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个初中的女孩聊天,得知她刚被父母训斥了一顿,起因是月考的成绩不理想,但交锋的重点却在于她在学校发起的读书社,用她父母的话说——有这时间你不如多做几套卷子……
她很挫败,半是求证半是赌气地问我:“是不是像我这样的失败者做什么都是错的?如果我考第一名的话,就没人会说我弄读书社是耽误时间了吧?”
“失败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年少时给自己下过这样的定论,但我知道它一定纠缠很多人走过很远的路,这三个字是那样灰暗,一旦一个人将这个标签贴在身上,就足够遮蔽漫天的星光。
我并不是想要重新定义输赢,可我也时常觉得这世界的确是由那些不够成功的人推动着变好的,就像这个顶着巨大压力在学校办读书社的小姑娘一样,她像一道小小的闪电,用微弱的努力劈开“应试”的天幕,让更多人可以在试卷之外看见一点属于文字的美。
我曾有位脾气暴烈又口齿伶俐的前同事,每当老板在下班前半小时发出一封时长一小时的会议邀请时,她都会理直气壮地跑去质问——如果是急事为什么不早点发?如果不着急为什么不能等到明天?
可想而知,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成为职场上的赢家,但就是这样一个考评年年垫底的“失败者”,却的的确确改变了老板喜欢临时发起会议的习惯,在我离开那家公司的好几年之后,那里还流传着她的壮举和传说。
這些事是所谓的“成功者”无论如何也做不来的,因为成为“成功者”本身就隐含着一个条件——你要无条件适应环境,适应得越好才越靠近成功。而当每个人都在拼命适应一切的时候,就没有人会看到其中不完美不合理的地方,更不会有人想要改变它,让它变成它应该成为的样子。
“让世界变好”,在很多时候并不算是个加分项,毕竟它无法被直接转化为分数或是KPI,但仔细想想, 同样都是上学、上班,居然有人能在考试、干活的同时顺手拯救了一把世界,让它变得不那么狭隘也不那么无趣,这是多酷的一件事啊!
(从容摘自“陶瓷兔子的悦读笔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