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佳弘 刘会霞
1.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郑州 450000;2.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商丘 476000
针灸推拿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内容[1]。但是,随着高职高专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针灸推拿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校内外实训条件不足、实训内容简单、缺乏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等[2]。怎样建立一个规范化的针灸推拿实践教学体系,为企业一线和中医行业培养高技能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是当前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次综述主要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针灸推拿实践教学的现状,并制定了相应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尽管我国从古代就对针灸和推拿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但从高职高专的中医药教育的方向来看,它的时间还很短,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经验都受到了本科教育的影响[3]。高职高专的针灸推拿专业更多地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基础,而研究生、本科的教育偏向于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医学教学中,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能够真正地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高专的针灸与推拿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的定位是培养实用性人才,要求学生能够切实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一些保健工作以及术后身体的一些刺激性恢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针灸推拿专业中,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但在基础的技能方面,包括推拿、针法等,其基础技能的培训力度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部分学校的实训基地环境比较简陋,不能满足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实践学习。尽管推拿、针灸的治疗方法比较简单,对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依赖性比较小,但它仍然要求与基础的医疗环境相适应,简陋实训基地环境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医疗习惯。
首先,由于高职高专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还没有对针灸推拿专业的教育体制进行全面的讨论与理解,没有完全把握住学生与专业的痛点[4],导致教学模式固定单一,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敢大胆地创新与改革。其次,在教学中,对学生缺乏主体性和针对性的引导,缺乏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最后,学校的实践教学之所以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另一方面是校方对市场上需要的针灸推拿人才的认知不足,对学习的实用性和方向认识不够,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针灸推拿的教学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开展教—学—做,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5]。我们强化了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并对实习资源进行了优化和整合,从而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基地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实习的管理效能。扩建“保健实训室”“针灸推拿模拟病房”等,并与医院、保健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训练基地。在省级财政扶持的针灸按摩训练中心的基础上,整合专业实验室和基础实验室,建设一个创新实习基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生自学和创新学习”的探索[6]。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要求:一方面,对每一学期所涉及的实训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内实习环境,认真完成实训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在教室里,任课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把课堂搬进实训室,充分发挥“理实一体”的作用;利用寒假和暑假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生源地所在的医院进行学习,对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掌握的专业技术进行强化,同时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实现“共建、共管、共享”的目标,让实训基地的企业派遣业务骨干来参与针灸推拿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的生产训练基地建设、新的顶岗实习等工作[7]。企业为学校中的专职教师提供训练和学习的平台,学校中的骨干教师则参加到企业的产品研发、一线工作以及人员的训练中,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互动和共赢的效果。
技能竞赛是一种可以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以每个学期的课程特点为依据,合理安排技能大赛,充分发挥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积极作用[8]。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去,并且对针灸、推拿的力度和深度都有一个恰当的把握,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技能竞赛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对专业教育的效果进行检验。如学生在学习人体解剖学之后,可以举行一次“解剖知识技能竞赛”,让学生同台竞争;还可以在各个学期举办“推拿手法技术竞赛”“保健大赛”等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综合技能。
技能大赛可以促进高职高专教学的改革。在竞赛项目评价标准中,应该以工作任务中的知识点、技能考核点为依据来构建评分细则,将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学校要坚持实用性、针对性、系统性的原则,建立一个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出针灸推拿专业技能全过程实训教学目标,包括针灸推拿专业所需要的各种实训项目,以及实习和见习的各个实践环节[1]。以实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之成为一种将技能比赛、社会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有机融合的立体实训教学模式。技能比赛能够推进考核方式的变革,比如将保健按摩大赛与职业资格认证、技能评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技能比赛为手段,对保健推拿师进行技能评价与考试,以提升并推动以项目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在与技能竞赛相关的科目上,学校增设了实操考核,将实操训练作为实训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形成一种融会贯通的教学方式,把教学与实训相结合。
重视对学校实训室的使用与管理工作。安排一名专业的教师作为实训室的管理人员,同时要详细做好使用记录,损坏要及时地进行维护,确保学校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让已有的实训室的利用率得到提升;严格落实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制度,参考企业的管理方式,构建并加强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体系;制定医院顶岗实习的标准规范,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制度,可使医院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建设更具指导性、科学性、规范性,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我校已经构建了一支实践能力强、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实训教学队伍。本校教师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工作了很多年,有很好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贯彻落实学校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双师”结构的实践教师队伍,邀请业内的专业人士到学校授课,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教学与进修,构建起一种长期的合作机制。制定一套教师在企业中的顶岗方案,并将年轻教师每年都派到企业中进行职业训练,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开展教学。
第一级的教学以单项技能操作熟练度为主要训练目标,能力要求是会做,实施阶段是专业基础课实训教学,例如灸法、毫针刺法、推拿手法等都是基本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巧,是推拿针灸的基本功。单项技能项目具体有推拿手法、骨度分寸定位法等。第二级的实践课程内容是组合应用同类技能,能力要求是会用,具体实施阶段是专业临床课实训教学。在此环节,实际上是对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进行了更高级别的考核,期望学生们在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之后,能够具备相应的临床治疗水平。在此阶段将会讲授以下三方面内容:针灸治疗套路、推拿治疗套路、保健套路。这三个方面属于具有普遍意义的领域,是由许多前辈所总结而成的,为学生开展下一步强化训练打下坚实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学生参与工作时经常要用到的技能,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有着很大帮助。此阶段的教学内容是用于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帮助人们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它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来设计的。第三级是各种技能的综合应用与诊断治疗的临床实践,能力要求是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施阶段是在学生实习岗前培训和临床实习。学生将会在此期间学习针灸推拿综合病症的治疗保健技术,并作为见习学员参加针灸推拿的临床实践。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病理问题解决中,并且要掌握好手法的力度和深度,这也是开展实习教育的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诊断和治疗经验,为他们以后能够独立进行工作做好准备。三级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在参与工作后能对病人展开有效治疗。
一般来说,中医针灸推拿的教学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了中医和针推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而每一种专业都有各自的教学需求,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制定教学大纲,规范实践课程,自编实践指导并结合专业添加一些专业相关知识,从多个角度来提升针灸推拿实践教学开展效果[9]。比如,在实践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分组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再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针刺、推拿、点穴等教学视频,随后学生展开小组实践,让学生相互进行针刺、推拿、点穴等实践操作,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临床治疗技能。课后也要让学生们做好经验总结,撰写自己的实训心得,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地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达到提升针灸推拿教育效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持续发展,使得社会对专业化的针灸推拿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多,这就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针灸推拿实践教学时注重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地提升针灸推拿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切实加强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诊疗能力,从而为我们国家培育出更多的应用型中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