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忠臣 田雨彤 王永明
[摘 要]志愿精神是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于一体的,是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的总和。志愿精神作为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写照,对于激发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助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通过对北方某高校986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呈现出虽具有奉献意识,但缺乏实际行动;能够与人为善,但缺乏主动性;普遍乐于助人,但存在将个人放在优先级;具有进步理念,但视野较窄的现状。针对于此,探寻大学生志愿精神存在的问题,并挖掘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现状;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1-0013-0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1]志愿精神是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于一体的,是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的总和。志愿精神作为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写照,对于激发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助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现状,掌握大学生对志愿精神内涵的理解以及践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与弘扬,笔者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以北方某高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网络调研平台“问卷星”为调查工具,设计并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为保证调查的广泛性、准确性和可信性,本次调查范围涵盖本科各年级和各专业,共回收有效问卷986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状况有个相对真实的反映。
本次调查根据研究主题所涵盖的主要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共计13个问题,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大学生对志愿精神普遍意义上的理解来进行的调查,其余四部分分别针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各设置三个问题,分别从大学生对这四个精神的理解和实际的践行情况两个方面来考察大学生对志愿精神内涵的理解,掌握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现状。
二、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现状调查统计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状况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经调查,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现状如下:
(一)具有奉献意识,但缺乏实际行动
在针对奉献意识设置的问题中,有92.3%的学生认为雷锋无私奉献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应该在全社会弘扬(见表1.1),可见,学生们对奉献精神是非常认可的,对通过奉献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明确的认知。但在涉及“看到一位老人过马路困难,您会主动去帮助吗”这一具体问题时,却有20%的学生选择不会帮助老人过马路,而对于北方常见的“下雪天学校招募志愿者扫雪清路您会参与吗”这一问题时,也有40.8%的学生选择不会参与学校组织的扫雪清路活动(见表1.2、1.3),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虽然具有奉献意识,认可奉献行为,明白奉献对于他人和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但真正践行起来却存在困难,或是因为缺乏时间,或是因为不想吃苦受累而不愿意做出奉献行为,因此,虽然具有奉献意识,但缺乏实际行动是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现状之一。
(二)能够与人为善,但缺乏主动性
针对友爱精神设置的问题中,在“您与室友关系如何”一题中,选择关系还行或非常好的人数超过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见表2.1),同时谈及对于是否对班级具有归属感时,67.2%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班级具有归属感(见表2.2),所占比例较高。但是在当与同学出现矛盾是否会主动沟通时,只有18.9%的人选择了会主动沟通,而超过50%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会主动沟通(见表2.3),由此可见,学生们虽然为人友善,具有友爱精神,普遍能够有意识地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是当真正发生人际交往问题时,却往往缺乏主动性,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普遍乐于助人,但存在将个人放在优先级的情况
在针对互助精神设置的问题中,认可“助人者助之”这句话的学生有880人,占比高达89.2%(见表3.1),但是在“您曾经帮助过的一位同学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没有施以援手,当他再次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您会怎么做”一题中,却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了肯定不会帮助(见表3.2);在“会在何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一题中,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在学习不忙、不影响自己工作及寒暑假空闲时间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见表3.3),由此可见,学生们虽具有助人为乐的意识,普遍乐于助人,但同时会将个人放在优先级进行考量。
(四)具有进步理念,但视野较窄
针对进步精神设置的问题中,在回答“您参加过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活动吗”这一问题时,有76.5%的学生选择参加过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活动(见表4.1),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具有创新创业的进步意识的。在对“您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这一多选题的选择上,82.6%的学生选择上大学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97.9%的学生选择为了能够找一份更好的工作,80.2%的同学选择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见表4.2),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进步意识较强,但是对于促进自身进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选择却高于促进社会进步(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将近20个百分点,这说明学生的进步视野还比较窄,在树立高远的理想,以及以己之力为国家社会发展做贡献的意识还有待于提高;这一结果与学生对“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原因是”这一问题的选择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有52人选择了以自己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占比仅达到5.2%(见表4.3)。因此,虽然大学生们具有进步理念,且创新意识较强,但是促进国家民族进步的视野相对较窄,还有待进一步拓宽。
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呈现出虽具有奉献意识,但缺乏实际行动;能够与人为善,但缺乏主动性;普遍乐于助人,但存在将个人放在优先级;具有进步理念,但视野较窄的现状。针对于此,探寻大学生志愿精神存在的问题,并挖掘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将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提供思路。
三、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存在问题分析
对于目前大学生志愿精神践行中存在的实际行动匮乏、缺少主动性、将个人放在优先级、视野较窄等问题,我们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和外部社会环境等方面加以分析。
(一)大学生个体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是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要对象,是弘扬和践行志愿精神的主力军,他们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情况对其志愿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志愿精神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存在偏差和大学生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导致的。
首先,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存在偏差。在笔者所设置的对志愿精神的内涵理解的问题中共设置了两个选项,一是“学雷锋做好事”,二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3.67%的学生选择了“学雷锋做好事”。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并不真正了解志愿精神的内涵,许多学生将志愿精神片面理解为学雷锋,做好事,认为帮助他人就是志愿精神的核心要义,而实际上志愿精神更强调通过助人实现互助和进步。在对志愿精神内涵的理解上,大学生主要还是对“互助”和“进步”的理解不到位,很多大学生都将志愿精神单纯地理解为对他人的帮助,而忽视了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心灵的愉悦、能力本领的提升以及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这一思考的缺位将会使大学生在接受志愿精神培育时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只是单纯地按照教育者的要求进行表层的志愿精神培育活动,而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回应教育者的培育要求,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行动。
其次,大学生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是受教育程度高,文化水平高,对于各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理念的认知情况也较好的群体,但是在实际践行志愿精神时往往又会存在偏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时代大学生处在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独生子女偏多的社会背景下,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及长辈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习惯了从小到大都在享受别人的爱、享受别人的付出,虽然明白“奉献”的真谛,明白奉献对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意义,但却很难自觉自愿、出于本心地为他人付出,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第二,信息化时代下,网络飞速发展,虽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却造成了“网虫”“低头族”队伍不断壮大的社会现象,自小与高科技产品、电子产品及网络为伴的大学生们更是网络生活的主体,常常是“机不离手”,这也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相对缺乏,更多地习惯于网络交流,而面对面交流则会使他们觉得尴尬和不自在,正因如此,大学生们的个体化程度越来越高,更不愿意主动地开展人际交往,也就很难参与到沟通、交流性极强的现实活动中,很难实现对志愿精神的践行。
(二)家庭教育理念的偏颇
父母是孩子成长和学习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大学生们即便学历高,知识丰富,但其价值观的形成还是会受到原生家庭很大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在志愿精神培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大学生志愿精神存在的问题与家庭教育理念的偏颇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重智轻劳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存在。受传统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主业就应该是学习,其他的一概不用参与,成绩才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在这种重智轻劳的家庭教育理念的驱使下,大学生从小就被要求什么事情都不要管,只要学习好就行。课外的活动可以不用参加、家庭的事务可以不用参与,甚至正常的交友、娱乐、玩耍有的也被禁止,一心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考取好的学校,光宗耀祖。在这种家庭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不仅缺少奉献精神,而且很多连基本的人際交往都会存在问题,更不用谈具有友爱、互助精神了。
其次,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存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们成长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厚的新时代。物质的丰富和家长们的殷切关注带来了自幼的宠爱甚至溺爱。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家里无不是被视若珍宝、被当做掌上明珠,父母也是尽己所能地让孩子远离病痛和伤害,包揽了孩子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成了很多家庭的座右铭。在这种家庭教育理念的驱使下,很多大学生从未做过任何家务劳动,以至于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很多人连个人起居的打理都成了问题。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学生们往往存在自私、懒惰、怕苦怕累、自主能力差、抗压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乏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的精神,极易以“自我”为中心,在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时将自己放在优先级的状况。
(三)高校志愿精神培育不到位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关键影响的地方,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理论教育不足和实践活动单一且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
首先,高校志愿精神相关理论教育不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目前高校与志愿精神相关的理论教育却严重不足。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志愿精神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大学生志愿精神相关的内容却十分有限。具体到“志愿精神”的内容根本没有,只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涉及与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相关的内容,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等;还有就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第四节“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到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并且都只是一笔带过,并未进行进一步的论述,更没有涉及对志愿精神内涵及实质的讲解;第二,在志愿者培训中对志愿精神的讲授不够深。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的目的就是提升志愿者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以便使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能够更好地弘扬和践行志愿精神。志愿精神的讲授是志愿者培训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高校对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虽然也对大学生讲授志愿精神的内涵,但是因其培训还是以促进当前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为目的的,因此往往更为注重对当前志愿活动的意义的讲授以及对为完成志愿活动而对志愿者服务能力进行的培训,而对志愿精神的培训往往不够充分,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入,也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对志愿精神理解和践行的偏差。
其次,高校志愿精神培育的实践活动单一且管理不到位。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阵地,是开展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是推进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内化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离不开社会实践环节的支撑。但是目前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实践环节却存在着实践活动单一且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极大地阻碍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第一,高校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的实践途径主要包括“三下乡”“四进社区”以及志愿者活动来进行的。其中“三下乡”“四进社区”需要政府搭桥,建立学校与乡村和社区的对接平台。虽然近些年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学校与乡村和社区也建立了一些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平台,但是,这些平台的数量有限,能够参与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属于极少数,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的培育志愿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志愿者服务活动。而高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大多相对单一,活动内容也不够丰富,一般都是在校园内进行的活动,诸如校园卫生清洁、校园防疫值班、管理新生报到等活动。正是由于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普遍较为单调和枯燥,致使很多学生参加一次活动后就失去了新鲜感,也不愿意更深一步的了解志愿活动;第二,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多是依靠党团组织或社团联合会、学生自治组织等开展的,所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大多数是临时的或是“一次性”的,长期有序的志愿服务活动是非常少的,这就导致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很难保持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就导致了高校志愿活动的组织缺乏专业性、管理缺乏正规性。这种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的不到位,使得许多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无法获得良好的参与体验,以至于学生们对学校的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活动失去了信心和期望,因此缺乏践行志愿精神的现时途径,大学生志愿精神存在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近年来,“躺平热”“享乐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席卷而来,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生活,影响了人们的三观。其中,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对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造成了巨大影响,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极端个人主義思潮的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2]极端个人主义思潮中的“利己”和“功利”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天生的本性,但经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熏陶,就使得一部分人摆脱了个人主义思想,乐于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奉献,但仍然有很多人沉迷于个人主义,过多地考虑自己,过分地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受“利己”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更为看中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认为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是对自我利益和价值的极大损耗,以至于不愿意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也很难真正地领悟和接受志愿精神;受“功利”的个人主义思想影响的大学生则是只在意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不能给个人带来好处的则弃之不管。他们万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和感受,很难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更是不乐于奉献自己、服务他人。
其次,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人们的物质生活优越、精神生活富足,使得人们更乐于享受生活、安于现状,艰苦奋斗已逐渐被人们淡忘,取而代之的是以“躺平”和“佛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享乐主义思潮。“躺平”和“佛系”的享乐主义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不作为、不奋斗、不努力”,“躺平主义者”往往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一心想等着天上掉馅饼,或是等着去享受别人努力的成果,是一种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人生态度,以及毫不掩饰自己对进取的消极和对奋斗的反感的人生观。新时代“90后”“00后”的大学生们大多数都是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优越的物质保障和生活保障使得很多学生致力于享乐而不思奋斗、不思进取,“躺平”和“佛系”已经成为他们面对生活、思考人生的态度。而秉持享乐主义思想的大学生们,往往仅以自我为中心,眼界也多局限于享受生活和贪图安逸,完全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状况,也绝不会为帮助他人而苦了自己。正是由于过分地安于现状和一味地贪图享乐,以致许多大学生虽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意识,但是却不愿意将自己本可以用来享受的时间和精力拿出来为他人服务。
参考文献:
[1]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N].人民日报,2019-07-25(01).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36.
(责任编辑:张宏玉)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对策研究”(GJB14213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夏忠臣(1971—),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田雨彤(1995—),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永明(1972—),女,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