会调查,对寻乌的政治区划、地理交通、商业活动、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的状况,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考察分析,撰写了经典著作《寻乌调查》。这一著作的完成,可以说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主要是红四军攻打寻乌县城之后,有宝贵的休整机会。所谓“地利”,主要是强调寻乌这一地点的有利位置。“寻乌这个县,介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明了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①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1、42.所谓“人和”,主要是得到当时县委书记古柏等熟悉情况的人员大力支持。

(一)探索红军的出路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需要

在大革命期间,中国还并未摸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理论,只能被动地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中央政治局遵循共产国际的指示,在城市中发动罢工、怠工和暴动等一系列政策,1927年8月1日,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但南昌城只控制了三天,便被国民党军队围困。12月11日,在聂伊曼指导下发动的广州起义,虽在攻克后建立了“广州公社”和苏维埃,但也遭国民党政府军镇压。除此之外,在中共六大会议后,李立三被斯大林提拔到党内“强人”的位置,并担任宣传部部长,从而助长了“左”倾冒险主义和“立三路线”的形成。李立三错误地理解了“高涨”和“直接革命”的意思、坚持“城市中心论”而批判“农村包围城市”的观点②凌海金,杨会清.“立三路线”城市战略探因[J].党的文献,2008(04):69 -72.,通过发动罢工和暴动,攻克了长沙城,但不久后即告失败,红军也因此遭受重创。共产国际在城市发动的一系列暴动政策未获成功,使得毛泽东在农村开展活动的重要性显现出来。

寻乌调查展开前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多次指示红四军趁“两广军阀混战爆发,广东西北江风云紧迫,东江防地较弱”的情况“开到东江去,帮助东江广大群众的斗争”③张家裕.毛泽东军事年谱1927 -1958[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20.,或“冲破保守观念,纠正右倾危险,积极向中心城市交通区域发展”“应领导第三军,协同动作向着赣江下流,夺取吉安、南昌、九江”④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军事系统(第九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81.。毛泽东同志在江西和湖南腹地开展的活动(不受中共中央机关管辖),组织农民和创建苏维埃政权。在不依靠共产国际和驻上海领导人的情况下,发展了革命根据地。在军事战略上,主张游击战术,以“集中优势兵力攻敌之薄弱点”;在土改问题上,主张“平均主义”将土地一视同仁地分配给富农、贫农;因此,处在了与中央政治局和莫斯科相“对立”的境遇中,迫切需要领导人作出决策。

在土地革命初期,根据地处于初建阶段,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中小工商业、手工作坊等私人经济(此时公营工商企业也处在筹备之中)。而经济问题是关系革命成败至关重要的问题。加之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攻克了多数城镇,因此中共迫切需要制定符合中国具体情况的工商政策。而对于“商业状况门外汉”⑤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1、42.的毛泽东同志来说,若要了解城镇的工商业发展状况,必须深入社会开展调研。而寻乌城突出的地理位置——邻县进行商业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梅县、安远、门岭、信丰等各县进行商业贸易时都会经过寻乌,由此也带动了寻乌的商业发展。对寻乌城的商业情况进行调研,从而也能掌握邻近三省的商业。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城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该县的商业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坊——代表自然经济、圩场——代表半自然经济、店铺——代表商品经济。在这样一座应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农民却占了71%;商业中转站的地位也因梅县的洋货市场和兴宁的布匹市场发展而被取代;加之寻乌城的农民深受苛捐杂税的压榨,进而导致城市商品经济的衰败,使中小工商业者处于破产以及半破产的境地⑥任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工商业政策思想[J].社会科学家,1999(S1):25 -27.。不从事生产,经济得不到发展,又该如何支援革命。因此,毛泽东同志认为在革命的过程中争取中小工商业者有利于活跃根据地的经济,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从土货市场到洋货市场、从圩场店铺到借贷租赁反映了寻乌城的商业状况,也证明了中小工商业者采取保护的政策是正确的。

(二)思考农村土地革命中的核心问题:土地政策问题的需要

土地革命必然伴随地权问题。1928年颁布的《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1929年的《兴国土地法》,并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寻乌调查中也在提到按人口分配土地、“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分配原则。但人们对土地、山林、池塘等只拥有使用权,在这种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能否真正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有待商榷。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寻乌的土地分配问题上,虽然解决了没收谁的土地、如何没收土地以及怎样分配的问题,但是土地归谁所有的问题还需解决①夏春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路线的几个问题[J].江西师院学报,1980(01):65 -70.。但不可否认,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完整正确的革命路线。

(三)探索革命的依靠对象问题的需要

毛泽东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红军壮大之后,需要联系群众,需要了解当时农村的阶级状况问题。1930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先后攻克了信丰、安远、会昌、寻乌等县,在这一时期的领导机关和红四军党内对调查工作并不重视,加之对共产国际经验的严重教条化,在进入县城后,红军因分不清城市商业和地主财产,将城市店铺全部查封,造成城市居民生活的诸多不便。这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重视,因此抽空对寻乌县展开调研。在书记古柏同志的协助下,先是绕着县城对寻乌进行基本了解,与农民、商贩以及店主等做了基本情况的询问,还登门拜访了“寻乌通”郭友梅和范大明,并邀请他们到住处进行座谈。毛泽东同志考虑到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又请古柏同志依据不同阶层、年龄等标准,拟订了11 人的座谈名单。座谈会的规模后来从几人变成规模50多人的调查座谈。在20 多天的调查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寻乌城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剖析。最后于1931年2月2日在宁都小布将资料整理成《寻乌调查》一文。这也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中篇幅最长的调查报告。毛泽东对寻乌的阶级情况做了明确的分析,他认为,“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③④⑤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2、99.。

二、寻乌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寻乌城的商业

毛泽东同志对寻乌进行了细致的调研,首先介绍了寻乌的政治区划,即七区十二堡;其次从水路、陆路、电报、邮政等五个方面对寻乌通道进行描述;关于寻乌的商业,毛泽东同志对门岭、安远、梅县双方往来生意做了细致的考察,包括各地区的大宗商品种类、商品来源地、单价、出口量、年贸易总额等,也关注了惠州来货,还陈列了米、茶、纸、木、香菇、茶油在内的六种对外出口货。毛泽东同志“下马观花”地了解寻乌,从而更好地采取对待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城市贫民群众的策略,他还从盐、洋货、水货、布匹等各种杂货去剖析寻乌的生活状况;从圩场、火店、屠坊等行业去了解寻乌的经营状况;从100 多家店铺店主的阶层关系、人口数量、发家经历、资本多寡、经营方式去探寻寻乌的商业发展。除此之外,在人数不到2700 人的寻乌城,毛泽东同志依据职业的不同将人口分为八种:占60%的农民、占11%的手工业者、占10%的游民、占6%的娼妓、占5%的商人、占4%的政府机关、占3%的地主以及占不足1%的宗教徒,由此得出“这个城市还是以农业手工业为主体”④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2、99.,游民和娼妓合计共占16%,游民的数量几乎与手工业者持平,可见“失业群众之多”⑤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2、99.。至于寻乌城的“领袖部分”是合计共占13%的商人、地主、机关和宗教徒,而农民、手工业者、游民、娼妓长期处在被压迫被统治的地位。

(二)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

毛泽东从农村人口成分、旧有土地分配、公共地主、富农、贫农、山林制度、剥削状况、寻乌的文化9个方面来表述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这一部分也是寻乌调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旧有土地分配中,公田(公共地主)占全部土地的40%,分为三种类型:祖宗地主,即祖宗分出一部分公田留给子孙代为收租,保证子孙后代绵延;神道地主,即神、坛、社、庙、寺、观六种含有人民信仰的田地;政治地主,包含两类:一是包含教育性质的考棚、宾兴、孔庙、学租;另一种是包含社会公益性质的桥会、路会、粮会①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9、100、110、124、42.。个人地主以200 石和500 石为界分为小地主、中地主和大地主。毛泽东同志列举了寻乌的20 个大地主和113 个中地主,大地主掌握全县的政治实权;而中地主是全县权利的中心。他们对生产态度都是消极的,“既不亲自劳动、又不组织生产”②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9、100、110、124、42.,也都是反革命的。(见表1)

表1 个人地主的分类

相比之下,占个人地主80%的小地主中的“老税户”中的“一年差过一年的”和“破产更厉害,靠欠债的”两类的政治态度是革命的。而“新发户子”主要由农民力作或小商业致富上来的,因此他们把钱看得很重,也是反革命的,被称为“半地主性的富农”,也是农村最恶劣的敌人阶级。(见表2)

表2 小地主的分类

关于农民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也发现了一个“大缺点”:“没有分析中农、雇农与流氓”③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9、100、110、124、42.,只分析了富农和贫农的土地。富农的出产都是亲自劳动,但他们也是高利剥削者,土地斗争的“平”田就是针对其提出的,不仅要平其田,还要分其谷、废其债。而贫农是指那些不够食的农民,由于生产工具、土地等占有情况不同分为:半自耕农、“佃农中之较好的”“佃农中之更穷困的”和“佃农中之最穷的”四类④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9、100、110、124、42.。第一阶层最大的特点是占有部分土地用于耕种,第二个阶层在贫农中的占比最大,在整个农民中占42%,是“农村中一个最大的群众”。第三阶层最大的特点是共用耕牛,第四阶层是最苦的,最基本的土地生产工具都不齐全,有犁无耙,只能选择租借耕牛的方式进行耕地。(见表3)

表3 贫农的分类

关于寻乌的山地可分为“共产主义”的公山(占20%),“资本主义”的私山(占10%)以及“荒山”(占70%)。“共产主义”的公山实行两种制度:以“一姓”为单位实行家族主义的山林“共产”制度;以“一乡”为单位实行地主主义的山林“共产”制度。而占比70%的“荒山”在经过土地改革之后,以姓为界限制开发的形式不复存在。

关于寻乌农村的剥削主要存在三种方式:地主剥削、高利剥削和税捐剥削。在寻乌调查的过程中,农民之中大部分过着“禾头根下毛饭吃”①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7、154、177.的生活,在交不起租和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要衫裤着去捞”、“卖奶子”等极端方式,揭示了压迫中的农民的苦难,从而发出“旧的社会关系,就是吃人关系!”②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7、154、177.的感叹。

(三)寻乌的土地斗争状况

关于寻乌的土地斗争,毛泽东同志从土地分配的方法、山林、池塘、房屋的分配问题、土地的分配区域标准、游民分田问题、得田数量和生活补添问题、留公田问题、分田快慢、按人口平分田以及抵抗分田的人、原耕总合分配、暴动在莳田之后如何处理土地、非农民分田问题、废债、土地税问题以及土地斗争中解放妇女17 个方面进行分析。

寻乌调查实行的土地分配方法是以按人口平分为主,即以人口数量除田地总数。关于山林和池塘问题,所有权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使用权归农民,以及在房屋的分配问题上,根据农民的情况,多数以争取农民为出发点,因此方式多变,也不尽相同。农民对于土地分配的标准更倾向于用小的区域为单位,一是怕自己区域的土地被分出去,二是不赞成移民。在分配的过程中,广大农民在较短时间内分得了土地。群众们拥护“平”字分田,但在土地斗争中,贫民与富农在分配土地的问题上关于“抽多抽肥”“补少接瘦”的情况产生分歧,也是土地斗争的中心问题。在非农民是否分田的问题上,依据不同标准也给予不同的对待。在土地斗争的过程中,“寻乌的女子和男子同为劳动的主力。”③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7、154、177.甚至做着比男子更多的工作,但随着斗争的胜利,女性的自由得到解放,例如婚恋自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权益也逐渐得到保障。

三、寻乌调查的现实启示

寻乌调查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这一著作没有过时,在93年后的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对于新时代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调查工作对我党解决现实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例如在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方针时,都要求各相关部门下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切忌搞形式主义。第一,不搞“作秀式”调研。有些领导不重视调查工作,“身入”基层,但却未“心入”基层。把调研工作看作是“作秀”。喜欢扎堆调研、“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26 -527.等形式主义者层出不穷,这种领导的调研工作只注重结果,不关心民情民意,调查研究工作也并未发挥解决实际问题的功效。第二,不搞“钦差式”调研。有些领导调研“昂首望天”“眼睛朝上”,上级领导机关指示下级部门进行工作时,不应该“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⑤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还有部分领导喜欢做表面工作,对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指手画脚,乱说一通。这种调研工作既不能解决问题,也会失去民心。第三,不搞“嫌贫爱富式”调研。不能总是去工作成果显著的地方调研,形成一堆文字报告,而忽视对情况复杂、矛盾问题突出的地方的调研工作。需要结合二者,既要考察群众意见多的地方,也要调查矛盾尖锐的地方。

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进行调研时,坚持实事求是,从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登门拜访或者邀请群众去他的住处进行座谈,和人民群众交朋友,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座谈会上,亲自主持、记录会议,从不假手于人,也不搞“官僚主义”等坐享成果的作风。调查研究一直是毛泽东同志进行革命的手段之一。在同年5月毛泽东记录了调查研究的过程和经验,《反对本本主义》由此诞生。文章开篇就提出了著名论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①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1.,还在文章末尾写下关于“调查的技术”。“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②杨学博,孔祥武,宋静思,等“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总书记这样言传身教[N].人民日报,2023 -04 -23(001).,因此领导干部需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寻乌调查研究精神,秉持着“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调查研究态度去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二)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坚持调查问题的导向性。当下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③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N].人民日报,2023 -03 -20(001).将问题意识落实到各处的实地调查中,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进行调查时,深入农村和城市,对人口按阶层划分,陈列几百个店铺店主的基本情况,大中小地主的土地占有情况等进行细致的分析,明确了当时的地权危机、商业状况、富农情况等等,从而为制定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发展的土地革命的路线奠定了基础。新时代,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只有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实对策,才能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选择调查对象的代表性。毛泽东同志选择在寻乌县开展调查工作,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寻乌这个县,介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明了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④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1.。因此在寻乌县开展调研工作可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在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地点后,还要确定调研的参与对象,若要提高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要在参会人员上下功夫。毛泽东同志在古柏同志的帮助下,选取了11 位年龄、阶层等各不相同、但都熟悉寻乌情况的人进行了座谈,从而提高了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到“以年龄来说,老年人最好…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在选定调查地点和参会对象后,还要确定座谈会的主题,在进行座谈之前会事先准备好提纲,列出问题,在座谈和考察过程中,走访了超50 家的店铺例如木器、火店、理发、打铁等等,陈列了131 种洋货、39 种水货等,在座谈以及走访下,通过商品种类等了解到了寻乌城的商业情况。新时代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要求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制定方案,“明确调研的项目课题、方式方法和工作要求等,统筹安排、合理确定调研的时间、地点、人员”⑤杨学博,孔祥武,宋静思,等“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总书记这样言传身教[N].人民日报,2023 -04 -23(001).,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前,还需针对特定对象进行调查。

采取调查方式的多样性。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的过程中采取的调研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座谈访谈法。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期间开展了不下10 次的调查访谈会,次次都是亲自主持并进行笔录;第二,实地走访法。毛泽东同志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基层,与游民、农民、商人进行谈话,扎根于城市和农村,了解城市和农村的差异。第三,统计分析法。调查的过程结合了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文章大部分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解析,也加入了数字、图表等,能精确反映商业的营业状况、各阶层占比情况,条目清楚、涉猎广泛。第四,阶层分析法。剖析了各阶层的占比和生产情况从而揭示了各阶级的本质面貌,对土地革命中对待各个阶级有了正确的估量,对制定合理的土地斗争策略提供了有利条件。毛泽东通过结合各种方法保证了寻乌调研的科学性、实效性和系统性。新时代,中共中央强调开展调研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领导干部不仅要席承老一辈的调查精神,还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落实调研工作,举一反三采取不同的调研方式,提高调研效率。

进行调查内容的全面性。《寻乌调查》共5 章,39 小节。毛泽东同志从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寻乌县进行描述。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新时代,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要着力解决,领导干部要协助各方全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和难点。近期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也明确了调查工作的6 个步骤和12 个方面重点内容,从依法治国、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问题上落实调研,要像“解剖麻雀”一样进行调研,减少“灰犀牛”、“黑天鹅”事件,条目清晰、逻辑缜密,为新时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指明了方向。

四、寻乌调查的新时代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领导干部仍然需要发扬和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可以说,“毛泽东堪称调查研究的典范”①陶林.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N].南京日报,2023 -03 -20.。寻乌调查作为其早期调查研究的重要著作,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重视调查研究,他说:“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26.新时代领导干部调查研究仍然需要学习毛泽东寻乌调查研究的方法,需要将学习寻乌调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密切联系群众,扎根基层,找出问题和对策,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一)寻乌调查对新时代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价值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党的基本思想、工作和领导方法。寻乌调查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具有新时代价值。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即我们去研究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两个结合”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方法就是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土地革命期间党内“左”和“右”倾路线的错误是由于缺乏对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了解,领导干部对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等一知半解,收集到的材料也是零碎的,也并未得到系统而严密的整合,所以对客观实际情况的严密的调查研究氛围并未形成。而毛泽东同志寻乌调查中所体现的内容的全面性、问题的导向性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搞好不搞好,关键看领导”,在新时代,“四风”问题层出不穷,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了解实情不够,问题得不到解决,无法了解民意,可能会对经济等工作造成损失,甚者可能会引诱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是不行的!这就是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26 -52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贫困地区进行考察,完善扶贫思路和政策,脱贫攻坚得以全面胜利。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讲实话、办实事。

(二)寻乌调查对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价值

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践行群众路线要求党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①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N].人民日报,2012 -11 -20.,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深入基层,消除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与商贩、店主、贫农、富农与游民等交谈的过程中揭示了寻乌的阶级现状以及制定了革命期间针对各阶层的对策。新时代,党员干部在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时也要牢记“我是谁”,注重倾听民意。而在现实调查中,“官本位”的思想和“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依然存在,领导干部忘了自己的身份,从“人民的公仆”转变为“人民的主人”②周娴,周荣芳.践行群众路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简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2,36(04):59 -62.,这种调查脱离了人民群众,形式流于表面,问题不仅未得到解决,还助长了“四风”问题。其次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毛泽东同志深入一线,走进广大人民的真实生活,感受一切,聚焦问题才能写出8 万字的《寻乌调查》。领导干部就是要秉持俯下身子做实事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考察实际问题,听民意、察民情、摸透彻。最后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毛泽东同志对寻乌各方面进行考察,并不是出于对自己威信的增长,而是要了解革命斗争中的苦难人民的真实情况。而在新时代,权力的膨胀、领导干部价值观念的扭曲以及绩效升迁的考核,导致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工作并不是出于对人民群众的考量,而是对自己权力的掌控。因此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的深入、示范带头作用、群众评价对绩效的影响、监督机制的完善等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寻乌调查对新时代完善改革创新机制的价值

改革创新机制的完善与调查研究相辅相成,失去了调查研究,改革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同志开创了党重视调查研究之先风,“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③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2.。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调查研究工作高度重视,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变革性的实践,这些都离不开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的调查工作研究。其中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抓好重大问题进行改革创新。毛泽东同志考察了寻乌的土地权的分化和阶级分化,使得人们对中国农村土地的改革问题进行反思。新时代,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提到关于科技创新的问题,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进行系统论述,因此,深化改革就“要善于解剖麻雀,注重发现好的典型,对的就坚决干、尽快干,错的就坚决改、尽快改”④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68 -169.。其次,调动各方面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的过程中,多次组织座谈会,让参会人员在会上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参会人员的积极性。新时期,领导干部在下达指令文件时,要落实到人民群众实处,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实施方案政策。“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⑤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95.,在此过程中,调查工作在后期的反馈中便显得格外重要。最后,落实改革创新的监督工作。新时期,监督工作不仅是上级对下级的纵向监督、各部门之间的横向监督,还需加强监督奖励机制,以激发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而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人民群众内部,了解人民的真实想法,需要调查工作发挥作用,从而使得人民“想言不敢言”的情况减少。

结语

美国学者汤若杰高度肯定寻乌调查的学术价值,“《寻乌调查》是非凡的文献,其范围和深度远远超过毛泽东1930—1934年在江西和福建做的,并于1941年出版的《农村调查》里的其他调查”①汤若杰,刘慧.英译本《寻乌调查》“导言”[J].史林,2009(02):69 -81.。尽管《寻乌调查》写于1930年,但是正式出版于1982年,对于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研究,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时至今日,调查研究在体察民情民意、了解社会情况等方面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时才取得的。”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50.毛泽东同志正是将历史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写出8 万字的《寻乌调查》,调查报告所传递的调查研究精神仍具有新时代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寻乌同志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同志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张子炀
严良堃同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