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学珍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1156
实习顾名思义就是边工作边进行学习,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让学生步入社会时能直接接受工作,可以在工作之初效率翻倍。一方面在校期间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得越扎实,学生自我效能感越高,后续实习取得的效果通常越好;另一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对工作的掌握程度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都应重视实习工作,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在校的学习效果以及在企业的实习效果,做到学习和实习相互促进。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社会就业率有降低的趋势。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有合作,毕业学生大部分能被安排进相关企业,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就业的出路,这些学生要么选择继续求学,要么在家待业[1]。如果高职院校能与更多的企业进行合作,就能把更多的学生输送到企业进行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得到锻炼,毕业后,学生就业率也会得到提升。可见,实行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制度,加大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力度,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顶岗实习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另一方面,顶岗实习也是学生检验其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可以督促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查漏补缺。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体现出价值,同时学生也必须通过实际的工作来强化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所以,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部分。
顶岗实习是学生从校园迈向社会的桥梁,也是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企业和社会,了解就业市场情况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可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可以学习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学会处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提前为正式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近几年我国人口的教育程度虽然不断提高,但从长远来看,社会上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还是比较缺乏,人才缺口比较大。高职院校的办学任务主要是培养专业性技术人员,如果高职院校和更多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实践,这样就能把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不仅使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为国家、为社会输送更多技术人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用人难的问题。
订单培养型是指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把重点定位在学生的技能培养上,而不是传统的研究性质的教育。这种模式是一种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模式,它的课程设计主要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定位比较准确,使得学生一毕业就能达到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使得学生能顺利进入企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同时由于实习岗位对口率较高,也大大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效果。这种模式需要学校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变,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要符合企业用人需求,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提出所需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性质特点、用人计划、教育内容、可供奖学金、身体条件及接纳毕业生后的工作安排和工资待遇等意见[6]。学生在校第三年在指导老师和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可到企业顶岗实习,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和京东的合作就属于这种类型。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二加一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学生花两年的时间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三年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就需要学校对传统的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规划,以保证第三年的实习。这种模式一般是学校帮助学生统一安排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并根据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劳动强度制定不同的实习薪酬。
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传统大学办学模式是有区别的,它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倡导学习过程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到真技能。这样的定位使得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来建设自己的实习车间,也就是说学校拥有学生实习的场所。比如汽修专业的车间或者实验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搬到车间和实验室里,更多的专业课在车间和实验室里开展,让学生边学边动手,在学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实习的环节。这种模式被称为实践结合型,很适合高职院校中汽修、空乘等专业。
高职院校里财务、会计等有些专业要安排大量的实习生是存在一定困难的,一方面,企业处于性质方面的考虑不太愿意接受财务或者会计方面的实习生;另一方面,企业能接纳的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那这些专业的学生怎么完成实习呢?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学校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使用模拟软件进行课堂模拟实习,这样也能达到实习的效果。
有些学校校企合作不能给所有学生都提供实习岗位,或者学生希望自己寻找实习单位,所以部分学生会选择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的方式。这种方式下学生的选择性要多一些,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学生实习岗位和自己所学专业不符的现象。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对理论知识的接收能力比较弱,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这使得这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很难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上级交代的工作任务,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工作中的紧急情况和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
很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赶上企业旺季,他们入职后会马上应对繁忙的工作,但学生缺乏应有的入职培训和技能培训,从事的也都是简单、容易上手且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比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主要从事客服、物流打包等简单项目,而接触不到网页美工设计、店铺运营、文案编辑等与电商专业密切相关的岗位。过于单一和过于简单的实习岗位,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也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以及工作情绪。
学生顶岗实习岗位部分与所学专业相关,但相当多的学生实习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低[6]。高职院校因为有校企合作项目,基本都能给本校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工作,但很多时候学生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比较低,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实习工作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比较欠缺,数量少,质量也不够高,合作企业不能全部接纳实习学生,使得更多的学生只能自己寻找实习单位,但学生为了完成学校的实习任务去一些和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大的企业,从事一些和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岗位。
很多企业都会安排实习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专业性比较弱的工作,而把难度较大、专业性强的问题交给公司内部人员来处理。这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具备专业相关性和针对性,使学生的实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不能很好地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也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学以致用,从而导致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对实习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不能得到应有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是重复地处理一些简单问题,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很多学校把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在毕业前比较短的时间内,这时正好也是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很多学生为了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找工作中,而忽略了实习工作。
实习新手待遇不合理是学生毕业实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些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合作,学生被安排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企业给学生安排的工作大多是专业性比较低、工作强度比较大、薪酬待遇比较低的岗位。这使得很多学生对毕业实习存在抵触情绪,对毕业实习的评价不够高,参与毕业实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实习的效果不够理想,有些远远达不到学校的要求和预期。
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对自身专业的兴趣减弱,对实习工作也缺乏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对实习工作的认识,对实习岗位不够了解,对实习工作产生抗拒等排斥心理。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生实习之前做好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实习的岗位和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迎接实习。
实习是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第一次实习,第一次真正迈入社会,这导致了他们可能在实习初期完全不知道该怎样着手开展工作。另外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相对欠缺。基于以上各种因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上实习岗位,更快、更好地适应实习生活,在实习岗位上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处理更多的复杂问题,学校和企业都应该在学生实习之前做好学生的上岗培训工作。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实训课程,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比如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以开设类似推销技巧、网店运营等实训课程。而企业在对学生的岗前培训中可以先带学生参观具体工作场景,多给学生传授具体的工作要求,告诉学生怎么做,甚至示范给学生看,让学生在上岗前就熟悉工作内容。实习过程中企业还可以安排一些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工作疑问,这样学生也会更容易上手。
针对学生理论知识薄弱、专业素质低的问题,校方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校内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几年时间里,适当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教学模式,以更生动、更有效的方法来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为更好地投入毕业实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和企业做好沟通,督促企业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薪酬待遇[1]。要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效果,学校有必要与相关合作企业进行沟通,促使企业适当提高学生薪酬待遇。同时企业可以考虑设立优秀实习学生转正的激励制度,鼓励优秀的实习学生留在企业学有所用。通过一系列的激励制度,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到顶岗实习中来。
为了解决实习和找工作时间冲突这个问题,学校应该调整学生实习时间,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实习中。第一,学校要规划好学生在校内的课程安排,最好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安排在入学之后的前两年,第三年的时间留给学生实习。对于那些校内专业知识比较多、没法保证第三年时间用来实习的专业,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在寒暑假进行实习。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的时候,也可以为学生联系寒暑假实习的企业和岗位,尽可能地为学生寒暑假实习提供帮助。
实习顾名思义就是边工作边学习,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经过了毕业实习,学生才能更好地进入社会,才可以在工作之初效率翻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学校、企业、当地政府需要共同努力,多方协作,着手解决问题,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环境和机会。同时,学生也应该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实习工作中,这样实习的效果才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