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治疗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3-11-24 09:26鲁敬源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硬化性阻滞剂心脏病

鲁敬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十分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其死亡率相对较高。临床研究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了所有恶性肿瘤[1], 使患者发生死亡的根源是由于患者出现了心肌梗死。一般绝大多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都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肌梗死, 但临床上还有一部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未合并心肌梗死表现,但仍然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一般针对合并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常采用β 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 但是近些年有学者发现, β 受体阻滞剂虽然对合并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但针对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却无明显作用。这些年有学者将卡维地洛应用于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 并认为能发挥良好的作用。本文为验证卡维地洛治疗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特进行调查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0 月~2022 年6 月本院收治的85 例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4 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男23例, 女21例;年龄54~88岁,平均年龄(72.16±6.06)岁;病程4~24 周, 平均病程(16.34±4.12)周;心绞痛发病后至入院时间0.5~5 h,平均心绞痛发病后至入院时间(3.13±0.88)h。对照组男21 例, 女20 例;年龄55~90 岁, 平均年龄(72.34±5.89)岁;病程6~25 周, 平均病程(15.68±3.26)周;心绞痛发病后至入院时间1~5 h, 平均心绞痛发病后至入院时间(3.05±0.69)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被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相符;②患者均无心肌梗死, 且存在心绞痛症状;③患者入院以后均常规开展相关体征和实验室检查;④患者具备用药指征且病情处于稳定期;⑤所有患者的生存期均>6 个月, 临床资料完整且愿意参与研究工作。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肌梗死;②有恶性肿瘤或者肿瘤远处转移;③多脏器器质性病变;④沟通交流不顺畅, 存在精神类疾病;⑤有全身感染性症状和表现;⑥同期参与其他研究。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按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 应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他汀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具体的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病症表现和需求合理对用药剂量进行设置。持续用药3 个月。

1.3.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100)进行治疗, 起始用药剂量为10.0 mg/次, 2 次/d 口服, 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适当对用药剂量进行增加, 每2 周增加10.0 mg, 但最高用药剂量不能超过40.0 mg/次, 2 次/d。持续用药3 个月。治疗期间应常规监视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率, 如果患者的血压水平<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 静息心率<60 次/min, 则应适当的减少用药剂量。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用药前后疼痛情况和心绞痛发作频次。①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及心绞痛症状消失, 随访至今未出现心绞痛复发;有效: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随访至今心绞痛复发频率≤1 次/个月;好转: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减轻, 心绞痛消失, 随访至今每周心绞痛复发频率不超过1 次;无效: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达到上述标准, 甚至临床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好转)/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包括失眠、头晕头痛、腹痛腹胀、食欲不振、低血压等。③采用VRS 评价疼痛情况, 主动对患者提供可以描述疼痛的词语或句子, 并根据疼痛由低到重的程度区别为“蚊子叮咬痛”、“针刺痛”、“刀割痛”、“打击痛”、“铁棒重击痛”、“烧伤痛”、“撕裂痛”等, 分别记为1~7 级, 对应赋予1~7 分, 分数越高则疼痛越严重。其中1~2 分为轻度疼痛;3~4 分为中度疼痛;5~6 分为重度疼痛;7 分为极重度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3.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 与对照组的9.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疼痛情况和心绞痛发作频次比较 用药前, 两组VRS 评分、心绞痛发作频次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观察组VRS 评分(1.03±0.17)分低于对照组的(1.23±0.25)分,心绞痛发作频次(0.57±0.11)次/个月少于对照组的(3.56±0.71)次/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疼痛情况和心绞痛发作频次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疼痛情况和心绞痛发作频次比较( ±s)

注:与对照组用药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VRS 评分(分) 心绞痛发作频次(次/个月)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观察组 44 5.18±1.05 1.03±0.17a 12.26±2.48 0.57±0.11a对照组 41 5.08±1.02 1.23±0.25 11.69±2.34 3.56±0.71 t 0.4448 -4.3390 1.0880 -27.5930 P 0.6576 0.0000 0.2797 0.0000

3 讨论

大部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均存在心肌梗死症状,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无心肌梗死症状, 这类患者具备明显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症状表现和临床体征, 但是却并未出现心肌梗死表现[2]。这些年, 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等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这种疾病开始成为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病症[3]。对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开展治疗需要缓解心绞痛疼痛程度和发作频次, 以此实现对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常见症状, 心绞痛发作后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有学者认为[5]对患者通过β 受体阻滞剂实施治疗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能减轻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也能适当的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还有研究发现[6], 早在20世纪60 年代临床就已经将β 受体阻滞剂应用在治疗当中, 这种药物可以适用于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能实现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症状的治疗和改善。但近几年, 临床也开始将β 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7]。实际上β 受体阻滞剂是否可以应用在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在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8,9], 其药用价值和药用机制到目前还不明确, 但是通过一些临床试验和研究可以看出, 将β 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可实现对近期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的保护, 而对于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β 受体阻滞剂所发挥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10]。

本文在研究中所应用的卡维地洛属于新型的非选择性的β 受体阻滞剂, 该药物可以兼顾α1和β 受体阻滞剂的双重阻滞作用, 而且药物能对交感神经活性产生模拟, 治疗中还可以对肾素分泌产生一定的抑制性作用, 实现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目的[11]。这种药物在进入人体后还可以实现对交感神经张力的改善, 实现对神经激素的抑制, 增强药物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12]。除此以外, 卡维地洛还能减少心肌组织收缩能力的作用, 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率, 最终达到改善患者心功能的目的。本文研究联合常规治疗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效果, 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 所以也能证明以上观点, 肯定卡维地洛可以适当改善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 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可以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临床疗效, 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 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硬化性阻滞剂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