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世琦
(蒙城县第六幼儿园 安徽亳州 233500)
幼儿园班本课程就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园本课程的“班本化”,是根据幼儿园班级特色和班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设置的个性化课程,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园所特色和自然课程资源,激发幼儿的感觉思维,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探索创新的生态课程。班本课程非常注重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探索,根据生活环境、幼儿发展需求等组织幼儿参与活动,促进每一名幼儿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知识、情感、技能、社会性等进一步发展。
班本课程是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教师专业水平而构建的,具有主体性、导向性及过程性三个特点。
(1)主体性:班本课程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关注幼儿的成长规律,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幼儿的发展打造坚实的屏障,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导向性:班本课程以问题为导向,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去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引导幼儿自主思考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提升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灵活度,为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提供有效的保障。
(3)过程性:班本课程要求教师关心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规律,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教育空间,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1.以一日活动为起点寻找课程切入点
一日活动中充满了许多教学契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关注点,并将其纳入课程教学。例如,种树对于我们成人来说较为常见,但幼儿缺乏种树的经验,需要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带幼儿亲身实践,让他们了解种树的方法、使用的工具及树的种类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棵树,需要他人的精心呵护,让幼儿对“种树”产生兴趣,从而引发他们对“树”的思考,以此作为班本课程教学的切入点。
2.以游戏为中心推进课程探究
幼儿天生爱玩,可以通过游戏去认识身边的事物。教师应适当引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和生活技能。如教师在课前准备不同种类的带有日常生活中常见图案的小卡片,将卡片打乱后平均分配给不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找不同”游戏。在游戏中,小组成员将打乱的图片整理分类,最后全班展示。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游戏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还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推进了班本课程探究。
3.以体验为形式促进深度学习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将这种习惯迁移到学习中,基于亲身体验促进深度学习。如《树真好》这一绘本中讲述了关于树的故事,教师通过设置讨论话题,引导幼儿去思考、去体验,发现并解决问题,由此提升了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设置体验式课题“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让幼儿走出教室,在园区内找寻树木,并以小组分工的形式划分区域,对树木的数量进行统计。设置另一课题“树木种植路线规划”,引导幼儿思考怎样规划才能有效利用园区空间,鼓励幼儿独立完成。课题一要求幼儿分工合作,使得效率最大化,且最终结果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课题二要求幼儿发挥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自我规划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可以迁移至幼儿的生活中去,有效提高幼儿做事的计划性及逻辑性,且不受他人干扰,这就需要给幼儿留出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教师还可开展话题讨论,如“园区内最粗壮的树是哪棵”“如何测量树木的尺寸”“如何保护树木”等,让幼儿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4.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真实学习
在日常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与幼儿一起策划活动,不仅符合“班本”主题,尊重幼儿主体性,而且能充实园本课程,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大班开展班本主题活动“遇见一颗种子”,分“种子大集合”“种子拼贴画”“种子考察队”“种子食品汇”四大板块,有集体探索,有创意制作,有亲子实践,更有自发延伸。其中,对于怎么剥核桃,幼儿动足脑筋、想尽办法、花样百出,延伸出各色活动,探索的兴趣非常浓厚,在自主策划、组织活动中实现真实学习。
1.积极引入生活资源
幼儿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切来模仿学习、感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无法脱离。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资源开展教学,积极发掘、引入生活中的有效教学资源。如在开展班本美术课程“向日葵”时,由于幼儿印象中的向日葵是一块圆盘再加上一圈黄色的花瓣,如果教师直接展示图片让幼儿进行模仿,幼儿往往无法把握向日葵细节进行绘画,因此,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几朵向日葵,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分发下去。教师先让幼儿观察手中的向日葵有什么特点,并邀请几位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等到幼儿掌握了向日葵的细节之后,再让他们画出自己印象中的向日葵。画好向日葵后,教师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向日葵。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引导幼儿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并由此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建设课程资源库
虽然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但大量的资源信息通常也会对幼儿的认知产生干扰,因此对于一些零散的资源,我们要对其进行梳理,整合出适合的课程资源。为此,可根据需要制定课程资源统计表,筛选出最有价值的资源信息。有的幼儿园将大量的课程资源整合录入系统资源库中,教职员工可通过计算机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高效又便捷,值得借鉴和推广。当然,我们要经常对资源库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可以邀请园区所有教师及幼儿家长参与进来,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另外,教师还需要定期对资源库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及筛查,将资源与课程有效联结,以提升课程资源的价值。
1.阅读丰富知识
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读,多积累。相关书籍有《生活取向的幼儿园班本课程》《让早期学习理论看得见》等。教师可制订定期阅读计划,及时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及核心观点,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例如我园在每周五下午三点至五点为阅读时间,教师按照阅读计划进行阅读,阅读书目包含两本必读书籍及三本自选书籍。教师每月进行一次读书分享,就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和其他教师进行分享、交流。这种有规律的阅读与分享有助于教师养成静心阅读的好习惯,促进知识的累积,为专业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2.反思助力成长
在班本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如: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何将游戏活动与课本知识结合?如何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如何设立课程目标?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反思并不是空想,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外出学习、向同行教育专家请教等方式找寻答案。
3.实践检验真理
一门课程是否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检验。教师要不断探索什么样的课程才能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此课程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对课程做深入调查,研究课程中会出现哪些“情况”,这些“情况”对课程会产生哪些影响,还有没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这些都是教师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教师既不能错失机会也不能盲目实施。
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因此,需要定期对班本课程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每个园所要根据园所的特色和优势开展班本课程,同时课程目标要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
现如今,教师会使用一些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但在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存在疏忽,导致部分课程资源往往无法发挥作用,教学进度受到影响。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自身实践制订合适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教学内容、实施方法、实施步骤及评价方式等,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相融合,使班本课程得以有效实施。
班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幼儿园需要建立系统资源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挖掘适合幼儿的课程资源,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教师既是班本课程的设计者、执行者,更是幼儿的引领者、合作者、支持者。教师要一边思考,一边总结,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打造具体形象、饱满的课程样态,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