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博,慕燕云,陈 阳
开封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泌尿系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占据泌尿系统发病率的1%~5%,临床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腔内外科手术及开放外科手术,各项治疗均可解决患者的痛苦,但就治疗与预后效果分析,ESWL 具有创伤小、无麻醉、恢复快、费用低及适用范围广的特点,成为泌尿系结石主要治疗手段,但据不完全统计发现,泌尿系结石半年、一年及10 年复发率分别为5.8%、14%、30%~70%,成为广大患者与临床学者重点关注问题[1]。结石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形成过程较为复杂,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遗传、地理环境、遗传因素及营养状况存在密切关系,为有效的控制复发率和促进疾病恢复,冲击波碎石后临床护理至关重要,而常规护理并未针对专科疾病开展特色护理措施,临床实践效果有限,但快速康复理念为近些年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果的所提出的,广泛适用于多种疾病的内外科治疗,量化护理干预只要针对患者个体化差异制定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住院治疗的体验度[2]。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将两者有效结合,开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量化护理干预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0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 例拟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纳入标准:经B超或CT 确诊,患者和家属详细了解本次调查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结石意外的尿路梗阻性病变,先天性输尿管畸形或发育异常,肾脏重度积水,鹿角形结石,结石直径>5 cm,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对照组中男性48 例,女性42 例;年龄29~68 岁,平均年龄(46.37±6.28)岁;结石直径11~18 mm,平均直径(16.38±1.28)mm;冲击波能量65%~90%,平均冲击波能量(70.61±3.69)%;冲击波次数2 167~2 988次,平均次数(2 569.61±234.51)次;结石部位为输尿管上段34 例,中段30 例,下段26 例。研究组中男性47 例,女性43 例;年龄范围27~70 岁,平均年龄(45.28±6.55) 岁; 结 石 直 径10~19 mm, 平 均 直 径(17.61±1.17)mm;冲击波能量66%~89%,平均冲击波能量(69.79±3.58)%;冲击波次数2 195~2 991 次,平均次数(2 559.44±235.63)次;结石部位为输尿管上段38 例,中段29例,下段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健康宣教护理,向患者讲解治疗期的注意事项、配合要领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基于快速康复的量化护理干预。(1)治疗前1 d(放松训练):播放舒缓音乐,并伴随音乐进行肌肉收缩(8 s)~放松(10 s)训练,肌群按照手、前臂、上臂、前额、眼睛、颈部、咽喉部、肩背部、胸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及脚步顺序依次收缩肌肉群然后放松,各肌肉收缩和放松为一组,收缩放松5~10 组[3]。(2)排石前30 min(室内准备):护理人员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室内调整室温、治疗床温度及输注液体温,将其恒温至35℃左右,且对于明显疼痛患者可提前准备棉被或毛毯,使得患者在温度适中的环境中保持放松状态[4]。(3)排石中(呼吸训练):指导患者经鼻深吸一口气后屏气8 s(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延长或缩短),腹部缓慢隆起,最后经口缓慢呼气3~5 s,腹部缓慢下沉,患者在呼吸过程冥想自己在沙滩上、黄昏下或草原上,认知感知脑海闪现的想法,直至冲击波碎石结束[5]。(4)排石后6 h(体位指导):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双脚原地跳跃;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进行左右两侧交替单脚跳跃;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进行健侧单脚跳跃,与地面接触时应先足跟接触地面,每次10~15 min,每天500~1 000下,分为3~5次完成,连续3~5 d[6]。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尿、出血、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复发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tewartse 在1988 年研制的SF-36QOL(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信效度系数为0.94,量表评价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 方面,各分项评分为0~25分,生活质量与量表中分呈正相关性。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碎石后出血、血尿及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碎石后血尿、出血及感染发生率情况 例(%)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情况(x±s)
研究组患者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情况(x±s) 分
ESWL 指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击碎体内结石,并伴随尿液排出体外,实现尿液结石的目的[7]。ESWL 为上世纪80 年代基于无痛苦和不开刀理念所研制的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输尿管与肾结石治疗,可治疗直径在2.5~0.5 cm的结石,但对于结石直径过大或结石较硬,如多发结石、铸型结石等临床治疗效果欠佳[8]。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以减少患者由于应激反应高为原则,在减轻患者生理与心理创伤的同时,减少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由此可见ESWL 患者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有显著的疗效。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碎石后血尿、出血及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由此可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较传统护理方式,可减少一系列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如下:(1)术前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采用不留置或缩短留置的胃管与尿管时间,可减少尿路感染时间,降低机体应激反应程度[9]。(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尽早下床活动,使得被击碎的碎石快速通过尿道排泄,降低残留结合对肾脏或尿路的刺激,减少再次发生尿路堵塞所致血尿、出血及尿路感染发生率;除此之外,治疗后早期下床还可通过运动增加患者疲劳感,促进患者睡眠,促进治疗后心、肺功能的恢复[10]。(3)泌尿系结石患者由于结石对尿路的堵塞导致患者出现排尿困难或排尿疼痛等感觉,随时间延长患者可由于应激反应升高出现低体温情况,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治疗中加之以体温干预,如保持室温、治疗台加温及毛毯等大量保暖措施,且在术后输血液体加温及毛毯等均可使得患者体温维持在35℃以上,最大程度保持脏器功能,使得患者生理和心理保持最佳放松状态[11]。在各项维持与促进的护理措施下,患者快速恢复健康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患者经济与精神压力[12]。且联合的量化护理干预,通过专科护理的转向护理,在快速康复基础上联合体位与放松训练,以达到稳定心肺功能,增加患者治疗后排石过程中的舒适程度,避免由于碎石堵塞尿路影响排尿效果所致情绪紧张,紧张情绪可使得平滑肌收缩,出现尿路夹闭或缩窄可能,在体位与放松训练后,患者可在排石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保证稳定心理待症状逐渐消除[13]。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评分有很大提升,由此可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过程中向患者讲解关于泌尿系结石相关知识与治疗方式,在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基础上,稳定患者治疗过程中情绪,且术后指导患者排石,向患者讲述关于冲击波碎石相关的成功案例,缓解患者碎石后排石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负面心理,提高坚持排石的信心,加之碎石后指导患者肾区拍打和锻炼,促进碎石的排出,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量化护理干预,可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情况下,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患者对关于泌尿系结石和碎石排石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配合度与依从性,保证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