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设计方法

2023-11-22 11:54:05陈艳
学苑教育 2023年29期
关键词:深度小学生思维

陈艳

(江苏盐城市新洋实验小学,江苏 盐城 224000)

大单元教学作为新时期教育变革发展的产物,在具体教学进程中需要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整个学段进行整体通盘考虑,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不同于传统单元教学之处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再分割和再整合,这也是当前人们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误区,不同于传统单元教学中对单元知识的归纳巩固,而是对单元内容进行再次剖析,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再度整合成新的单元主题,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一、深度把握教材,明晰脉络

在大单元教学中明确教学大单元教学主题尤为重要,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本身在教学前深度把握教材单元知识,理清大单元教材内容当中的整体逻辑关系和结构脉络,深度把握教材单元内容,才能够进一步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然而,从当前大单元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着眼于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认识局限性,对于单元主题的明确单单是依靠个别知识框架得出,且不说大单元教学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对于大单元主题的设计也会存在一定偏颇,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主题设计过程中,应当深入教材大单元整体内容,不能仅看到一两个框架,而是应当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出发,对整个单元内容进行宏观考量,从而使得所设计的大单元主题的主体架构能够满足学生对大单元学习内容的再认识,使得大单元主题设计更加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如此以大单元教学主题展开的实际教学活动,才能够更加条理清晰。另外,对于大单元主题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大单元内容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从整体角度把握整个单元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构建大单元教学知识体系,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所设计的大单元主题教学中完成深度学习的目的。

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过程中,从本单元教学的课时学习目标来看,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主题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围绕圆柱、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进行认识,这一课时的教学主题旨在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而第二课时的教学主题则主要围绕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进行讲解,与此同时在具体讲解含义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课时的教学主题是围绕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最后一课时的教学主题则是围绕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教学。而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整体主题设计时,应当以单元知识体系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深入教材知识,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研究,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所设计的大单元主题教学当中,完成对圆柱和圆锥的相关计算。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主题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认识”“圆柱体的侧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推导”以及“圆锥的体积计算”这几个模块进行深度融合,通过以“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推导”为大单元主题,在深入大单元学习的进程中,通过明确单元主题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推导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二、提炼单元主题,找准主线

教学主线是实际教学课堂的灵魂所在,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提炼单元主题的又一方式是找准单元教学主线。从单元具体教学内容分析,每个单元的各个模块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且在每个模块进行中都以教学中心任务展开。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大单元备课中具备一定的全局意识。只有深刻把握每一单元中各个模块的内在关系,能够正确应用和把握话题以及教学功能,不孤立分析,才能够提炼出单元主题,从而使得数学大单元教学课堂更具整体性。此外,如果单从教学主线上来看,在具体的课堂中依照教学重点目标而铺设贯串课堂收尾的发展脉络,有助于体现教学主线的设计思路,往往能够反映出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分层布点、逐点融通、层层推进,学生能够在教师所设计的大单元教学思路下,实现局部教学目标和整体教学目标相契合发展。因此,在大单元数学教学课堂中,应当围绕一条主题鲜明的“教学主线”将该单元中的各个教学板块有效衔接,并将大单元教学课堂上所设计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它展开并通过该主线进行发散和拓展,从而使大单元教学课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对单元整体知识架构的深度了解,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大单元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对称轴》的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从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来看主要是围绕“以运动方式设计轴对称图形”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主线的过程中,对于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当紧扣这一教学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物体的运动,区分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方式,并在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中,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方式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以开展个人大赛的形式,通过运用已学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最终设计出符合对称轴特征的轴对称图形。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已学内容进行再次巩固复习,而且通过不同的教学主题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大单元主题设计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进行整体融合,分块设计

一般情况下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都是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有序组合。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整体性教学,需要明确单元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能够切实有效地架构起单元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如若教师缺乏对单元逻辑关系的正确认识,那么无法进行有序、高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而在大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围绕主题展开分块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单元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推进学生对大单元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利用“整体架构,条块实施”方法,能够将大单元主题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分为多个板块,从而能够使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学习,更为高效地落实大单元主题分层目标。在这一大单元主题设计过程中,不同于上述根据单元教学模块进行再度整合的方式,而是通过融合发展大单元主题内容,再将其进行重新分块设计,能够使得大单元主题在分层设计教学中得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数学知识。

比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进行分层教学:认识线段、认识厘米、认识米、我们身上的“尺”等。而大单元主题设计中,教师可以就“生活中的厘米和米”进行大单元主题分块设计。在这一过程教师可以以数学教学活动的方式展开,大单元主题设计中的第一模块通过让学生探寻生活中的厘米和米,从而在学生完成搜集整理后,利用生活中的厘米和米与自身的“尺”进行比较,比如说课桌的长度是5拃、汉字田字格的宽度是一个指甲的宽度、双臂平展可用于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等等。第二模块运用测量到的数据尝试数学应用题计算,比如:“我的一拃长度比小明长2cm,那么小明的一拃长度是多少厘米?”通过尝试简单应用题练习,能够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一个大单元主题模块设计主要帮助学生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通过让小学生对厘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进行练习,能够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清楚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对这一单元内容的深度学习,帮助小学生建立一定的数量和长度概念,从而更好地达到深度学习的教学目的。

四、开展合作探究,分享成果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单元主题教学下深度学习的教学效果,在大单元主题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的方式极为重要。通过合作探究能够让小学生在大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对主题内容进行深入探索研究,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通过以多样化的主题和合作探究方式,能够大大激发小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提高小学生对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程度;而且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小学生通过合作式探究学习,还能够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对问题进行研讨时能够通过相互交换思维和方法,从而达到“1+1>2”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数学大单元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为小学生高效、深度学习数学提供教学场景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是小组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同桌之间两两合作,又或者是师生一起参与合作探究,能够在互相分享成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对大单元内容的深度学习。

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讲内容进行大单元主题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在开展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旨在通过让学生根据熟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推导公式,增加对面积计算方法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数学转化思维,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针对平面图形的推导公式帮助学生回忆推导过程,而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依照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公式推导演算,如此一来既能够知道公式的由来,又能够产生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形成转化思维。而在小组合作进行公式推导过程中,通过对相关公式进行演算并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等的概念进行回顾,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对既定知识点的有效巩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寻找不同排列格式之间的共同特点,能够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是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得来,而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合作探究中又逐渐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因此在小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可以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这些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而小学生在大单元主题设计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深入对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合作探究,能够进替补促进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深度学习目标的高效完成。

五、归纳总结主题,适度拓展

在大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根据前面对主题的探索和深度把握以及主线任务设计等,最终都需要落实到主题归纳总结当中。学生在进行开展进行大单元主题教学任务、对单元知识进行整合的同时,教师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和积极适应拓展,而在大单元主题拓展环节,需要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如此一来能够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和整合,有利于学生在明晰学习内容后再度帮助其理清知识的关联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大的单元教学知识进行该主题归纳总结,进行二次开发,需要从整体到局部把握教学内容,为大单元教学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从而使得大单元数学主题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在对知识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和整合的进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

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这一单元内容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从而体会其中数据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小学生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而在大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有效拓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学生对数据分析应用的观念,而在拓展教学的过程中,以本单元内容为主要驱动对象,通过让学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数据分析和整理概念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重要理论支撑。而且在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拓展练习下,也能够使小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深一层了解、思考和运用。

六、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整体设计

想要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训练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这不仅能够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很好的辅助效果,也可以更加轻松地实现单元知识的串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很有帮助。大部分小学生对于思维导图都不太熟悉,学生也不具备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给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应用。透过梳理单元知识的架构,利用思维导图将具备联系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且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够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有价值的向导,同时也是在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学习新课的能力。当学生对思维导图越来越熟悉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无论是单元的复习,还是新课内容的预习,学生如果能够合理地绘制思维导图,这会给自己的思考过程提供很有效的辅助。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能够带给学生丰富的课堂学习收获。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面积》这一单元时,这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有面积的概念、面积的单位、面积的计算等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每节课只需要完成一个特定知识的分析讲解,教师并不需要提前做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也是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而设定。在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时,这种思维需要得到调整与转变。教师要在梳理整个单元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到单元的主题就是基础的面积知识教学。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面积、面积用什么样的方式(单位)进行表示,并且要让学生学会简单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计算图形面积的能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对事物的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想要让学生更高效地吸收掌握这些知识原理,教师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绘制思维导图,将这些内容逐一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网络。学生还可以参考课堂上教师的绘图方式,根据自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在单元复习时以绘图的形式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回顾。这个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不仅掌握了一种实用的学习方法,认识到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这一单元的学习难点也能在这个背景下更快地化解。这才是深度学习背景下有效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快速掌握知识原理,也能丰富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会在过程中得到稳固提升。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单元主题教学中,通过打破原有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块,将其进行重新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小学生能够在重新整合的单元知识体系中深入对单元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而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当中,也能够大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框架。

猜你喜欢
深度小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