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璐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抚顺 113122
1965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大会上[1],当代法国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倡导者和理论奠基人保罗·朗格让做了关于终身教育的学术报告,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2]。在这次报告之后,终身教育的概念应运而生。终身教育应是未来教育政策制定的两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之一,对比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终身教育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本质目的其实就是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终身的教育,为所有人接受教育提供和创造条件。事实上早在1860 年的美国,“终身教育”就作为农民成人教育的词语被人们所知晓。
20 世纪80 年代末,日本首次将终身教育设定为教育白皮书,这本书里认为终身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仅限在教育领域,不含文化和体育运动;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深造占比很大;高等教育扮演重要角色;受影响因素不再局限于本国教育。200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终身教育的权威论述:教育的历史发展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些遗产因国家和历史的不同而使得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教育理念等传统都具有不同的价值,它们不仅是继承这些传统的国家教育制度的灵感源泉,也是世界教育思潮的灵感源泉。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由此可见,今天,“终身教育”已经演变成为涵盖个人和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任务。教育的过程要遵循“终身教育”的思想,这个过程既有效又公平[3]。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的教育环节,职业教育也是个人教育一部分,职业教育要不断完善和调整,能够为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下,放眼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情况,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理念以及继续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这一过程中,中职和高职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将是实现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教育的关键点。
总体看,广泛、终身、全民、灵活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特点。终身教育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生的教育,是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所需要的教育总和。
1.省内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
自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国内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开始关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一系列衔接问题[4]。如有的学者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置仍然是按照三段式课程来编制授课计划和制定授课内容,这就带来了一个无法适应学生学习的问题,许多杂、繁、难问题被划归到中职教育阶段,甚至是中职低年级。”但是学者邓桂萍、宋烨[5]认为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过程中,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更加适用,并且指出“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将学习领域进行转变”。学者魏敏[6]借鉴目前澳大利亚和英国的课程衔接模式,提出了内涵加外延,二者融会贯通的衔接模式。
关于中高职课程目标的衔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认为未来工作时的岗位需求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依据;第二种观点认为,要考虑不同群体(个体) 的现实需要,主张要评估不同层级能力的需要。有学者认为就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而言,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目标应表现为“能力递进”的状态;周大农[7]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课程目标设置,应该考虑以不同层级的能力标准为出发点,并将职业能力结构概括为四个层面。
在中高职课程结构的衔接方面,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模块化是最优的选择,是由小及大,由易及难的过程,这种设计更加能够符合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但是也提出,对于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设置是需要对课程重新划分和重构。有学者也认为就目前国内的教育情况来看,完全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来确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问题。也有学者是将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构建一体化课程的重要依据。
2.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衔接研究现状
早在世纪交汇之际,许英[8]在《“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探索》中提出课程设置上应考虑的因素和原则包括联系性、前瞻性、量力性和发展性,提出要注重给学生提供进入社会后的应变能力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互动研究,张大伟[9]在《终身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中认为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从原有的工具性、阶段性、专业性转向生活化、终身化和开放性。但是这些文献均未深入探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
在查阅文献时发现,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少之又少,质量也不高。有学者提出了学分银行的设想,希望以此作为评价体系,设立评价标准;也有学者提出了解决衔接问题的急迫性。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取决于课程设计的好坏。课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决定教学水平与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根本。2022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10]法律的出台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等关键问题。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中高职教育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视察,说明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教育部的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更是明确了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问题,文件不仅提出了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且对于构建完备的、适合不同层级能力的终身教育发展目标和指导意见,必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中高职教育良性发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对于自身不断深造的需求。
中高职课程的完美衔接能够改变中高职课程设置不对称、重复学习、脱节等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对于提升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信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增加就业机会、降低社会用工成本具有积极影响。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高级技能人才的需要也呈现上升趋势,就目前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来看,并不能解决企业的需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部分已经就业的人才继续深造,中职加高职的连续学习深造,才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策略。在这一客观需求下,中高职课程衔接得好坏,能否无缝对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标准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等方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能够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标准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绝大部分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同,专业课程的分类标准难以统一,中高职阶段各自的课程目录修订时间不确定,等等。这些问题会使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很难达到统一,更难以建立一种相互补充和配合的一致性标准,学生很难将之前学习的内容迁移至更高阶段[11]。
举例来说,部分中高职院校在开设课程进行专业教育之前,没有进行良好的互动沟通,同时考虑的因素也各有不同。有的学校遵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有的考虑地区经济的情况,有的以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为参考——这些因素促使中高职院校在课程的开设和课程标准的制订上存在差别,导致学生的课程无法衔接。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前提,更是教学目标达成途径的参考[12]。培养目标一方面体现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另一方面决定了学校学生的质量和规格。培养目标中应坚持德才兼备、立德树人、人人成才的基本要求。因此,中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第一步就是制定合理、有效、科学的培养目标,这也是中高职院校实现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因素。
目前,部分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落地性”,制定者确立的目标是不科学的,并没有真正地考虑到中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在制定目标时,无论是中职院校培养“劳动者”的目标,还是高职院校培养“专门人才”的目标,都是脱离实际的,目标很难达成。通过两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并没有考虑中高职两个阶段的不同学习任务和实践需求,因此致使一些中高职院校在定位上缺乏针对性和合理性。
课程内容一方面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反映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职业精神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学前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中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只有保持中职高职两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一致,才能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一方面要满足幼儿园的教师规范,并符合幼师专业标准的要求[13],另一方面又要保持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的独立性,避免出现教学资源的重复。
通过以往研究可以看出,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许多课程重复,比如儿童心理学、英语、学前儿童五大领域活动指导、幼儿文学、美术、书法、舞蹈、钢琴。中高职两个阶段时间内,学生学习同一门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的现象。有些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向与高职的教学实施产生冲突。中职阶段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有好的就业前途。虽然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共同要求,但在中职阶段过分看重就业培养,与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重合。培养目标的重合致使课程内容的重复,这就导致了学生走出中职、进入高职时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是两种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阶段的区别体现出中高职不同的办学主体。不同院校的教师之间缺少交流,没有机会共同开展教学研讨,所以很难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方面达成一致。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了解学生在中职阶段的学习情况,而中职教师对高职教学的研究与认识也不够,这就促使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衔接上出现问题。比如衔接的过程中专业建设不一致、教学改革的系统性不连贯等,最终导致中高职的课程衔接不统一。
中高职院校之间需要沟通,教师的沟通最为关键。中高职院校之间完全可以组建课程教研共同体。对于中高职教师来讲,了解和熟悉对方课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不同院校间可以开展教学互学活动,通过走院校、听评课、开展教学比赛等方式,更好地解决目前二者相互割裂的状态。课程是关键,但是教师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基础。教师间缺乏交流,各自为战,会致使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彼此不了解,继而与对方的课程目标和内容难以达成一致。因此,教师共同体建设尤为重要。共同体是一种知己知彼的状态,是可以最大程度汇聚教师队伍智慧的形式。中高职课程目前有众多复杂且重复性的内容,教学团队的组建可以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由教师之间协同工作完成授课。此外,对于教师团队的成员选定也要关注年龄、专业、职称、来源以及师生比。专业群建设要依靠教师,课程设置更是需要教师去实施,所以教师团队建设提升中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共同制订课程标准
中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对于教学中的环节,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制订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2.共同进行科学研究
中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共同参与科学研究,一方面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研究成果又能帮助中高职课程的衔接。
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间可以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通过听课和评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了中高职院校的课程衔接。
4.举办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学校可以举办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在比赛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和展示能力。另外,通过比赛竞争,激发教师的进取心,最终达成教师共同努力进步的局面。
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教育政策,切实解决中高职衔接中的问题。中高职院校可以采取校校合作的形式,或形成校企合作的职教集团,推进成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需要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比如中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分配等。专家委员会的成立保障了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统一性和合理性,为实现高职教育五年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成立的中高职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应按照固定时间组织学前教育领域内的专家研讨,研讨内容有助于做好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衔接。如果在实际发展中面临无法解决的难题,可以不定期组织会议进行研讨。学前教育中高职一体化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包括:调研用人单位并根据其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审议专业课程标准,并再次评估教学评价体系以及考试考核的方法;针对在实际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有效措施。
教育教学的基础是课程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目标将会使中高职课程衔接保持一致。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共进退的关系,在五年的教育教学中,不是各行其道,而是携手合作,加强沟通和交流。中职各学校之间、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之间首先要进行前瞻性的整体规划,在课程目标、课程计划的制定等方面实现统一一致。这样既满足了本学校的教学和毕业要求,又与中职、高职院校进行了良性联结。三年中职教育配合两年高职教育的联合培养,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五年的时间既培养了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要对各个方面整合,实现五年一体化的课程建设。教学中要注意相关课程的整合,合理安排中高职阶段的课程目标,从而做到学生所学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课程内容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中高职五年一体化教学需要保持课程内容的阶段独立性及全过程的连续性,两个阶段的教师要注意配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并探讨课程内容。以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语言教法课程为例,在中职阶段学生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在课程设计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很难独立进行,因为有一部分学生通过初步学习依旧不能理解中高职两个教育阶段的不同之处。因此,在课程设计上,要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弱势。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要有侧重点,应该更多侧重于传授给学生如何设计语言课程,而不是相关的语言理论教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下一阶段的培养做好准备。高职阶段的学习要区别于中职阶段,由于中职阶段的学习,对于课程本身已经有了了解和基础,所以在高职阶段应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全过程,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课堂的全过程都应该是为了学生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做准备。在高职阶段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想要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查缺补漏,完成中高职一体化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立德树人办学目标中的重要环节。中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衔接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德育教育,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4],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中职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对于未来的人生目标和职业倾向没有明确的规划。有些学生缺乏学习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专业的选择上也是遵从家长的意愿,自己并不知道所学专业对未来工作的作用。高职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有所增加,但同中职阶段的学生一样,也存在同样的困惑。有些学生难以区分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课程学习的不同,因此不清楚如何进行学习;同样,高职阶段的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和人生目标也没有清晰的认识,存在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情况。因此,在中高职整体的课程教学中,要充分理解课程德育教育的内涵与实质,实现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7],从而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对专业课程的各个部分进行改革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