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俊霖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当然了,还少不了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节令食品。重阳糕并无固定形制,制法精细,种类繁多,其主体都是用米粉辅以各种果仁佐料制成的糕,口味偏甜,但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
重阳食糕的习俗历史久远,“糕”这种食物在最早的时候被称之为“饵”。据《周礼》载,饵最初是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记载,当时便已经有九月九日吃蓬饵的习俗了,蓬有蓬松之意,也指一种植物。蓬的籽实可以食用,蓬饵或许是将蓬子碾碎,与粉糅和,蒸熟而成。
早期的人们重阳吃糕是为了“辟邪”。《礼记·内则》中提到“蓬是御乱之草”。所以重阳节食蓬饵最初带有避邪的用意,而《西京杂记》中更直白地说人们“食蓬饵以祓妖邪”。
其实,“糕”这个名称出现较晚,还是由于字形讹误造成的。饵又谓之“餻”,餻即糕的异体,大约在南北朝之前是没有“糕”字的。唐人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诗人刘禹锡重阳作诗,看着眼前香喷喷的糕点,于是想到了在诗句中加入“糕”字。但他转念一想,“糕”字似乎像老百姓的口头语,《六经》中并没有“糕”字的影子,于是他反复思量,放弃了用这个字。为此,北宋时宋祁还打趣写道:“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代豪。”意思是说:刘禹锡连个糕字也不敢用,白白辜负了“诗豪”的声名。
此外,《刘宾客嘉话录》中还有另外一则故事:给事中袁高之子袁师德,九日,出糕谓坐客曰:“某不忍吃,请诸公食。”原来,袁师德的父亲名字里有个“高”字,因为“糕”与高同音,袁师德竟然不敢吃重阳糕。
当时的人们都觉得“糕”与“高”同音,寓意着步步升高,于是对糕点很是青睐,重阳节时都会吃糕点来讨个好彩头。唐代人吃的糕,多是以可食用植物和米制成的,如麻葛糕、锦糕、菊花糕等。女皇武则天就曾命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赏赐众臣。
到了宋代,吃糕的风俗更盛,而“重阳糕”的叫法,也出现在宋代。“重阳糕”是对当时重阳节各式糕点的一个总称,但宋代人吃糕,确实吃出了花样。当时最简单的有“面糕”“黄米糕”“蓬糕”等。南宋的林洪在《山家清供》中介绍过“蓬糕”:“采白蓬嫩者熟煮细捣,和米粉,加以白糖,蒸熟,以香为度。”至于这种蓬糕是否与汉代的蓬饵一样,就难以考证了。
除此之外,宋代的糕花样繁多,用米糕打底,往往糕中有馅,顶层还铺以各种辅料以作装饰。宋末元初的学者吴自牧在《梦粱录·九月》中便提到:“兼之此日(重阳节)都人市肆,以糖麪(同“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可见,不仅果类能当糕点辅料,肉类同样可以,糕点上还会以小彩旗来增添喜庆色彩。
宋人的重阳糕上不仅有小彩旗,在一些大糕点上还会捏一些小鹿或是大象的造型,前者叫“食鹿糕”,寓意“食禄”,后者叫“万象糕”,寓意“万象高”。此外,宋代金盈之所著的《新编醉翁谈录》中还提到过,九月初九日,孩子起床时,大人会将一片重阳糕连同一枚柿子贴在孩子头上,让孩子掰着吃,这叫作“掰柿糕”(百事高)。可见,宋代重阳糕的讲究与精致程度,比之今日的糕点亦毫不逊色。
由于辅料越来越多,重阳糕的色彩也越来越艳丽,后世又将其称之为花糕。明清时,重阳糕的制法在宋代的基础上更趋精细,《燕京岁时记》中提到当时北京“花糕有二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不过,重阳糕的形制并不是统一的,不同地区的人们,总会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制作出各具特色的重阳糕。
如今,香甜软糯的重阳糕依旧是人们在重阳佳节里最喜爱的食物之一。重阳糕种类繁多,各地形制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美味的重阳糕一面代表着人们对于历史的传承,一面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