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对鉴别孤立型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研究

2023-11-21 09:43孙新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良性螺旋

李 宁,尚 群,孙新儒

(1 淄博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山东 淄博 255036)

(2 淄博市中心医院介入肿瘤科 山东 淄博 255036)

孤立型肺内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属于一种肺实质性病变,有恶性、良性之分,最大直径不超过3 cm[1]。肺血管瘤、肺癌、肺部感染、肺结核、肺纤维化、结缔组织病等肺部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SPN 发生,同时也是转移瘤、周围型肺癌早期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2]。近年来,随着环境变迁,加之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影响,致使肺部病变患者日益增多,SPN 发病率也由此逐年提升,如果不及时诊治,不仅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加重患者治疗负担,而且还会危及患者性命,降低患者生存率[3]。由于SPN 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极易被临床漏诊或误诊,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尤其是恶性SPN,增殖迅速,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可压迫周围组织,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咳嗽咳痰等症状,甚至多器官转移[4]。故而早检查、早发现、早干预,以促使其预后转归,显得至关重要。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CT)技术比较先进,主要将X 射线扫描人体结构获取的信息转为图像数据,从而辅助临床鉴别诊断,特别是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全方位展示更多细节,提高临床诊断效率[5]。故本研究纳入120 例SPN 患者进行观察并探讨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有效诊治SPN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2022 年1 月—12 月接收的SPN 患者120 例,根据病检结果分为良性组(n=32)、恶性组(n=88)。良性组男女之比为19/13,年龄34~76 岁,均龄(55.45±7.84)岁;恶性组男女之比为19/13,年龄35~77 岁,均龄(55.46±7.8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通过病检证实;②首诊;③单发结节;④结节直径<3 cm;⑤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⑥无CT 检查禁忌;⑦病例信息完整有效。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内科疾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不能屏气配合CT 检查;④生存时间预估<3 个月;⑤曾接受过肺部手术治疗或放化疗干预;⑥合并其他良恶性病变;⑦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1.2 方法

入院之后均进行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扫描,运用飞利浦64 排螺旋CT 机(Incisive 极光CT),从肺尖开始一直扫描观察到隔顶部。首先需要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然后嘱咐患者根据检查指令屏住呼吸,操作者尽量在10 s 内完成对患者肺部的全方位扫描,扫描参数:电压130~150 kV,电流200~250 mAs,层距10 mm,层厚0.625 mm,矩阵512×512,转速0.5 s/r,螺距1.2,扫描1~2 s。若是CT 观察期间发现疑似SPN,经肘部静脉注入造影剂80 mL,注射速率3~4 mL/s,然后高分辨率、增强扫描观察局部,将获得的结构信息传输至工作站,进一步利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容积再现技术(VR)进行三维重建,适当调整角度、位置,多方位了解SPN 边界、结构形态以及与周围关系。最后安排2 名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进行盲法阅片。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详情记录CT 指标,主要包括CT 平均值、强化峰值、结节最大直径。②CT 征象:主要包括胸膜凹陷征、磨玻璃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晕征、短毛刺征、钙化灶、卫星灶。③诊断效能:参照病检结果,计算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效能,包括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真阳性 +真阴性)/总人数×100%,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 +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T 平均值、强化峰值、结节最大直径对比

恶性组CT 平均值、强化峰值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良恶性结节最大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T 平均值、强化峰值、结节最大直径对比()

表1 两组CT 平均值、强化峰值、结节最大直径对比()

2.2 两组CT 征象检出率对比

恶性组胸膜凹陷征、磨玻璃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晕征、短毛刺征等CT 征象检出率高于良性组,钙化灶、卫星灶检出率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T 征象检出率对比[n(%)]

2.3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效能

根据病检结果,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对良恶性SPN 诊断准确率为95.83%(115/120),灵敏度96.59%(85/88),特异度93.75%(30/32),见表3。

表3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结果 单位:例

3 讨论

SPN 指的是直径大小不足3 cm、边界肉眼可见、周围包绕含气的肺组织、病灶单一且无胸腔积液、无肺不张、影像比较朦胧的一种肺结节,状如类圆形或圆形,由于直径偏小,加之发病隐匿,缺乏典型症状而容易被漏诊、误诊,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巨大挑战[6]。另外,SPN 性质不同,临床治疗方案也不一样,良性SPN 需及时针对病因治疗,而恶性SPN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且不同性质的结节、受累范围及程度不同的结节、病因不同的结节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7]。因此,早期鉴别诊断,明确SPN性质,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以促进患者转归很有必要。

相较于常规CT 平扫,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能够弥补常规CT 扫描层厚大、清晰度欠佳、扫描速度慢等诸多缺陷,不仅可以清晰显示病灶与毗邻组织之间的关系,获得SPN 高度,而且还可以明确SPN 结构形态,具有信噪比低、成像稳定、分辨率高等优势,能够为临床定性诊断及针对性治疗提供循证支持[8]。本研究中,恶性组CT 平均值、强化峰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而两组结节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性质的肺结节在物质组成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X 线对良恶性SPN 穿透率、吸收率不同有关。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是现代临床中一种备受推崇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同时也是鉴别肺结核性质的最佳措施,性质不同的SPN,其影像学特征表现也各有不同[9]。本研究中,恶性组胸膜凹陷征、磨玻璃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晕征、短毛刺征等CT 征象检出率高于良性组,钙化灶、卫星灶检出率低于良性组(P<0.05)。究其原因:SPN 生成期间,肺纤维支架形成可能会引起肺纤维增生,进而促使SPN 恶性病变,形成胸膜凹陷征;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病灶增殖速度,当病灶增殖速度不一时,便会导致病灶呈分叶征[10];当病灶压迫或累及支气管腔时,便会形成空泡征,此时需高度警惕支气管肺癌的发生;当周围组织被破坏、病灶高度侵袭时,便会导致SPN 浸润增殖,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形成细小或短毛刺征;介于分叶征、毛刺征之间的棘突征,可在纵隔窗上看到圆形病灶,且边界尖角凸起,棘突相连边缘呈锯齿样[11];当病灶快速增殖,新生血管也会随之大量产生,此时便会形成血管集束征,需高度警惕肺癌的发生[12];磨玻璃征考虑与肺部真菌感染、肺结核有关,可见肺部高密度影,且肺部纹理无法掩盖;晕征是肺部感染真菌之后出现的一种特异性表现,围绕结节所形成的一种环形低密度影,与结节出血有关[13]。钙化通常与肺部占位病变、肺部感染有关,大部分都是因为肺炎所致,症状程度相对较轻,故而多见于良性SPN;而卫星灶边缘相对清晰、密度小、呈斑片状,通常与炎症有关[14]。

病检是现代临床定性诊断金标准,但创伤相对严重,以至于病检应用受限。而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无创,患者耐受。本研究根据病检结果,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鉴别诊断SPN 良恶性准确率为95.83%、灵敏度96.59%、特异度93.75%。究其原因: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分辨率高,有利于临床医师全方位观察,明确病灶局部特征,避免病灶遗漏,从而为临床准确诊断SPN 良恶性提供有利条件[15]。但是需提及的是,本研究重建层厚参数单一,纳入样本量少,未来临床研究有必要进行大样本量对照研究,以论证不同重建层厚对SPN诊断影响,以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综上所述,SPN 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能够全面明确病变特征及病灶形态,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良性螺旋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