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以“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主题,从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情况的主要特征、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杜玉波指出,教育强国这一概念,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要素,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定位,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努力。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员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这一宏伟目标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锋、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作为国之大事、党之大局的一个战略课题。
杜玉波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纵观世界历史,世界强国无一不在教育强国的全球竞争中力争上游。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德国以及20世纪的美国和法国,先后成为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并崛起为世界强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的领先,教育是驱动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回顾工业化以来各世界强国的发展历史,在经济起飞阶段,义务教育发挥基础作用;经济发展迈入成熟阶段,中等教育发挥提供稳定人力资源支持的作用;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阶段,高等教育发挥引领性作用。在不同时代和发展阶段,教育强国有着不同的内涵、特征和认识。如果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程教育为起点,我们可以将现代教育强国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以义务教育普及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末,以高等教育普及为主要特征;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至今,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当前,世界教育强国不断在培养、吸引、汇聚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开展前瞻性和颠覆性的高深研究,来打造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扩大国际影响。
教育强国的评价维度主要包括教育水平、教育质量、教育服务和教育保障等综合实力指标,具体评价方法又包括定量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需要采用一个国际上通行的、合理的数据和指标,常见的指标包括教育投入的比例、教育的覆盖率、国际学生的比例、科研产出情况等,分别反映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的国际交流水平以及科研成果的产出情况。常见的定性评价指标包括教育的发展战略、教育的改革成效、教育的文化价值观、教育的质量等,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有清晰的教育战略、教育规划和改革政策。综合来看,教育强国是一个目标宏伟、内涵丰富、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概念有一般性共识,但无确切标准的定义。教育强国的内涵应当涵盖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国家教育服务贡献、国家教育影响力、人民满意程度等主要方面。因此,可以将教育强国的概念初步表述为具有高质量教育、高水平教育公平、高能级服务国家发展能力,且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一定会成为世界各地学生向往的留学目的地,一定会产生改变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制度、内容、方法、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杜玉波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六个以”内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精髓要义的总结,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和战略之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既要追随世界教育强国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中国的需要予以推进,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推进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内在融合,要着眼世界水平,学习借鉴世界教育强国的成功经验。
杜玉波强调,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是要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产出杰出成果来破解世界科技前沿难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答解决区域行业重大疑虑和现实问题;要发挥卓越影响,以长期的文化沉淀和积累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趋势形成引领,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在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格局上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特色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培育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依法治校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把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制度作为大学治理的基本依托。
关于如何引导中国特色大学建设,杜玉波指出,中国特色大学应当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成为大国科技人才竞争的重要阵地;成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策源;成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借鉴对象。
杜玉波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雄厚坚实的基础。但总体来说,我国是教育大国,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一个将强未强、要强不强的阶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任重道远。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敢于正视现实问题,勇于迎接新的挑战。特别是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自身所存在的短板弱项,要保持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一,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区域布局不平衡的问题,给教育公平带来巨大的挑战。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上,中西部高校的数量占据半壁江山,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影响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总体进步,没有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乃至国家的现代化。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呈现东密西疏的特点,中西部高等教育与东部地区相比,主要差距在于质量和结构两方面。例如:2020年中西部高校拥有的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仅占全国两院院士总数的18%;中西部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16.3%,低于全国平均值12.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只有22所,占全国教育部直属高校总数的29%,远低于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数量的全国占比;西部地区A类学科数量不足全国的1/10;东部地区A类学科数量约是西部地区的8倍。总体上看,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从本质上讲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差。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在于中央层面高位谋划、整体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全国一盘棋。
第二,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类型层次不适应的问题,给高校内涵特色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大学的规模数量不断增长,但各地大学的类型层次、同质化倾向比较明显,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千校一面、盲目攀高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实现省级统一部署、错位发展,把高等教育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来布局考虑。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对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带来巨大挑战。2022年,我国拥有十个以上学科的普通高校仅有224所,占比17.76%。有的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雷同重复、布局缺乏科学规划,为了显著提升自身排名,片面追求大而全。2021年有12个专业在超过一半的普通本科高校开设,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这五个学科门类。还有一些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产业匹配度不高。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责任在学校,学校要把特色发展、服务需求作为学科专业设置的第一准则,书记校长要亲力亲为,担当起自身责任。
第四,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拔尖人才、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带来了巨大挑战。202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研究人员为1585人,明显低于世界教育强国每百万人口中研究人员5641人的水平;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我国有1169人,居世界第二位,但人数仅为美国的42.3%;2015-2020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比例保持在8.7%,同期发达国家地区这一比例的平均水平在20%以上,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是24.4%,高收入国家是22.5%,欧盟更是高达32.7%;2021年我国每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仅为2.3人,英美等发达国家则在9人左右,究其原因是我国在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缺乏体系化、链条式设计,贯通式体制机制不健全,以考试为主要通道的升学通道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受到严重抑制。同时,青年人才成长面临诸多障碍,特别是现行考核评价、职称评价的方式,不利于青年人成长。所以,在当前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国际形势下,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资本的主要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占据人才培养制高点,共筑创新高地,扎实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杜玉波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重要的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关键在于高质量。我国要建成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体系、是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是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系、是服务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是体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体系、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系。从根本上讲,就是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所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将会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维护提升两个方面,促进高等教育发生系统性变革、合理性变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第一,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协同育人体系。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畅通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宏观育人体系,需构建政府统筹协调、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新经验,以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氛围、社会风气来巩固立德树人的成果;构建中观育人体系,需要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微观育人体系,要根据各部门内在的育人原则和逻辑,将爱的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团队意识等品格融入每堂课、每个课题、每个项目、每篇文章,甚至是每一次开会和谈话中。说到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国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
第二,夯实以机制创新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特别强调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这关系到加快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问题。要追随人才成长规律,把知识传授、素质提升、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融为一体,把培养学生的着力点放在爱国情怀、国际事业、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在教学内容上,要反映学科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才成长新技能,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第三,打造以服务需求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基,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要强化服务国家需求,落实国家标准作为底线的要求,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前提条件。学科建设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关键是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尤其是要把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做强,把服务国家战略体系的学科做精,把新兴交叉学科做实。从根本上讲,学科建设是固本强基、交叉融合、择优培育,是通过优势学科来带动影响其他学科,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重在质量和特色,绝不仅仅是规模和数量上的比拼,一流大学未必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精专有特色的学校同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所以要推动高校优化学科布局、找准办学定位,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第四,健全以高素质专业化为标准的教师发展体系。强教必先强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键是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要求。要引导教师努力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引路人,成为大先生,努力做好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来说,要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重点培养一批、大胆使用一批、及早筹备一批的建设思路,及早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围绕学科集聚人才,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统筹人才的引进培养能力。要集聚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有学科穿透力的领军人才,及时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教师,让他们在教学科研管理下历练成长。要把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关,尤其是加强加大对师德师风的考量。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三为主”的原则。一是坚持以学科为主体。学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引进什么人才,不能单凭名声和帽子来引进。以学科为主体、学院为准则,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授的作用,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意见,担负起人才集聚的重要责任。二是坚持以学校为主导。主要是管师德、管结构、管政策,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既鼓励全科冠军,又支持单项冠军。三是以学科为主体。办什么学科,需要什么人才,就引进什么人才。
第五,建立以自立自强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体系。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也是建成世界第一强国的必由之路。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所以,要提升大学的原始创新能力,构建以学术生态为基础、保障和目标的大规模创新体系,来攻克“卡脖子”问题。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转化研究要做长链条,把握基础研究这个总机关,尊重基础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对重大技术前沿和战略领域的前沿布局,用好学科交叉融合这个催化剂,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推动学校原创性、集中性、应用性研究取得突破;要激发协同创新动力源,通过高校内部协同与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协同,实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优势互补,促进创新要素深度融合。高校唯有和企业贴紧靠实、捆绑式发展,才能高效育人、激发活力。
第六,优化分类办学体系。我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类型结构特点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需求各有不同,不能用一种模式办学。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在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把多样化特色、服务需求作为高校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办学格局。按照人才培养、组织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分类,我国高校有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应用技能型。高校类型层次的发展,要形成一个多列纵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匹配经济生态,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状态。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明确办学定位和把握办学方向、服务面向,把办学思路转到着重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来,把教学重点转到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上来,把教学目标转到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上来。在教育教学上,要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调整,在师资配置上优化,在实现教学资源上投入,在教学管理体制上改革,以实现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不断调整、提升优化的目标。
第七,构建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建设的成败,教育评价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破解难题的关键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主要标准,构建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教育培养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看一所大学的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学校治理、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还有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培养一流人才,就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衡量标准,把对国家社会贡献度、国内外公认度作为重要考量。发挥一流影响,把形成重大影响力作为最高评价。还要办好一流本科,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基。在构建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时,可以参考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在科学领域和具有显示度的指标上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赢得国际的认可和尊重。但是,我国的大学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色,无论是哪所大学的排行榜,其评价体系都无法覆盖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部发展目标,我们绝不能被国外的排名指标牵着鼻子走,更不能简单套用、完全依赖。
第八,树立以自信自强为内核的文化传承创新体系。要根植文化自信自强基因、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开放包容、守正创新,构建完善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在世界文明多样性互鉴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大局中,成为大学不可替代的角色。要注重大学精神的凝练深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创新性根植和重塑,使其适应新时代的办学理念、校训和校风。要根据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来修订、完善、实施大学章程等制度规范体系,促进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制度文化实现现代化,要加强大学文化载体阵地建设,完善和新建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艺术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满足师生的文化需求。同时,探索社会开放共享机制,发挥大学文化建设成果的辐射示范作用。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的创新育人机制与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来激发师生的文化创新创造力,将文化运营理念与成效渗透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各环节。
第九,畅通以合作共享为基础的教育开放体系。大学是知识与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凝聚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世界各国高校的合作交流。一定要认清大势,保持改革开放的战略定力。在国际高等教育坐标中重塑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态,积极参与到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雄安新区建设中,打造教育开放合作新高地。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同有关国家地区构建紧密的教育共同体,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以开放的姿态应对全球威胁和挑战。
第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统领的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以大学章程为基础,建立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为依托,学术委员会、教代会、理事会为支撑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党委领导重在谋划和决策,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校长负责重在实施和管理,全面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注意把握好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分工负责三个关键点,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优势,形成高效、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提倡职能部门为学院服务,学院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人民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理念。要注重激发二级学院的发展动力,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中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还要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把学校的学术组织、群团组织作用发挥好,创造一个良好的办学生态环境。
杜玉波表示,党的二十大以后,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时期,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快车道。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奋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努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强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