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杨, 孙 磊, 孙 伟, 汪清清, 王成文, 彭再华,3, 高志勇, 曹学锋
(1.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金昌 737100;3.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3)
镍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被广泛用于飞机、雷达等各种军工制造业以及民用机械制造业和电镀工业等[1-4]。 我国镍资源丰富,总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25%,年产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8%[5]。 我国的原生镍资源主要来源于多金属硫化铜镍资源,具有嵌布粒度微细、共伴生关系复杂等特点[6-10]。 新疆某铜镍矿是难选高泥高镁硫化铜镍矿,相较于国内其他硫化铜镍矿,该矿含镁脉石矿物以滑石为主,在磨矿阶段极易泥化,浮选过程中通过机械夹带作用进入精矿,导致精矿氧化镁含量超标,选别难度加大[11-12]。 针对该矿石性质,采用二元混合抑制剂和捕收剂的铜镍混合浮选-铜镍分离工艺流程,实现了铜、镍的高效回收和有效分离,可为同类型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矿样取自新疆某矿山,其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主要矿物组成见表2。
表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表2 原矿主要矿物组成(质量分数)%
表1 结果表明,原矿铜、镍品位分别为0.09%和0.38%,是需要回收的主要有价元素;氧化镁含量为19.15%,是需要脱除的成分。 表2 结果表明,原矿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镍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其他金属矿物含量较少;铜主要以黄铜矿形式存在,镍主要以镍黄铁矿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由滑石、黑云母、辉石等极易泥化的含镁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该矿石属于高泥高镁硫化铜镍矿石。
经显微镜下观察,原矿金属矿物与硅酸盐脉石矿物之间主要具有以下嵌布特征:镍黄铁矿主要呈半自形、他形产出,呈块状、不规则状、粒状、细脉状嵌布,部分呈细脉状嵌布在磁黄铁矿中,大部分与辉石、橄榄石等脉石矿物连生。 黄铜矿主要呈半自形、他形晶产出,呈不规则块状、粒状、细脉状、浸染状嵌布,绝大部分与绿泥石、辉石、云母等脉石矿物连生,少量呈粒状、细脉状嵌布于镍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 脉石矿物主要由滑石、闪石、辉石、云母、长石、绿泥石、橄榄石等组成,另有少量或微量的石英、方解石、蛇纹石等矿物,嵌布粒度较粗,一般在0.043 mm 以上。
采用“铜镍混合浮选-铜镍分离”工艺流程进行试验,经磨矿试验确定磨矿细度为-0.074 mm 粒级占75%左右,试验原则流程见图1。
图1 试验原则流程
2.2.1 抑制剂组合试验
由矿石性质可知,该铜镍矿中易浮易泥化的含镁硅酸盐类脉石矿物较多,需通过多种抑制剂组合来进行有效抑制。 在丁基黄药用量70 g/t、丁铵黑药用量40 g/t 条件下,考察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玻璃、六偏磷酸钠和碳酸钠抑制剂组合对铜、镍浮选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结果表明,不同抑制剂组合条件下,铜品位和回收率变化不明显,镍品位和回收率有较大差异。 当水玻璃和CMC 组合使用时,获得了铜品位0.48%、铜回收率85.46%,镍品位1.45%、镍回收率69.85%的混合精矿,综合指标较优。 后续试验中确定使用水玻璃和CMC 组合作为含镁硅酸盐类脉石矿物抑制剂。
2.2.2 抑制剂用量试验
为进一步确定组合抑制剂的适宜配比,在丁基黄药用量70 g/t、丁铵黑药用量40 g/t、CMC 用量300 g/t条件下,考察了水玻璃用量对铜、镍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见图2。 水玻璃用量小于1000 g/t 时,随着水玻璃用量增加,铜、镍品位和回收率均呈上升趋势;之后继续增大水玻璃用量,铜、镍回收率开始下降,品位变化不显著。 确定水玻璃适宜用量为1000 g/t。
图2 水玻璃用量对粗选铜、镍指标的影响
水玻璃用量1000 g/t,其他条件不变,考察了CMC 用量对铜、镍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CMC 用量对粗选铜、镍指标的影响
图3 结果表明,CMC 用量低于300 g/t 时,随着CMC 用量增加,铜、镍品位和回收率均呈增长趋势;之后继续增大CMC 用量,铜、镍回收率开始下降,品位变化不显著。 确定CMC 适宜用量为300 g/t。
2.3.1 捕收剂组合试验
原矿中铜、镍品位较低,脉石矿物含量较高,使用单一捕收剂难以实现有价金属的应收尽收。 在水玻璃用量1000 g/t、CMC 用量300 g/t 条件下,考察了丁基黄药、戊基黄药、丁铵黑药和Z-200 捕收剂组合对铜、镍浮选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 捕收剂组合试验结果
表4 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组合使用时,可获得铜品位0.49%、铜回收率91.57%、镍品位1.34%、镍回收率76.95%的混合精矿,综合指标较好。 后续试验使用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组合作为铜镍混合浮选捕收剂。
2.3.2 捕收剂用量试验
为了进一步确定组合捕收剂的适宜配比,在水玻璃用量1000 g/t、CMC 用量300 g/t、丁铵黑药用量40 g/t条件下,考察了丁基黄药用量对铜、镍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丁基黄药用量对粗选铜、镍指标的影响
由图4 可见,丁基黄药用量从50 g/t 增加到70 g/t,铜、镍回收率逐渐升高,之后继续增大丁基黄药用量,铜、镍回收率开始下降;在整个丁基黄药用量范围内,随着丁基黄药用量增加,铜、镍品位均呈下降趋势。 综合考虑,确定丁基黄药适宜用量为70 g/t。
丁基黄药用量70 g/t,其他条件不变,考察了丁铵黑药用量对铜、镍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见图5。
图5 丁铵黑药用量对粗选铜、镍指标的影响
图5 结果表明,随着丁铵黑药用量增大,铜、镍品位下降,铜回收率先上升后降低,镍回收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综合考虑,确定丁铵黑药适宜用量为40 g/t。
在单因素条件试验和开路试验基础上,开展了闭路试验,并对药剂制度及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在铜镍分离过程中,以活性炭作为药剂吸附剂来脱除残余的浮选药剂,以此降低残余浮选药剂对铜、镍分离指标的影响。 闭路试验流程和药剂制度见图6,结果见表5。
图6 闭路试验流程
表5 闭路试验结果
表5 结果表明,闭路流程可获得铜品位25.11%、回收率79.90%的铜精矿和镍品位6.98%、回收率75.01%的镍精矿。 浮选精矿中铜、镍互含较低,铜、镍得到了较好地回收与分离。 同时,铜、镍精矿中氧化镁含量分别为2.02%和5.32%,满足氧化镁含量小于6.5%的冶炼要求。
1) 矿石中铜主要以黄铜矿形式赋存,镍主要以镍黄铁矿形式赋存,脉石主要为以滑石为代表的含镁硅酸盐类矿物;矿样中铜、镍品位分别为0.09%和0.38%,含氧化镁19.15%。
2) 以水玻璃和CMC 为组合抑制剂,以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为组合捕收剂,采用铜镍混合浮选-铜镍分离工艺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铜品位25.11%、铜回收率79.90%、含氧化镁2.02%的铜精矿以及镍品位6.98%、镍回收率75.01%、含氧化镁5.32%的镍精矿,实现了铜、镍高效回收和有效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