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不同层次的小学阅读理解题目的编制与使用

2023-11-20 10:49:54董琼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命题策略

董琼

【摘   要】从不同的阅读理解层次出发,通过对阅读题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整理总结出题目编制的“六策十八法”。对这些策略和方法展开思考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编制阅读理解题目的能力,并优化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理解;命题;策略

阅读理解题目在语文测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众多阅读理解能力评价体系,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看“阅读理解”,它可以分成三个类型:认知性阅读理解、解释性阅读理解和应用性阅读理解。

认知性阅读理解主要指能够正确认读文章,理解关键字词,把握文章的特点,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感知文本表达的意思,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

解释性阅读理解主要指能够对相关内容作出说明和评价,通过对比等手段探究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异,并对文本主旨和思想进行提炼。

应用性阅读理解主要指在感知和评价的基础上,借助表达的内容、方式以及感情基调等,丰富阅读视野,进行合理想象及推理,适当拓展和迁移,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联系生活、走进生活、分享生活的意识。

这三类阅读理解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教师在开展学业质量检测时要兼顾三者,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

一、阅读理解题目的编制

如何从不同维度对学生进行检测,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思维,提升理解能力?通过对阅读理解题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整理总结出“六策十八法”。使用这些策略和方法,能够让教师较好地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有效提高命题能力。

(一)指向认知性阅读理解的编制策略

针对认知性阅读理解,可运用感知和概括两种编题策略。它们分别指向向内落实字词句和向外加工文本两个角度。

1.感知策略

对文本进行正确认读和识记,给后续理解文本打好基础,是阅读理解的首要任务。按照字词句的分类,可总结出以下三种命题方法。

(1)认音选字法

认音选字,即给字选择读音或者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字,以此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选字是在正确解读和辨析字的意思,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存在一定的难度。

【例题】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将恰当的词语填入自然段中。

挤  挡  窜  积

来不及做什么准备,唰(suā  shuā)啦啦的急雨,就紧跟着风的衣襟,(  )进了整个空间。“檐(yán  yáng)溜”一下子就形成了,像被人迅疾地放下的卷着的珠帘,哗啦一声,(  )在了你的门窗之前,整排整排的珠子,闪亮喧哗。抬头看,那紧靠帘前的一排,从远处快乐地(  )过来,又一个一个地挤过去……院子里一下子就(  )了盈尺的水。

(2)解词寻义法

解词寻义,即解析词语的意思,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编制试题时,可以结合语境,让同一个词出现多次,让学生进行辨析。

【例题】给“熟”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熟: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②程度深;③熟练;④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很清楚。

睡得很熟(  )      豆荚熟了(  )

熟人(  )              熟能生巧(  )

【例题】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对应的词语。

①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

②相互依附而存在。(  )

(3)插句排序法

插句排序,即在段落中插入句子或给句子排序,考查学生感悟观察顺序和描写方法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文本,发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观察的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空间的位置关系等来排序。

【例题】猪笼草吃虫的过程很有趣。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句子略)

2.概括策略

获取文本关键信息和感知文本表达的意思,是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按照句段篇的分类,可总结出以下三种方法。

(1)直提信息法

直提信息,即根据需要在文本中提取出关键信息,或者对其进行加工。细心阅读,是提取信息的基础。

【例题】“生命之网”指的是(  )。

A.生命像网一样交织在一起

B.有生命的网

C.由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组成的网

【例题】文中银色的“水滴”指的是(  )。“水滴”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的含义

C.表示着重强调

(2)分段述义法

分段述义,即对段落意义进行概括,以此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程度。

【例题】文章中的第2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  )和(  )。

(3)内容概括法

内容概括,分为直接概括和判断概括。相较于“分段述义”,它更加偏重于对文本作整体性认知。

【例题】这篇文章讲了蜗牛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例题】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略)

(二)指向解释性阅读理解的編制策略

针对解释性阅读理解,可运用对比和提炼两种编题策略。它们分别指向向内感知文本内涵和向外升华文本情感两个角度。

1.对比策略

命题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手段,挖掘文本中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意义,从而达到深度理解的目的。按照字词句的分类,可总结出以下三种方法。

(1)去字比较法

去字比较,即通过比较删去和保留关键字带来的差异,体会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编制这种类型的题目,需要找到有“四两拨千斤”效果的关键字。

【例题】“叶片紧紧地卷起来,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想一想,句子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2)矛盾设问法

矛盾设问,即通过设置矛盾来促进学生思考,进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设置的矛盾要对理解文本和升华感情有帮助,不能为了设置而设置。

【例题】有人说《昆虫记》这本书既严肃又有趣。这矛盾吗?为什么?

(3)转换对照法

转换对照,即改变句子表述的方式,体会不同的感情色彩以及表达效果,感受文本的写作特点。可以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把一般句改成比喻句,等等。

【例题】对照下面两个句子,说一说原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原句)

◇老师用一张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修改后的句子)

2.提炼策略

根据文本的特点,对表达的情感、弘扬的精神以及讲述的道理进行提炼,可使学生对文章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据此总结出如下三种方法。

(1)道理启发法

道理启发,即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进行提炼。一般适用于具有哲理性的文章。

【例题】王冕勤奋好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情感升华法

情感升华,即对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提炼。比如,针对写景文,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命题。

【例題】作者对巫峡的雾充满了(  )之情。请你用文章中的描述来说明一下。

(3)主旨提炼法

主旨提炼,即对文本要弘扬的思想和精神进行提炼。可以让学生自主提炼,也可以通过判断或者选择的形式进行考查。

【例题】下列选项中,与短文的主题思想相吻合的一项是(  )。(选项略)

(三)指向应用性阅读理解的编制策略

针对应用性阅读理解,可运用想象和延伸两种编题策略。它们分别指向向内丰富阅读想象和向外延伸阅读视野两个角度。

1.想象策略

可运用想象的手段,让学生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建立文本和生活的联系,进行合情推理及拓展。具体总结出如下三种方法。

(1)联想对话法

联想对话,即通过创设对话语境,让学生根据文本合理想象对话内容,抓住人物的特点和性格,让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

【例题】“记者也高兴地连声称赞。”请进行合理想象,写一写记者称赞了什么。

(2)情境再现法

情境再现,即根据文本的后续发展,通过合理想象来创设新的情境。可以续编故事,也可以补充故事情节。

【例题】读故事结尾,想象狐狸的神态、动作、语言,续编故事。

【例题】作者品味着一杯新茶时,一定会浮想联翩。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会联想什么。

(3)生活应用法

生活应用,即创设应用情境,让阅读的文本与生活相结合,从而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更深入的体会。

【例题】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经历,请你写一张留言条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例题】请为拯救渤海写一句宣传语。

2.延伸策略

可超越文本,树立联系生活、走进生活、分享生活的意识,注重拓展性和开放性。

(1)同类外展法

同类外展,主要指结合阅读文本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积累,使其进一步了解文本的特点。

【例题】你还知道我国其他传统节日及习俗吗?

(2)联系生活法

联系生活,就是引导学生厘清文本内容,走出文本,抓住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进行拓展。

【例题】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运用文中或课外积累的知识说明理由。

(3)开放畅想法

运用这种方法编制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它们虽然是开放的,但是和阅读的文本还是紧密相关的。

【例题】你想去南极洲旅游吗?请结合材料《来自南极洲的信》,说一说你想去或不想去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题目的组合和使用

先运用上述策略和方法编制题目,再分配好评价体系和权重,就可以编制出符合要求的一组题。

一要设置合理的配比。在编制的时候,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目都要涉及。题目难度如表1。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训练的要求、测试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难度(如表2)。

二要选择匹配的题型。编制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能够选择的题型通常为选择、判断、填空等。不同的题型对解答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师要结合文本的特性、学生的水平来安排题型,比如同样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如果采用的是选择题或者判断题,难度就会比填空题低一点。

了解了命题时的注意事项,接下来以老舍、夏丏尊、周而复笔下以猫为主题的三篇文章为例来编制各种层次的阅读题目(如图1)。这些题多数采用了选择的形式,降低了解答的难度。整套题可当作中等水平的学生的作业。

在实际操作中,上述命题策略和方法可以相互融合。对策略和方法展开思考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编制阅读理解题目的能力,也可进一步优化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命题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下一站命题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1:12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Passage Four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对联(2011年24期)2011-11-20 02: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