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月经周期行改良火龙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2023-11-23 08:40:02陈茗田丽蔚金央徐秀玲董萍培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温经火龙艾叶

陈茗 田丽蔚 金央 徐秀玲 董萍培

原发性痛经随月经来潮呈周期性发作,以下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为主要特征,可伴有腰骶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恶心呕吐、甚有痛至晕厥,但查无器质性疾病,常见于初潮后不久或未生育的妇女,发病率高达45%~93%,其中>10%的痛经患者认为经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1]。火龙灸具有祛湿散寒、温经通络等作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但火龙灸治疗痛经的介入时间尚存在争议。本研究为优化火龙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时间提供客观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杭州市中医院门诊收治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温经1号组、温经2号组和中药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年龄、BMI指数、病程及既往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1)符合寒湿凝滞型痛经相关中西医诊断标准者;(2)年龄16~35岁未生育女性;(3)月经周期为(28±7)d者;(4)近3个月经周期的VAS平均疼痛评分>4分;(5)签署知情同意且未参加其它科研类项目者。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入组前2周内口服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患者;(3)妊娠、备孕或哺乳期妇女;(4)小腹皮肤有破溃者;(5)过敏性体质患者。终止标准:(1)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2)因各种原因无法或不愿继续参与治疗者。

表1 三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火龙灸操作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方剂是省级名中医治疗痛经的经验方:温经1号散由艾叶、肉桂、香附、乌药、川芎、元胡、川楝子,按3∶3∶10∶6∶15∶10∶10的比例组成,温经2号散由当归、川芎、制香附、葫芦巴、小茴香、仙茅、艾叶、生蒲黄、五灵脂,按15∶10∶10∶10∶6∶10∶3∶10∶10的比例组成,中药按比例配制后打粉备用,治疗前加少量热水搅拌至无颗粒呈糊状,药膏温度控制在39 ℃~41 ℃。患者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依患者下腹面积选取大小合适的自制防火圈,边沿能覆盖神阙穴、中极穴及双侧子宫穴。防火圈覆以纱布置于下腹部,在其范围内的纱布上均匀铺满厚约3 mm药膏,药膏上覆盖保鲜膜后置双层湿热毛巾(约70 ℃),毛巾上均匀滴洒20 mL 95%酒精后点火,随即准备一条湿热毛巾(约70 ℃),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度或燃尽后覆盖保温。待温度降至点火温度时再次点火,如此反复3次,共30~40 min。火龙灸全程采用电子温度监控器实时测温,皮温控制在43 ℃~45℃,防止烫伤。治疗后嘱患者饮温热水,4~6 h内避免洗澡,勿直吹对流风。(2)火龙灸疗程:温经1号组使用温经1号散作为药方制成药膏,在月经来潮前7 d内行火龙灸,1次/3 d,30~40 min/次,共2次;温经2号组使用温经2号散作为药方制成药膏,在月经来潮后7 d内行火龙灸,1次/3 d,30~40 min/次,共2次。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共6次,本研究前期已通过预实验观察发现,经期干预不会导致患者经量过多(>50 mL),为本项目的伦理审判提供了依据。中药组暂不行火龙灸治疗。(3)中药汤剂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基本方由小茴香(5 g)、干姜(3 g)、元胡(3 g)、没药(3 g)、当归(9 g)、川芎(3 g)、官桂(3 g)、赤芍(6 g)、蒲黄(9 g)、五灵脂(6 g)组成。温经1号组和温经2号组在火龙灸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1剂/d。中药组仅口服中药汤剂,1剂/d。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经期腹痛程度,以0~10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记录,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2)采用痛经症状量表[2]积分评估经期前后痛经症状,将痛经临床症状分为17条评分项目,每条项目按有或无赋值,累计积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症状越明显;(3)记录节点:干预前、干预3个疗程后及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经周期。

1.4 疗效标准 参照痛经相关指南[3]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痊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未愈:疼痛未见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定量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多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期,三组患者VAS评分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温经1号组VAS评分低于温经2号组、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三组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温经1号组比较,*P<0.05

时间温经1号组温经2号组中药组F值P值干预前6.83±1.096.63±1.006.50±1.250.6760.511干预后1.83±1.512.67±1.30*3.07±1.05*7.0440.001随访期1.90±1.322.90±1.27*3.30±1.56*8.0930.001

2.2 三组痛经症状量表积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期,三组患者痛经症状积分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温经1号组痛经症状积分低于温经2号组、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经2号组积分低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痛经症状量表积分比较[(±s),分]

表3 三组痛经症状量表积分比较[(±s),分]

注:与温经1号组比较,*P<0.05;与温经2号组比较,#P<0.05

时间温经1号组温经2号组中药组F值P值干预前12.87±2.1812.62±2.3913.10±2.240.3430.710干预后6.47±0.747.38±1.06*8.93±1.92*#26.147<0.001随访期7.00±1.208.07±1.58*9.18±2.03*#13.289<0.001

2.3 三组疗效比较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温经1号组为90.0%(27/30),高于温经2号组的76.7%(23/30)及中药组的63.3%(19/30)。经多重比较,温经1号组的痊愈人数多于温经2号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无效人数多于温经1号组、温经2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患者体内的前列腺素(PG)、血管升压素(VP)、缩宫素(OT)含量较无痛经女性高,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子宫平滑肌异常收缩致痛经;子宫局部血流不畅,组织血液灌注不足造成子宫代谢异常会致痛经;此外,还与中枢神经对疼痛的敏感性、精神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及环境等因素相关。李新华等[4]发现月经来潮前对痛经大鼠行艾灸,可通过调节前列腺素(PGF2α、PGE2)及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异常水平,有效地抑制痛经大鼠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而起到镇痛作用。本研究采用的温经1号散、温经2号散均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如方中艾叶味辛、性温,其有效成分可降低血PG水平,抑制子宫收缩[5];香附性平、味辛甘,其挥发油及醇提取物具有镇痛和松弛平滑肌作用,且与艾叶相配伍,可提高艾叶的温经暖宫和止痛止血之功效[6];川芎性温味辛,为“血中之气药”,其多种有效成分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抑制神经炎性、保护神经营养因子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7];肉桂味辛甘、性大热,提取物肉桂醛(90%)具有抗痉挛作用,丁子香酚(5%~18%)可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和幅度[8]。改良火龙灸以酒精隔药燃烧,将热力以热传导、热辐射的形式刺激下腹部的皮肤、浅层及深层组织,促使皮肤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并加快其血液、淋巴液循环,利于细胞代谢,改善组织营养。经前期即介入治疗可预先调整紊乱的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局部微循环,通过充分调动机体自身调节能力,达到提高机体对疾病耐受能力的目的。

祖国医学中原发性痛经属“经行腹痛”范畴,因女性经水来潮似月有盈亏,气血阴阳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变化,可分为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排卵期、经前期,故治疗月经相关疾病宜顺应天时。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9]提出中医妇科“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即在不同的月经周期中,临证结合辨病制定不同时期的治则治法。本研究以月经周期为前提,在经前期胞宫气血相对充盈,肝经气盛阶段,宜助阴充阳长,故温经1号散选用艾叶、肉桂、香附、乌药、川芎、元胡、川楝子,全方益肾健脾、平补肾气、温经散寒、行气止痛;行经期胞宫气血充盈至极,经血始泄阶段,宜助阴津化阳,故温经2号散选用当归、川芎、制香附、葫芦巴、小茴香、仙茅、艾叶、生蒲黄、五灵脂,全方活血调经、去瘀生新、温经养血、散寒解痛。本次研究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是原发性痛经中最常见的证型[10]。寒湿邪具有收引凝聚、重浊濡滞的特性,可遏阳气阻脉道,气血运行不畅而影响胞宫、胞脉、胞络功能从而引起腹痛。卢仙球等[11]证实火龙灸可以有效激发阳气,抑制体内阴寒之气。经前期是阳长阴消至重阳的阶段,相当于胞宫、血海的气血最充盈的时期,温经1号组在此时借火龙灸温通之力,通过药物及经络共同作用来驱除体内寒湿邪,更易于帮助胞宫阳气的增长,阳气足则月经来潮时可减少寒湿凝滞引起的经行腹痛。

选择经前期作为火龙灸介入时间,可以达到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最佳效果,与中医的“治未病”理论相符,此方案不仅为该类患者提供了缓解疼痛的方法,而且能为完善痛经的健康教育内容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温经火龙艾叶
端午佳节话艾叶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02
中医温经推拿手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与机制探讨
火龙果园之行
“火龙”来袭
小火龙
HPLC法同时测定艾叶中7种成分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38
艾叶飘香
隐藏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
爱情诗页
中国诗歌(2014年4期)2014-11-15 01: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