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取最大的麦穗”

2023-11-22 02:19蹇庐氏
检察风云 2023年20期
关键词:错失胸襟眼界

蹇庐氏

麦田里有没有“最大的麦穗”?肯定有,问题在于,你如何找到。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出过一个“考题”:他让学生穿过麦田,去摘一株最大的麦穗,且不许回头重找,每人只有一次机会。

一个学生没走几步看见一株大的麦穗就摘下了。然而,他继续往前时,发现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株更大的,便懊悔不已。而另一个学生则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大的麦穗,结果走到尽头,都不满意,只得匆忙摘取一株,自然也不是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出的其实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盲目地摘下,相当大概率得不到理想结果;患得患失,不敢轻易下手,同样也大概率会错失良好机会。

表面上看,这关涉“方法论”,其实涉及的是眼界、胸襟和思维方式。

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凡成功者,大多在于他们作出选择时,能着眼长远、总揽全局、预见发展、权衡利弊。

毛泽东是位伟大的战略家。他强调打仗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实现长远的根本战略利益,既不能为了眼前的一株较大的“麦穗”就故步自封、刻舟求剑;也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一路错失“摘取最大麦穗”的良机。

革命斗争年代的选择如此,建设年代的选择亦如此。

遗憾的是,许多人往往“摘”不到“最大的麦穗”。有的人,眼睛只盯着脚尖,把短期的显绩,当作“最大的麦穗”,而不谋地方长远的稳健发展;也有的人,则是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辦一件事情、做一个决策,总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结果,良机错失了,后劲没有了,“为官一任,损失一方”。缘由,则或缘于私心作祟,或缘于目光短浅。

回到苏格拉底的“考题”。

第三个学生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他边走边思,走到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果断选择了大类中的最大一株麦穗。他摘取到的也就是实际上的“最大的麦穗”。

这样的选择,就是最佳选择。他的三个“1/3”,说到底,在于他既不急于求成、仓促上阵,又不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更缘于其内心的笃定。这种笃定,某种意义上,便缘于眼光的独到、胸襟的开阔。

自然,三个“1/3”,只是一种方法,由此可以演绎的是,为民造福这片无垠的麦田里,期望“摘取最大的麦穗”,也需要独到的眼光、开阔的胸襟,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利在千秋”的眼界。事实上,这样的选择,犹如第三位学生,既有方法论的应用,更有价值观的支撑。

苏格拉底的“考题”,颇给人以启迪,尤其对那些行进在为民造福“麦田”里的人来说。

同样,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也犹如麦垄,当出现许许多多“麦穗”时,也面临着如何“摘取最大的麦穗”的问题。自然,人生也没有“回头重找”的机会,同样需要我们既要谨慎郑重又要放出眼光积极行动。这样,当我们举起那株“最大的麦穗”时,远在古时光里的苏格拉底也会感到欣慰。

苏格拉底那道“考题”,穿过漫长的时光,时至今日,仍然考验着我们的“选择”。是的,说到底,这道题,既是每个人在其人生道路上的“必选题”,也是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必考题”。

图:王俭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错失胸襟眼界
错失恐惧症
新的开始
错失《哪吒》衍生品生意,《姜子牙》还有翻盘机会吗?
大开眼界
小误会错失大商机
滨海湾十年首遇雨战 法拉利遗憾错失夜赛之冠 2017年新加坡大奖赛报道
宽阔的胸襟
书画家要有胸襟气度与人生境界
大看眼界
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