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要素,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3-11-22 06:08:34李舒舒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要素小学生

李舒舒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 福建泉州 362000)

小学语文由“听、说、读、写”四部分组成,其中“读”即为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为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和创新,在保证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发展。

一、语文要素的概念、内容及价值

语文要素,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包含的所有要素的统称,具体地讲,就是语文学科“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全部内容,主要分为知识、方法、能力、习惯四大部分。

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要素指的是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切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小学生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小学生必备的语文基本能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均通过导语的形式对本单元教学中所要着重落实的语文要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不仅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流程和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手段,运用新颖、先进且有趣的教学方法弥补阅读教学的不足,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阅读效率。除此之外,语文要素对于学生而言也是提升学习能力、认识自我、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语文要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表现

(一)语言构建与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构建与运用是一项基础性教学内容,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因素,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要素及其特点,熟练掌握并灵活处理,逐渐构建起语言体系,从而顺利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地和同伴、教师进行语言交流。为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借助对文章中心思想、主体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分析,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积累语文知识。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据研究数据,现如今6~12岁的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发展趋势较好,而根据教学实践可以知道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语文思维能力作为智力的核心、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发展和提升学生语文思维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融入语文要素,语文要素能够让思维更有创新性、敏锐性,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为此,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凸显语文要素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价值。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语文要素中,文化传承与理解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生的情感单一、文化素养不高,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阅读中无法与作者产生共情。新课程标准重点强调了“文化”,语文是传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语文要素,要不断向学生灌输中华文化,学习民族智慧,热爱当代及古代优秀文化生活,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总而言之,无论是学习语文还是传承中华文化都离不开语文要素,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践行新课程标准要求,深入落实语文要素。

三、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点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原有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构建完整的语文要素体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各年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梳理归纳,从而构建起小学语文不同年段的语文要素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更加科学有序、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其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或者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不同年段、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分别规划并相互联系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排内容,把握教材不同章节中凸显的语文要素的特点和重点,优化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教材整体的教学目标和强调的语文要素进行宏观把握,又要根据每一章节的具体特点突出加强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语文要素,从而做到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

再次,详细解读课文,深入挖掘其中的重点语文要素。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要素不是通过简单地对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就能够轻易获取的,而是需要分析课时目标、课文内容,找出课文重点,从这几个方面深度探索。

最后,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转换成对应的学习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落实语文要素。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始终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将语文要素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四、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从要素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语文要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创新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语文教师要从语文要素出发,根据要素包含的四个方面去制定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案和流程进行改进和创新。针对不同的年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真正做到因人施教。与此同时,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对核心素养的关注,从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从教材出发,落实语文要素

放眼现行的语文教材,不仅加入了很多先进的新时代思想,也保留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立足新课标,着眼新课堂,教师一定要紧紧依托语文教材这一载体,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的重要语文要素,将教材中语文要素的价值充分凸显出来。例如,在学习《花的学校》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明确本章节的语文要素是深入体会课文中作者对自然和学校,以及母爱、童真的真切情感。教师领读完课文之后,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家跟妈妈或爸爸说一说自己的学校,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切实体会课文中的语文要素。

(三)结合语文要素,设计教学活动

落实语文要素,要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化感受与需求,可以多策划举办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阅读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在学习《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时,大多数同学会对女娲补天的故事和主人公的命运充满好奇。教师可以举办一场“读小说看动画片”的活动,组织学生们一起观看动画片《女娲补天》,并把小说《女娲补天》推荐给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依据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展开整本书阅读活动,在锻炼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同时,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运用语文要素,拓展阅读内容

阅读就像说话一样,有的人出口成章,有的人不知所云,有的人一年读上百本书籍,有的人一年读不了一本,这不仅是习惯的问题,还涉及阅读的方法。小学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期努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去引导学生阅读,积累语言,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完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围绕作者萧红或这篇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萧红是怎样的一个人,或分享一下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学生的分享,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生的思维现状。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加深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之后,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找一些类似的文章,如《冬阳·童年·骆驼队》,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并对比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体会两位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让学生学会珍惜时光,学会活在当下。

(五)开展自主阅读,提升阅读体验

从小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应巧妙地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丰富人生阅历、积累阅读经验、调动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例如,在学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后,教师要根据单元内容、单元目标、单元习作选择课外读物。由于本单元讲的是国内外的民间故事,单元习作任务是让学生缩写故事,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民间故事,或者给学生布置搜集任务,让学生课下搜集国内外民间故事,阅读并了解,最后写一篇200字的故事介绍。学生通过这种方法,不仅丰富了阅读体验,还了解了古今中外一些民间文化,有效地拓宽了阅读视野。

(六)组织总结评价,巩固阅读效果

6~12岁的学生身心尚未成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处于启蒙发展阶段,所以教师在完成语文阅读教学后要及时地组织小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教学评价,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阅读教学的效果,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真正激励小学生阅读,在完成阅读教学后,教师要更多地对学生的阅读行为给予合理公正的点评。点评要以鼓励、赏识为主,肯定学生的努力,点出学生的不足。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拥有阅读成就感,还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需要改进并完善评价方式,制定多层次、多方面、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例如,在阅读完或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引入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师生点评、家长点评;也可以增加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并积累经典的词语和短句,不再是单纯地关注结果。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总结与评价方式,有助于顺利推动阅读教学进程,增强学生的阅读成就感,使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方法,从而达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尊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融入语文要素,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调动其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要素小学生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当代水产(2020年4期)2020-06-16 03:23:30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2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我是小学生
也谈做人的要素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6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