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蜀相》的艺术特色

2023-11-17 06:01邻向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蜀国诗作刘备

邻向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年轻时曾四处游历,多次参加科举却未中,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改走投赠干谒、奔走献赋之路。在此期间,他亲眼看到了唐朝统治阶级的腐朽与没落,并为此深感痛心。安史之乱后,杜甫被迫四处游走,至死未能回归故里。他只能将自己的爱国之情、忧国之思寄寓到诗作之中,并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蜀相》是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他在拜谒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时,有感于诸葛亮的生平,作诗简述其一生之志,借慨叹诸葛亮的遭遇,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抑郁之气。诗作沉郁顿挫、苍凉悲壮,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下面,笔者就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一、主题沉重

细读《蜀相》一诗,我们可以发现,首联点明了写诗的缘由,颔联描写了祠堂周围的景色,颈联叙述了人物的生平,尾联点明了诗歌的主题。作者的笔触看似极为随意,实则大有深意。尤其是最后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既是全诗的高潮,又是诗作的题旨之所在。诗人既记叙、评点了人物的生平,又借古人之事抒发了自己的感慨。那么,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是因为科考失意,生平不得志?还是为蜀相诸葛亮而悲叹呢?诗人身负才学,一生最大的理想是经世报国,救民众于水火。为此,他数次参加科举考试,甚至不惜投身于权贵,想要谋求一条入仕之途,从而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统治者昏庸,奸佞当道,权贵阶层醉生梦死,全然不顾社稷安危,致使小人得志,贤德之人在野。尤其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诗人被迫远走他乡,自身尚且难保,更谈不上解民于倒悬。这样的经历对诗人而言无疑是锥心之痛,如鲠在喉,让其不吐不快。诗人内心焦灼,却无处可诉,只能借古人之事一抒胸臆。试想当年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深得君王刘备的信任,执掌蜀国的大权,一心想要北上统一中原,建立一番宏图霸业,却未能如愿,甚至因此而身故,怎能不令人唏嘘。诸葛亮有才,有德,又深得君主的信赖、臣民的拥戴,尚且落得如此结局,何况是今日的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

诗人看似一直在讲述蜀相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实则抒发了自己内心深沉的忧国之思。他虽然未曾“身居相位”,却将“家国天下”置于“个人荣辱”之上。这种高尚的情操、高洁的品质是世间庸俗之辈所没有的。诗作虽短,其题旨却重达千钧,引人深思。

二、人物独特

《蜀相》是杜甫在游览诸葛亮的祠堂时所作,而人们建造这座祠堂正是为了纪念诸葛亮。蜀相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曾经随叔父前往荆州谋生。叔父去世之后,他独自返回隆中隐居。刘备在依附于刘表时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计。诸葛亮为他献上先取荆州、益州,再联合东吴抗击曹操的策略,即著名的“隆中对”。刘备由此茅塞顿开,并且采用了诸葛亮的策略,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进而建立了蜀国。从这段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刘备由弱及强,从当初的一无所有,到成为一国之君,是受益于诸葛亮的。刘备在去世前还担心幼主不堪重任,将整个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为了壮大蜀国,诸葛亮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强国兴兵,再次制定“北伐”的策略,并且在出军北伐的前夕写下了著名的《出师表》一文,希望当时的蜀国君王刘禅可以“远小人,亲贤臣”,用心治理蜀国。可惜,纵然进行精心的准备,他还是因为军事力量的不足、对于形势的错误估计而失败了,最后也因过于辛劳而离世。诸葛亮去世后不久,蜀国也灭亡了。蜀国因诸葛亮而兴,也因诸葛亮而亡。“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形容次数之多。当初,刘备为建功立业、呕心沥血,亲自前往隆中,向诸葛亮求计。诸葛亮见刘备心诚,便为其献策。君臣二人由此传下一段佳话。自从加入刘备的队伍,诸葛亮奇计频出,先取荆州、益州,后又联合东吴抗击魏国,为刘备赢得“一席之地”,不断为其扩大势力范围,蜀国也因此日益强盛。为了蜀国,诸葛亮可以说是耗尽了毕生心血,最后还因此离世,真可以称得上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遥寄于这样一位悲情式的人物身上,感慨对方至死都未能达成自己的心愿,也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叹。他觉得自己和诸葛亮一样,不知在离开人世之前是否还能看到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的一天。

身为诗人,杜甫也有“狂放”的一面,但相比于李白的“飘然出尘”,他更关注现实,更在意国计民生,更想以“有限之身”行“有用之事”。他迫切地想要成为诸葛亮一般的人物,想以自己的才能兼济天下,可惜最后失败了。蜀相诸葛亮是一位悲情式的人物,杜甫又何尝不是呢?虽然他们之间隔着遥远的时空,但在这首诗中,他们的身影似乎重叠在了一起……

三、情感苍凉

诗人以“蜀相”为题,咏古怀今,借以表现内心真实的情感。诸葛亮生活在三国时期,而诗人却生活在数百年后的唐代,按理说,二人之间并无任何关联,但是,他们却有着颇多的相似之处。诸葛亮辅佐刘备,取荆州,得益州,进而图谋天下。很显然,诸葛亮苦心孤诣地付出,不仅是为了帮助刘备复兴汉室,更多的是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诗人虽然官小职微,又不得君王重用,却仍然满怀壮志,眼见河山动荡,战火四起,生灵涂炭,他心急如焚,迫切想有一番作为。可惜,如同诸葛亮伐魏接连失败一般,杜甫想要实现理想的道路也是曲折的。公元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潼关失守,唐玄宗李隆基被迫西逃,太子李亨在灵武宣布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立即动身前往灵武,想要投奔新帝,途中却被叛军抓住。尽管时局动荡,身陷困境,他却时刻不忘忧国忧民,为剿灭叛军献计献策。很显然,他想要有一番作为,意欲投身军中,参与平叛之事。后来,郭子仪大军前往长安,杜甫因此获救,并再次回到朝廷任职。不久之后,又因触怒皇帝被贬,从此再未得到重用。《蜀相》一诗写于公元 760 年,此时的杜甫已经年迈,初至蜀中,拜谒蜀侯,联想到自己的一生,心中自是悲怆万分。诗人既为诸葛亮北伐失败而感慨,又为自己的遭遇而不平。他心系于家国,却无法挽回颓势,这样的情感不可谓不深重。

诗人借诗歌感怀古人,慨叹自身。他与诸葛亮所经历之事情不同,但悲涼沧桑之情却是相近的。

四、形式工整

《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相比于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的句子更长,也更为工整。诗人简述蜀相诸葛亮的一生,巧妙地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评议融为一体。在诗作中,诗人还采用了古代骈赋中常见的“对偶”的修辞手法,借两两相对的句式突出了诗作形式上的美感。

比如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上半句的“映”为动词,下半句的“隔”同样是动词;“阶”为名词,“叶”同样是名词;“碧草”与“黄鹂”相对,前者安静恬淡,后者灵舞飞动;“春色”与“好音”相对,前者为视觉上的体验,后者为听觉上的感受。最精妙的一点在于,这两句既是对“蜀侯祠”自然景色的客观描写,又另含深意。春日里的“碧草”是青嫩可爱、令人欢喜的,

但一个“自”字却平添了寂寞之感。后半句同样是如此:黄鹂的鸣叫声清脆婉转、悦耳动听,但诗人却加了一个“空”字。黄鹂的声音再好听,又有谁能听见呢?一个“自”字和一个“空”字,似乎已经诉尽了蜀相的无奈和诗人的辛酸。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对仗工整,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也饱含着诗人的悲伤与无奈之情。工整的形式既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效果,也使得诗作具有极强的美感。

五、音韵和谐

《蜀相》沉郁顿挫,音韵和谐。从韵字上看,《蜀相》和其他七言律诗一样采用了押韵的方法。首联末尾的“森”、颔联末尾的“音”、颈联末尾的“心”和尾联末尾的“襟”字,押的都是闭口韵。相比于开口韵,闭口韵显得闷钝、厚实,朗读时口中如含了一颗铁核桃,难以转动。诗人使用这种需要闭口才能发出声音的字,传递出了内心的痛苦。此外,全诗每一句平声与仄声交错,读来有抑扬顿挫之感,非常适合用来抒发情感。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对应的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音韵的交叠,在听觉层面给人一种丰富的感受,再加上情感上的变化,赋予了诗句极强的艺术魅力。又如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上半句中的“死”字既是仄音,又是重音,而下半句中的“使”字与“泪”字同样如此。诗人借助韵律的变化和语气的轻重,突出了自己的情感,也使得诗作的主题更为鲜明。

杜甫诗歌的风格与同一时代其他诗人的作品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在音韵上显得尤其突出。相比于李白的诗歌洪钟大吕般的意气风发,杜甫的诗歌则显得苍凉悲壮,如同哀鸣的战角,战意犹存,却带着宿命般的悲凉。

诗人借《蜀相》一诗凭吊先贤,表达了内心的真情实感。作者以精简凝练的语言对蜀相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在记叙、评议的基础上发出了沉重的叹息。作者感叹诸葛亮一生呕心沥血却“出师未捷身先死”,进而观照自己的一生,发出“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长叹。全诗主题鲜明而沉重,情感沉郁而苍凉,读来令人倍感辛酸。古时的英雄并非诸葛亮一人,仰慕诸葛亮的也并非杜甫一人,他却能将对英雄的钦佩、对家国的忧思结合起来,这也是《蜀相》一诗得以千古傳诵的原因。

猜你喜欢
蜀国诗作刘备
梁潮诗作《水里边》·源清书法
梦回蜀国
从远古走来的神秘古蜀国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读懂刘备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刘备与徐州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