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的渗透

2023-11-17 13:33:46金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41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教育资源个性化

金虎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需要反复讲解,不断重复同样的内容来确保学生的理解。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投入,而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知识点。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这种效率。利用智能化的电子教材和课件,教师可以更方便地给学生演示知识点,也可以更为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学习难点和需要加强练习的内容。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教学过程,通过不断的监测和反馈,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水平。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一、现状分析

1.教育与人工智能异化程度极高,不易互通有无。

2.教育领域缺乏对人工智能的深入思考,对人工智能认识不足。

3.现有人工智能技术难以满足教育领域中的具体需求。

4.教育领域对人工智能技术了解不够深入,对其应用存在误解和偏见。

二、问题分析

1.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2.如何让教育领域专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利用其优势服务于教育事业?

3.如何保障教育信息的安全与可靠性,避免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

1.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模式,将人工智能引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智能化技术优势。

2.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引入和培训,提升教育领域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严格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减少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威胁。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理想形态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存在诸多难题亟待解决,譬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实践应试倾向明显等,打造优质均衡教育的探索一直在进行。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挥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各自优势能够为解决这些困境提供契机。

智慧教育指的是依托于教育信息技术所打造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培育受教育者的智慧。智慧教育的理念对教育实践具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但是上述只是智慧教育的第一层次,可以把它称为智慧教育。而智慧教育则更进一步,它依托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深度融合,精准高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化成长。

一、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智慧教育目标将侧重学生软素养培育

把个体成长需求的核心素养分为软、硬两类,只是一种粗线条的宏观区分,可以把学生的读、写、算等直观外显的素养称之为“硬素养”,相对地,把学生的自省能力、坚毅品性、人际能力、领导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力、道德力和合理价值观等称之为软素养。

对照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和“主要表现描述”,研究发现,在国家厘定的这些“关键的”“高级的”“共同的”素养系列中,大多数素养可以归入“软素养”范畴。由此可知,与传统工业社会重视对学生读、写、算等基本的工作领域需要的硬实力培养不同,软素养是当今社会,尤其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当下教育目标的重点。

当前的教育太过强调知识与(考试)技能,工业社会所需的读、写、算培训遮蔽了坚毅品性、人际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道德价值观等“软素养”的培育,而软素养正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独一无二的品质。那些耗费大量时间强化的、基于读、写、算的知识记忆和重复性技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将会被人工智能轻易取代,因为人工智能不只能做到这些,且比人类更精于此,人工智能完成此类工作会更加精确、快速、稳定,且不知疲倦。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智慧教育组织方式将趋向个性化教育

传统或者说现有的人类教学组织方式是批量化生产,同一年龄段学生坐在同一教室里,使用同样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由同一位教师按同一个进度来开展教学活动,并使用同一种教学评价工具来衡量学生的掌握程度。这就是夸美纽斯所谓的“班级授课制”,它应人类工厂作业对大量技术型工人的需求而生,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并且这种教学组织方式自身也复制了工厂盛行的批量化生产原理,其最大缺陷就是对受教育者独特性成长需求的漠视。

这意味着批量化生产教育时代的终结,也预示着个性化教育的开始。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专属课表和教师,接受个性化、定制化教育;教育评价也将过程化,考试分数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知识的创造、共建与分享将成为学习生活中的核心主题。整个学习将实现由标准化学习到非标准化学习的转型,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各自天赋、满足多样化成长需求、塑造独特个性具有关键意义。

以上就是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智慧教育的个性化教育图景。显然,个性化教育的实现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强算力、深度学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适应能力等技术之上的。

三、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智慧教育在资源配置上将走向共享教育

我国教育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困境就是非均衡发展,教育发展水平特别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较大的东西部和城乡差异,二元结构明显。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际,政府提出要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开发数字教育资源以及提升数字教育服务供给能力等教育信息化手段缩小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共享教育,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的学生能够同享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能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同时,这种教育资源共享还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教育发展而言,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甚至比仅仅扩大教育资源投入更为有效。

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智慧教育在技术实现上将采用O-M-O模式

O-M-O概念来自于经济领域,全称是Online-Merge-Offline,指的是在经济领域,线上、线下边界消失,两者实现完美融合。教育O-M-O模式的特点是线上、线下教育得到有机融合,实体教学与虚拟教学的边界消失,双维教学得以实现。这将成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智慧教育的技术实现方式。

人工智能線上系统采取网上预订课程,学习者通过智能平台选择教师,足不出户便可享有与各地教师交流的机会,得到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特别重要的是,教育O-M-O化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效果。

在这种双维度教学中,线上教学为线下教学增添了情境性和趣味性,强化了课程的真实性和延展性;线下教学时教师侧重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相互启发,引发思考与共鸣,学生不仅学会听和看,更强调自己动手操作,线下教学为线上教学增添了共鸣性和实践性。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加持,不仅为新教育技术打上了“智慧”的标签,能够使其更加了解学习者,并据此预测学习者的需求,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学习服务和体验,从而促使智能技术的工具属性上升到教育伙伴的关系维度上。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教育资源个性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