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英译是一项复杂的重塑过程,不单要在汉英语际间的翻译转码中给予解构性透视,也要在异域文化的交流间弥合差异。而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理论,在该理论的指引下,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原诗的表面含义及深层意蕴,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的召唤结构给出合理诠释。本文选取国内译者许渊冲和国外译者华兹生英译的王维诗歌《终南别业》为例进行分析,阐述接受美学理论在古诗英译过程中的具体导向作用。
【关键词】王维;接受美学;《终南别业》;古诗英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3-011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3.036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2023年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文化冲突中的误读与共情——英译唐传奇研究”(3212023sycxjj252)的阶段成果。
《终南别业》是盛唐诗人王维隐居辋川别业时所作,又名《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诗曰: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是年王维约四十二岁,历经安史之乱和官场沉浮,对俗世生厌,惟求隐居。而南山脚下的辋川别墅正是诗人心灵得以栖息的家园。全诗用词简洁,不事雕琢,以清新自然之笔勾勒出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得,是王维诗作中极富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20世纪初期,随着新诗运动的爆发,国外译者在译介中国古代诗人的作品时,逐渐将关注对象从李白转向王维。因为王维写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以及禅理诗,为译者译诗提供了极大可选性。基于此,对王维诗歌的译介达到空前盛况,王维也成为诗歌被翻译数量最多的一位中国诗人[1]。
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出现在20世纪中后期。该理论吸收阐释学与现象学的基础理论,强调读者之于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将接受美学与古诗英译相连接,无疑有利于弥合汉英语际的差异,为译文读者提供更佳的阅读体验。
一、许渊冲英译《终南别业》
许渊冲(1921—2021),我国的著名译者,自称“诗译英法第一人”。他将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出的“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2]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归纳出以“三美论”为本体的翻译策略和以“等化、浅化、深化”为核心的“三化”方法论,别开生面地推动了古诗英译这项特殊且复杂的文化传播工作的发展[3]。
作为本土译者,许渊冲先生是这样翻译王维《终南别业》的:
Following divine law after my middle age,
I live in Southern Mountain at my hermitage.
In joyful mood to wander,alone I would go.
To find delightful scenes nobody else could know.
I’d go as far as the end of a stream or fountain.
And sit and gaze on cloud rising over the mountain.
If I happen to meet with an old forest man,
We’d chat and laugh endlessly,as long as we can.[4]
在伽達默尔视域融合理论的基础上,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Jauss)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个核心概念。即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前,会因为过去的经历、兴趣爱好、文化背景以及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形成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从而表现出某种倾向性和审美追求,这便是来自读者的“期待视野”[5]。
《终南别业》中的“南山”,得名于其自然地理位置(长安城以南),今位于陕西省境内。“南山陲”即南山脚下的辋川别业。据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文中的记载,“……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6],此地山幽水静,恬静淡然,宛若世外桃源一般,曾吸引不少文人雅士来此隐居。自东晋陶渊明写下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南山—菊花—采菊人”这一组意象早已浑然一体了。其中的“南山”,更是内化为隐逸的标志性意象。因此,王维选用“南山”一词,双重所指,地名之外,应有归隐之所的精神寄托。
在姚斯的理论框架下,如果读者的期待视野和阅读的作品一致,读者往往会感到失望。所以,许渊冲先生译“南山”为southern mountain,即“南边的山”,简明直接,属于“出乎读者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毕竟存在着culture gap(文化鸿沟),很难将“南山”一词的字面意思和言外之意全面呈现。译为“southern mountain”,虽不便于读者理解“南山”这一文化词汇,对“南山”这一名词因隐士陶渊明而携带的特殊意义有所抹杀,致使整首诗的韵味有所减弱,但这也产生了接受美学理论中所谓的“阅读期待受挫”。因与读者预想的情节走向不一致,进而唤起英文读者主动对文本内部包含的“空白”进行填补,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索与追问——“南山为何山?有何所指向?”为其带来更佳的阅读体验。
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字义上理解,诗人在山水之间漫无目的地行走,到无路可走的“水穷处”才止步歇息。实则不然,此时的王维隐居山中别墅,不问世俗琐事,潜心于修身礼佛,“水穷处”和“云起时”两处实景的背后都隐喻着诗人心如止水、自得其乐的禅意心境[7]。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称赞此诗“行所无事,一片化机”[8]。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亦评论此诗有“妙境之无穷”[9]。许渊冲先生将这句诗译为sit and gaze on cloud rising over the mountain(坐下来凝视着从山上升起的云),通过进行时态rising呈现云朵冉冉升起的动态之美及其寄托的悠然之情,画面感强烈的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感情,不会让读者滞留在坐地观云的表面情境,实现了情景交融的高度和谐。这种别具匠心的英译不仅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将诗人心境的转换生动地再现于笔端。
除此之外,许渊冲先生译诗特别强调音美和形美。比如在用韵上,许先生别具匠心地选择age和hermitage,go和know,fountain和mountain,man和can等词汇作为句末单词,使得每一联上下句最后一个单词的音韵相互对应,整齐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流畅。不仅保留了中国古诗独有的韵律特点,也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是其译文中可圈可点的一大特色。
二、华兹生英译《终南别业》
华兹生(Burton Watson,1925—2017),美国著名汉学家、职业翻译家,在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以及中国古代典籍等领域建树颇深。其译作用词简练而意重,兼具可读性与思想性,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
华兹生先生版本的《终南别业》译文如下:
Middle age—I grow somewhat fond of the Way,
my evening home at the foot of the southern hills.
When moods come I follow them alone,
to no purpose learning fine things for myself.
Going till I come to where the river ends,
sitting and watching when clouds rise up.
By chance I meet an old man of the woods,
we talk and laugh—we have no “going-home” time.[10]
王维幼时丧父,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大。其母崔氏笃信佛教,“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维《请施庄为寺表》),常在家中焚香诵经。深受母亲影响,王维从小便与佛教结缘,三十岁左右拜入道光禅师门下,深入研读佛家典籍和禅宗义理,成为一名正式的佛教信徒。王维也因诗中多存禅意和禅机而被后世尊称为“诗佛”。所以本诗首联“中岁颇好道”中的“道”,并非是指向道家思想,而是其幼时耳濡目染、中年主动选择遵从的佛家道路与佛家思想。
接受美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伊瑟尔(Iser)提出,“作品的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11]。在他看来,文学作品只是一个“图式化”结构,读者的参与影响甚至决定着作品的意义[12]。
对于英语读者来说,“中岁颇好道”这句诗中同样存在着一个culture gap(文化鸿沟),因为 “道”在西方很难找到完全一致的词汇与之对应。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本中的信息,还原《终南别业》中的意境之美,华兹生先生吸收接受美学的策略,将目光从文本转向读者。比如在这里,他没有将王维着意点出的佛教道路直译为Buddhist doctrine或The Road to Learning Buddhism,而是選用了Way这个词汇,灵活地将此句译成Middle age—I grow somewhat fond of the Way(中年时,我颇为喜欢这条道路),既给英语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对诗人中年时钟意道路的联想,又用恰当的表述和翻译策略再现了原诗中的“空白”[13],使得译文读者能够参与到文本的英语再创作中来。为了获得完整的阅读感受,读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联想,比如结合自身实践经历或知识结构,寻找本民族文化中与the Way相对应的文化背景,进行文本“填补”的自发性实践。在这种良性的互动中,《终南别业》的潜在意义最终得以现实化,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另外,华兹生先生此举还有利于使译文融入英语语境,在千人千面的阅读中保留古诗的独特韵味,是极为明智之举[14]。
再看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上半句以“兴”字起笔,意在抒发诗人探访山水胜景的雅兴,以及兴之所至的随性。此番“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颇有东晋王羲之三子王徽之深夜兴起去拜访戴逵,却在一夜行船后不见戴便返的豪放潇洒与无拘无束。在终南山这片乐土之上,王维无须他人作陪,亦无须与他人分享所见胜景、所遇胜事。这份“独往”和“自知”的怡然之乐,非真心向往自然、超凡脱俗者不能得也。华兹生先生在表层翻译之外,加入短语“no purpose”,凸显王维无欲无求的佛家心态,是对诗句背后深层含义的巧妙呈现。
另外,“空”字在王维的诗歌中较为常见,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个“空”字,状似无心,却暗含诗人不为世俗劳逸的闲适。通俗意义上人们将“空”理解为“只有”,认为这句诗的意思是“美好的事只有我自己知道”。但华兹生先生并未将其简单的译为only,而是考虑读者的阅读水平及全诗意境,介入短语“no purpose”,将“空”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同时跃然于纸上,并且侧面印证下文中所观之景、所遇之人皆为“无心之得”。既符合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又有利于读者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尾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更是写出了王维“无案牍之劳形”后的随性与闲适。
王维早年无疑是锐意进取、热衷于政治的,一方面身为家中长子,他肩负着复兴家道的重任;另一方面,他深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是众多汲汲于功名的儒生中的一员。在踏上仕途道路后,王维曾因获宰相张九龄的赏识,被擢为右拾遗,前景一片明朗。但随着李林甫的入朝为相,张九龄逐渐失势,唐朝政局的形势也日趋复杂,王维几度遭贬,心底遂充满了政治的苦闷与失意。安史之乱则间接推动他决意摆脱“尘网”的束缚,在终南山半官半隐。
处于如斯状态下的王维,虽远离喧嚣世俗和人群,却感怀于与林中老人的偶然邂逅,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直至兴尽方返,人与景高度和谐。华兹生先生将最后一句译为:“We talk and laugh—we have no ‘going-home’time”,形象地再现了原诗中两人交谈甚欢因此忘却时间的场景。寥寥数语,平白朴实,表现出诗人“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独特追求,再现其不为物役的心境和恬淡自然的生活情态。这样一来,译文读者就能通过译者的阐释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审美心理[15],实现接受美学中的审美期待。
三、结语
要言之,王维诗歌英译是一项复杂的重塑过程,不单在汉英语际间的翻译转码中给予解构性透视,更在异域文化的交流间弥合差异。许渊冲先生和华兹生先生作为审美的主体,在汉英诠释的互视中,各具特色地英译了王维的创作意图和诗歌文本;而作为翻译的主体,他们灵活运用翻译策略,综合《终南别业》字义或词义在自身语言网络中的散布状态,在本不可通约的双重语际间创造了意义勾连与谱系建构的可能,使英文读者在阅读王维诗的英译版时能获得与原文本最接近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夏荥.西方译者眼中的王维——王维诗歌英译本前言后记研究[J].北方文学,2019,(15):236-238.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许渊冲编译.许渊冲译王维诗选[M].北京:中译出版社,2021.
[5]王鍾陵.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2012,262(03):174-182.
[6]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王维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7]冯雪红.论禅诗英译中的禅意再现[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1,39(01):104-107.
[8]沈德潜选注.唐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俞陛云.诗境浅说[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10]Watson,Burton.The Columbia Book of Chinese Poetry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11]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69.
[12]梁海波,白龙.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古诗英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48-151.
[13]赵娟.唐代禅诗英译的生态翻译学研究——以华兹生译本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02):30-32.
[14]胡安江,胡晨飞.再论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譯策略——以寒山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140(04):55-61+54.
[15]黄志华.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译者主体性在古诗英译中的体现[J].译苑新谭,2010,(1):335-347.
作者简介:
徐可可,女,安徽淮北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