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凡
课堂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始终,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紧扣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课程标准》建议,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口头评价、展示或比赛评价、成长档案袋等评价方式,发挥不同评价方式的优势,多角度、多层面地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明确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能力、素养发展情况。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有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使用单一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导致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无法实现,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审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不足,以《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评价要求和建议为指导,发挥教学智慧,灵活应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发挥它们的激励、促进作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口头评价是一种起点低、反馈快、易操作的即时评价方式[1]。小学体育教师紧抓课堂教学过程,留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了解他们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由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口头评价,能够助力学生快速了解自身学习问题,及时改正,逐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口头评价有三种形式,即肯定性口头评价、激励性口头评价和纠偏性口头评价。
肯定性口头评价是指口头赞赏学生出色的学习表现。教师肯定的话语会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增强学习欲望。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有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活动,分析、总结了体育项目动作要领,并主动演示。教师在发现学生的出色表现后,可以对他们进行肯定:“你能自己总结出体育项目动作要领,真棒。这证明了你不仅聪明,还很细心。”短短的一句话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良好表现,获得喜悦感。此后,学生会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着力探究其他内容,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激励性口头评价是在学生无法全面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对他们进行鼓励,促使他们深入探究的评价方式[2]。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既可以了解自身的良好表现,提升自信,也可以主动改正不良表现,及时查漏补缺。
例如,在“足球:脚内侧踢球”这节课上,教师播放微课,展现脚内侧踢球动作,引导学生观看、总结动作要领。在自主探究后,学生毛遂自荐,描述动作要领。在描述时,学生代表提道:“在用右脚踢球时,左脚要放在足球的一侧,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膝关节弯曲。”教师认真倾听,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发现漏洞,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教师先肯定学生:“能描述出这些内容,说明你认真地观看、分析了微课内容,值得表扬。”同时,教师向学生发问:“但是,你还有一些遗漏。想一想,左脚应该放在距离足球多远的地方?膝关节的弯曲程度是怎样的?”在问题的推动下,学生代表回顾微课内容,试着演示动作,并就此提出自己的推测。教师把握时机,耐心地给予正确指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在激励性口头评价的作用下,学生不仅准确地掌握了脚内侧踢球动作要领,还获得了学习满足感。
纠偏性口头评价是教师在包容学生偏离学习活动的行为的前提下,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的评价。在教师的包容下,学生既可以改正不良学习行为,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关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这节课上,教师组织练学活动,鼓励学生操练动作要领。有部分学生因自控力不强,在操练片刻后便开始做与课堂要求无关的事情。教师始终关注每个学生,及时发现了这部分学生的不良表现。然后,教师走到他们的身边,批评他们的不良行为,并提出新的学练要求。同时,教师将这部分学生纳入一个小组,鼓励他们互相监督。在纠偏性口头评价的作用下,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自觉改正,回归课堂。
练习展示评价是指组织练习活动,引导学生展示体育所得,由此进行的教师评价。在学生进行练习展示时,教师可以精准地了解他们的体育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继而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扬长补短。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练情况,组织动作技术展示活动,融入练习展示评价。
例如,在“排球:双手正面垫球”这节课上,学生自主探究,掌握了动作要领“一插、二夹、三抬、四蹬”。之后,教师组织两项练习活动——垫固定球练习、一抛一垫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评价。以垫固定球为例,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建立双人小组,为每组分发一个橡皮筋,鼓励小组成员轮流进行垫橡皮筋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借助橡皮筋的弹力感受垫球的抬、送动作和击球位置。教师走进每个小组中,观察他们的练习情况,发现问题。接着,教师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要击打球的哪一部分?”学生结合练习情况,认真作答,同组成员进行肯定或否定。最后教师演示动作,给出正确答案。在后续练习过程中,组员互相监督,发现问题,耐心指导。经过一番练习和评价,大部分学生准确地掌握了动作要领,锻炼了体育技能,提高了课堂学练质量。
学习评价量表是进行学习评价的支撑,评价内容包括听课情况、互动情况、动作示范情况、动作练习情况、竞赛情况[3]。教师可以依据这五大项目,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制订学习评价量表(见表1)。
表1
1.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是指学生参照学习评价量表,审视自身课堂学习表现并自主打分的评价活动[4]。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切实地了解自身的课堂学习表现,肯定良好表现,发现不良表现并及时调整。
例如,在学生参与“排球:双手正面垫球”练习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评价量表,回顾自己的练习表现,确定自己是否积极地体验了练习活动,是否改正了动作问题,是否掌握了正确动作。如此,学生便从不同角度了解了自身的练习情况,可以客观地打分。大部分学生会因此端正练习态度,自觉地体验其他练习活动,进一步完善自我,提升课堂练习质量。
2.生生互评
生生互评是指学生参照学习评价量表,互相监督、了解彼此的课堂学习表现,由此进行打分的活动[5]。有效的生生互评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课堂学习情况,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在“立定跳远”课堂上,教师创设“小青蛙跳跃”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纷纷化身为小青蛙,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在小组合作练习时,教师提出生生互评要求:“请大家留心观察组员,判断其是否注意了蹬地、屈膝、前伸动作要点,发现问题,耐心指导,帮助组员掌握正确动作,并依据学习评价量表,为彼此的动作示范情况、动作练习情况打分。”各组成员轮流示范动作,并认真观察,发现动作问题,认真点拨,客观地打分。在生生互评的助力下,大部分学生查漏补缺,掌握了正确动作,锻炼了体育技能,提升了课堂练习质量。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师紧抓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并借助学习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的活动。有效的教师评价便于教师有根据地调整课堂教学计划,确保课堂教学与学生学情相契合。
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回收学生的学习评价量表,了解了他们的自评和互评情况。同时,教师回顾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参照学习评价量表中的不同项目,认真打分。接着,教师综合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情况,明确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获得后续教学依据。
学习档案袋评价是以建立档案的形式,监控、追踪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式[6]。学习档案袋不同于分数、等级,可以保留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教师可以借助学习档案袋,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家长可以借助学习档案袋,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学生可以借助学习档案袋,自主反思,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效果。
学习档案袋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有的学生会发挥创造力,将档案袋设计成一棵大树。树根是开启档案袋的开关,树冠是自己的日常活动表现。
学习档案袋也可以由教师设计。教师设计的学习档案袋有五种类型,即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课堂型、课后实践型。无论哪种类型的学习档案袋,都包括封面、前言、自我介绍、收获园地。其中,封面、前言、自我介绍由学生设计、填写。收获园地由教师、学生通力合作设计,重在展示荣誉证书、得意作品、成绩报告单、自我评价单、他人评价单等,鼓励学生审视学习过程,记录自己的体育学习所得、学习不足及改进情况。
学习档案袋多角度地记录了学生的发展情况。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日常时间翻看,了解自身的体育学习情况。教师自己则利用空闲时间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袋内容,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由此做出教学判断,优化体育教学计划、目标、方法等,推动体育教学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还可将学生学习档案袋发送于在线平台,引导家长在线阅读。家长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体育发展情况,自觉开展家庭体育训练活动,实现家校协同育人。
总之,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既有利于教师、学生、家长了解教学情况,还可以激励、促进学生发展,增强体育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发挥教学智慧,灵活运用口头评价、练习展示评价、学习评价量表评价、学习档案袋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助推学生获得良好发展,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