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摘要提升创新成果的路径
——基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文高校学报的调查

2023-11-21 08:54吴林娟
传媒 2023年21期
关键词:结构式结论学报

文/吴林娟

对于学术期刊而言,摘要是能够让读者在不通读全文的情况下仍能获取重要信息的独立的短文,因而常常是论文中被阅读最多,甚至仅仅被阅读的部分。在今天数字出版、新媒体和融合出版、开放信息资源等带来丰富资源的同时,信息过载、价值密度低使得用户在海量信息中查找真正需要的信息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摘要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在过去几十年中,摘要得到了很多专家的关注和研究。摘要的结构可以大致分为结构式和传统式,其格式也因学科和期刊的不同而有差异。学者们围绕这两者谁更能准确地表达论文信息进行了研究。有学者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证明结构式摘要比非结构式摘更好或更差。然而,很多学者认为结构式摘要包含更多信息,质量更高,便于同行评议,比传统摘要更容易阅读,支持把结构式摘要作为摘要的推荐格式。而传统摘要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有些能够表达主要问题,而有些未能提供关键点。此外,一些学者还关注了摘要中的人称代词对摘要的影响。在另一些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作为一种新兴类型的图文、视频摘要对期刊的影响及应用建议,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

2021年6月30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以中英文长摘要提升开放办刊水平和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2019年入选其中的中文高校学报共9种,分别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本文以以上9种学报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其摘要质量,并提出以下问题:(1)摘要采取的结构类型是什么?由哪些要素组成?创新形式、篇幅等状况如何。(2)摘要在多大程度上突出了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和创新成果,以推动中文期刊国际化,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战略。

一、材料与方法

本文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导出9种中文高校学报2021年第1期论文的可用摘要,并与期刊官网提供的在线过刊逐一进行核对,共得181篇。其中,《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3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3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篇,《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篇,《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7篇,《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1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篇,《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篇。数据选择考虑了获取的完整性及与后续研究进行比较以观察变化等因素。同时,下载9种期刊的投稿指南或投稿须知、写作格式,根据摘要语句含义标注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创新价值、自我评价等要素,进行解读和研究。

二、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对181篇摘要的结构、核心要素和撰写要求、创新形式、撰写篇幅、人称的使用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中文高校学报的摘要状态,以期为学术期刊摘要提升创新成果的有效传播路径提供经验。本文特别研究了摘要包含有效传达研究的实质性内容以及期刊所要求的摘要的通用格式(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所需的基本要素的程度,主要结果与讨论如下。

1.结构、核心要素和撰写要求。国际标准ISO214-1976(E)、日本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情报流通技术标准》、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依洛夫的《科学交流与情报学》和我国《文摘编写规则》(GB6477-86)对摘要的定义都强调反映论文重要内容,展示论文的足够信息,具有独立性、准确性、简洁性、非评价性、创新性、完整性等特点。传统的摘要形式为一段式摘要(非结构式摘要),需要在一段文字中涵盖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分为报道性、指示性和指示—报道性摘要。20世纪80年代,因为一段式摘要的一些局限出现了结构式摘要,其增加了小标题,使层次更加清晰,易阅读。它根据要素多寡分为简明型和包含7~9个标题的完全型结构摘要。

无论是结构式还是传统一段式,对大部分期刊来说,研究目的/问题,研究方法/过程,研究结论,创新性/价值4个要素被认为不可缺少。在181篇摘要中,结构式摘要共29篇,占16%,非结构式摘要152篇,占84%(见表1);有目的的为135篇,有方法的为163篇,占90%,有结果的为158篇,有结论的为77篇,有背景的为28篇,有自我评价的为1篇,涉及创新性/价值的有153篇(如图1)。

图1 9种高校学报摘要构成要素

表1 9种高校学报摘要结构和数量

除简明结构式摘要包含四要素外,其他被统计的非结构式摘要(84%)中最常见的要素为目的、方法、结果或结论。

创新性是摘要中最受读者关注的地方,很多读者认为,没有创新点的摘要是不值得阅读的。因此,对于论文中的“闪光点”不能含糊,应在结果和结论中加以突出。本文在统计时以“在核心要素结果或结论中提供了研究方法的创新或研究成果的独特风貌”进行判定、标注。由图1可见,181篇摘要中有153篇(84.5%)论及创新性或价值。

181篇摘要中,有28篇摘要提供了背景,占15.5%。较注重研究背景要素的是《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9篇(52.9%),《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7篇(53.8%)。《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无背景描述,其他几种期刊有少量几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对摘要的撰写要求中明确指出“切忌把研究背景写入摘要”。

自我评价在摘要编写时是不应出现的,因为论文反映的往往是作者当前研究的进展,其意义和价值需要实践证明而不是自己进行主观评价。在被调查的181篇摘要中有自我评价的摘要仅有1篇。

在样本期刊中,少部分摘要存在缺失核心要素的现象,具体有:研究目的没有给出或交代得过于笼统;缺少研究方法或描述简单;无结论或创新性、价值描述过于简单或缺失;无量化或有代表性的结果,表达模糊。此外,部分期刊摘要撰写要求不够具体、明确,引导作者注意突出创新成果的作用不够。9种学报在投稿指南或须知中除了《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明确要求摘要需要反映创新性外,其他期刊要求过于简单,缺少个性化的指导。

2.创新形式。为解决表达的局限,国外出版机构创新了摘要的表达形式。爱思唯尔、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率先使用了图文摘要,即在摘要末尾额外附加展示论文内容的代表性图片使读者能够便捷、直观地查看大量试验的操作数据,而New Journal of Physics、Cell等是目前使用视频摘要较多的期刊。也有学者建议在结构式摘要的结果部分添加表格、曲线等以使摘要内容更加丰满、清晰。

在9种学报中,仅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种期刊的官方网站在每期论文在线目录列表中除了正文摘要外附加提供了论文重要彩色插图,可详细浏览,放大每一张图片。其他8种期刊仍然为传统文字摘要。对比部分国际期刊使用的创新形式,中文科技学报摘要形式创新不足。

3.撰写篇幅。181篇摘要中,仅9篇少于200字,占5%,最少字数为133字,最多字数为653字,平均字数332字。长摘要信息量大,更容易突出论文核心内容,利于二次文献的加工。若将500字以上定义为长摘要,被统计样本中共21篇,仅占11.7%,其中《南方医科大学学报》长摘要比例超过一半以上(52%),说明其十分注重摘要的篇幅。《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5种期刊摘要篇幅均小于500字。9种学报字数在200~400之间的为132篇,占73.3%,字数在200~500之间的为150篇,占83%(见表2)。

表2 9种高校学报181篇摘要字数统计

摘要作为论文的“窗口”如果过于“精炼”,对字数过度控制将使摘要信息严重缺失。从表2可知,9种学报中仅1种有意识地采用较长摘要,在投稿指南中也没有对字数进行限制。

4.人称的使用。国家标准文摘编写摘要(GB6447-86)强调摘要要用第三人称,不能使用“本文”“文章”“作者”等为主语以使摘要表述更客观。181篇摘要中,共有30篇(16.6%)出现本文、作者、本研究等表述,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5篇(38%),《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篇(15%),《南方医科大学学报》3篇(13%),《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篇(12.5%),《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篇(4%)。《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3种期刊未出现。这说明调查的样本摘要大部分比较注意人称在摘要中的运用,有少量期刊未完全规避,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统计样本中出现“本文”比例较高。

结构式摘要因使用固定结构容易规避第一人称使用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4个“本文”、1个“我们”都出现在传统摘要中,而在其结构式摘要中未发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均采用简明型结构式摘要,但在结论表述中也出现了3个“本研究”(13%)。

三、结论与建议

被调查的181篇摘要在结构中存在各种要素的遗漏,特别是核心内容和创新点,也存在于背景、结论、方法部分。仅1种期刊中的17篇论文(0.09%)的摘要在形式上有创新。在摘要篇幅方面,大部分期刊字数都不够长,且没有要求撰写长摘要。在人称使用方面,共有30篇(16.6%)使用了第一人称,其他使用第三人称来表达。这些缺失和不足将不利于充分发挥摘要在传播核心内容方面的作用。重视对摘要的精心布局、实现摘要对创新成果的有效传播,才能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专业化、国际化能力。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摘要核心要素。虽然9种学报摘要要素完整度相对较好,但仍然存在部分摘要研究目的没有给出或交待得过于笼统,创新内容、研究方法和结论缺失,研究结果大而化之的非定量表达等问题。要素的缺失和含糊、空洞的描述将使读者无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必须进一步重视论文核心摘要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明晰摘要各要素中研究目的作为论文的研究立足点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对支撑研究结论具有重要性;“结果”和“结论”作为摘要的核心要素不能缺失;无论采用何种摘要,创新内容要素不能缺少;研究背景能增加论文可读性,提升读者的关注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阐述。

2.创新摘要形式。据笔者调查,使用图文、视频摘要等创新形式的期刊因为可以动态、形象地向读者展示论文价值,促进论文传播,其影响力有明显提升。本文调查的9种学报尚无完全型结构摘要、视频摘要出现。在线图文摘要仅有1种期刊采用,摘要形式创新度较弱。在科技自立自强和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背景下,科技期刊需紧跟国际趋势,创新摘要形式,合理优化、设计摘要,根据期刊个性特点,在数字化的出版平台提供必要的附加内容,包括重要图文、表格、重要表达式和关键引文,甚至视频内容,使摘要内容鲜活、具体,从而进行立体展现与传播,提高论文和期刊的显示度和引用率。

3.结合学科特点、适用性和论文类型选择摘要类型。

结构式摘要和非结构式摘要体现了各自的优点和问题,非结构式摘要因没有固定格式而显得随意,容易遗漏表达重点,而结构式摘要虽然能够避免要素缺位、内容不详尽等问题,却因格式固定使得综述性、观点性论文运用时显得累赘,甚至使得一些本身内容不够丰满的论文在结构套用中进行硬凑。目前,一段式摘要仍然被很大一部分国际期刊采用;而另外一部分采用简明型结构式摘要,完全型结构式摘要被少部分国际期刊采用。181篇摘要中,结构式摘要比例偏小,占16%,非结构式摘要占84%。期刊论文采用哪种类型的摘要不宜追求形式上的高度归一,应综合考虑期刊自身的特点和风格、目标读者的需求、写作规范等因素,尊重不同类型论文的信息表达方式,创新摘要写作方式,在四要素基础上拓展能够加速创新信息传播的要素。

4.放宽摘要撰写篇幅。为提高摘要的价值和可读性,有不少学者主张科技期刊,尤其中文医学类刊物增加“背景”“述评”等要素,使用长摘要。有的期刊在应用结构式长摘要(500个汉字以上)后影响力显著提升。被调查期刊摘要大部分字数在200~500字。笔者认为,摘要撰写应在简练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字数篇幅要求,避免因字数的限制不能全面表达重要创新成果相关信息,而应根据期刊学科特点适当增加需要的要素。

5.提升编辑责任心、专业素养和作者对学术规范的重视度。编辑对摘要的重视程度、专业储备、规范的熟悉程度和文字素养都直接影响论文摘要的呈现,应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向国际优秀期刊学习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摘要形式,以专业化、规范化要求指导作者。而作为最了解论文核心内容和闪光点的作者,如果了解摘要的写作规范,则无论用何种摘要形式都可以根据论文学科特点和期刊要求很好地将其呈现,使摘要在学术信息传播中充分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结构式结论学报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结论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动结构式研究综述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