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对港乐的视听建构与共情传播

2023-11-21 08:54周蕊王志扬
传媒 2023年21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香港受众

文/周蕊 王志扬

《声生不息·港乐季》是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港澳台办公室,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指导,芒果TV与TVB联合出品的音乐献礼节目。多期节目取得CSM全国网同时段节目收视第一,累计观众规模近1.5亿人的佳绩。全网热搜2006余次,205次登顶,短视频平台主话题播放量破42.4亿,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内地与香港本地都引发了热烈的“港乐潮”,被称赞为“大湾区文化融合风向标”。节目播出后,了解港乐、传唱港乐、创新港乐已经成为内地和香港地区人们共同聚焦的文化热点。节目中港乐的“破圈”驱动了受众对于香港音乐文化发展的思考,而这样的文化传播不断发酵、不断扩散,也产生了明显的长尾效应。

一、《声生不息》的港乐记忆与情感召唤

节目打破了传统音乐类综艺的叙事风格,一开始便将历史与文化的烙印埋藏其中,以丰富的视听创作与艺术史料引发受众的价值思考、心理共鸣与信息传播。如先导片中所述,自20世纪70年代香港社会意识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性,流行音乐人在不断筑牢地域流行音乐特色的同时,也巧妙地将西方流行音乐元素融入“港风”歌曲之中,直至90年代港乐的文化输出与传播达到鼎盛。港乐以歌词为叙事、以旋律作基调、以演唱促共情的方式触动着世界各地华人对于香港流行文化的共鸣,也记载了香港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声生不息》中港乐蕴含的时代记忆。节目以港乐为载体,以强共情的视听体验和高唤醒的音乐再现有效激发了受众的时代记忆与集体记忆。节目引导受众在自觉自省中认识到香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小我”与“大我”,从而达成“寻找‘港乐与我’的最大公约数,与观众共创一张‘声生不息’港乐时代唱片”的传播理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流行音乐恰好满足了香港人休闲娱乐与情感表达的内在需求。节目多次提及“粤语流行歌鼻祖”许冠杰的代表作《香港制造》,描述了城市发展的样态,展现了80年代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先性,也表现出香港人生活的优越感与自豪感。随着歌曲在大陆的传播,内地受众真切地看到香港地区经济繁荣的景象。这也是80年代内地与香港地区经济差异的写照,是两地人民对于香港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集体记忆。

节目中的港乐还讲述了经济发展进程中香港人的理想信念。林子祥和毛不易合作的代表“香港精神”的歌曲《狮子山下》,鼓舞了香港人携手共渡金融危机,激励着人们在逆境中不畏艰难共同建设香港。歌声的萦绕仿佛时刻提示着香港人铭记“写下不朽香江名句”的共同使命,他们的合作演唱是对“香港精神”的代代相传。节目的选曲还关注到香港人生活与社交方式的转变。李健演唱的《城市足印》讲述了经济腾飞造就了香港人快节奏、高压力的生存环境,对利益与名望的追逐使香港社会出现了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民风。而这也是80年代香港人对于经济高速发展背后人际关系与社会风气变革的思考。节目还追溯了香港音乐明星作为时尚潮流先锋推动了“港风”潮流的发展。节目中呈现的“港风”服饰与穿搭激发了一代人美好的青春回忆,反映了时代变革中人们审美趣味的外化、审美意识的发展。

2.《声生不息》中港乐诉诸的情感需求。情感共鸣是节目传播与音乐欣赏的高阶体验,积极的情感共鸣体现了人们对于港乐文化价值与功能的认同。节目中港乐丰富的情感表达刺激着受众的情绪反应,个体内心丰富的情绪积累促使其形成内在省察与自我探索,从而形成个体经验与节目内涵的情感共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武侠文学的发展与成熟造就了武侠影视作品的鼎盛,而与武侠影视相辅相成的影视主题曲则大大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节目中,75岁的林子祥激情唱响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歌中满含侠义精神,表达了中华男儿自强不息,立志成为国之栋梁的豪情壮志。节目不仅以高品质的音响美学给人以听觉享受,还通过舞美设置与情境叙事为受众提供多元化的联觉刺激。舞台音乐作品中浓郁的家国情怀与民族信念是老一辈香港人对于民族复兴的期盼,激发了受众对于民族精神代际传承的责任担当。

受中华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的影响,香港人家庭观念浓厚,重视孝道与恩情。刘惜君与炎明熹合作演唱的《念亲恩》以真挚、细腻的情感表达激发了离家游子对于父母的思念之情,引发了青年一代对于亲情的思考与表达。林子祥与曾比特合唱的《单车》既表达了子女对父爱的理解与感恩,也折射出子女对父亲的冷漠表示伤感不平,吐露出孩子对亲密父子关系的渴望。节目中亲情意识与家庭观念的歌唱是对中华文化中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弘扬,引导了青年一代对亲情的关注与重视,有助于家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爱情歌曲作为香港流行音乐的“重头戏”在节目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节目中的港乐抒发了人们的情爱诉求,也疗愈着人们的情感伤痛。卢冠廷的《一生所爱》,歌中爱而不得的遗憾与电影剧情相得益彰,一曲道出“苦海泛起爱恨”的忧伤与珍惜眼前人的劝诫。李玟身穿白色婚纱落泪演唱《天若有情》不禁让人感叹真爱至死无悔的力量与天人两隔的悲哀。刘惜君演唱的《执迷不悔》句句箴言唱尽爱情中不计得失、不怕付出、不畏伤害的勇敢与坚定。节目中诸多香港情歌让受众重温了港式浪漫,而与这些情歌同时浮想到的还有那些年受众个人的情感经历与心路成长,从而形成心理上的治愈与激励。

节目中还呈现了一部分以友情为主题的粤语经典歌曲。群星合作舞台《友情岁月》和《朋友》带领观众回望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影视业黄金发展期的光辉时刻。而李克勤与毛不易同唱的《最佳损友》则以更唱迭和的方式倾吐着因人生与际遇的变迁导致友情破裂的遗憾与无奈。吕方惊喜献唱的《朋友别哭》声动梁尘、丝丝入扣,不禁让人感叹知己难求、友情珍贵。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共同映射出香港人们喜好义结金兰、崇尚义薄云天,乐于交友、仗义相助的品格,也正是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人际关系基本信念推动了香港地区经济快速、繁荣发展。

二、《声生不息》的中式美学与文化认同

节目聚焦了港乐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音乐要素、歌词文采抑或歌曲乐思,都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底蕴”。香港流行歌曲的音乐性、文学性、哲思性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牵丝攀藤的关联,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扬与发展。香港流行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浸透,既体现了中华文化在香港地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出香港现代青年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中国价值观”,这也是《声生不息》倡导的香港青年与大陆青年达成“文化共识”的根本依据。

1.《声生不息》中音乐要素的“中国风韵”。香港流行音乐从粤剧演变而来。这类流行歌曲用较严谨的书面语甚至文言文写作歌词,曲调延续了粤剧悠扬婉转的“小曲”风格,配器仍惯用民族弦乐与打击乐,代表作《天涯孤客》《啼笑姻缘》至今仍被老一辈香港人赞颂。郑少秋所唱《烟雨蒙蒙》与《留香恨》的戏曲风韵也是耐人寻味。而随着粤语流行歌在香港地区的市场化,70年代开始香港流行音乐虽然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但大量的香港流行音乐仍采用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如徐小凤的《每日怀念你》《无奈》、薰妮的《故乡的雨》《又见别离愁》、关正杰的《星》《惜别歌》、张国荣的《有谁共鸣》、陈慧娴的《飘雪》都以朗朗上口、易记易唱的风格广泛流传。于音乐要素而言,香港流行音乐与粤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是对中华传统戏曲调式、配器、唱腔的发展与创新,是源于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发展之上的艺术演变。

2.《声生不息》中歌词意蕴的“中国文学”。歌词如诗如文是粤语流行歌又一显著特征,粤语歌词的水准也得到文坛学界的认同与共识。正如节目中歌手李健所述,香港流行乐坛的词作人犹如文人一般,呈现出古体诗与现代诗交融的歌词文学。引用中华古诗词中的典故或文辞增添歌曲的深层意境与联觉反映是香港流行音乐鲜明的风格和特色。《沧海一声笑》中“浮沉随浪记今朝”颇有诗仙李白的风骨;《铁血丹心》中“应知爱意似流水,斩不断,理还乱,身经百劫也在心间,恩义两难断”亦有宋词之婉约;歌曲《明月几时有》则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婉婉唱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思。此外,粤语流行歌词作为“音乐文学”讲求中国传统诗词的声韵和谐,强调用韵抒发歌词情感与音乐情绪相配合。《啼笑因缘》就巧妙运用了广东话的民亲韵、琴心韵塑造了悲情、哀伤的音调与歌曲情感浑然天成的融为一体。并且,香港流行歌曲还模仿《诗经》的叠词技法,叠字叠词提升歌曲的节奏之美。张学友一句“辗辗转转之间,悄悄爱已冷淡,点点火花再不灿烂;孤孤单单心间,扑扑索索界限,猜猜测测在你双眼”,字字珠玑唱尽了爱情的悲欢与伤痛。

3.《声生不息》中乐思的“中国哲理”。中华传统思想也在香港流行歌曲的乐思中常有显现。《天意》中“如果说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终究已注定”;《顺其自然》中“无论对对错错,没法确切计算,任这世界每秒钟改变,事实又可否一切顺自然”,都体现了老庄思想的“清静无为、顺应天道”。《家变》中“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经得起风浪起跌,当然有幸有不幸”与佛家《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出一辙。而《天虹》中“瞬息光华,凝满万般千般艳丽,大千色相,艳似天虹”则与《华严经》中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不谋而合。

三、《声生不息》的脉脉胞情与身份认同

树高千尺终有根,节目中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反映着香港人浓重的社会身份认同意识。节目中两岸三地群星线上线下共同合作的《东方之珠》点燃了华人儿女对于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祝福。歌曲深情地流露出香港人作为黄种人强烈的身份认同,讲述了香港社会在百年漂泊的殖民地时期的风雨飘摇以及重回祖国怀抱的温暖与感动。刘惜君与林晓峰合作的《我的中国心》运用了全新的流行化编曲,通过弦乐自然流露出海外华人身在异乡的爱国之情,运用打击乐和人声合唱表达着“中国心”的炽热与坚定。歌曲尾声张明敏的云端合唱引发人们对于这首歌曲蕴含的厚重的民族情感与楚囊之情的感叹。李克勤和魔动闪霸组合带领全场观众燃情合唱《中国人》,“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点燃了海内外亿万华人儿女的民族自豪感。此外,家喻户晓的《上海滩》《万里长城永不倒》《黄种人》也都体现了香港人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节目对于休戚与共、一脉相承的身份认同的挖掘与深化将增进两地人民的凝聚力,助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两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节目充分展现了香港流行音乐蕴含的文化属性,为受众描绘了一幅社会发展的时代画卷,展现了香港人的生活常态与内心独白写照。作为亚洲流行音乐文化繁荣的典范,港乐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一种象征,倒映出城市发展、民生福祉的畴昔与方今,也记载了民族与国家勠力同心谋发展的中国故事。以歌为引,金曲新唱赋予港乐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声情相连,歌声传递时代精神,也引发了华夏儿女对于香港回归25周年的浓情祝福与香港繁荣稳定的共同期盼。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香港受众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