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19-12-09 02:05董必荣刘海燕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学课程思政

董必荣?刘海燕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会计行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会计学课程,立足新的时代背景,着力打造会计学金课。本文主要介绍了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教学团队对会计学金课建设的思考和实践,突显“价值引领”、瞄准“两性一度”、明确“建设目标”、打造“卓越团队”是学校会计学金课建设的基本思路。扎实开展课程研究、瓦解重构课程内容、变革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方式、深化升级产教融合是学校推进金课建设的主要策略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会计学;金课建设;两性一度;课程思政

一、会计学课程建设现状

会计学是工商管理类、应用经济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诸多人文社科类专业的通识性课程,同时还是广大实务工作者的普及性课程,可以说会计学课程具有应用性广、基础性强、实用性高的特点。建设高水平的会计学课程对于筑牢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尤为重要。当前会计学课程建设仍然不容乐观,还面临着许多亟待破题的瓶颈问题。

首先,会计学课程定位还比较模糊,我们常常不区分目标群体,对会计学专业学生和其他非会计专业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定位模糊导致了课程建设本身缺乏针对性,目标含混不清。

其次,灵魂迷失也是会计学课程建设的一大顽疾。会计学课程本身应用性较强,一提起会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工具和技术属性,会计学的人文气息和思想价值长期被其应用性掩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知识、理论教育和技能训练,忽略思想的引领和文化的融入,结果导致培养的会计人才视野窄、功利性强。

再次,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我们仍然过分强调会计学的学科知識逻辑体系,对社会行业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关注不够,学生课程学习后记住了一大堆知识和事实,却难以有效的分析、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方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脱节严重,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索不够,再加上僵化、刻板的考试模式等,学生动手能力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仍然是普遍问题。

当前,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信息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奔涌而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正深刻地改变着会计行业的发展,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将会使会计行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大学教育必须及时做出回应,不断审视现有人才培养中的不足,积极谋求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就会计学课程本身而言,我们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立足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打造会计学一流课程,为培养高素质经管类人才提供支撑。

二、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与重点

针对当前会计学课程面临的灵魂迷失、学业挑战度不足、课程建设目标不明确、团队建设薄弱等问题,在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中,我们将“突显价值引领、强调‘两性一度、明确建设目标、打造卓越团队”作为“金课”建设的重点。

1.突显“价值引领”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早已将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细分为知识、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并特别强调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价值观是基于人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1]。会计学金课建设,必须突显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起来。会计实务工作有其特殊性,承担着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任,会计实务多与“金钱”打交道。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必须注重“传道”,重视价值观的引领,让学生树立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具备会计人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只有让学生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才能凭借高尚的人格、优秀的职业素养,实现职业的长远发展。

价值观的“三维”融入。我们希望从三个维度在会计学金课建设中融入价值观,让学生不仅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不仅为谋生,更为了社会的福祉而奋斗。第一维度,要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大学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中国大学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落实到课程建设和实施层面,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融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培养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二维度,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会计学课程建设需要立足中国大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中国会计人的使命担当。第三维度,要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让会计学不仅是一种技术和工具,更具有人文气息和历史情怀,不再只展示平面图像式的单薄画面,而要呈现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立体感的图景。

2.瞄准“两性一度”

针对近些年来,大学生学习动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学业压力不大、学业成就不足等现象,会计学金课建设必须设立高标准,强调“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这是会计学金课建设的核心要求。

培养高阶思维。面对科技变革、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会计学中的基本原理可能不变,但基于基本原理之上的理念、技术、方法可能发生颠覆型的变革,不可预知的未来对学生的能力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阶思维是帮助学生应对未来的根本保证。布鲁姆曾将教育的认知目标从低阶到高阶依次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2]。比格斯的SOLO分类法也将学习的理解层次从低到高分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等五个层次[3]。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学习层次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都属于高阶思维的培养范畴。如关联结构是将不完整的、碎片化的理解进行结构化,实现理解的质变;抽象拓展结构是学生能在归纳和反思基础上,理解提升至更高的理论水平。只有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让学生对会计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有效分析、评价和创造性地解决会计问题,才能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增强智力挑战。如果会计学课程不能在智力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挑战,学生就容易学习动力不足,倾向沿用原有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就不可能实现会计学金课所设立的高阶思维培养目标。只有当课程具有相当的智力挑战性,才能让学生真正置身原有思维模式不能发挥作用的情景,摒弃原有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浅层学习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开启深层学习,通过课程学习中的一系列深入探索、遭遇失败、接受反馈、不断尝试等环节,不断颠覆原有的认知模式,建立起新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实现学习和理解上质变。

加大创新力度。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在2013年颁布的新版会计教育项目认证标准中指出,经济一体化、新型技术、新的组织形式等商业环境的深刻变化对会计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会计学术机构应该及时回应这些改变,提供新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创新,发展新项目新课程[4]。会计学作为经济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要实现“金课”建设目标,就必须紧跟科技前沿,适应时代需求,积极谋求变革,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形式、评价模式等进行全方位的重新审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根本,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创新。

3.明确“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愿景和蓝图,规范着课程建设的总方向,决定着课程内容如何组织、教学方法如何选择、考核评价如何确立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会计学课程的受众群体定位是非会计专业学生。

有效支撑经管类人才培养。会计学金课建设需要放在整个工商管理类、应用经济类人才培养体系中进行系统考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课程而论课程,需要立足新时代经管类人才培养规格的新需求、新变化来确定会计学课程的具体目标,实现对经管类人才培养的有效支撑。新时代的经济管理类人才需要具备更综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首先,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数学、计算机、外语、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经济、管理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其次,学生需要具备更综合的能力,包括深入某一经济、管理领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合作、有效沟通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最后,还需要培养学生遵守商业道德、恪守职业伦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会计学金课目标设定必须能够反映和支撑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新规格要求。

聚焦“实事求是”和“会计诚信”。前面我们探讨了会计学金课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在具体实践中,就是要聚焦“实事求是”和“会计诚信”两大主线。“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5]。“实事求是”是我們认识客观世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会计学金课建设需要体现“实事求是”精神。举例来说,我们教师在讲授会计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的章节中,就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坚持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会计诚信”要求会计人员诚实守信,保障会计信息、计量记录、报告及披露真实可靠,无造假和欺诈行为[6]。会计诚信是诚信在会计职业领域的应用和展现,是会计行为主体应有的根基和底色,在课程设计中,需要着重强调诚信思想和诚信精神。当教师在讲授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等内容时,就要和同学们探讨为什么会计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戒、心中有责,强调诚信品质的重要性,

4.打造“卓越团队”

遴选高水平课程主持人。课程主持人是会计学金课建设的领头羊,我们认为具备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三观”是课程主持人的首要遴选条件。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学科的理论素养,一定的知识广度也非常重要,包括对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涉猎,比较深厚的人文社科底蕴等。此外,主持人还需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和能力,对会计学教学、学生学习的规律性有深刻的认识,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能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对课程进行持续性改进。最后,课程主持人要有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才能团结和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创新。

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团队。在课程团队组建中,为促进会计学课程理论与产业实践的紧密融合及衔接,需要积极吸纳会计实务界的业务骨干加入团队中来,团队成员应由学科专业教师和会计实务界人士共同组成,团队成员应共同完成课程开发、设计以及课程的具体实施、评价等全部环节。此外,在团队建设中,还要注重学历层次、年龄层次的合理搭配,以确保团队的梯度构建和不断传承。

三、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策略和方向

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金课主要定位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在金课建设伊始,团队就确立了四结合的课程目标,包括“专业与思政有机结合、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力图通过扎实开展课程研究、瓦解重构课程内容、变革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方式、深化升级产教融合等系列举措,不断探索会计学金课的建设路径。

1.扎实开展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是会计学金课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课程建设中,我们习惯沿用惯常的思维和做法,对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够,对学生的学习规律认识不足,导致课程内容常常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难以有效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在课程建设初期,团队成员就密切合作,从外部环境、社会发展、学科前沿、学生需要等多维度认真思考、研究课程建设有关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包括新文科、新商科的本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会计学课程在经管类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体系中应该如何定位?会计学课程内容应该如何裂变与重构?思政与会计学专业知识如何进行有机融合,发挥思想引领?如何植入会计学科和产业发展前沿,培养会计人才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适应学科特点和学生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如何完善课程考核评价制度,引导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正是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让课程团队教师对课程建设的很多关键问题达成共识,促进这些理念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过程中一以贯之,最终实现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2.重构会计学课程内容

为达成会计学“两性一度”的建设目标,在课程研究基础上,团队对会计学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重构。首先,着力打造会计学课程两条主线。在传统课程设计中,我们以会计学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忽视精神引领,在新的会计学课程设计中,我们在原有这条明线基础上,发展出了一条暗线,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机植入,着力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其次,在课程设计中植入前沿发展内容。时代变化迅速,需要紧跟前沿,才能让学生视野开阔、洞察力敏锐。这些前沿发展包括会计学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会计学产业发展的前沿,产业转型升级对会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等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影响。再次,以问题为导向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传统教学中我们注重知识体系本身的内在逻辑,貌似条分缕析、结构清晰,但学生往往难以活学活用,一旦面临现实问题就束手无策。在各种信息、知识资源唾手可得的今天,会计学课程设计必须转换视角,以学生为中心,跳出特定教材章节的约束,以问题为导向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和归并,培养学生知识整合、问题解决的能力。

3.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哈佛大学原校长德里克·博克认为,大学以何种形式开展教学甚至比学习的内容更为重要。的确,教学方法改变比改变教学内容需要更多的努力,因为改变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们必须改变长期的教学习惯,掌握一些并不熟悉的新教学技巧[7]。当前随着会计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会计工作本身的转型升级,偏重知识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会计人才培养需求,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在会计学金课建设中,我们应用信息技术,努力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上我们通过MOOC、SPOC、移动APP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灵活学习形式,让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做好课堂的前期准备。线下我们侧重研讨,通过引入翻转课堂生讲生评、以练代讲、研讨辩论、案例教学、实地体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深层学习,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将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不管运用何种方式,促进“互动、参与、内化”,激发深层思考,是会计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宗旨。

4.优化课程评价方式

課程考评方式对学生学习发挥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在传统会计学课程考核中,我们重视知识点考核、标准化考核、课程终期考核,过分重视知识点考核导致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获得高分;标准化考核让学生不注重深度思考、批判精神不足,难以发展高阶思维;期末一次性总结考核让学生学习前松后紧,突击复习,考试除了提高分数,很难对教学过程给予反馈,促进教学的持续性改进。在会计学金课建设中,我们尝试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优化与升级,平时与期末并重,课堂考核与课下考核并重,努力开发多元化、综合性的考评方式,以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参与度和努力程度。比如我们课程的平时考核占60%,期末占40%。平时考核又分课堂考核和课后考核两部分,课堂考核中,我们将课堂讨论、随堂测验、综合案例分析、展示与辩论等环节纳入考核维度。课后考核,我们通过引入移动APP,开展线上测试、学习、互动、小组讨论等,并对学生的课外学习予以考核评价,记入平时成绩。在期末考核中,我们发展了基于平台的集中考试系统,增强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5.深化与提升产教融合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是会计学金课建设的重要目标。课程团队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比如我们和南京文投公司、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九州财务等多家企业建立了课程共建机制。在课程建设中,创立了由学校教师和实务界骨干组成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团队,共同研究、审定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基于问题进行知识点梳理,将行业的最新需求、发展前沿、最新的技术和手段引入到课程内容中。团队还创立了“共上一节课”机制,实务界骨干与学校教师开展协同教学,学校老师侧重理论讲解部分,实务界骨干教师负责讲解实操部分和行业前沿发展。为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我们还通过校企合作来共建案例库、教学和实践资源平台、技术支持平台等。

参考文献:

[1]徐经长.新时代我国大学会计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5).

[2] L.W.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0.

[3]约翰·比格斯,等. 卓越的大学教学:建构教与学的一致性[M].王颖,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62.

[4]张新民,祝继高.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围之路[J].会计研究,2015(8).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7] 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9.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会计学课程思政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市会计学会确定2014年度10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