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卿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超级骨显像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成像技术,其广泛应用于骨科、肿瘤科和内分泌科等领域,已经成为评估多种骨密度和结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折和肿瘤等的标准工具。在超级骨显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骨组织各个层面的结构,包括骨皮质、骨髓腔、骨小梁和骨突起等[1]。通过X 线束的扫描,超级骨显像能够提供高密度的三维图像,与传统的二维平片相比,更能显示出骨骼的微小变化,对于很多疾病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目前,超级骨显像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在肿瘤科领域,超级骨显像可以为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有力支持[3]。超级骨显像还可以用于内分泌学领域中常见的骨代谢疾病的发现和诊断,例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成像技术,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医疗价值[4]。超级骨显像可以观察到多种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是恶性肿瘤广泛性骨转移和代谢性骨病[5]。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与代谢性骨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1 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纳入恶性肿瘤骨转移组,另选取同期81 例代谢性骨病患者纳入代谢性骨病组。恶性肿瘤骨转移组中男42 例,女39 例;年龄28~72 岁,平均年龄(54.47±6.15)岁;体质量指数18.1~26.7 kg/m2,平均(22.12±0.95)kg/ m2。代谢性骨病组中男44 例,女37 例;年龄25~72 岁,平均年龄(55.14±6.01)岁;体质量指数18.2~26.9 kg/ m2,平均(22.08±0.9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原发部位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恶性肿瘤或经临床诊断为代谢性骨病;②均完成影像学检查,影像图像清晰无伪影;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外伤史;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认知、沟通能力异常,依从性差者。
仪器采用Philips Healthcare 核磁共振仪。检查操作:患者需要在检查前禁食6 h,以确保胃肠道对检查不会产生干扰。此外,医生还需向患者说明正确的呼吸方法,以确保在扫描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体位和呼吸状态。患者需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先进入扫描区域。确定扫描的范围并进行扫描。采取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的方式进行增强扫描。在进行增强扫描时,通常会进行三期扫描。包括动脉期(20~25 s)、门脉期(65~70 s)和延迟期(3 min)。不同的扫描时期可以提供更多关于血流灌注和病变特性的信息。所得的图像将被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构建,对病变的直径、位置、形态等进行仔细观察和评估,以帮助诊断和治疗决策。
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中判断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种:四肢长骨摄取不高、不均匀性摄取增加、轴骨弥漫性。例图1a:全身骨骼显像清晰,颅骨、胸骨、多个脊椎、双侧多个肋骨、双侧肩胛骨、骨盆诸骨及四肢骨等多处弥漫性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双肾显影浅淡;全身多发性骨代谢异常活跃,呈“超级骨显像”征,首先考虑肿瘤多发性骨转移。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中判断为代谢性骨病的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包括以下几种:放射性呈均匀对称分布,全身骨骼弥漫性摄取增高,部分于骨代谢高的部位,如胸骨或下颌骨、颅骨等,出现“Lincoln 征”“串珠肋”“黑颅征”等。例图1b:左侧第8 后肋、右侧第9 后肋条状成骨反应活跃;胸骨、双侧肱骨、股骨、胫骨及骨盆诸骨弥漫性成骨反应活跃;脊柱多个椎体显像剂摄取欠均匀征,首先考虑代谢性骨病。该评估由两名具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核医学科主治医师共同参与,所有骨显像图像资料均隐藏患者临床资料和确诊结果,分别对每例患者的影像进行判断。在意见不一致时,两位医师将协商并取得一致。
图1 超级骨显像影像
①鉴别价值: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分析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验证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与代谢性骨病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②分析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 表示一致性良好;0.4~ <0.75表示一致性尚可;<0.4则表示一致性较差。
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检出恶性肿瘤骨转移80 例,代谢性骨病82 例。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鉴别恶性肿瘤骨转移与代谢性骨病的灵敏度为90.12%(73/81)、特异度为91.36%(74/81)、准确率为90.74%(147/162)、阳性预测值为91.25%(73/80)、阴性预测值为90.24%(74/82)。Kappa检验显示,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鉴别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15)。见表1。
表1 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与代谢性骨病鉴别诊断中的结果 单位:例
81 例恶性肿瘤骨转移658 个病灶均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形态与大小均不一,且多为片状、条状、点状及不规则浓集灶,基本在患者的骨盆、肋骨、脊柱部位分布,3 例表现为“超级影像”。
恶性肿瘤骨转移通常发生在已知的原发癌症患者身上,可伴随疼痛、骨折等症状。而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易骨折以及其他与钙代谢异常相关的症状。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活检,以确认病变为原发癌细胞的转移,而代谢性骨病的骨髓穿刺结果通常显示正常或未见明显的肿瘤细胞。但是,由于骨髓穿刺是一个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不适合某些患者。因此,有必要探索鉴别二者的影像学方法。
超级骨显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展示出肿瘤和骨组织的代谢状态,以及相关的解剖结构[6]。由于局部血流、成骨细胞代谢活性和无机盐代谢增加,导致体内局部骨骼核素浓度异常增高,这些异常在全身骨显像上可以表现出来[7]。因此,全身骨显像可以敏锐地展现出全身的骨骼代谢情况。同时,超级骨显像具有非侵入性、精准、重复性好、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望成为未来一种重要的肿瘤筛查和评估工具[8]。
恶性肿瘤广泛性骨转移是一种严重的癌症并发症,常由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引起。通过超级骨显像可以显示出骨质破坏区域的位置、大小和数量,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9]。此外,超级骨显像还可以监测化疗和放疗对骨转移灶的治疗效果[10]。代谢性骨病是一组由于骨代谢失衡导致的疾病,例如骨质疏松症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通过超级骨显像可以检查骨密度变化、骨小梁的构造和骨钙化情况等,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11]。本研究结果显示,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鉴别恶性肿瘤骨转移与代谢性骨病的灵敏度为90.12%(73/81)、特异度为91.36%(74/81)、准确率为90.74%(147/162)、阳性预测值为91.25%(73/80)、阴性预测值为90.24%(74/82);Kappa检验显示,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与代谢性骨病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15)。可能原因是:超级骨显像技术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结合CT影像的方式对骨骼进行全面检查,向患者静脉注射低剂量放射性示踪剂,并在数小时后利用仪器对整个骨骼进行扫描,通过显示放射源活度和分布情况来判断病变和代谢情况[12]。在超级骨显像中,恶性肿瘤骨转移通常表现为骨骼局部的高代谢活动区域,呈现出放射性荧光点和局部骨质流失[13]。而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症、骨转移后肿瘤细胞所致的骨炎症反应等)则以广泛的高代谢活动区域为特征,呈现出全身或组块状异常放射性荧光[14]。于亚萍等[15]研究结果显示,骨转移瘤是超级骨显像病因中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次之,两者在SPECT/CT 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方面有所不同,且超级骨显像特征对两种疾病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与之相符。
综上所述,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与代谢性骨病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考虑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