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心肌抑制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器官功能影响及临床预后研究

2023-11-24 03:52:06沈旭东
大医生 2023年21期
关键词:脓毒症左室心肌

沈旭东,郭 皓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云南 昆明 650032)

当前我国ICU 收治的脓毒症患者逐年增多,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脓毒症心肌抑制(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是一种可逆的心功能障碍,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大多表现出与心力衰竭患者相似的临床表现。心肌抑制导致心脏功能衰竭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是一种新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中有重要作用[3]。床旁即时超声(POCUS)作为便捷、实时、高效且快速床旁评估心脏功能的有效检查,其效果已被研究证实[4]。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电解质平衡等情况,以此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另外,对SIMD 患者预后进行研究可以预测疾病进展,以此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不良预后。本研究探讨SIM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器官功能影响及临床预后评估,为早期有效干预治疗提供临床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2 年9 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 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合并心肌抑制分为A 组(106 例,脓毒症未合并心肌抑制)和B 组(64 例,脓毒症合并心肌抑制)。A 组患者中男性66 例,女性40 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3.50±5.50)岁。B 组患者中男性36 例,女性28 例;年龄49~83 岁,平均年龄(69.50±5.5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脓毒症的诊断标准[5],并经心脏超声确诊,排外既往心脏病史(先天性及继发性),经POCUS 获取心脏解剖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信息,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判定为心肌抑制;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有严重心脏病史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史者;④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⑤终末期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1.2 研究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机械通气、液体复苏及器官支持等。对组织低灌注者行液体复苏,6 h 内液体复苏成功的标准: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尿量≥0.5 mL/(kg·h),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70%。液体复苏无效则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预防休克,血管活性药物效果欠佳时应积极纠正酸中毒。如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可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对高血糖患者需进行必要的降糖干预,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入组患者均接受POCUS 和PiCCO 检查。①POCUS 检查。采用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系统(荷兰飞利浦,型号:CX50),将2.5 MHz 超声探头置于心尖部,适当调整位置获得四个房室切面的图像;记录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肺动脉压(PA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心室舒张早期与心室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E/A),用仪器自带软件计算结果,采集3 次数据后取平均值[6]。②PiCCO 检查。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取仰卧位,去枕,使头低脚高,穿刺点定位在锁骨中外1/3 外向下一横指处。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局部麻醉,操作者右手持针,于额面水平紧贴锁骨后进针,略向内侧上方约4 cm,回抽见暗红色血可确定穿刺成功,用导丝从侧孔插入、退针及扩皮,顺导丝插入导管,深约13 cm,固定后,连接注射器温度感受器固定仓,与PiCCO检测仪(浦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型号:Pc8500)连接。股动脉置管:患者取仰卧位,以触诊找到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向下2 cm 定位为穿刺点,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局部麻醉,穿刺后回抽见鲜红血确定为动脉血后,推入导丝、退针及扩皮,沿导丝将压力导管推入股动脉,调整至合适位置后,撤出导丝,固定并与一次性压力传感器连接。记录内容:连接导管和检测仪,从中心静脉弹丸注射冷盐水,通过检测仪的动脉导管末端热敏电阻感受温度变化,持续监测动脉压力,分析压力波形曲线,获得连续心输出量(PCCO),采集3次数据后取均值得到矫正后的PCCO,进一步获得PiCCO指标[7]。记录心率(HR)、MAP、CVP、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APACHE Ⅱ由慢性健康状况、年龄和急性生理学3 个部分组成,总分越高表示病情越危重,预后越差[8]。②比较两组患者POCUS 和PiCCO指标。③比较两组患者器官功能损伤指标。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肌钙蛋白I(TnI)、B 型脑钠肽(BNP)、白细胞计数(WBC)、C 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TBIL)及肌酐(Cr)水平,采集记录氧合指数(OI)水平。试剂盒购自于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④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和转归指标。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6 h 液体复苏成功率、7 d 死亡率及28 d 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比较B 组患者第1 天和第7 天APACHE Ⅱ评分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比较(分,)

注:APACHE 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组别 例数 第1 天 第7 天A 组 106 17.52±3.34 15.26±1.83 B 组 64 19.63±2.91 18.68±1.57 t 值 4.203 12.680 P 值 <0.05 <0.05

2.2 两组患者POCUS 和PiCCO 指标比较两组患者LVEDD、PAP、HR、MAP 及C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患者LVEF、dp/dt max 及SI 低于A 组,RVEDD、E/A、CVP、SVRI、ITBVI、GEDVI、EVLWI 及PVPI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OCUS 和PiCCO 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POCUS 和PiCCO 指标比较()

注:POCUS:床旁即时超声;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PAP:肺动脉压;dp/dt max: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E/A:心室舒张早期与心室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CVP:中心静脉压;CI:心脏指数;SI:每搏指数;SVR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ITB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GED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EVLWI:血管外肺水指数;PVPI:毛细血管通透指数。1 mmHg=0.133 kPa。

指标 A 组(106 例) B 组(64 例) t 值 P 值LVEF(%) 59.33±8.51 42.52±7.46 13.094 <0.05 LVEDD(mm) 3.79±0.42 3.87±0.58 1.039 >0.05 RVEDD(mm) 3.03±0.29 3.14±0.35 2.214 <0.05 PAP(mmHg) 35.78±6.25 36.2±6.44 0.419 >0.05 dp/dt max(mmHg/s) 1 223.45±131.03 926.52±54.61 17.257 <0.05 E/A 1.00±0.09 1.05±0.12 3.088 <0.05 HR(次/min) 114.01±18.23 118.42±22.06 1.289 >0.05 MAP(mmHg) 86.95±10.44 88.01±9.56 0.661 >0.05 CVP(mmHg) 10.28±1.79 11.76±1.55 5.486 <0.05 CI [L/(min·m2)] 3.57±0.74 3.70±0.68 1.143 >0.05 SI(mL/m2) 34.22±3.98 33.01±2.74 2.143 <0.05 SVRI(dyn·s/cm5) 1 830.02±78.41 2 104.48±80.23 21.977 <0.05 ITBVI(mL/m2) 998.24±64.36 1 105.37±72.41 10.071 <0.05 GEDVI(mL/m2) 827.35±65.05 938.02±56.30 11.350 <0.05 EVLWI(mL/kg) 9.34±1.12 9.76±1.20 2.305 <0.05 PVPI(%) 2.10±0.53 2.62±0.58 6.317 <0.05

2.3 两组患者器官功能损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WBC、CRP、PLT、TBIL 及C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患者TnI 和BNP 水平均较A 组高,OI 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器官功能损伤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器官功能损伤指标比较()

注:TnI:肌钙蛋白I;BNP:B 型脑钠肽;WBC:白细胞计数;CRP:C 反应蛋白;PLT:血小板计数;OI:氧合指数;TBIL:总胆红素;Cr:肌酐。1 mmHg=0.133 kPa。

指标 A 组(106 例) B 组(64 例) t 值 P 值TnI(µg/L) 0.42±0.10 0.57±0.14 8.125 <0.05 BNP(pg/mL) 226.03±37.01 321.08±45.11 14.933 <0.05 WBC(×109/L) 14.23±2.47 15.23±2.63 2.495 >0.05 CRP(mg/L) 12.31±2.67 13.89±3.04 3.546 >0.05 PLT(×109/L) 265.13±28.08 243.10±54.08 3.492 >0.05 OI(mmHg) 191.30±21.15 164.03±19.10 8.413 <0.05 TBIL(µmol/L) 22.15±2.67 26.34±3.04 9.404 >0.05 Cr(µmol/L) 111.23±17.78 120.45±19.26 3.198 >0.05

2.4 两组患者预后和转归指标比较B 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 住院时间长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 h 液体复苏成功率、7 d 死亡率及28 d 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预后和转归指标比较

3 讨论

脓毒症患者出现心肌功能抑制是一种保护机制,其通过降低心肌细胞的功能,减少细胞自身能源需求,平衡心肌能量需求和消耗的供需关系,防止进一步的心肌损伤。脓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细胞受炎症的影响会出现浸润、水肿、线粒体受损,但不会出现心肌细胞坏死,表现为在儿茶酚胺升高的情况下心脏搏出量降低,进行液体复苏时血压下降、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及双室扩大等。这是一种可逆性的损害。脓毒症可逆性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普遍存在,若能尽早干预,将可明显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SIMD 病理机制复杂,炎症反应产生心肌抑制因子、交感神经激活、线粒体损伤、内环境稳态失衡等问题共同导致心肌收缩功能障碍[9]。在实验性动物模型中观察到血管内皮肿胀并伴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是造成心肌抑制的重要炎症介质[10-11]。Cariou 等[12]发现,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左心室顺应性下降,推测自主神经紊乱能促进SIMD。POCUS 作为床旁心脏功能有效评估手段,对患者胸壁穿透及图像显影要求高,存在局限性。有学者提出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能有效评估心室功能,是评估此类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潜在工具[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患者第1 天和第7 天APACHEⅡ评分高于A 组,预示脓毒症合并心肌抑制患者预后较差。LVEF 水平可反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患者LVEF 水平低于A 组。B 组患者dp/dt max 低于A 组,提示心肌抑制患者左室容量充盈减少,收缩功能下降;而B 组患者RVEDD、E/A、CVP、SVRI、ITBVI、GEDVI、EVLWI 及PVPI 高于A 组,多考虑由于左心收缩、舒张功能下降导致肺血管压力升高,右心通道被阻塞,回心血量在右心中积聚[15-16]。本研究发现,B 组患者心肌标记物TnI 和BNP 水平均较A 组高,表明SIMD患者心肌细胞受损情况加重;B 组患者OI 比A 组低,考虑为心脏射血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血氧结合和组织交换能力均下降。本研究发现,B 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较A 组长。ICU 治疗持续时间变长,并且成功脱机的概率较低。与B 组相比,A 组患者6 h 液体复苏成功率高,7 d 和28 d 死亡率都更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主要原因考虑为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混杂因素、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干预等多种外界因素干预所致,需在后续研究中纠正偏差、排除混杂因素[17]。SIMD患者早期心脏功能损伤可逆,但临床机制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尚未明确,因临床死亡率高,需增加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或基础研究,阐明临床机制及转归,为此类患者提供诊疗规范,降低临床死亡率。

综上所述,SIMD 患者心功能损伤严重,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和ICU 住院时间,提示预后差,临床应加以重视。

猜你喜欢
脓毒症左室心肌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45
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血管发育畸形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