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喜,李颖,刘劲松,吴德玲,许凤清,王仁中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国务院推出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 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的重大战略举措[1]。在“双一流”建设中,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求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课程教学改革[2-3]。课程教学改革也必将对“双一流”建设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4]。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使药学专业课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有难度、有深度和有广度,必须坚持课程教学体现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和提高挑战度(简称“两性一度”)的理念[5],以有效提高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高校“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夯实基础。
天然药物化学(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是一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特别是结合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研究天然药物中活性物质的学科,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的源头学科,也是沟通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在新化学实体类新药的创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掌握的程度对后续课程学习和就业有重要影响[6]。在我国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的中草药,故天然药物化学对阐明中草药临床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7-8]。
然而,此课程涉及的药学知识面广而深,是一门教师不容易教、学生不容易学的专业课程[9-12]。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不断积极探索的课题。通过对照“两性一度”,发现传统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问题。首先,安徽中医药大学采用的教材是孔令义主编的天然药物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3 版),虽然教材是最新版,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课程思政元素缺乏,多学科联动较少,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思维加入较少,因此,课程缺乏高阶性;其次,传统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与形式落后,仍采用传统授课模式,缺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学习结果探究性较弱,学生个性特征表现不足,因此,课程缺乏创新性;最后,实际的教学内容与前沿科研工作脱节,忽略理论与科研实践之间的联系。同时,反映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单一,这些问题导致了课程的挑战度不足。
本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两性一度”理念作为指导原则,尝试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索,提出“内容多维度—教法多模式—学习渗科研—考评建标准”构建思政、专业、科研三位一体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新教学体系,如图 1 所示。通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具有药学专业特色的高素质综合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优势。
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师需从多维角度出发,充分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将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一是总论部分(包括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方法学以及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培养知识中蕴含的思维方式与逻辑关系;二是分论部分(包含各类成分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鉴定方法),打造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三是实践应用部分(包括常见中药实例及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等),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然后,将思政元素(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辩证思维、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传承精神、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生态文明素养、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团队意识等)和多学科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医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理学、有机化学现代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合成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学、文献信息学、生态学等)全面融入贯穿于三大模块之中,形成系统高阶教学有机整体。通过这种多维度的高阶教学,在可以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合理融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还可以建立学生完整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辩证思维和历史唯物思维等高级逻辑思维能力,以实现学生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提升。
图1 “双一流”背景下基于“两性一度”理念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立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与创造思维。具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联网教学等多种模式高效教学,如表1 所示。同时,在实施这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效果。天然药物化学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专业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天然产物成分的结构类型、立体构型、反应机理及产物的种类很多,结构复杂,仅用现有教学手段,不能系统直观地展现所有信息,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与手段紧密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也是十分必要的。如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直观,信息量也增大,这样可以缓解本课程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此外,对内容抽象的理论,如成分结构的立体构型与性质及结构测定等方面,可用三维动态的立体图象等丰富内涵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效果,便于学生理解。
表1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多模式实施路径
2.3.1 自主学习渗透科研思路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将科研能力培养与课程教学内容互融的模式,在原有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增加科研自主学习模块。
首先,在大班集体教育教学中,将每班同学随机分成若干课题小组,抽签选取安徽道地或主产药材若干,学生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针对所选药材进行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设计。各小组成员经过集体讨论后撰写综述,完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公开答辩,确定实验方案后实施。通过这种科研小组式学习,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今后参与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根据教师的科研方向,带动有兴趣的同学加入研究生课题研究中,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开展科研设计和实践。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实践,力求构建包含科研小组式学习、科研带动式学习和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而达到理想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效果。
2.3.2 考核评价建立严格标准
课程评价与考核是对教师授课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评价,应贯穿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始终。目前来看,以往的天然药物化学评分常以期末考试试卷定成绩,不利于客观和真实的反映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因此,为促进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培育出高素质人才,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实行“过程性考核(40%) +终结性考核(60%)”的模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包括科研自主学习评价(30%)和平时考勤与提问(10%)。其中自主学习评价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参与科研课题、撰写研究方案和自主学习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平时考勤与提问主要围绕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出勤率和实践参与率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终结性考核成绩包括理论考试成绩(40%)和实验考核成绩(20%)。其中理论考试以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为主,由点到面进行全面考核。实验考核主要围绕实验中涉及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基于以上方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以完善,每个环节都应严格制定科学合理和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标准。
在“双一流”建设中,课程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坚实基础,一流本科教育又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与核心任务,驱动着高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而一流学科建设则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环节。在“双一流”背景下,对药学类专业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进行思政、专业、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探索,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突破被动教学模式,以“两性一度”作为指导原则,将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采用教学内容加强多维发展,多种教法激活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渗透科研思路,考核评价建立严格标准等方式深化改革并建立全新课程教学体系,可充分体现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和提高课程的挑战度,从而提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水平,提高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并有效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