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文化在高职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传承分析

2023-11-21 14:53周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周玉

[摘 要]当今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对商科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将闽商文化融入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能够有效整合传统商帮的文化精神,从素质和能力的角度提升商科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闽商文化;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7.05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7-0210-04

0     引 言

在开展基于闽商文化的高职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时,活动的开展都应建立在传统商帮的诚信、开拓、创新、创业等文化精神之上,带领学生深刻领略现代企业经营的宗旨,明确认识到商贸从业工作人员必备的职业操守。就目前情况来说,在高职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活动举办少、传统商帮文化精神落实不深入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丰富活动类型、深化活动内涵,使商科专业人才在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满足自身需求,同时实现闽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闽商文化及高职商科专业传承价值

1.1   闽商文化

“闽商”为福建商人的简称,主要是指闽南一带从事商业的人们,由于他们在经济领域具有一些共同的语言、思想与行为,因而被人们熟知。闽商属于中国十大传统商帮之一,精神文化内涵以“开放、拓展”为主。由于福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艰难的生存环境使闽商远涉重洋,这练就了闽商“吃苦耐劳”“亲力亲为”的精神,同时也使闽商了解海洋的蓝色文明,为了发展而开放,拓展已成为闽商文化独有的特质[1]。

闽商的特质从个体素质发展的角度来看,涵盖经商智慧、从商胆略、人格魅力;从群体共性的角度来看,闽商发展既是财富积聚的过程,也是经商智慧积累的过程;从主观作为来看,闽商家族组织的财富积聚作用避免了急功近利,实现财富快速扩张,同时实业与金融并举,善于运势制胜利,化不利环境为有利因素。

1.2   高职商科专业传承闽商文化的价值

相较于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在人才特质方面,商科专业表现出一定差异,即具备人才层次高级性特征。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人才特性具有复杂性、特殊性、综合性、实践性,这是因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智力技能的培养,作为隐性技能,无法对目标进行量化检验。而且,在相关能力、知识的培养传授过程中,需要借助实践活动推动内化,这要求高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依托于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实现育人目标。

闽商文化作为传统商帮文化之一,其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以及“三分本事七分胆”等,在其发展的数百年来,秉承“爱拼会赢”的工作发展精神,向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树立了极强的精神形象,其独特的“蓝色的海洋经营精神”具有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因此,高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于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传承闽商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冒险开拓的进取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报效桑梓的价值取向,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工作价值理念。

2     基于高职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分析闽商文化传承问题

2.1   缺乏课程融合与设计

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作为高职院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融入、传承传统商帮文化——闽商文化时,缺乏课程的融合与设计。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兴趣程度日益降低,这在商科专业中已不例外。闽商的内涵与文化精神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组成,学生对其了解较少,外加课程与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融合较为生硬,导致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相对较低。

2.2   活动形成亟须创新

自教育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高等院校愈发注重文化素质的教育,但即便开设了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等类似课程,围绕育人目标所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形式也较为单一,多以讲座等形式展开,学生敷衍性较强。而且,课程在以讲座等形式开展时,学生往往无法与教师进行及时、平等的交流与讨论,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导致学生对学习闽商文化、精神内涵等失去兴趣,因此,商科学院开设基于闽商传承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亟须创新。

2.3   文化环境不够浓厚

文化素质活动的高质量展开离不开合适的教育环境,但是从当前来看,高职院校商科专业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时,缺少对物质环境的重视,比如校内的文化建筑、校外教育场馆合作等,使得教育活动逐渐形成一种惯性,无法使学生深切体会到闽商文化的精神内核,更缺乏一种驱动力与带动性[2]。

3     探究高职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闽商文化的传承策略

3.1   融合校內课程设置,构建课程文化学习体系

3.1.1   融合课程设置

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在高职院校主要以通识教育的方式落实,并不在专业课程范畴之内,这对高职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闽商文化的传承教育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利于文化融入到专业人才素质培养当中去。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时,应构建课程学习体系,打通课程与素质活动之间的文化关联,提升传统商业文化在高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当前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其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高职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最终落实的育人目标仍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是为了在文化素质活动中为闽商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高职院校应在课程设施上打破专业学科界限,增加素养模块,比如“品格素养”“职业素养”“本校特色文化素养”等,先在课上讲解、传授闽商文化,在学生心中建立立体的精神文化印象,然后利用模块与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对应性,使其素质能力得到实践运用,从而为闽商文化的传承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提高闽商文化在商科专业群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3.1.2   构建学习文化体系

为实现闽商文化在高职商科专业文化素质活动中的传承、融合与发展目标,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教育教学方面的精神文化传承与融合,做好专业课程、诚信创业教育等方面的融合建设,立足于课程课堂渗透闽商文化的诚信理念,使学生认识到在经商实践中诚信理念的具体表现,即“以诚待人”“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等。通过将诚信理念融入课程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创新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经商理念,逐渐形成“吃苦耐劳、勤俭敬业”的经商品质。

3.2   联系业内“专家”丰富活动组织形式

对于闽商文化在高职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传承而言,其效果取决于学生对闽商精神的理解与内化,所以,高职院校还应丰富文化素质活动组织形式,依托于系列专题的谋划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3.2.1   联合“专家”编制丛书

为同时实现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生素养文化进校和闽商文化传承,高职院校在开展商科专业群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时,应提前组织资深专家、学者前往院校举办相关文化实践活动,或是对现有教材、读本等进行编写,将深化素质教育精神科学融入到组织活动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闽南一带的企业家、优秀校友等对闽商文化加以解读,帮助商科专业的学生了解素质教育精神的本质,以此优化文化教育活动质量,实现闽商传承、发展。

在实际的文化素质活动组织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联合福建商会等,组织企业家、专业学者以及院内教师共同进行系列丛书的编写,例如福建商专就通过这一举措编写了“闽商文化”“闽商讲坛”等系列丛书,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素质活动的内涵。为使院校专科学生能够切实理解、借鉴、传承闽商精神文化,院校还应增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围绕“闽商”这一主题落实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从而让商科学生亲身体验“闽商文化”“闽商精神”,切实发挥闽商文化内涵在学生后续学习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育人质量[3]。

3.2.2   开展小规模商贸素养讲座

由于讲座仍是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形式之一,针对其沟通不及时、单向等问题,高职院校可通过调整讲座规模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收益度,同时更为深入地传承闽商文化。比如,院校可开展小规模的贸易素养讲座,采取层次化、递进式的讲座模式,根据不同学期划分闽商文化内容,依托于知识层次的逐步递进加强商贸素养讲座的教育效果,提高讲座活动在闽商文化传承教育工作中的有效性。开展具体讲座活动时,为使学生能够逐渐了解、逐步适应,高职院校可以围绕认识闽商、我们的责任、商贸核心能力等多个方面展开。其中,教学任务可由商科专业的教师、辅导员和院校领导负责,通过定期邀请闽南一带的企业家走进校园,传承发展知识,依托于丰富的真实案例实现闽商精神文化的传承。

3.2.3   围绕“闽商文化”课题立项

理论技能的内化离不开实践项目,所以,要想切实实现闽商文化在高职商科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高职院校还应将闽商文化融入专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一方面为学生的知识、技能、经验内化提供方向,另一方面为传承闽商文化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在开展相关文化素养教育活动时,还应开展商帮文化融入专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比如,高职院校可组织、鼓励商科专业的相关教师和辅导员撰写闽商文化的相关课题,在理论层面强调诚信创业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从某种角度上,课题立项还能够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以闽商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理论与方法,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传承闽商文化提供极具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4]。

3.3   基于校园活动传承闽商文化

鉴于高职商科专业人群培养特性,开展传承闽商文化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时,应注重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融合,为活动的展开、学生的参与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为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闽商文化的充分融入提供支持。

3.3.1   设计文化景观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围绕闽商精神、文化素质的培养对校企合作机制予以创新,比如进行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对接,找到共通之处,令学生无论在校内学习、活动参与还是实践实习,均处于闽商文化的覆盖之下,增强教育活动的质量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找到文化共通点之后,联合企业共建文化景观,营造闽商文化氛围。以福建商专为例,其先后与长乐、力恒集团等企业修建了“福商物语馆”“学报学术馆”等,以及“闽商文化广场”“中国教育家群雕”等,增强了校内外的人文色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还可以优化现有的实习基地或是活动基地,比如“学生创业园”等,培养商科专业的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实现闽商文化的内化与传承,实现环境育人。

3.3.2   校园文化活动

为更好实现闽商文化在高职商科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传承与融合,推动其精神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发展,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双向类型的文化教育活动,深化职业实践目的。具体而言,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时,院校应根据闽商文化的精髓即诚信组织活动,开展诚信考试、诚信书库、诚信经营等活动,结合新生艺术节落实有针对性的情商、财商、智商、德商引导,将诚信创业文化贯穿于活动中,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应充分发挥各类比赛的育人作用,比如创新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新时期下,院校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网络创业基地,实现线上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运用,以实现创业技能孵化目标与职业实践的目的[5]。

4     結束语

综上所述,围绕闽商文化传承开展高职商科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时,应从实际出发,深刻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挖诚信等文化精神组织教育活动,丰富教育形式,逐渐探索具有极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提高高职院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实现闽商文化的精神传承与发展,全面培养商科专业群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叶春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融合与传承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6):275-276,284.

[2]苏回水,潘琰. 闽商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启示[J]. 福建商学院学报,2020(1):94-100.

[3][作者不详].《闽商蓝皮书:闽商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2):2.

[4]彭佳华,胡斌.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以“财政与金融基础”为例[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5):97-99.

[5]林航,张美涛. 闽派经济学家精神融入福建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探微[J]. 福建商学院学报,2022(4):81-88.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