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期刊特色栏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3-11-25 15:56刘燕影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启明星科普栏目

■刘燕影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世界科学》编辑部,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634号 200031

中国科普期刊自20世纪初发端以来,走过了跌宕起伏的百年发展历程。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1]重要论断指引下,科学普及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科普期刊作为中国科学传播的重要力量进入发展机遇期。《中国科学传播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6月,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020种,其中科普期刊数量为182种;至2020年6月,科技期刊总量为4958种,而科普期刊数量已达258种,增加了42%。在科技期刊总量减少的情况下,科普期刊数量大幅增加[2]。同时,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潮流中,科普期刊借助网站、微博、微信,以及各类分发平台,进入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阶段[3]。近年来,科普期刊和科普栏目创优活动在全国开展,一批优秀科普期刊和科普栏目涌现。

栏目是区分文稿的类目,是表征期刊整体的主体框架[4]。编辑学界对期刊以及科技期刊栏目的研究丰富多样,侧重于栏目策划、设置、重要性、影响力等普遍性问题,比较研究及实践研究规模也有增长的趋势。沈志[5]较早从功能与价值、类别与性质、优化与调整等方面对科普期刊栏目展开研究,王亚男等[6]探讨了现代科普期刊栏目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式。一个成功的栏目不仅要全面体现期刊的宗旨,坚持创新,服务于特定受众群体,还应当彰显期刊的个性和特色,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7-9]。本文基于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世界科学》“今日启明星”栏目近30年的坚守与创新,总结其成功经验,探讨当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科普重要性凸显的情境下科普期刊栏目建设的编辑议题,论证和丰富科普期刊特色栏目建设规律。

1 “今日启明星”栏目的创建

《世界科学》是综合类科普期刊,由上海一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出版人主导创办。初创时数度更名,从1978年的《世界科学译丛》到1979年的《世界科学译刊》,最终在1981年确定为《世界科学》。从刊名可以看出,其主要内容是对国外科技期刊或科技文献资料的译介。武夷山[10]曾经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世界科学》和《国外科技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他认为:我国总人口中通晓外语者较少,因此,科技翻译对于中国的科技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世界科学》初创时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科技人员爆发式增长的知识需求。作为《世界科学》首个原创栏目,“今日启明星”以采访报道承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以下简称“启明星计划”)项目的科学家和发表由这些科学家撰写的原创科普文章为主要内容。2020年7月,“今日启明星”栏目入选华东地区期刊协会联盟组织开展评选的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

1.1 创建背景

“今日启明星”栏目萌发于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节点。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崭新时期,“发展高新技术,构建一流科技,迈向21世纪”的时代特征凸显了人才建设和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1991年,上海市科委设立启明星计划,围绕本市科技发展重点方向,以项目扶持的方式,为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独立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工作提供资助,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产出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1994年,《世界科学》编辑部和正在筹备中的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联谊会(2021年更名为“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决定联合利用《世界科学》出版平台创办“今日启明星”专栏,宣传入选者的成长经历及其创新工作亮点,扩大启明星计划的影响力。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也为之后启明星计划的持续开展和“今日启明星”栏目建设增添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这一时期的美国也于1994年8月公布了白宫科技政策报告《国家利益中的科学》。该报告指出:“受到良好的科技训练的人是无法估量的国家财富,是一个国家有可能抓住众多机遇的根基所在,职业科学家、工程师大大提高了劳动力的科技含量,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革新经济均有着必不可少的贡献。”[11]科技人才战略在当时成为世界性议题。

1.2 栏目简介

1995年1月,《世界科学》1月号正式推出“今日启明星”栏目。位于卷首的栏目发刊词写道:“《世界科学》是一本以介绍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前沿动态为主旨的综合性刊物,而中国科学亦是世界科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更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现在30岁左右的青年科技专家必将对日后的科技发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因而着眼于未来,着眼于青年一代科技人员应该是一本有全球眼光的科学类杂志的主要职责。”栏目内容包括“联谊会活动报道”“每月一星”“青年科学家论坛”等。

“今日启明星”已开办28年。1995年1月至今,栏目报道了近350位青年科学家,发表由青年科学家撰写的科普文章200多篇。“今日启明星”报道的青年科学家分布广泛,有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院所的科学家,也有走在创新前沿的企业研发人员。栏目见证了启明星计划的发生、发展以及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脱颖而出的科技精英、科研成果、科研团队,如“心怀强烈的道德心和责任感”的发动机研究者金东寒,“从容不迫、心静如水,而又了然全局、志在必得”的材料科学家田禾,“有哲学头脑、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化工专家钱旭红,“不求轰动效应,但求扎扎实实”的医用材料研究者刘昌胜,“新上海人,性格开朗,待人真诚”的血液学专家陈国强,“我们几乎没有休息天”的化学家丁奎岭等。他们在中国科技发展的机遇期勇立潮头,在获得启明星计划资助后若干年成长为院士科学家。

2 “今日启明星”栏目建设理念

2.1 抱定宗旨,明确编辑思想

中国编辑思想往往与中国历史进程中思想家的哲学体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12]。梁启超先生总结的四项办刊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以及鲁迅先生“战斗的,革命的,保持粗糙泼辣青年态度”的编辑思想都是大师级人物践行其哲学思想的范例。《世界科学》创刊主编夏禹龙是一位社会学家,曾担任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作为一名社会学家,夏禹龙一直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他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性,重视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在由葛涛[13]编著的《思想之自由乃我毕生不渝之追求——夏禹龙先生口述历史》一书中,夏禹龙曾叙述对他担任主编27年的《世界科学》的难忘之情,科学的传播对社会、大众和他本人治学都意义重大。

《世界科学》从创刊之日起就确立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办刊宗旨,夏禹龙[14]多次强调“本刊是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而举办的”,并告诫编者“抱定宗旨,求精求新”。作为《世界科学》首个原创栏目,“今日启明星”也始终坚持这一宗旨,通过长期坚持的采访报道,提炼青年科学家成长过程中的优良品质和精神力量,探讨科技人才培养的规律,发掘科学生活的真善美。同时,通过发表青年科学家的科普作品,传播科学知识,服务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2.2 掌握方法,深耕科学报道

无论是新闻学还是社会学,调查研究都是必备的工具。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认为,“实地研究”方法并不是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专利,新闻记者也经常采用。这种定性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者能够在自然状况下观察社会生活:到行动发生的地点去看看。这种类型的研究方法比其他观察方法能够提供关于很多社会现象更丰富的理解角度,也使得研究者以一种深思熟虑的、周详计划的、主动的方式进行观察[15]。基于深入持久的科学生活观察,“今日启明星”的采访文章也逐渐形成了与被访者一起还原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过程及其细节,探讨青年科学家成长成才要素的特色,实现了跨越时间的社会过程研究。

青年科学家创作的科普作品也来源于科学实践,是一线科学家的元科普作品。卞毓麟[16]最早提出了元科普的概念,他认为:元科普作品,指工作在某个科研领域第一线的领军人物(或团队)生产的一类科普作品,这类作品是对本领域科学前沿的清晰阐释、对知识由来的系统梳理、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理性展望,以及科学家亲身沉浸其中的独特感悟。科研与科普有时并不兼容,科研能力也不能与科普能力画等号,堪称“科普大师”的科学家具有稀缺性。因此,对于公众而言,一线科学家元科普作品来之不易。基于亲历的科学生活,在编者和作者的互动和协商中,科学家完成了“今日启明星”元科普作品的创作。

2.3 传播文化,达成科普要义

向公众传播科学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生活的“真、善、美”是“今日启明星”栏目的策划要点。早在1942年,默顿在《科学规范结构》一文中揭示了科学的精神气质:公有性(Communalism)、普遍性(Universalism)、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独创性(Originality)和有条理的怀疑论(Skepticism),为当时的科学共同体描绘了一种理想图景,称作默顿规范。1998年,约翰·齐曼从科学社会学视角对这种“学院科学”进行阐释,称这些规范为制度化CUDOS机制,同时提出了学院科学的后学院转向:学院科学正让位于后学院科学,它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表现出集体化、极限化、效用化、政策化、产业化和官僚化的特征[17]。后学院科学是理想和现实的交融,在《真科学》一书中文序中,齐曼指出:积极参与全球科学事业,并非只是一种地位象征、一种文化奢侈或是一种在国际贸易中成功竞争的方式,它对于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福祉是根本性的。

“今日启明星”栏目对科学的精神气质和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使命形成了独特的视角。“今日启明星”从关注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开始,通过实地考察以及深度访谈,探究家庭环境、习性养成、良师指导、团队氛围、文化涵养、社会导向等多重因素对年轻人成长的意义。这些被访者大多出生在有着尊师重教传统的家庭。他们热爱科学,积极进取,在求学和科研的路途中善于把握机会,研究真问题,开拓新领域。他们做好奇心驱动的研究,发现科学之美,也从需求出发,承担职业和社会使命。他们探究未知,发表论文,生产知识,也通过承担项目,解决问题,建功立业。他们诚实谦逊,同时追求卓越。他们受惠于导师和前辈的引领,在传承中成就自己的事业。他们寻求合作,在市场和产业发展中得到历练。在这种科学生活中,科学的艰苦过程在成果涌现时化为一种精神力量积淀下来,由此形成的科学文化的传播达成了科普的要义。

3 “今日启明星”栏目建设路径

3.1 整合资源,取道科研项目科普化

在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投入和产出规模大幅扩大的背景下,科研项目科普化成为值得探讨的议题。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情况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要求,与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不相匹配[18],存在的问题包括:科研成果的普及比例不高、科研项目科普化主体缺失、经费投入没有保障、具有科技传播能力的专业性复合人才缺乏[19]等。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科学普及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研项目科普化取得了一些突破。例如:上海市科委从2019年开始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领域项目中增设“科技奖励获奖成果的科普宣传”专题,试水科研项目科普化;2022年3月开始施行的《上海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明确了“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技计划项目,适合科普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特点,通过组织科普活动、开展科普内容创作等方式,及时普及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在项目合同中明确科普工作任务,并将完成情况纳入综合绩效评价”。科研项目科普化的法律地位进一步确立。

启明星计划实施至今已逾30年。在1991版启明星计划基础上,上海市科委于2005年和2017年分别设立B类和C类启明星计划,面向企业和产学研合作。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启明星计划汇聚了3000余位活跃在各类前沿领域、重点学科和专业技术领域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有20人成长为两院院士,20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7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启明星计划已经成为上海市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蓄水池”,产出了一大批重要的科学技术成果,在我国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日启明星”整合了启明星计划的人才和项目资源,开创了一条以科研项目科普化为内容的栏目建设路径。

3.2 媒体融合,实现多维度传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科普期刊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传播工具。2014年被称为媒体融合元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媒体融合的政策。在融媒体背景下,科普期刊在内容传播与品牌建设上有着天然的优势[20]。《世界科学》于2011年开通网站,2014年创办“世界科学”微信公众号,加盟今日头条、腾讯、网易等头部分发平台,为“今日启明星”的多维度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世界科学”微信公众号开通“启明星之声”栏目,向科学家征集科普作品,同时向公众传播科普内容。在新媒体的加持下,科普文章的阅读频次明显增加,传播效果得到加强。青年科学家之间有了更便捷的沟通渠道,关联也因此加深,从而进一步激发交叉合作。

“今日启明星”在运营过程中吸引和凝聚了一批科普人才。编辑部在期刊出版之余,联合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成立科普教育讲师团,传播新知,服务上海科普事业,拓展了栏目传播的渠道。依托栏目出版科普书籍也是多维度传播的尝试。2008年策划出版《科学的魅力》一书,介绍世界科学前沿进展,帮助读者建立生活中的科学态度。2019年出版《怎样成为科学家——来自科技启明星的故事》,集中展现科学家成长轨迹,激励更多青年走上科研之路。2021年出版《创新无界——启明星科普文集》,向建党100周年和启明星计划实施30周年献礼,丁奎岭院士在题为“科学恒有魅,创新无止境”的序言中号召广大“星友”把科研所得、创新过程、感悟记叙下来,鼓励更多年轻学子崇尚科学,让更多人走近科学。

3.3 守正创新,彰显品牌特色

“今日启明星”报道的采写主要由在栏目初创时任《世界科学》编辑记者的江世亮先生完成。在主持“今日启明星”栏目前,江世亮已经在翻译、采编岗位工作12年,先后采访过苏步青、谢希德、谈家桢、叶叔华、卢鹤紱、沈善炯、唐有祺、戴立信、汤钊猷等知名科学家。这些经历为他承担“今日启明星”采写打下基础,有能力做到在阐释科技成果的同时,把科学家对科学的追求、科学中的传承与创新,以及科学家求真务实、勇攀高峰、志诚报国的精神气质提炼、张扬出来,赋予采访写作科学文化的意蕴,与更多读者产生共鸣。科学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理性文化,之所以能够在相当宽阔的意义上赢得现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共同认同,是因为科学文化的核心传统之中凝聚着人类对求真的共同信念,以及对善的共同意愿[21]。正因对科学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坚守,这个栏目有了自己的特色:传播新知与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做到见物更见人。

“今日启明星”始终坚持朴实的文风,平实中见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某某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全球领先的工作成果,或者某某科学家取得了重大突破,勇夺世界第一,填补了领域空白之类的报道。而夸张的表达不适用于描述科学成果,有损科学“求真”的本性和科学家的公信力。“今日启明星”报道抱朴守正,获得了年轻科学家的信赖。正如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第五、六届理事会理事长丁奎岭所言:“我至今记得江世亮先生采访我的情景,他写成初稿后就给我看,我都看定后他们才发表。我至今记得采访文章的副标题用了‘小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丁奎岭研究员’这样非常实在的用词。我赞赏这种文风。”

4 结语

在新时代中国科学和科学传播比翼齐飞的语境下,科普期刊仍然是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阵地。科普期刊通过特色栏目建设体现办刊宗旨,通过理念和路径选择实现栏目愿景,达成科普要义。“今日启明星”栏目在时代的感召下走近科学、走近科学家;在实地研究中塑造科学人物,与科学家一起在科学现场完成元科普创作;以朴实的文风传达科学生活的真善美,探究科学家的养成和科技成果的涌现,传达科学文化的意蕴。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当下,“今日启明星”栏目开始运用新媒体技术,却还未真正确立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导向、开放与分享并重”的内容生产和运营模式也有待重新架构。在从“门户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时代”到“场景媒体时代”[22]的转变过程中,树立服务理念,从建构科学话题、发挥科学家群体的科学传播能力、满足大众科普需求和建构科学交流场景,促进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出发,建设深度信息服务型栏目,是“今日启明星”最大限度发挥品牌效应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启明星科普栏目
启明星辰
启明星辰
科普达人养成记
阅读——散发智慧光芒的启明星
关于栏目的要求
唐启升:海上升起启明星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