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体验,强素质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2023-11-22 11:54王靖
学苑教育 2023年29期
关键词:体验式情境运动

王靖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安徽 霍邱 237400)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此时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由此,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身体与健康状况备受关注。体育与健康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均衡发展的关键课程,在初中阶段不可或缺。但在传统教育形式下,“重智力轻素质”的思想使体育与健康课堂被忽视,甚至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就无法有效提升身心能力。因此,在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下,满足学生的自身体验感和自主性最为重要。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符合学生需求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良好的体验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体育能力,发展身心健康。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获得情感、提升思想的一种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需求,是遵循学生发展特点的重要形式。在实际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既包括实践体验,也包括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而学生学习的过程本就是一种体验式的方式,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才能有效建构认知、发展能力,因此体验式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更具优势。

(二)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注重体验与实践,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它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灵活地创设情境和机会,给学生以真实的体验感,促进他们在体验中感受、反思,以达到深化学习的效果。对于体育与健康课堂而言,体验式教学能将枯燥的运动、锻炼任务转变为趣味的体验场景和活动,由此就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所以在体育与健康课堂应用体验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热情。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并且由于学习的压力,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亟待重视,但是传统的体育课堂以强制性的锻炼和运动为主,很容易激起青春期学生的叛逆心理,继而降低运动效果。而体验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在真实的场景中快乐地体验,这样有利于使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提升运动兴趣和热情,积极地参与运动,提升体能水平。

其次,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内心变得敏感,极其渴望被认可,而体验式课堂的体育活动往往注重以团队的方式呈现,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团体的互助合作下增进学习的动力,在相互协作中发展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这样就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使他们更好地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最后,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实现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反思体验和体验内化不断循环的过程,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能更好地积淀思想、滋养情感、认知自我、了解他人,还能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地收获运动的快乐与技能,由此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习惯的养成,还要关注学生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及拼搏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由此,课程教学过程应当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据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体验式教学的契机,利用真实的体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注重学生主体,营造和谐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性往往决定着学习的效果。自古以来,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充分诠释了兴趣对于有效学习的重要性。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此时学生不仅在学习目标上要强化锻炼,在成长进程中更需要锻炼。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意识的课程,其根本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而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只有他们主动参与、乐于参与,才能满足体验式教学的条件。因此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的运动氛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和谐的学习环境推动学生的深入体验,让学生真正以主体的角色进入课堂,发挥体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教学时要避免“一言堂”的形式出现,不能一味地命令学生、安排学生,而是要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当作朋友,用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在学生遇到运动困惑时,及时给予积极解答,不能在学生遇到问题没有按时完成运动任务时就斥责或惩罚,要体谅、理解、包容,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才能建立和谐的沟通渠道,师生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加轻松、愉快。此外,在日常运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盲目地安排锻炼项目,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安排锻炼项目。比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与学生共同布置跳远测距工具,让学生建立主体意识,形成自主锻炼的动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做好跳远保护措施,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如何保护自身安全,也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才能跳得更远并亲身实验。在这样的积极、良好的氛围下,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就会更高,并将教师当作朋友,从而有效地获得心理上的鼓励,提升体验感,推动运动主动性的发展。

(二)创设学习情境,促进自主体验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要让学生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并在体验中收获知识、情感和能力。情境是最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体验方式,学习情境可以依据教学需求灵活变化,符合初中学生多样性的体验目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多样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感受身心愉悦的趣味,继而就能推动学生自主参与体验,迅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推动体验式教学时,要注重学习情境的融入,创设多样性的、丰富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极具体验感的契机,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更好地从中汲取体育技能和情感能力。

例如,在学习“健美操”相关内容时,学生不仅要了解健美操的动作要领,还要在跳操过程中增强体育舞蹈运动的情趣,提升正确的运动审美。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是简单地依赖课堂讲解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感知和体验,从而产生共情,发掘运动之美。因此教师可以纳入生动的学习情境,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各类健美操比赛视频,让学生对健美操有更好的感知和理解,然后再采用音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跟随画面进行模仿,体会其中的韵律美和动作美。在学生模仿练习的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具体讲解动作、技巧等。或者教师可以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完相关的健美操视频后,对其中的音乐、舞蹈动作等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对音乐和动作的感受,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进一步了解健美操的动作和运动情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体育课堂变得趣味生动、丰富多彩。学生被多样的情境吸引,就会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积极地开展运动体验,增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由此也就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增强了体验感、交流感和真实感。

(三)丰富教学活动,增强体验效果

体育与健康课堂是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课堂,以往体育课堂是以体育锻炼为主要手段,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目标的。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堂逐步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是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更多地关注运动基础知识的讲授和运动技能的指导,课堂沉闷、枯燥,学生的体验感不足,甚至没有自主参与的空间和机会,这就使得教学效果欠佳,学生积极性普遍不高。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自主意识充分觉醒的时期,教师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方式教学,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体验需求,组织学生参加多姿多彩的教学体育活动,增加学生体验的契机,让他们在多种活动中能有效地锻炼身体、增进情感、拓展思维,排解负面情绪,从而有效地增强体验效果,促进心理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足球”运动项目时,由于足球技能不仅涉及技巧知识、动作要领的学习,还涉及合作、竞争等心理素质的培养,由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比赛活动,可以以具体的停传球、运球等技巧为目标,也可以以一场足球比赛为目标,让学生分组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之中。在以技巧动作为目标的比赛中,教师边组织学生比赛,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能有效地抢断球?怎样提高传球的准确度?怎样与队友合作传球?”这样的体验加思考形式,让学生不仅真实地获得了运动体验,充分地感受技巧知识,掌握如何实现技巧,还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运动问题、运动规律,从而达成体验提升技能的目标。而在以一场足球比赛为目标的活动中,学生合作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他们要尝试学习如何交流、合作,如何正确地看待竞争等等,这样的实际体验让学生又能获得情感上的提升,他们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知、促进心理强度,继而从整体上增强课堂体验的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获得体验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最终实现体育学习的目标。

(四)重视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体验

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过程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是独特的经历,能帮助他们获得个性化的经验和能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能力、认知、情感、思想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每个学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于是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就会产生更多个性化的能力,能有效地发挥个性化的潜能。倘若教师按照传统一刀切的方式教学,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会受到制约,很难发挥个性化能力。因此在体验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极其重视个体差异,正视学生的差异化价值,组织学生参与分层体验活动,按照学生的体能、技能、心理等多种元素划分,让学生在适合自己个性的体育活动中有效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跑步练习”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生长发育及身体机能水平不同,他们的跑步能力也是不同的,表现出的跑步耐力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安排所有学生进行同样的活动,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灵活地安排。比如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跑步能力的测试,分析出每个学生跑步能力相关指标所处的水平。然后依据测试结果,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差异化分组,将跑步能力和耐力较强的学生分为一组,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为两组设计不同的跑步练习目标。例如,针对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参与一定的跑步游戏,如快速集合游戏、快速起跑游戏,同时在游戏间隙给予他们充分的休息恢复时间,帮助学生调整体力,运用趣味的游戏逐步增强他们的跑步能力,有效地夯实体能基础;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一定的难度,如运实心球快速跑,同时还要让学生变换球的位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他们在跑步中探索如何才能跑得更快、更稳,从而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在这样的分层体验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学生的能力都能循序渐进、逐级提升,由此体验式教学更加契合学生的需求,能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

(五)联系生活体验,培养体育精神

体育锻炼是一项值得终身坚持的活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参与锻炼、提升自信,其根本是要让他们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形成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而这样的品质和精神是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必须要着眼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深入体验,不断磨炼自己的精神和意志。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未完全形成,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还停留在浅表层面,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运动的价值和作用,才能真正从心理上形成运动的需求,从而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积极努力地奋斗,继而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体育、感受体育,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以此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

例如,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相关基础知识时,会涉及到如何应对体育运动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的知识书本上虽有提及,但如果教师只从书本角度讲解,难免会显得枯燥晦涩,学生无法将其内化至自己的认知之中,也体会不到克服体育运动困难时的那种成就感与拼搏感,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心理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联系生活,组织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生活体验中,让他们亲身经历、体验,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认知水平,提升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奥林匹克运动会,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赛场上运动健儿挥洒汗水和克服困难的过程,让他们看一看运动健儿如何在赛场上执着拼搏、奋勇向前。同时还可以依托学生生活中真实遇到的运动问题,引导他们相互鼓励,相互理解、如在校运动会上如何合作、如何取舍、如何为集体荣誉奋力拼搏等等。通过这样的真实体验,体育运动会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体育精神也会成为鼓励他们前进的动力,于是学生就能更好地获得情感、技能的发展,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己成长的主人,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才是最重要的,这也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渴望独立,更希望受到重视和关注,因此,在学习时,如果仍然被动接受知识,是很难达到教学效果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亦如此。学生只有在学习运动知识和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趣味,才能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开展深度探索。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验式教学的自主性、体验性和感受性的特点,正视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应用体验式教学,以和谐的氛围激活课堂,以趣味的情境促进自主,以丰富的活动增强体验,以分层化的体验推动个性,以生活实践培养精神,让学生在一个互动、趣味、真实的课堂上掌握运动的奥秘,锻炼强大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体验式情境运动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不正经运动范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