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11-23 09:56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孙红婷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30期
关键词:文本数学信息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 孙红婷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并不是狭义上的数学文本阅读,而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活动。以学生的认知心理为基础,对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标等)进行阅读、感知,并伴随着思维运作的复杂思维过程。这一过程有其独特的学科特质,进行数学阅读的同时一定伴随着数学信息的提取、数学逻辑的思考、数学模型的应用等。对于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氛围营造、方法指导、内容拓展等方面积极探索。

一、重视氛围营造,形成数学阅读合力

(一)提升教师数学阅读的价值认识

不仅语文、英语学科重视阅读,数学、科学等学科也要重视阅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实施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道:“教材应具备可读性,易于学生接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教材可读与否,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

在数学阅读中,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数学阅读材料,用数学的思维进行内容的分析和解决,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思考。由此可见,数学阅读既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数学阅读有其独特的价值,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增加学生数学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开展数学阅读,提供时间保障并开辟阅读空间,是十分必要的。课堂是数学阅读方法习得的主阵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数学阅读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式数学阅读,建构“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了什么”三段式阅读框架。

自主阅读时间是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石。只谈阅读方法没有阅读时间,最终也是“纸上谈兵”。当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进行整班或自主的数学阅读活动。同时,还可以在学校打造数学文化角、数学研究走廊、数学学科研究室等,给学生提供数学阅读的空间,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三)获得家长对数学阅读的支持

家长是丰富孩子的数学阅读坚强的后盾。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做好沟通,帮助家长转变“数学就是做题”的观念,给予孩子理解与支持。初期,教师可提供阅读任务与清单,组织家庭共读;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开展分享活动,谈阅读成长。后期,教师可邀请家长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开展数学阅读研究,让家长看到阅读对孩子的影响,提升家长与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

二、重视方法指导,提升数学阅读能力

课堂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喻平教授指出,数学阅读的内容一般包括对教材的阅读、对题目的阅读,以及对课外数学材料的阅读。可见,将数学阅读融入日常数学学习,设计指向数学认知及习惯养成的阅读,有助于学生明确数学阅读读什么与怎样读。

(一)边读边圈,提取数学信息

1.识别关键信息

数学阅读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数学文本进行粗略的全盘阅读,对文本中的数学信息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是对数学关键信息进行识别与提取,理性认识为后续的数学思考做好准备。

例如:

从左边数,小白兔排在第( )个,把从右边数的第3个小动物圈出来。

教师通过“通读+精读”文本内容,进而指导学生分段阅读,用圈圈画画的方式,提取出关键信息“从左边数”“第( )个”,避免遗漏。在阅读后半段时,对“从右边数”“3 个”关键信息进行区分辨析。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对比和感悟,学会识别关键信息。

2.剔除无关信息

数学文本中常常有干扰性的信息与数据混杂其中,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甄别和筛选。

例如:

生活中常见的药品说明书也能成为数学阅读的材料。其中“一瓶儿童止咳糖浆的规格及用法用量”属于情境描述类语言,可删减不看。根据问题“够一个5 岁儿童服用3 天吗”进行判定,“7 岁以上儿童用量”为干扰信息,“3~7 岁儿童用量”为关键信息。通过信息过滤,将较为复杂的数学文本简化为120 毫升的药物,每日服用3 次,每次5~10 毫升,够服用3 天吗?

(二)边读边想,经历数学思考

1.强化信息互译

数学信息并不只以文本的方式呈现,还会以图片、表格、公式等方式呈现。将图片、图表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串联前后内容进行数学思考,也是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例如:

学生通过读图发现白珠、黑珠依次出现,黑珠每次都是1 颗,白珠每次都比前一次多1 颗。这样的图文互译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学生在发现规律后,根据盒子的右边有6 颗白珠子,可以推算出盒子里藏着4颗白珠、1 颗黑珠、5 颗白珠。

2.建构数学模型

读思结合,鼓励学生通过数学阅读进行数学理解。结合读出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而提炼出一类问题的数学模型。

例如:

一共有8 个苹果,篮子外面有1 个苹果,篮子里面有几个苹果?

读懂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后,进一步思考要想求篮子里的苹果数量,总数-篮子外的苹果数=篮子里的苹果数。一年级学生虽不能准确说出数量关系,但在阅读思考中经历了理解数量之间关系的过程,初步建立了“总数-部分数=部分数”的感知。

3.自主数学表达

数学阅读不仅要重视“输入”的过程,还应重视“输出”的过程。读懂数学信息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对数学信息能进行自主化的数学表达。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调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学习经验,对数学文本进行分析、建模,进行意义解读,促进数学思维的提升。

例如:

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 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 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 个”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与难点。教师可鼓励学生多读几遍,并将自己读完后的理解表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三、重视内容拓展,拓宽数学阅读视域

(一)知识回溯,经历产生历程

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数学阅读能够回溯数学知识产生的历程,帮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单元中安排了“你知道吗”,学生自主阅读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 天5 时48 分46 秒,为方便将一年定为365 天,每经过4 年就多出23 时15 分4 秒,多出的这一天加在了2月里,所以“四年一闰”。但每400 年就多算了3 天2 时53 分20 秒,每400 年就要减少3 天,所以“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样学生对于平年和闰年的认识就跳脱了机械化的记忆与计算,了解了这一规定背后的天体运转规律。

(二)知识串联,建立思维联结

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通过数学阅读,可以将知识进行串联,提升效率。在单位时间内提升效率,发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中的联系,建立起数学思维联结。

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课时,圆的推导方法多种多样,都蕴含着“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逐一操作,并体会其中的内在联系并不现实。通过资源阅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课前录制好三种圆面积推导方法的微视频,作为“学习资源包”让学生在课堂中选择其一进行观看学习,并在小组交流中思考“不同的圆面积推导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的思维从一种转化方法发散至多种转化方法。这种以小组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卷入其中边看边思,越辩越明,深刻领悟转化思想:都是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陌生的内容熟悉化。

(三)知识拓展,联系生活实际

在整合数学阅读资源时,教师要做到数学教材资源与拓展阅读资源相辅相成。教师还要积极发掘数学阅读内容,对课内知识进行适当补充,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服务于生活。

例如,在教学完“厘米和米的认识”后,教师通过视频阅读材料,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长度计量单位,以及单位不统一带来的麻烦,最终形成了国际统一的长度单位——米,其他的长度单位也应运而生。遵循生活理念,让学生的数学阅读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对数学知识理解更深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在阅读理解中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学生反思创新的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基。

猜你喜欢
文本数学信息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订阅信息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展会信息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错在哪里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