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王子轩
【摘 要】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遗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黄河流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成为非遗舞蹈传承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地理分布、地域特色,非遗舞蹈的精神意蕴、传承意义,分析了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现状,梳理了当前非遗舞蹈传承面临的问题,总结了数字化技术在非遗舞蹈传承中的优势,并进一步从加强传承人培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数字化传承策略。
【关键词】黄河流域 非遗舞蹈 数字化传承 策略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18-0019-06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它滋养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众多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指出了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的蓝图,其建设要体现出黄河沿线文化特色,更要提炼、凝聚、形成中华文化的标志性地标,黄河流域的非遗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传递着黄河流域多样的人文历史和民间文化,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成为我国黄河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概述
(一)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地理分布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包括上游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中游的陕西、山西,以及下游的山东与河南等地。黄河流域的非遗舞蹈种类繁多,且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地理区域分布呈现出自上游至下游趋于密集的特点。黄河上游地貌多高原、山地,非遗舞蹈的地理分布多以盆地、平原为核心,向外扩散分布,且多以少数民族舞蹈为主,如藏族的弦子、锅庄、踢踏,回族民间舞蹈等。黄河中游地区的地貌沟壑纵横、盆地较多,非遗舞蹈多以陕西、山西的民间秧歌为主。从非遗舞蹈地理分布密集的中下游地区来看,山西、山东、河南的非遗舞蹈以组团式连片密集分布,黄河下游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非遗舞蹈有山东的“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洋秧歌”;河南信阳的“花挑舞”;豫西南地区的“九莲灯”等。
黄河上、中、下游的非遗舞蹈代表了黄河流域各地区的艺术风格和民间智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地域特色,在现代化进程中,有责任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二)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地域特色
黄河流域不同的地貌特征、气候特点造就了风格迥异的地域性非遗舞蹈。黄河上游海拔高,属于高原气候,以流传于这一区域的非遗舞蹈(藏族舞蹈)为例,藏族舞蹈多重心降低,舞蹈中贯穿着颤膝、松垮的动律,这便是由于高原气候缺氧,人民长期登山劳作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舞蹈姿态。藏族舞蹈动作中“颤、绕、开、顺”的表演风格,则体现出地域宗教与舞蹈文化的交融,舞蹈表演具有浓重的地域仪式感。
黄河中游山西地区的“太原秧歌”,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是当地人民在田间劳作时创造的一种民间舞蹈。其表演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样,充分反映了黄河流域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朴素情感。山西的“伞头秧歌”是一种源于山西省的传统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生动的表情而著称,通常是男性舞者手持花伞领头,带领其他舞者排成长龙,在音乐和锣鼓声中舞动,充分彰显了山西秧歌浓郁的地域文化。
黄河下游山东地区的“胶州秧歌”,受地域孔孟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碾、拧、抻、韧、扭”的鲜明舞蹈风格,其舞蹈動作与姿态展现出山东人民朴实、古拙又兼具内敛、刚毅的齐鲁风韵。山东阳信的“鼓子秧歌”展现了古代攻城破阵战斗气派的舞蹈风格,舞者们在激昂的鼓声和清脆的铃声中,尽显粗犷、热烈的阳刚气质。河南信阳的“花挑舞”俗称“花挑子”,由古时元宵节上的“花筐灯”演变而来,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色,舞蹈中挑担的动态,具备北方气势磅礴、热烈豪放的气质,而舞蹈中的绕扇、推扇、碎步则更符合南方女子温婉细腻的形象,体现出这一地区舞蹈南北风格交融的特点。
(三)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精神意蕴
黄河流域的非遗舞蹈形式丰富多样,体现出黄河儿女们的生存方式、生活信念,凝聚着黄河人民的性格特征与气质精神,由此创作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舞蹈作品也极具包容性与多样性。较为著名的有:集浓郁的民族色彩与东方情调于一体的甘肃舞剧《丝路花雨》,陕西的《仿唐乐舞》,以及山西的《黄河三部曲》,山东的《风雨担架》《风筝》《乳娘》等。近年来,又创作了群舞《俺从黄河来》,舞蹈中运用“鼓子秧歌”的元素,结合“黄河交响曲”,表现了黄河儿女对母亲河的深厚感情。大型舞蹈史诗《黄河》更融合了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多种元素,通过《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入海流》三个乐章,描绘出一部丰富绚丽的人类黄河流域文明演进史诗。
以上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无不凝练了中华儿女奋进不屈的黄河精神,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黄海流域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斗争精神、创新精神、包容精神,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四)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传承意义
黄河流域非遗舞蹈,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们反映了黄河流域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和精神风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一,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们记录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其二,黄河流域非遗舞蹈展现了多元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这些舞蹈既包括宫廷舞蹈、宗教舞蹈,也有民间舞蹈,它们交融互鉴,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其三,黄河流域非遗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舞蹈动作、音乐、服饰、道具等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这些舞蹈既有严谨的结构和形式,又具有生动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
其四,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是各族人民情感交流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它在节日庆典、祭祀仪式、婚丧嫁娶等场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凝聚着民族情感,传承着民族精神。
其五,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通过学习、传承这些舞蹈,人们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数字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一)目前黄河流域非遗舞蹈传承存在的问题
黄河流域的非遗舞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然而,在现代社会,非遗舞蹈的传承存在着一些传统问题,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
其一,传承人老龄化。各地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是近年来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接受度相对较低,导致非遗舞蹈传承人大多年龄较大,年轻一代的传承人稀缺。一旦传承人因年事高等原因无法继续传承,就有可能导致非遗舞蹈的消失。
其二,传统表演场域的减少。非遗舞蹈传承需要合适的场地、音乐、服饰等资源来支持。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表演场地被拆除或改建,导致非遗舞蹈的表演机会减少。同时,现代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使得观众对非遗舞蹈的兴趣减弱,观看人数减少,进一步影响了非遗舞蹈的传承。
其三,舞蹈技艺流失。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技艺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代,导致非遗舞蹈中的一些独特技艺逐渐失传。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传承方式,但可以丰富非遗舞蹈的传承途径,减缓非遗舞蹈技艺的流逝速度,然而,目前非遗舞蹈传承中,既懂舞蹈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其四,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足。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比如:数字化技术应用、舞蹈动作的数据解析、音乐与舞蹈数字化呈现、舞蹈场域数字化设计等。很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非遗舞蹈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有限,政策不够完善,导致非遗舞蹈传承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二)数字化技术在非遗舞蹈传承中的优势
数字化传承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更大范围内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字化技术,有助于推动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一,精准记录,提高效率。数字化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记录和保存文化遗产,减少因传统手段造成的损害和损失。同时,数字化技术可以定期监测和分析文化遗产,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其二,便于传播,提升影响。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习和研究文化遗产,提高了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三,便于交流,融合发展。数字化技术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丰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通过数字化平台,各国可以分享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其四,便捷保存,资源共享。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文化遗产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和传播,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各类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馆藏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文化服务。
其五,协助创作,增加创意。数字化技术为文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手段,艺术家可以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同时,数字化技术也可以为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公众能够更加生动、立体地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
其六,促进转化,产业升级。数字化传承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创意资源和市场机遇,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消费,带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已有的数字化传承实践和成果
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数字化传承实践与成果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保存、数字化传播、数字化培训以及数字化复原方面。这些实践与成果不仅为非遗舞蹈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多了解和学习非遗舞蹈的机会。
1.数字化保存与复原
近年来,黄河流域的许多非遗舞蹈都进行了数字化保存和复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甘肃启动非遗数字化工程,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数字化技术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此外,甘肃省文旅厅与腾讯云合作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致力于建立甘肃省非遗标准目录,建构统一的非遗数字化管理展示平台。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甘肃省内的非遗舞蹈进行了采集和保存。这些舞蹈在数字化保存后,不仅得到了更完整、精确的保存,还为后续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便利。
2.数字化传播与推广
近年来,黄河流域非遗舞蹈中的一些经典作品通过数字化手段,一批IP非遗舞蹈作品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和电视等渠道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例如,河南省,通过3D等技术手段,将河南省内的非遗舞蹈进行全面展示和推广。此外,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也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将黄河流域的非遗舞蹈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
3.数字化培训与教育
黄河流域的一些非遗保护机构和高校合作,开展数字化培训和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非遗舞蹈。例如,艺术类院校积极开发研究当地非遗舞蹈项目,开设“非遗传承培训班”,通过数字技术手段,采集数据,构建高校非遗舞蹈创承体系,通过数字化培训和教育,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学习非遗艺术。此外,部分非遗舞蹈传承人和机构建立了数字化舞蹈教学平台,通过在线教学视频和互动交流,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便捷和广泛的学习渠道。这种数字化传承方式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扩大了非遗舞蹈教与学的受众群体。
三、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数字化传承策略
(一)制定全面的非遗舞蹈数字化保护政策
制定全面的非遗舞蹈数字化保护政策是推动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数字化传承的关键一环。政府部门应从普查、评估、保护、研究、传承和推广等多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为非遗舞蹈的数字化传承和文化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可以保护和传承非遗舞蹈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促进非遗舞蹈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组织专业机构对黄河流域非遗舞蹈进行全面的普查和评估。普查工作可以了解非遗舞蹈的类型、数量、传承人等基本信息,评估工作可以对非遗舞蹈的价值、危机与保护需求进行客观评估。
其次,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非遗舞蹈的保护和传承。这包括建立非遗舞蹈传承人才库、提供传承人培训和经费支持、设立非遗舞蹈传承基地等。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非遗舞蹈传承人的权益保护,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传承条件。
再次,鼓励学术界和文化机构加强对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研究和创新。通过资助研究项目、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推动非遗舞蹈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提升非遗舞蹈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最后,注重非遗舞蹈的数字化推广和传播。通过支持非遗舞蹈的数字化展示平台建设、举办非遗舞蹈展演和演出、开展非遗舞蹈文化周等活动,提高非遗舞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非遗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二)建立非遗舞蹈数字化数据库
建立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数字化数据库是非遗舞蹈数字化传承的重要举措。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收集、整理、保存非遗舞蹈的相关资料,并建立数字化数据库,以便于非遗舞蹈的传承、研究与推广。这将有助于保护非遗舞蹈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促进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数据库的建立也可以为研究机构、学者、艺术家和公众提供一个便捷的资源平台,促进非遗舞蹈的研究、创作和传播。
首先,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数据库的全面采集。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黄河流域的非遗舞蹈传承地区,与传承人和相关机构合作,收集非遗舞蹈的各类资料,如舞谱、录音、视频、图片等。
其次,整理和分类收集到的非遗舞蹈资料。组织专业团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对舞蹈名称、舞蹈形式、地域特色、传承人信息等,按照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区域划分,进行归档和编码,使之具备较好的查询和管理功能。
再次,数字化保存手段的开发利用。非遗舞蹈数字化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有可靠的数据保存手段。采用云存储技术,将整理后的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上,实现远程访问和备份。同時,要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确保非遗舞蹈资料不会因意外情况而丢失或损坏。
最后,数字化资源分享与采用。数字化数据库建成后,需提供访问权限,供研究机构、学者、艺术家和公众查询和利用。研究机构可以基于数据库进行深入研究,学者可以从中获取研究素材,艺术家可以参考数据库内容进行创作,公众可以通过数据库了解和欣赏非遗舞蹈。
(三)加强非遗舞蹈传承人的培养
加强非遗舞蹈传承人的培养是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数字化传承的长远之计。通过专业培训、学术研讨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传承人的专业素养和文化认同感,鼓励他们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非遗舞蹈的传承和推广。这将有助于提升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艺术创作能力,推动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组织专业培训课程,提高非遗舞蹈传承人的专业素养。这些培训课程可以由非遗舞蹈专家和相关学者担任讲师,包括非遗舞蹈的历史背景、技巧要领、舞蹈表演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系统的培训,梳理、建构黄河流域不同类型非遗舞蹈舞蹈知识、技能体系。
其次,组织学术研讨会,提升传承人的学术素养。这些研讨会议可以邀请非遗舞蹈领域的专家学者,就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讨论。同时邀请具有信息化素养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研究传统舞蹈与数字技术领域的融合路径,在学科交叉中,提升非遗舞蹈传承的理论观点。
最后,组织实地考察活动,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认同感和艺术创作能力。通过区域间非遗舞蹈传承表演的互访,观摩创承人的实地表演,了解特殊场域中非遗舞蹈的创作灵感和文化背景,激发传承人的创作激情,增强传承人对非遗舞蹈传承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促进非遗舞蹈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通过创新表现形式、结合时代主题和多媒体传播,促进非遗舞蹈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使非遗舞蹈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提高其传承和推广的效果。这种融合可以增强非遗舞蹈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使其在数字化时代的舞台上焕发新的魅力。同时,将非遗舞蹈与现代文化融合也是对非遗舞蹈传承的创新探索,为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的非遗舞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首先,创新表现形式。为了寻求与现代文化相融合,非遗舞蹈可以通过创新表现形式来突破传统框架。例如,可以融合舞蹈的元素、音乐和舞台效果,使非遗舞蹈呈现出新颖的艺术形态。同时,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投影技术、虚拟现实等,创造出更具视觉冲击力和互动性的表演效果,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其次,贴近多元时代主题。非遗舞蹈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可以通过将非遗舞蹈与当代社会和时代主题相结合。例如,根据当下社会现实、故事情节或主题,运用非遗舞蹈元素,创作不同形式的舞蹈作品,反映社会问题、历史事件或当代生活等内容,使非遗舞蹈更具现实意义和表现力。
最后,探求多维传播途径。数字化手段为非遗舞蹈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渠道,将非遗舞蹈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创新作品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制作和分享舞蹈视频、舞蹈教程等内容,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参与,提高非遗舞蹈的传播效果。
(五)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舞蹈教学与体验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非遗舞蹈的教学与体验是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数字化传承的创新举措。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非遗舞蹈的学习、体验和创作提供新的途径和平台,丰富了非遗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这种数字化传承途径,可以提高非遗舞蹈的传播力和吸引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舞蹈教学和体验也是对传统舞蹈传承方式的创新探索,为非遗舞蹈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首先,创新舞蹈教学。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非遗舞蹈的学习提供更具体、更直观的体验。学习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身临其境地进入舞蹈场景中,与虚拟舞者进行互动学习。这种创新方式不仅可以进行情景化舞蹈教学,还可以弥补传统舞蹈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开拓学生更多的舞蹈创新思维。
其次,拓展舞蹈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舞蹈体验。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与舞蹈演员一同参与舞蹈表演,感受舞蹈的情感和魅力。这种互动式的舞蹈体验不仅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沉浸感,还可以扩大非遗舞蹈的传播范围,吸引更多人对非遗舞蹈的关注和喜爱。
最后,创新舞蹈创作。虚拟现实技术也为非遗舞蹈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艺术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设备,以全新的方式进行舞蹈创作,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舞蹈创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增强非遗舞蹈的创新性和艺术性,实现传统舞蹈艺术的现代化发展。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现状的分析和数字化传承策略的研究,为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数字化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然而,非遗舞蹈数字化传承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社会、传承人等多方共同努力,推动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数字化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黄河流域非遗舞蹈数字化传承的具体实施路径和方法,以期为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更为详细和精准的指导。同时,还应关注数字化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探讨如何将这些先进技术融入非遗舞蹈传承,为黄河流域非遗舞蹈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倪春洪,谢婷婷.基于数字文旅的非遗民间舞蹈体验设计研究与实践[J].湖南包装,2023(04):118-122.
[2]相宁.江苏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J].艺术教育,2023(08):127-130.
[3]王芙蓉.非遗舞蹈的当代传承及传播——以河南“霸王鞭”为例[J].百花,2023(05):83-86.
[4]符程陽.黄河流域非遗空间的集聚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04):72-74.
[5]陈梦.新媒体环境下黄河流域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2.
作者简介:郭婷婷(1978—),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舞蹈文化、舞蹈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黄河专项课题,项目名称:“双创”背景下黄河流域山东段“非遗”融入高职院校传承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2HHZX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