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晓晓 吴姗姗
(1.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 徐州市云龙湖管理服务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5 项总体要求[1],其中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同时,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城乡养老资源不平衡等问题,中国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进而提出“以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推动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供给侧改革,增量与提质并重”的建设要求[2]。根据相关数据记载,截至2022 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超2.1 亿,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以江苏省为例,目前老龄化率已经达到22.15%,预计到2025 年省内老年人口将超过27%的比重。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各地政府积极引导和拓展新型健康养老产业,以康养地产项目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建设得以迅猛发展。但是当前康养小镇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在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紧跟“流行”“借鉴”等盲目跟风现象,造成所处乡村地域文化的流失和生态资源的浪费。因此,文章立足5G 时代下的乡土建筑地域文化特征和养老小镇的规划设计现状,结合康养数字化发展需求,从康养小镇的本土化空间营建和智慧化转型入手,系统讨论乡土文化传承与智慧康养小镇建设的协同关系,提出共享空间营造的方向路径,以及与乡土环境共享的“在地性”空间营造策略。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口在“十四五”建设期间预计突破3 亿人,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促使康养市场的规模将扩大到8 万亿元[2]。可有效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缓解社会健康养老压力的“度假休闲+田园康养”的康养小镇建设模式受到了政府、学界和开发商的共同关注,并得以进入黄金发展期。
自19 世纪中后期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迈入老龄化社会,较早展开对乡村养老、乡土文化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设计研究,并已逐步建立完善的设计理论与实践体系。21 世纪初以来,中国城市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促使了乡村养老模式的逐渐兴起,围绕乡村养老所展开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日趋活跃。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针对“康养小镇”尚无明确定义,一是认为田园养老是以文化创造为出发点,通过耕读、娱乐、互助、社交等方式引导城市老年人到农村体验个性化养老的行为方式[3];二是将养老小镇归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的一种地产模式[4-5],但都认同田园康养的实质在于养老活动的回归自然与其带来的城乡互动效果。
国外学者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关注乡村养老社区的规划建造及发展模式等整体性构建研究,从建筑设计、景观规划、生态环境、运营模式等多个视角提出了层次丰富、互为补充的乡村田园养老社区设计理论框架。相关理论研究发展到20 世纪中期逐渐成熟,并结合实践项目展开了多种模式的应用性研究。融合养老、康复、教育、医疗等项目的“一站式”运营理念首次被运用到养老社区的建设中(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1961),并提出设计人性化、活动多样化等规划设计策略。受此观点的影响,较多研究聚焦于养老社区与所处乡村环境和产业的良好互动,并提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养老小镇规划路径(德国福利德纳村,1987)。自此,国外对于养老小镇规划的相关研究由整体性规划模式的探讨转为更细节化的在地性设计研究,以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提升康养品质为目标,分析田园养老的优势及康养小镇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赋能作用,提出充分调动乡村的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森旅康养、医旅康养、文化康养等多种建设模式。
自我国实施乡村振兴和健康老龄化战略以来,将养老产业融入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模式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并从社会学、规划学、设计学等多学科和多视角展开了相关研究。康养产业的发展应从基础建设、政策扶持、培训人才等方面入手,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共赢[6]。从田园、生态、养老的和谐共生入手,展开对康养小镇规划设计模式的类型及特征研究[7],将生态维度、创新维度、产业维度和传承维度作为建设高质量康养小镇的评价依据[8],进而构建养老地产与乡村旅游业协同规划的“农商文旅”“城乡田园”等复合型开发模式[9]。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旅+康养”“体育+养老”等以康养旅游为规划定位的特色小镇建设模式[10],并提出深化整合乡村自然资源与城市养老资源、发展多元化康养项目、营造彰显乡村特色的康养小镇是助力康养产业特色化发展的有效途径[11]。在较为成熟的康养小镇规划模式研究基础上,康养小镇空间营造中的智能体验、人文关怀等细节性设计受到更多关注。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了乡村康养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智慧康养小镇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载体,通过加强互联网技术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服务模式、建立PPP 基金和多元投入主体等方式促进智慧养老与特色小镇的综合协同发展[12]。在此过程中,着重发展康养小镇的信息智能化建设,通过设立集成养老信息化平台,借助“平台+设备”的方式实现健康、安全、高效便捷的智能养老服务与监管[13],探讨无障碍设计、适老化服务设施在康养小镇公共空间中的营造,为老年人和康养环境的安全互动提供了重要保障[14]。
总体看来,当前国内学界针对养老小镇的规划模式和实践路径的相关研究较丰富,在康养产业与乡村旅游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融合思路等方面提出了较多畅想,但对于智慧康养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尚未明确,针对康养小镇数字化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应用性研究刚刚起步,相关成果较少。因此,本文在深入探讨智慧康养小镇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机理的基础上,从数智化规划设计的角度,展开智慧康养小镇的空间营造,为互联网时代田园康养小镇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和应用对策参考。
近年来,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共同作用下,催生出以康养文旅为运营特色的乡村新兴第三产业。康养小镇的建设虽然在缓解城市养老压力、促进乡村产业融合与转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运营过程中也暴露出空间营造模式同质化、土地资源浪费和地域性文化缺失等问题亟待破解。
1.2.1 康养小镇面貌的趋同性和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自2016 年国家倡导特色小镇发展以来,主打田园养老和康养休闲的特色小镇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各地康养小镇、田园康养综合体的整体环境面貌的趋同性却愈发凸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划模式的趋同性。当前康养小镇的开发大致可分为“森旅+康养”“文旅+康养”“医养+康养”“温泉+康养”等几种类型,大多是依托项目所在乡村的现有资源所开发出的集养生养老、休闲观光、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区。但由于在规划设计中的跟风、模仿现象严重,造成大部分的康养小镇都是以高度相似的纯商业化“民俗村”形象示人[15],康养小镇内的建筑、景观和公共空间的建造形式基本为仿古形式,缺乏地域特征的彰显。二是乡村康养建筑形式的趋同性。设计中过度的“学习借鉴”“复制克隆”造成大量康养小镇的空间环境与其所处乡村风貌的疏离,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的仿古赝品建筑与景观难免会让人审美疲劳。在康养建筑缺乏节能理念的同时,康养小镇的施工队伍多来自农村,施工质量普遍不高,导致康养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缺乏可加建或改建的空间弹性。
1.2.2 粗放式的地产开发和规划模式导致乡村生态环境恶化
当前的康养小镇开发方式基本为地产开发,所占用的土地在规划利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可持续设计理念和管控力度不够,导致开发方式粗放、存量资源未能合理利用、功能区配置不合理等问题[16],严重违背了乡建设计中对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原则,不仅造成了乡村生态资源的流失,也让乡村传统景观风貌难以延续。以某中医康养小镇为例,该康养小镇占地逾20 万m2,在开发中占用了大半个渔村,导致半数以上的村民搬迁。建设场地上存有大量闲置土地和搬迁后的废旧民房,本可以通过合理的更新设计实现再利用,但开发和设计单位没有合理地开发利用乡村存量资源,导致康养小镇中的低效土地基本荒废。大量民宅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体量较大、布局分散的类似明清时期的仿古建筑,此康养小镇的功能定位为“中医+康养”模式,但其所处的渔村现有产业以渔业和加工业为主,乡村既不具备中药种植的基础,也没有中医名人资源。在此地开发医疗康养体验,缺乏落地性基础。因此,该康养小镇已经因运营不善而破产关闭,造成了乡村资源的极大浪费。除了康养小镇,康养产业园和康养社区也是田园康养地产的主要开发模式,这两种模式对农村土地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小,但也存在对土地资源的非集约化利用现象。如某康养产业园,坐拥高达8 万余m2的建筑面积,却建造出一排排体量巨大、与城市医院建筑形式高度相似的养老院,由于建筑形式单一、功能空间缺乏弹性,以及规划运营中缺乏其他业态的支撑,导致入住率较低,同时也降低了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和空间的使用率,加重了乡村建设用地的非集约化利用现象。
1.2.3 缺乏智能化管理服务,产业融合不足
康养小镇、田园康养综合体等复合型健康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起众多农村产业依附在康养产业链上,当前部分乡村已经初步形成了康养生态圈,但是形成完整的“康养+”产业链还面临较多困难。首先,康养产业的良性运转涉及到乡村建设、产业融合、信息服务、安全管理、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参与其中的物质要素繁多。缺乏乡村产业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各产业之间的供需数据信息缺乏连通与共享是影响产业融合的主因。但数字乡村建设和数字化技术赋能康养小镇的应用性研究刚刚起步,政府对于康养小镇的运营缺乏全域性监测,难以实现规范化的乡村管理,造成当前各产业之间发展的各自为营现象。其次,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应用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康养小镇的智慧化转型。主要体现在康养小镇建筑室内外空间缺乏可视化、标准化管理,老年人、政府和养老机构之间缺乏信息互动,难以满足未来老年人群对便捷性、安全性、健康性的养老服务需求。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设施匮乏,降低了老年人对康养小镇环境的互动体验和消费体验。
在康养小镇的智慧化升级转型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智设计为田园康养产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建立新的赋能途径,加快建立“数字+康养+”产业链,以此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具体的作用机理如下。
同传统康养小镇的物质要素和信息要素相较,数据要素具备高度的渗透性、密集度和协同性。数字技术可帮助康养小镇的经营者精准掌握养老市场信息和需求,理性分析和科学规划康养小镇的功能布局,从而降低康养市场的风险。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服务硬件植入康养小镇的规划设计中,把产业、文化、物质、人才等要素进行数据化处理并上传至各服务平台上,通过打通智慧养老平台与城乡管理服务平台、教育平台、旅游平台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城乡养老资源信息和数据的流通,以及各平台数据的共享利用,以便有效对接城市消费需求、乡村业态和劳动要素,解决康养产业链上各产业之间信息流通效率低、相互协同性差等弊端。
智慧田园康养小镇作为乡村新兴的生命产业,其产业链构建的本质是为康养小镇等服务供应方和城市银发族中的需求者提供安全精准的对接和匹配。这就要求该产业链上的参与产业需要科学分类,通过在康养小镇的整体规划中合理划分功能区,创建互信共赢的康养小镇和附属业态共享空间规划模式,提升康养小镇与乡村旅游业、农特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运输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健全智慧田园康养产业链,从赋能乡村的文化和生态要素出发,拓展出家庭农场、特色文创等复合型新业态,并融合线上线下的互联及销售模式,使田园康养产业链成为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载体。
“数字+康养+”模式的智慧康养小镇不仅涵盖农业、服务业、养殖业、建筑业等实体经济体,还涉及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医疗等精神产品的服务。因此,康养小镇智慧化转型建设的内容不仅包括康养小镇实体的数智化转型,还包括引入互联网企业、提升数字化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数字技术赋能康养小镇的关键在于互联网技术和数智设计的支撑,结合康养小镇及所在乡村数字化建设的智能硬件,发展定制化适老化建筑和附属公共服务设施,使其成为可搭载智能管理和应用系统的载体。让康养人群的养老服务、健身娱乐、健康评估、关怀照料、活动管理等服务更方便快捷,增强人、康养设施与环境的互动,提升体验效果,从而实现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
传承乡土文化和延续乡村风貌以及生态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康养小镇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设计的关键在于将“三生和谐”的规划理念贯穿空间营造的全过程,并构建“筑境、筑业、筑魂”三位一体的空间规划营造路径,以此赋能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的兴旺发展。
智慧康养小镇是在数智技术和设计的驱动下、围绕塑造智慧健康养老的服务定位、合理整合利用城市养老资源和休闲文旅等乡村资源所塑造的特色田园生活康养方式[15]。康养小镇与所在乡村共享空间的营造愿景并非只靠单一的空间设计就能实现,需全局考虑场地的规划、建筑和运营。因此,设计中需秉承“三生和谐”的理念,推动设计与乡村产业、生活环境的融合。通过深挖实践场地的文化历史与自然条件,分析空间逻辑和产业布局,在此基础上调动起乡村各类资源的发展潜力并形成有效配置,进而提出康养小镇与乡村环境多维共生的营造策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是位于大运河沿线的近郊型村镇,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但是乡村多处公共空间被烂尾别墅和闲置建筑物占用,急需通过设计更新实现转型再利用。在项目的功能规划中,首先关注对乡村存量资源的开发利用,将烂尾的别墅区经过加建与改建,更新为养老居住区、民宿区、室内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用房。其次,针对开放空间的尺度和对应的功能构建休闲度假、种植体验园区、健康驿站、特色集市、教育体验区等构成功能完整、业态互补、配套完善、多元共融的连贯场景。在此基础上健全智慧康养产业链,便可进一步探索新乡村建设与数智设计的互动,实现预制工业化与传统建造方式的融合,并尝试在城乡结合的边界空间中创造一个特色小镇与自然环境的对话。
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聚变不仅能够促进康养产业的功能外延,还能够帮助乡村环境特色化和生态化发展。因此,“智慧康养+”产业链的完善是智慧康养小镇规划设计的重点。首先,以产业融合和衍生第三产业为目标进行康养小镇功能区的设置。通过设置农业观光区、农事体验区、家庭农场等功能区,以康养产业带动农业生产、土特品加工和城乡一体化销售链,构建完善的乡村第三产业发展平台。其次,将智慧康养小镇的受众人群拓展为全年龄段,除了为老年人提供康养服务,同时也为游客和老人子女提供文旅和教育体验项目。作为智慧康养产业链的核心,康养小镇园区囊括了康养住区、物业、教育、医疗、民宿、餐饮、集市等多种功能的建筑组群,并试图通过合理的设计融入乡村原有环境,通过设置农业研学、户外学堂、养生科普等方式,加强城乡资源的互动,以及康养与教育产业的同步升级,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乡村教育产业。最后,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新业态的衍生过程中,持续挖掘当地建筑文化、民俗活动、特色美食、节日文化、婚庆习俗和宗教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并积极开发特色化文创产品[17]。不仅有助于形成多样化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更可为村民提供更多再就业的岗位,培育新兴职业化农民,加快康养产业结构的智慧化优化升级。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速了特色小镇的开发,乡村康养和休闲旅游工程有效推动了乡村多个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以田园康养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在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趋同性及同质化现象,使乡土建筑风貌的保护与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明确指出,在乡建活动中“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将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融入乡村建设”。因此,在新时期智慧康养小镇的建筑及环境空间营造中关注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当代转译刻不容缓。
首先,让康养建筑及附属景观建筑成为传承当地乡土建筑文化的载体。运用建筑类型学理论,从乡土建筑中分析提炼出带有典型性苏北地域文化特征的空间元素,并将“原型”结合智慧康养小镇建设需求转译为当代建筑设计的“模式语言”。根据场地留存烂尾房的空间结构特征,按照康养建筑、物业用房、教育、健身、餐饮等不同功能对其进行分类,在《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相关准则的指导下,通过加建和改建让其实现合理再利用。设计的重点在于加建的部分,针对各功能空间的使用需求,构建出尺度适宜的单元空间,并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其解构为标准化单元,在厘清各个功能单元与建筑组群之间的关系后,将单元空间按照功能分类植入建筑群中[18]。模块化空间组织的优势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灵活多变的按需组合,每个单元体都搭载一项重要功能,可根据使用人群和乡村建设发展的需求变化,使其在场地上实现多种模式和多项功能的空间转译。基于模块化设计方法的康养小镇建筑组群具备高度的环境适应能力,可有效节省建设用地、提升智慧康养小镇及乡土环境的空间韧性(图1)。
图1 模块化建筑空间组织形式。
其次,构建智能化、多样化的适老化服务设施助力康养小镇的智慧化转型升级。智慧康养小镇的建设目标是在创新与改造中,注重数字技术与传统建筑文化的结合,保持对于乡村人文环境的尊重。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田园康养产业要满足康养人群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提升行业内的竞争力,需强化数智设计和数字技术在康养小镇中的系统应用,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能力。当前康养小镇的建筑组群和附属服务设施逐渐向养老服务的智能综合化、社区化方向发展。与传统康养小镇零散的空间布局相较,按照模块化空间组织的复合型建筑组群具有功能多样化、集约利用土地、空间使用效率高等优势。适老化服务设施是引导和激发使用者与空间环境积极互动的关键元素,为了提升康养服务设施的使用性能和空间利用率,根据《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营造尺度规范、可灵活拆装组合的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19],并合理搭载智慧康养管理系统、AI 智能产品、远程医疗产品和应急呼叫系统等智能化、人性化服务平台,为老年人、康养小镇和老人子女之间建立便捷的连接方式和数据共享,使其在具备多样化使用功能的同时,满足当下老年人对康养服务设施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的使用需求(图2)。在景观适老化服务设施的空间规划中,根据公共服务设施的形态和尺度,充分利用宅间开放空间和建筑界面置入快装型、可移动的适老化服务设施,创造多功能、灵活性的康养室内外活动空间组织形式,使康养小镇建筑室内外空间具备维持乡村环境变化的动态平衡,进而完成康养建筑组群和开放空间的整体韧性构建,提升智慧康养小镇空间环境的韧性。
图2 智慧康养管理系统。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智慧康养小镇作为城乡资源融合和乡村振兴的纽带与载体,不仅积极响应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互联网、旅游、休闲健身、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总体要求,而且承担了产业融合、空间整合、全域化管理、乡村文化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功能。智慧康养小镇空间营造的核心是既要“筑境”,也要“筑业”,更要“筑魂”。既要营造智能低碳的康养文旅活动空间,倡导智慧养老、智慧旅游等生态体验方式;也要积极打造智慧型、多元化的康养特色小镇,推进康养与互联网、观光农业、绿色生态、乡村旅游、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建立智慧康养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农特产品加工销售、乡村第二课堂等第三产业衍生业态的配套发展;更要在新型城镇化和智慧乡村建设背景下,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智设计分析整合乡土建筑空间要素,从营造康养小镇和乡村环境多维共生空间的角度,将乡村记忆性空间的留存作为康养小镇“在地性”设计研究的核心,进而避免规划设计中的同质化现象,实现由表及里的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