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霞
一、基于现实的思考
理性的反思是任何改革都需要的。课改以来,我们非常关注教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结构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这确实让教育发生了深刻的本质的变化。但有一些课堂教学行为,行“课改”之名,无“促进学生发展”之实,它们的存在,弱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阻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教育现实中这种意识的缺失像“瓶颈”一样阻碍了课改实效的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失当,导致一些学生不想问问题,不敢问问题,以至最后不会问问题。可贵的问题意识弱化,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课改纵深挺进至今,我们深知强化问题意识对优化学生意义建构过程的重要性,因此,冷静、客观、科学地分析表象深层的本质,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纠正教师理念、行为层面的偏差已为当务之急。
二、对“课堂提问”意义的再认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是成长的阶梯,善于思考的人,一定是成长最快的人。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提问,不仅是简单的“是什么”,更应是新的未知知识的载体,问题的答案必须通过抽象、概括等一定的智力活动才能揭示和构建。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潜在能力,难度过大过小都难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将问题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新知和旧知的矛盾冲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或发现自己已有知识中的缺陷,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此时,解决问题成为自身的主观需要。究问题之来源,不外乎以下几种。(一)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理论,因而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为什么”的问题,如:什么是季风?季风是如何产生的?季风影响地区的气候具有哪些特征?对这些知识的理解需要相关物理学知识,因而教学时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充分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二)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社会阅历与新知识、新情境相悖,因而产生疑问提出“是这样吗”的问题。(三)学生虽然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理论,但就如何与社会实际联系,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而产生“如何做”的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或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或契合他们的兴趣需要;或正中学生的认知盲点;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更有目标指向性,为提高课堂实效提供了保障。
现代教师的职责是更有效率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深度思维的“脚手架”,引领他们走进情感丰富的世界,走进思想碰撞的海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力求通过提问丰富学生的思想。
三、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他们的学习技能,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教师应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课制宜,不断调整自己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策略。
(一)揭示矛盾——挑起认知冲突
在各种地理事实和地理現象中,存在着一些与人们认知相悖的矛盾。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深刻理解,通过比照分析创设问题情境。
(二)组织辩论——引发智慧交锋
在人文学科领域里,不同的主体会赋予同一对象不同的意义和理解,从而造就对人文世界理解的多面性和丰富性。辩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通过思维碰撞,认知挑战,经验分享,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联系现实——学会以古观今
通过现实去认识历史,古今对照,是地理学习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地理演变史、地理科学史等的追溯,现实的辨析,古今的对比,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四)审美训练——接受历史熏陶
美无处不在,如人性之美、艺术之美,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创设情境,为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美,用美的心灵体味美、内化美,进而为创造美提供契机。
(五)再现历史——打通时空隧道
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整合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意义下的学科教学,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信息工具。当地理现象、景观真实地复现在学生面前时,会让他们产生时空上的错觉,似乎亲身经历了地理事件的发生和演变,移情入景,地理感悟能力随之逐步增强。
(六)合理假设——认识历史必然
地理演变史是客观存在的,假设似乎没有任何意义。在过去,由于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以本为本,教师教教材,学生记教材,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显著。所以,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合理假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演变分析能力,增强参与历史解释的意识,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一个问题,也许就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支点,用我们所有的智慧拨动“年轻心灵”思维的琴弦,让他们通过思维的愉悦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尽情体会深度思考或刹那顿悟所引发的快乐,并把这些美好的情感留在生命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