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11-19 11:30:26景盛轩
学语文 2023年6期
关键词:训诂学训诂中学语文

□ 景盛轩

训诂学是我国的一门传统学问,其发轫于先秦,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训诂学曾被当作“小学”的一部分,作为经学的附庸而存在。近现代以来,训诂学逐渐摆脱了经学的藩篱,走向了现代化。国学大师黄侃创立了训诂学的现代观念。王力提出了“新训诂学”的主张,让训诂学“成为语史学的一个部门”。陆宗达、王宁等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现代训诂学理论体系。郭在贻总结说:“我们认为今天的训诂学,应该在系统性之外,再加上两个‘性’,即独创性和实用性。”郭先生所说的“实用性”,讲的就是训诂学在当代的作用和应用价值问题。

关于训诂学在当代的作用,郭在贻在《训诂学》一书中总结为三条:(1)指导语文教学;(2)指导古籍整理;(3)指导辞书编纂。这三条中,“指导语文教学”放在了首位,可见郭先生对它的重视程度。对此,郭先生进一步申论道:“(1)训诂学可以指导我们确认古代词语的正确含义;(2)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裁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3)在遇到课本或选本中当注而未注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独立的研究,从而求得正确的答案,以弥补课本或选本在注释方面的不足;(4)课本或选本如有误注之处,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5)训诂学能够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一、训诂学应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王宁非常重视训诂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其《训诂学原理》一书设专节讨论“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问题。可见,把传统训诂学和当代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是训诂学界和语文教学界的共同呼声。

我们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检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八十年代至今,共得到期刊论文三百馀篇,学位论文近十篇。发表最早的当属陆宗达的《释“当具”——兼谈训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文。文章以《论贵粟疏》中的“当具”一词为例,论述了训诂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指出当时的语文课本和通俗选本存在许多注释问题,因此主张“训诂学应当普及,应当广泛运用到语文教学和其他古籍阅读中去。起码是搞语文教学的同志,都应学一点训诂,重视训诂的普及工作,让这门古老的科学,更好地为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服务”。这篇论文可以看作是拨乱反正后,主张将训诂学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的首唱。

之后,探讨训诂学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周复纲发表的三篇论文。王化伟在《江汉学术》上以“训诂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题作了重点推介:“该文从‘发微’‘补阙’‘纠谬’‘明道’四个部分进行论述,把训诂学可能提供的各项原则、规律和方法,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特别是对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某些注释上的失误,进行分析归纳,解决了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难题,这对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无疑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发微”“补阙”“纠谬”“明道”,是这一课题所有论文的共同特点,因此周先生的论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此研究领域,取得较大成绩的要算浙江师范大学的黄灵庚。他于2008年出版了《训诂学与语文教学》一书,广受好评,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推荐使用资源’”。王尚文作序评价说:“从训诂学角度说,这本书算不上是力作……此书可贵之处在于所举大量例证皆出自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为一般中学语文教师所熟稔,同时将训诂学的基本知识贯穿于中学文言文教学。其眼光独到,见解新颖,考证缜密,立论稳妥,为一般训诂学论著所缺,足资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学习、参考。”确实,此书的出彩之处在于以训诂学者的眼光讨论了中学语文课本七百多个词语实例,其中将近一半,属于那种“字面普通而义别”的“浅易”词语,或引申古注,或自立新说,让人耳目一新。顾振彪、顾之川作序评价说:“灵庚先生的这部专著,具体指导读者怎样应用训诂学的理论去理解文言词汇,进而读懂文言文,这对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水平,无疑是雪中送炭。”

此外,复旦大学汪少华的《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也对中学古诗文教学极有帮助。杨琳评价说:“《训释》所讨论的大都是教科书或古文选本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或是司空见惯的成语。书中澄清了许多训诂是非,同时还向人们展示了正确运用训诂方法的重要性。”

二、训诂学与语文教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发现训诂学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进入了瓶颈期。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范围狭窄;(2)方法单一;(3)舍本逐末。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语文教学,是以白话文为主的。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全5 册136 篇课文,文言文只有34篇,约占总数的25%。即使加上古代诗歌,其语料篇幅也远远小于白话文。至于初中和小学,文言文的比重则更小。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训诂学应用于语文教学一般都集中在文言文,特别是文言词汇教学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局限。尽管也有论者谈到在现代文教学中应用训诂学,但一般多着眼于现代汉语中字形的分析,同义词、近义词、同形词辨析以及词义来源的探究方面,其实质也属于文言文词汇方面的内容。可见,研究者其实已经将“训诂学与语文教学研究”等同于“训诂学与文言文教学研究”,或者“训诂学与文言词汇教学研究”,论题的范围已经发生了改变。像黄灵庚的著作,准确地说,应该叫“训诂学与文言文教学”。

以上是应用范围的局限。至于在研究方法上,一般都是找语文教材注释的错误或不足,或者是当注而未注之处。这方面的论文多如牛毛,据浙江师范大学本科生张恒统计,仅《语文建设》刊发的教材注释商补的论文有百十篇之多,遑论其他。一般来说,入选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前修时贤对其词语的注解工作已臻完善,其注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可供开拓的空间已实在不多。如果将训诂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仅仅局限在教材注释的讨论上,那么确实将没有多少路好走了。

诚然,追求对教材出注词语的精准解释或翻译,或者查缺补漏,是应该提倡的,但其末流,正如陆宗达所说,“容易懂的意义反而注得很详细”“有些表面上看来并非难词难字而在意义上还需深入挖掘之处,又往往被忽略”;或为立新说而求之过深,或为示法门而考证繁琐。也许有人说,“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研究”并不是训诂学服务于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让师生“学了以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直接操作、直接应用”。这倒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想法。也就是说,“训诂学与文言文教学”这类研究的目的不是告诉师生大量“耳目一新”的词语解释,而是通过这些解释告诉师生一些训诂方法。然而可惜的是,论者提出的方法往往不过是传统的形训、声训、义训三法,中学语文教师的反映是:听上去很美,但对中小学生来说,不实用!

三、训诂学如何服务语文教学

为什么作为“一门语文解释之学”(陆宗达语),反而不能很好地为当今的语文教学服务了呢?我们认为这和学界对训诂学的认识有一定的关系。冯浩菲说:“长期以来,学界基本上把训诂学等同于语义学(semantics),这是借用训诂学母体之大名,代行语义学支子之小实,不利于两门学科的发展。”如果认为“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词义和词义系统”,训诂学就是“古代文献词义考证学”,那么,训诂学和语文教学相结合自然只能局限于文言文,也只能是侧重于词语注释了。若此,在教材注释纠无可纠、补无可补之后,训诂学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自然会步入窘境。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同时又将训诂分为“小学家之训诂”和“经学家之训诂”。陆宗达归纳古代训诂的内容包括七个方面,“解释词义”仅仅是其中之一。训诂学除了释词外,“它研究句,它研究段,它研究篇,是对经典文献的全面的解释。”(许嘉璐语)“这就是说,用任何方式对古书上任何语言事实加以解释说明,几乎都可以叫作训诂了。”(张永言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训诂学可以称作经典解释学,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语文教学是什么?语文教学不等于汉语教学。汉语教学主要是和外语教学相对而言的,狭义的汉语教学主要是针对母语非汉语者而言,而语文教学的对象则是母语为汉语的人,其实质是以书面语为中心的文本教学。王尚文说,“无论语言还是文学,两块均应相互发明,相互为用,且都以‘作品’为主。”在对文本、对作品、对经典的解释上,训诂学自然和语文教学就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前人解释经典的理论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将大有用武之地。今后的语文训诂学,应该在两个方面拓展:

首先,训诂文本的范围宜扩大。

训诂学不但可以和文言文相结合,也可以和白话文相结合。训诂的第一步是要考察语料的可靠性,对于白话文本的解读也要这样。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选了《骆驼祥子》的部分文本,文中有:“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又,“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

两处“车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老舍手稿本中,前一处是“车口儿”,后一处是“车口”。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年、1962 年、2015 年版皆与手稿本相同。这就需要研究。

从文献学角度考察一个文本的可靠性正是训诂行为的首要步骤。一般来说,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经过非常严谨的校勘的,但是毕竟编校力量有限,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因此在解读课文文本时首先要考察其真实性。例如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据张红秋调查,该文选自尉颖颖的编译文本,原英文文本出自1993年美国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101 Stories to Open the Heart&Rekindle the Spirit 一书,原文标题为“Are you going to help me?”,由马克·维克托·汉森撰写。源自该文的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而其英文原文则是“Other well meaning parents tried to pull him off what was left of the school”,意思实为“其他好心的父母试图把他从学校的废墟里拉开”。由于编选者没注意研读原文,结果造成不少读者的吐槽,因此现统编版教材删去了该文。再如沈从文的《边城》是七年级必读课外书,但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的“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中的《边城》就存在较多编校疏误。据浙江师范大学本科生毛焘菲统计,其疏误达63处,具体情况参见下面的统计表(表1):

表1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荐版”《边城》编校疏误统计表

应该警惕的是,该书封底的名家推荐语多有赞扬之辞,如王蒙称其“具有卓越贡献和值得信赖的品质”,温儒敏称其“版本可靠、质量上乘”,这些推荐语无疑增大了这套书的影响力,故广为师生选用,截至2020 年,该书已经第7 次印刷,发行量达30 多万册。如果采用这个版本解读《边城》,首先得做一番细致的校勘工作。

白话文并不是和文言文毫无关联的书面语。白话文中常常存在一些古语词,这就特别需要训诂。例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荷塘月色》描写荷花的片段,教材注释了6个词语,唯独对“微风过处”的“处”没有解释,其实这个“处”字就非常值得训诂。这个“处”是”“时”义,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柳永《雨霖铃》:“方留恋处,兰舟催发。”皆其例。只有把这个“处”字讲清楚,再看下文“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其中的“这时候”一词才有了着落,有了呼应。又,该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通感手法,以歌声喻清香,形象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若以一词多义而证,“闻”既可耳听,也可鼻嗅。若佐以声训,更可加深对此通感的认识。“清香”,古又称“馨”。今考“声”“馨”同源。“声”“馨”来源于“殸”“磬”。从古文字看,“殸”为“击磬”之意。“声”从“殸”,“听”声。《说文·耳部》:“声,音也。”“馨”,从“香”,“殸”声。《说文·香部》:“馨,香之远闻者。”馨香之流布,若声音之飘渺,故得为喻。又考今河北唐山话、湖北恩施话中皆有“听香味”之说,“听香味”,就是“闻香味”。再比如小学语文词语“去世”,其中的“去”就是古代常用义“离开”,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要多加关注。

其次,文本训诂的内容宜扩展。

训诂是要解释一些疑难语词,但是更应加强“字面普通而义别”词语的研究。例如《春夜喜雨》“当春乃发生”的“发生”为何义?《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方”“奇”“若”该怎么解释?《夜书所见》中“挑促织”的“挑”该怎么读?《前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中的“白露”为何物?《陋室铭》中的“惟吾德馨”中的“惟”字怎解?《隆中对》“将军岂愿见之乎”中的“岂”字怎讲?《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妹妹可曾读书?”,其中的“可”字是什么意思?

此外,尤其要在无疑处质疑。例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换成“君不见黄河之水青海来”,行不行?《劝学》原文作“编之以发”,可以换成“以发编之”吗?《赠汪伦》“忽闻岸上踏歌声”,除了解释“踏歌”之外,还能解释什么?再如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老王》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除了“愧怍”一词需要训诂外,整句别无难字,但还是需要解释。再比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字面普通,更无难词,要不要训诂?当然要。需要解释为什么“大家都不再说话”、文末写景有何特点、有何用意。再如北岛《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的诗句“乌鸦/这夜的碎片/纷纷扬扬”,如何理解其中的意象?有没有使用典故?如果有典故,其互文性又是如何体现的?

从语文教材编写者的角度看,文本的解释也不能仅仅限于生字生词的解释。我们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全5 册“单元教学任务”为切入点,来探讨这个问题。据浙江师范大学本科生吴俞铮统计,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单元教学任务”共89条,包含教学关键词205个,具体细目可列表如下(表2):

表2 统编版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之教学任务频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解释”类仅仅出现了5 处任务,更多的要求是“品味”“评析”“概括”“比较”“举例”等,占总任务的将近一半,其中“品味”类更是多达35 处。如果把“解释”题看作古代注疏中的“音义”类,那么“概括”“比较”“评析”“品味”“举例”等,则和古代注疏中“章句”“评点”“批注”等类似。因此,就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任务来看,今后的语文训诂学也一定要在训诂对象上做较大的拓展。

四、结语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要走出“语义”,走向“意图”。我们进一步认为:语文教学不但要走向“意图”,还要走向“意思”。训诂学和语文教学的交集也许是:发现意思并解释意思。

猜你喜欢
训诂学训诂中学语文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5
训诂学定义新论
参花(上)(2014年5期)2014-12-12 02:41:57
训诂学与民族民俗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辞书研究(2013年5期)2013-04-01 1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