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梅 田武生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临床医学系 2.遵义市桐梓县第五中学,贵州 遵义 563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已成为我国关注的重要领域。当前,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正确辨识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充分把握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客观规律,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对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深远。
在网络社会纵深发展影响下,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网络媒介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探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影响要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应然要求。
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抓好、处理好党和国家各类重大事项有着重要影响,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网民结构及网民关注的领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第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 亿,较2021 年12 月新增网民1919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4.4%,较2021 年12 月提升1.4 个百分点”。当代大学生群体被称作“网络原住民”,新媒体与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交融相织。高校作为塑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域,面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人格品质待完善的需求,以及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熟悉网络及应用能力突出等特点,在技术符号影响学生行为和思想渗透的过程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是应对技术导向背景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2]新时期,世界范围内总体局势复杂多变,各类错误思潮盛行,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如何以不变的立场应对复杂的环境,把握营造网络良好生态的机遇,网民占比较大的大学生群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
新媒体技术本身具有便捷、高效、交互等特性,一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效应,另一面随着媒体效应的扩容、虚拟性的凸显,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多重现实困境。
新媒体开放性的彰显,开启了网络社会“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新格局,在信息传播边界弱化的影响下,新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及虚拟性等特征。单一的传播格局被打破,随之教育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去中心化表现明显。历史场域中,承担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或是思政专业教师或是宣传工作人员,当新媒体信息更迭加快,若话语表达不能“合群”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出现代际障碍,则易被误解为简单的说教行为,导致话语认可度降低,从而丧失主体地位的话语权。当下,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态势,在多元主体影响下话语交互呈现,主体边界模糊,整个教育环境复杂多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经受网络与现实环境带来的双重冲击,不确定因素增多。事实表明,要巩固话语主导权,就要在网络领域要把握舆论之争、阵地较量以及影响社会“风向标”变化的其他重要因素等,积极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转化,培育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介逐步被新媒体取代,伴随着网络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信息传递主体从专业群体不断向用户个体转变,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终端模式的开启,激活了短视频、直播平台、智能化移动终端、智慧媒介等力量,使之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媒介。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各类信息更迭加快,大学生作为网络中活跃的重要群体,具有迅速搜寻信息的能力。随着大学生接受教育整体环境的变化,其话语表达主体意识增强,行为与思想观念不一致状况明显,其思想观念正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
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具实效性、广泛性和渗透力,内容显示多元化,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主体在信息传递中不断实现场域应变,意识形态教育格局出现从同质化向异质化方向转变。多元信息交替,导致网络空间内主流意识的淡化和主体意识的“缺席”。活跃在客户端外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实现内容传递的科学性,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主流意识相适应,是实现铸魂育人的重要考验,更是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必然要求。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日常的交往和交流方式,由繁变简实现了社会功能体的连接。越来越多的交互活动由新媒体充当媒介实现,受众开始根据自身兴趣或实际需要搜寻各类信息。
新媒体环境影响下,更具张力的符号元素不断彰显,图片、视频、文字等有机融合,原本扁平化的信息被立体化重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能吸引眼球的信息要素,类似于集中关注娱乐性“热搜”等瞬时性信息、社会舆论热点问题,或关注“流量至上”的“网络大V”等。单一兴趣模式束缚下,大学生在视野的拓展、综合素养及价值观念的形成上易产生偏向认知,忽视主流文化传递,而导致主流价值观淡化。
受网络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网络空间内主体、客体虚拟化表现明显,“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时空领域更加宽广,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各种因素更加错综复杂”[3]。首先,从交际形式来看,网络匿名化现象普遍,受虚拟化信息影响,交际中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真假难辨的状况,伴随着网络环境复杂化,网络舆论良莠不齐的现状极易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其次,就交际内容而言,信息传递者易利用“身份伪装术”匿名化传递信息。大学生同时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和传导信息的参与者,当网络舆情发生时很难第一时间监测到舆情制造者,从而给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带来更多的风险点。
对高校而言,舆情管理是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面对各类热点、焦点问题,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不断增负,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新媒体信息传递过程中易出现传播内容被“肢解”的现象,碎片化信息是捣毁整体信息链条的重要因素,高速流转的信息背后亟待对官方媒体及学生个人社交媒体的监管,舆论监管范围扩大。其次,舆论领地私有化,增加了舆情管理的复杂性和交互性,大学生多终端参与网络言论互动,在浏览和转发、删减信息过程中更具随意性,极大增加了高校舆情管控的难度。最后,受网络隐蔽性特点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前端接触者,受限于信息识别能力,负面信息易渗透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加之大学生追求个性化或出于“抱群”的需要而易出现“凑热闹”的行为,从而产生认识的偏差。
为有效应对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困境和严峻挑战,充分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权、主导权和话语权,高校要提升主流价值影响力,塑造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立足多维主体形成合力,实现其目标取向。
“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4],因此,要强化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意识。首先,高校党委作为领导主体,要切实贯彻意识形态工作思路与铸魂育人相结合,从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管控到抓阵地建设,做到职责分明、管理科学。其次,高校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更是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一是在政治上要有坚定的信仰,专业上要有过硬的本领,愿意主动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二是要做到言传身教,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完整的人格品质,以“好老师”的标准规范自己,影响学生;三是做到言行一致,践行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用心、用情感化学生,实现育人目标。
为巩固教育主体地位,切合多元主体现状,高校还要主动优化话语策略,调整意识形态教育整体格局。一是打造思政教育“主渠道”。思政专业教师要具备思想政治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效率,把宏大叙事变得生动鲜活,从现象深入本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打造学生愿意听的“金课”,杜绝“水课”。二是融合课程思政新元素。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积极融入思政元素,更广泛把握高校教育主体意识。三是内容讲述要与时俱进,不做“刻板”先生,教师要吸纳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增强其自我角色转变认同感。四是理论讲述要正确,教师课堂要规避含糊不清和意识形态指向不明的内容,不打“擦边球”,敢于同不当思想言论做斗争,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威。
1. 注重正向理论宣传,强化阵地建设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从内容导向来看,高校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具体形式而言,推动构建契合阵地建设的红色理论网站,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论坛,开设“党课”“红色文化故事会”等特色专题栏目,增强文化认同,强化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度,自觉树立辩证思维,抵制网络意识形态不良信息诱导,形成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青年大学生队伍。
2. 唱响主旋律,突出价值引导
“高校不仅是教授专业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竞争的主要战场。”[5]高校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主动把握“方向盘”,使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主旋律。高校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
首先,增加技术赋能。鉴于新媒体运用的普遍性、大众化特征,应充分加强与其他媒介的有效融合,搭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吸引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了解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拓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覆盖面。这是赋能意识形态教育生命力的路径突破,也是破除大学生受片面化和单一性信息源影响的技术优势体现。新媒体技术优势的发挥,正如研究者所言,“需要借助新媒介平台的不同偏向优势,形成新媒体矩阵式宣传,实现跨媒介宣传,在社交场景中发挥不同面向上的针对性引导作用”[6],进而消解碎片化信息给大学生带来的信息冲击,利用技术创新实现话语重构。
其次,注重效果宣传。新媒体作为载体,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高校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多途径、多范围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借助新媒体在创新话语体系、丰富内容模式、优化传播路径等方面不断凸显宣传效果。具体而言,高校开展的入学教育是信息传递的“入口关”,是塑造大学生优良人格品质的“关键一课”,开展好“开学第一课”对大学生思想引导、生涯规划、价值观形成、环境认知有着“开关”效应。此外,高校可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媒介进行“典型事迹”“典型人物”的宣传和报道,这是实现“破圈”效应的重要途径;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分享励志故事、举办爱心活动、创新创业经验交流等,以线下活动来补充线上的正能量传递,实现线下线上联动教育。以双向交流为基础,打破单一信息传递,对引导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网络舆论问题的复杂性决定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7]结合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动态监测网络舆情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防止各类不良社会思潮、意识形态渗透的必要手段。一方面,建立舆情管理预警机制。国家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网络管理方面适用性强、更具规范性、更具操作性的完备法律法规,升级系统监管平台,净化网络生态环境。高校层面应把握网络思政教育规律,科学精准关注舆情动向,强化风险研判,守好信息源输入口,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战略领导地位。
另一方面,提升舆情“把关人”的能力素养。首先,思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队伍、宣传部门负责人等是构成高校舆情管理的重要队伍,要主动了解媒介前沿动向,熟悉网络媒体发展态势,及时回应舆情呼声,树立解决问题的前瞻意识,避免舆情演化为意识形态问题。其次,主动运用技术监测舆情,抵制不良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加强平台管理,建立内部平台反馈机制,形成线上线下“通透”的反馈渠道,降低网络监管的风险和难度。最后,引导大学生对舆论的理性认知。面对网络舆情,要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的认知,避免被乱带节奏,产生错误思维。
意识形态的较量关乎国家根本,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动态变化的过程,围绕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正确认知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瓶颈效应”,对拓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着重要价值。高校应结合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对营造清朗网络环境、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激发青年大学生凝聚精神力量、抵御外界风险挑战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