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洞见:陈汉民的设计哲学

2023-11-19 05:02赵璐张儒赫
湖南包装 2023年5期
关键词:汉民国家文化

赵璐 张儒赫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6)

陈汉民先生被誉为中国平面设计界的灵魂人物、中国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与传播者、“教育家精神”的躬身践行者。他的设计人生跨越新中国成立后的70 余载,致力于探索将现代设计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经济社会发展观及时代价值观相融合,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赋予更深层的意义。其设计教育实践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涵盖了多个领域,从国家形象塑造、品牌机构形象设计到中国现代设计教育。

陈汉民先生1931 年出生于中国现代设计的发源地——东方魔都上海,十里洋场的海派风情引领风气之先的潮流气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火热的建设现场开启了先生的设计人生之旅。1950 年他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工商美术专业学习,之后历经杭州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6—1999 年合并至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他的专业道路伴随着新中国初期的百废待兴,直至20 世纪80 年代的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其学术历程的每个阶段都为他设计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海粟、雷圭元、庞薰琹、郑可等名师的教诲对先生设计理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先生“形意互动”的设计理念、“知行合一”的创作路径、“守正创新”的设计方法;逐步塑造了先生“国之大者”的设计价值观、“经典设计”的设计文化观、“和而不同”的设计修养观,并最终凝练为“继承历史传统、弘扬民族文化、锐意创新发展、引领现代时尚”的学术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推动国家形象传播、企业文化建设及商业经济繁荣、设计教育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设计作为一种哲学,关乎人类需求、创新与体验,在当代社会被赋予了多重含义与无尽可能性。设计过程不仅指向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论的运用,亦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设计追求创新与变革的精神,与哲学中对真理和认识的追求相呼应。在多元复杂的世界里,设计师不仅需要具备一流的审美修养和专业技能,用创新方法合理地撬动群体资源和社会因子,让社会系统参与到设计的过程中去,更需要具备对世界的深刻洞见与对人性的体悟把握。在两个100 年交汇之际,陈汉民先生以兼具中国风格与时代气息的巧作,反映了设计在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如何应对、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先生作品呈现出的“中国风、民族情、时代性”的设计解决方案凝结而成设计实践与思想的一种独特声音,影响广泛、意味无穷。

1 “国之大者”的设计价值观

“国之大者”解决的是思想认知层面的格局与高度,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与势、事与人、理与情。“国之大者”的设计价值观是通过创意驱动、创新思维、审美表达将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特点与需求有机融入到设计之中,以满足国家形象、愿景目标及长远福祉。

陈汉民先生被誉为“共和国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见证了新中国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他的设计生涯是中国现代设计历程的缩影。他所倡导的设计不仅仅是某一种形式或风格的表达,更是对国家的深度责任与对国家形象的内涵塑造。他始终践行“设计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的宗旨。新中国成立以来,他指导完成了众多国家级重大设计任务,对于国家形象的概念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先生曾谈到:“爱国首先要深刻地理解国家的宗旨与内涵,创造中国文化的形象设计。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设计人员,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基本的素质[2]。”

图1“中日邦交正常化20 周年标志”恰到好处地运用识别度高的视觉典型形态,呈曲直结合、虚实相生,点线面布局兼顾局部与整体,彰显中日两国间文化的连接与相生,内涵深刻。图2“1997 香港回归专用标志”由数字、图形同构而成,色彩鲜明,形态庄严,代表香港的紫荆花揉入数字9 的内圆,成为数字的一部分,7 的处理硬朗动感,数字组合动静相宜、寓意深刻。

图1 中日邦交正常化20 周年标志(1992 年)。

图2 1997 香港回归专用标志(1997 年)。

他的设计创意始终发掘并巧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现代设计语言,找到中西文化交汇的平衡点,既传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又展现了创新的设计能量,从而达成从形式美到文化美的转向,做到守正创新、兼容并蓄,根植民族文脉、强化精神认同,将中国精神予以自觉传承和崭新诠释。

1.1 国家形象:“他塑”到“自塑”的跨越

国家形象是一个“自塑和他塑的博弈过程[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国家形象在“他塑”中被禁锢,以至于在“他人”眼中常常流露出对中国国家形象刻板认知的反差,在误解中被动发展。而现在,通过设计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中国国家形象进入“自塑”能力的强化进程。设计思维的导入正缓解了中国文化在多重映像下所产生的落差、偏差和跨文化传播的误差,设计本身的价值正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在中国文化面向全球化进程的传播中主动构建国家形象,突破“他塑”之围。

先生始终将深邃的目光投向国家形象在“他塑”和“自塑”博弈之中的共塑路径与跨文化的主动传播。他坚信,一个国家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标志,它更深层次地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和价值遵循。设计应该既要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展现出中国的现代面貌,同时表达出中国人民对和平、友好和合作的坚定立场[4],诠释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学习传统为现在,继承历史求发展,引进外来促本土,坚守民族融世界”[5]。先生的这些观点为中国的设计界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个人风格,更是中国现代设计的一个时代;是设计师对国家、对民族厚植的家国情、报国志。每一件设计作品无论大小都承载着国家的使命和人民的期望,反映着国家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他用设计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陈汉民先生的作品诠释了文化传播是建立在物质本源之上的,人们通过各种媒介的认识,久而久之对“国家产生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总体感受”[6]。国家形象的传播可以看作是借助综合媒介载体进行整合性表达的“组合拳”。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国家形象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呈现,更是对于我国文化自信的自塑力量跨越式提升的一种体现。他很早就认识到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通过设计的创新寻求有利于国家积极形象传播的策略,在跨文化传播的竞争中深化设计对国家形象的共塑能力,构建符合国家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7]。陈汉民先生的设计实践正是深深根植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从底蕴中寻求国家形象的创新突破。先生曾明确表示:中国的设计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探索一条中国式的设计道路,将中国的情感情怀、思想主张体现出来,在形式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做到“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这种文化立场、文化自信在他的设计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图3、图4 为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录”所设计的标志,是基于中西文字字型的结构特征,进行几何化与抽象化的表达,重复的律动之美构成了庄重坚实的视觉感受,三角形与工字型的外轮廓稳如泰山,张力十足地传递国家力量。先生的标志设计经常会融合传统的中国元素(如图案和书法),与现代西方设计的简约、对称和几何形相结合,这不仅赋予了设计作品一种国际化的风格,而且保留了地域文化的纵深度与识别性。

图3 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标志(1992 年)。

图4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录标志(2007 年)。

1.2 守正创新:“常量”与“变量”的竞合

“常量”的广义概念是指“不变化的量”或“不可改变的值”;“变量”则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变化。“常量”代表着稳定、固定;“变量”代表着灵活、可变。常量提供了稳定性和连贯性,而变量则带来了创新力和适应性。设计中“常量”与“变量”的竞合关系通常以“常量”为底层逻辑,不断拓展“变量”的可能性,从而达成可持续创新。“守正创新”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论,是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强调对优秀传统价值观和原则的尊重与坚守。

“生活、传统、现代,没有传统哪来的现代?没有基础的造型能力,哪有现在形象的变异?”先生对于“守正”和“创新”的辩证思考核心在于对生活的感悟,失去了生活的“本真”,设计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是没有生命力的。一件作品的构思基础明确了,对于图形外化的转变也就随之而来了,如图5 的标志设计作品,将中国传统的“寿”字形作为“常量”,与“心”形组合,并在上方辅以3 片小叶,此点睛之笔恰恰是图形的“变量”,即创新之处,赋予了图形“寿桃”“长命锁”之意,体现出浓郁的人情味,这来自于他对生活常识方面的沉淀,这件作品在形上具有时代特色,在意上饱含着人情味,而且富有典型的裹挟着真、善、美的中国风格[8]。陈汉民先生提倡设计师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保持对传统的敬畏和承继,这是在“常量”的稳定中寻求“变量”的可能,同时确保创新不会偏离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设计师可以通过守正创新的方法,将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融入到创新设计中,以实现对国家发展目标和长远利益的贡献。

图5 中国老人节标志(1983 年)。

“守正创新”的设计方法论强调了文化与历史的重要性,强调设计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的本质属性。在日益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身份和文化自主性正在受到挑战,更为中国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对文化遗产的发掘与创新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时间的变化中积淀形成稳定的“常量”,设计师应该在充满秩序和确定性的文化内容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以坚守和传承文化的精髓,结合传统智慧,根据新时代的多样化需求,突破“变量”的创新格局,在保持传统精神与底色、感受历史温度的同时,洞见充满偶然和不确定“变量”的潜在可能性,在跨文化多样性中寻找共鸣与平衡。这既保障了文化的延续性与韧性,也为国家形象、品牌策略提供了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持其文化特色的思路。陈汉民先生的作品“不仅内涵着我国传统文化,更是将民族精神融入其中,以自身独特视觉语言创作具有时代风格特征的作品”[9]。他的标志将民族性和现代感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统一,也为国家形象、品牌策略提供了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持其文化特色的思路。

设计之中“常量”与“变量”的竞合已经成为创新发生的内生动力和不竭源泉,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确定性中出美出彩出新。这种驱动“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具备更多的洞察维度,是推动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议题,亦是为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真实关系的设计价值之所在。

2 “经典设计”的设计文化观

“经典设计源于经典意识”,陈汉民先生开宗明义指出作品的内在品质与持久价值的重要性。经典作品具有被广泛认可与推崇的美学价值及文化意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持续带给人启示与感动[10]。其持久性与代表性、价值力与影响力、突破时空、地域而历久弥新以及被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构成了“经典”的必要项。而经典意识是人类文明所独有的对于经典作品、思想或文化的认知、理解与反馈[11]。它体现了对那些被广泛认可与推崇的作品的尊重与欣赏,以及对它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的认同。经典意识来源于知识储备——具有辨别和欣赏精华与特色的能力;文化传承——尊重并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其意义与价值;深度思考——能够深入思考其中的思想和观点[12],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思辨性见解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受到经典作品的启发和影响,将其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应用到生活和行为中,以提升自身素养和品质。经典意识有助于个人的思维拓展、价值观塑造和文化传承创新,也是产生经典设计的源头活水。

陈汉民先生的经典设计作品传世较多、备受推崇。作品涵盖了包括国家货币、银行标志、国家勋章、交通标识体系等在内的多个领域,见证了新中国发展的多个重要历史阶段。先生提出了标志设计8 字方针:“易解,新颖,美感,适用”,提出了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好看,好记,好用,好懂”,强调了设计的实用性、可用性和共鸣性、审美性[13]。他依据以上设计原则完成的中国人民银行(图6)、中国农业银行(图7)、中国工商银行(图8)等作品主题象征鲜明、具有中国风、民族情和国际观,可谓经典设计的代表,具有极高的识别度和文化价值。除中国企业标志设计以外,先生主持、参与的国家大型活动视觉形象设计也都获得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认可和赞誉。先生曾说:永久性使用的标志的形式不应过度“新潮”,要懂得越是新潮的东西变“老”越快的道理。他的学术思想“继承历史传统、弘扬民族文化、锐意创新发展、引领现代时尚”为中国设计树立了与时俱进的新标准,为中国设计的国际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6 中国人民银行标志(1988 年)。

图7 中国农业银行标志(1988 年)。

图8 中国工商银行标志(1989 年)。

陈汉民先生的设计作品和思想体现了一种深刻的社会与文化意识。在学者赵江洪所著《设计和设计方法研究四十年》一文中,陈汉民先生曾提到这种认识论“是实践者面对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唯一性和价值矛盾时的一种‘求解’过程,因此,设计得到的是一个‘满意解’,而不是一个‘最优解’”[14]。他的设计哲学中蕴含了多个核心要素,这些要素不仅反映了他对设计实践的深刻理解,而且揭示了他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具体作品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中羽教授在为先生的第二本标志作品集出版所作的名为《以意制形 以形举意》的序中就曾指出:“设计之道唯在实践积累的体悟中滋长,在长期设计实践中各种创意种子不断孕育,各种思维线段不断交叉,渐渐扩大了创意思维空间,不断实践所用的时光在无形中冲刷着设计中多余的因素。[15]”可见先生对生活、生命的体悟亦在自然发展中不断拓宽、深化和提高。经典的作品才能呼之欲出。

3 “和而不同”的设计修养观

陈汉民先生将哲思融入设计实践,“和而不同”作为其哲学思考的核心观念,宏观层面强调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底蕴,东西方文化的包容并存、交流互鉴,即承认“不同”客观存在的合理性,对“不同”充分理解和尊重,由“不同”求“和谐”,由“多样性”求“共同价值”。“文化是不能接轨的,只能融合,只能借鉴,借鉴来以后成为自己的东西,这个才是正确的道路,所以我坚持我的观点:文化是不能接轨的。设计,部分可以接轨,功能性的部分,意识形态的不能接轨。[13]”先生在访谈中如是说。

中观层面,和而不同的设计修养观首先注重和谐。即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文化传统相契合。设计师应尊重并借鉴传统的美学原则和价值观,以确保设计作品与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背景相融合。其次,强调多样性。设计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具有独特性、差异性、个性化的特点。应鼓励设计师创新思维模式,挑战传统边界,以创作出独具风格、特色鲜明、富吸引力的设计作品。最后,达成平衡。在和谐与多样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并在保持和谐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个性化的元素增加设计的吸引力、识别性与价值度。

作为一名中国设计师,陈汉民先生的设计思想深受东方文化和历史的熏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先生受到了传统艺术和手工艺的影响,认为所谓中国风,就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之路。先生曾说:“我作为中国的设计者去探索中国的设计之路, 弘扬中国民族文化是自己的责任。[16]”他强调设计的文化性和情感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他聚焦于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探究和弘扬中国设计的独特性。设计不仅仅是形式和功能的结合,更是情感和意义的传达。表现什么和怎么表现,前者是立意,后者是表达。

微观层面,和而不同强调多元一体、辩证统一,是设计能够处理好形、意关系的智慧体现。高中羽教授在为先生作序时曾写到:“设计中形与意处理的成熟水准并不取决于一位设计者在理论上的一般认识,而取决于作者长期实践积淀的体悟。”理论往往演化为不适当的复杂化,心中的体悟却是凝炼的意识升华,它真正地主导和影响着设计的创意和表现。设计的道就是寻找形式与意义的最佳结合。图9《一代人的回忆——民居邮票设计》,以中国各地代表性传统民居为题材,体现出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中寻求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在传统造型与现代语言之间寻找融合点,在系统集群开发中又保留了各自特色的鲜明特征。

图9 一代人的回忆——民居邮票设计(部分)陈汉民、励忠发、华健心(1979 年)。

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并通过合作与融合创造出独特而和谐的作品,“和而不同”的设计修养观强调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强调协同、尊重与融合。设计师具有个体独特的风格、观点和创造力,这些差异应被接纳和肯定。不同的设计理念、文化背景和审美观点的碰撞,皆可丰富设计师自身的设计思维和艺术修为。通过与同行、专家、政府企业等相关领域的团队协同,突破个人认知局限,实现多维扩容,达成创意的巧思与升华、观点的思辨与突破、方法的多元与创新,从而全面呈现优质的设计解决方案[17]。总的来说,“和而不同”的设计修养观强调在设计领域中尊重丰富性、多样性,通过创新融合及多领域协同,充分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设计及设计领域的可持续跃升。

4 结语

陈汉民先生的设计哲学不仅仅是一个方法论体系,更是一种对设计深度思考的哲学。以“国之大者”立意、在国家形象的“共塑”中寻找“守正创新”之“常量”与“变量”关系、探寻设计文化的“满意解”、达至“和而不同”之境。这些思想火花不仅是设计的核心,更是生活的哲学,设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呈现,而是一种触及人们内心的语言,是一种对生活、对文化、对哲学的深度思考与映射。对设计作品深度的研磨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内容上富有哲学意味的表达。其设计方法论为现代与未来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启示。其设计思想将继续影响并塑造设计与社会的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在今天商业利益至上的社会环境中,陈汉民先生这种人文关怀显得尤为可贵,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及设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凝聚成一种文化传承及为社会建设赋能的伟力,薪尽火传。

猜你喜欢
汉民国家文化
小小志愿者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心声
万岁中国
山东自贸区的四点建议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