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慧
【摘 要】在新课改的春风下,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和谐融合的景象——关注学生,以生为本。但细看之下,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关注的地方:注重形式缺乏内容,简单呈现忽略提升,分层教学忽视差异。要想有效、合理地改革课堂教学,还是要切切实实地走进课堂,从细节入手,用新的理念解读教学本质。
【关键词】课堂细节 反思本质 改进行为
“课程”一词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跑道”,在新课改形势下,这“跑道”不是铺好的、供人们去跑的道路,而是一步一步跑出来的道。而在这条道路上首先学习“跑”的是一线教师。不管是“发展性课堂”“生成性课堂”,还是“生本型课堂”,都在传递这样的信息:教育观念应该立体多面,教育方式必须革新多样,教育评价注意细致多维。一线教师应不断学习吸收,将学习到的、理解到的应用在课堂上。
课堂教学的这一外显形式正在真实诠释我们对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看到,更多动手合作、探索出现在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自内心的辩论场面,让我们的课堂有了更多绚丽的色彩,教师不同形式的评价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喜悦。当然,难免也会有教师进入误区,碰到一些困难,会对以前的教学“全盘否定”,会迷失方向。因此,要想有效、合理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笔者认为还是要先切切实实地走进课堂,观察课堂的细节现象,用新的理念去解读这些现象背后的教学本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观察,试着谈一谈如何基于课堂现象,反思教师的教学,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
一、画,别只有形式没有内容
【现象一】
针对一年级的口算连线练习题,二年级的条形统计图操作题,三年级的分数认识中涂一涂、画一画表示几分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要求学生“用直尺”,并评价“连得很直,涂得很均匀,真认真……”对“用直尺连一连、画一画,涂一涂”这样的操作要求,大家都认为清楚明白,也是数学严谨精神的体现。
【反思】
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确很重要,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应有轻重缓急之分。在课堂教学的40分钟时间里,为了画得整齐、连得漂亮,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去画,笔者觉得这是不妥的。教师可以这样指导:“我们看到,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大家都把图形和数据正确连在了一起,都没有绕弯路和画多余的线条。”“你涂得真认真,用全部涂黑的方式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了谁多谁少,下次试试某同学用的打斜线的方法,这样可以既明了又快速表明谁多谁少。”
学生用尺画也的确是一种认真,只是教师不要刻意地强调。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常常在无意中强化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学生为了得到肯定就会一直坚持这么做。试问,除了严格要求的操作题必须用直尺辅助操作,那些帮助解题的线段图、平面或立体的示意图一定要用直尺吗?一刀切的“画图”要求反而增加了解题的复杂度和难度,往往会出现“把图画漂亮了,但时间不够了”的情况,甚至会出现“解题思路被压制,最终忘记了完整的解题过程”的情况。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有选择地使用学习工具,适时学会画草图。当然,画草图也不能和“随意”画上等号,细节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如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形,相邻的一组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分别增加原来的1—4,问现在的面积比原来的面积多多少?”在画草图帮助解此题时,可以不用尺画,但画的图要能正确反映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这样的“画图”要求,可以让学生明确画图的目的是清楚地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正确解答。
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只重视外在而忽视了本质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数学课堂的教学本质是让学生连出漂亮的线、画出整齐的图,还是要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等等。学数学,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无论课程改革有怎样的要求变化,数学知识的本质不会变,蕴含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也不会变。在数学课上,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解决了哪些数学问题,掌握了哪些数学技能。二、法,别忽略了学生思维的提升
【现象二】
搭配问题的方法讲解片段(有3种颜色的物体,可以进行怎样的搭配选择):
方法一:在图上直接圈画和连线
方法二:红 黄 蓝
红黄 红蓝 黄蓝
红黄蓝
方法三:1 12 13 123
2 23
3
方法四:A B C
AB AC BC
ABC
教师的处理方法:呈现学生的各种解答方式,请学生一一介绍自己的想法;再出示有缺漏的解题方法,和学生一起寻找错误,并改正。在所有的方式都处理完后,教师问学生:“有和生1一样的举手示意一下。”“有选择生2的吗?请挥一挥手……”最后,多媒体出示教材上的表格整理法,和学生说明教材上的表格整理法其实和大家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是加上表格后,看上去更加规范和清楚了。
【反思】
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中,一般都非常注重学生想法的反馈处理,就像上述片段中出现的一样,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想法,先让学生呈现自己的个性化方法,并给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然后再进行归类反馈。执教教师认为,在反馈交流中,学生一定能找到各种方法的相同点,在比较中充分感受到一一列举的优点,因此没有组织学生进行方法优化的处理。很明显,这样的处理显得仓促了点,资源的呈现也有点过程化。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虽然呈现了自己的想法,但这个过程还是一个个独立的“被”呈现的状态,缺少了教师必要的引导,学生不会主动进入提升反思阶段。以生为本的课堂要求,应该呈现的是有教师、有学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互动共生长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资源,除了利用这些资源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仔细观察,找找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通过追问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以这些答案为思考材料,让学生在观察中辨析思考,从而对多种方法進行优劣排序,进而重新选择。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抽象的过程,也让学生发现了规律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学,带着目标学。单纯的模仿记忆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交流反思,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高效的,能全面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与发展。这种全新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问题意识。创设情境,给学生构建一个生疑的空间,让学生面对生成的问题不断探寻个性化的方法,在经历和体验中理解全新的学习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变革。
三、齐,别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存在
【现象三】
在教学“探索简单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时,教师要求学生先用方框在数表上移一移,再用铅笔在数表上连一连,最后列算式算一算。这看似很科学的安排,可是在课堂上实施起来,却不尽如人意。我们看到的是:连一连了,还有人在移一移、算一算,还有人会拿出框来移一移。
【反思】
教学设计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移一移、连一连、算一算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从教学层次的角度看,让学生经历移一移、连一连、算一算的过程,这也是从易到难的进度,这也是正确的。但在课堂实施中,把每个方法作为三个单独的教学环节,把三个方法完全地割裂开来,在“连一连”时,忽视“移一移”存在的必要性,到“算一算”时,更是直接否定了其他两种方法存在的需求性,这是忽视学生差异性的表现。当教师认为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层次发展的特点时,教师在潜意识中已经把学生都归为一类了,都是统一线性思维的学生。“由移到连,最后到算”,这只是理想中的学生发展层次。现实是,我们面对的学生群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有差异的个体组成的,他们的发展也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在“移一移”时,可能已经有学生在“算一算”了,到“算一算”时,可能还有学生停留在“连一连”。这才是真实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现象,学生的认知风格也是存在差异的。在解决问题时,有的学生就喜欢动手用实物操作感知,这时候“移一移”是他的最佳选择;而有的学生喜欢把结果用画图的形式展示出来,用简单的线条“连一连”是他们的最佳呈现方式;还有的学生就喜欢用算式的形式直观表达他们的思维过程。我们一直所说的以生为本,不能以教师眼中的学生为本,而应该是以现实的学生为本。只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正确认识他们在思维和习惯上的差异性,科学对待课堂中的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才是真实而自然的课堂。
对于习惯“移一移”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每次都用小框框出来,线条会重叠,会不会有点乱啊?想一想,能用更简单的方式框出来吗?比如说,把框简化为一条线条,试试看吧。”对于处于“连一连”思维阶段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自己说一说:“为什么连最后一条线条就可以知道前面移了几次?”学生在组织语言进行表述的过程中,认识到“总数-1”和“连一连”的本质是一样的。通过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在原有的思维水平上进行提升,润物细无声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课堂细节处,能真实折射出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落实新课程理念,我们可以聚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根据课改重塑教学行为,我们可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运用的学习方式。只要教師走进课堂,关注课堂细节,分析其根源,深入地发掘它,摒弃不利于新课改的教学观念及手段,就能收获启迪。
让我们一起追求实践与艺术的统一,真正践行新课程、新理念,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扎实、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