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校合一”校对工作中认知错觉的预防策略

2023-11-16 20:50刘火苟
出版参考 2023年10期

刘火苟

摘 要:由于学报编辑部人员有限,常常缺乏专门校对人员,编辑不得不同时担任校对工作。在“编校合一”的现实情况下,编辑在校对中需要特别警惕可能存在的注意错觉、记忆错觉、期望偏差及自信错觉等认知错觉。为预防这些认知错觉,应建立校对核查要素清单,利用知觉特点进阶式校对,还需要明确出版流程中的校对责任,合理利用专业校对工具,必要时发回作者自校,以尽可能减少编校差错,确保文稿的质量和准确性。

关键词:编校合一 编校质量 认知错觉 责任校对

编校工作是编辑与校对工作的合称,是出版工作两大核心环节,二者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在流程上前后接续,互相支持,相辅相成。然而,近年来,校对工作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高校学报编辑部的稿件已实现了电子化,“校异同”的工作相对少了,更多的是“校是非”。文稿中有多种“是非”,包括观点内容、篇章结构、政治思想、排版设计等,与编辑工作有很大的重合。另一方面,学报编辑部隶属于所在高校,受限于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等条件,编辑部几乎都缺少专门的校对人员,大多数编辑身兼数职,集采、编、校于一体,既是组稿人,又是责任编辑,同时负责发稿后的校对工作。在上述情况下,校对工作的独立性被弱化,逐渐变成了事实上的“编校合一”。从字面来看,编校合一指的是将文稿内容的编辑和审校工作交给同一人来完成。由于需要同时承担编辑、审校两种职责,其反复阅读相同内容容易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或陷入主观臆断,或感觉迟钝,很难做到严格的检查和校改,因此在实践中,一般是编辑部集体采取“交叉校对”的方式进行。[1]不过,交叉校对只是编辑身份的临时转换,并非专责校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编校质量隐患。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校对训练,在编校合一的现实情况下,学报编辑在校对中需要特别警惕可能存在的认知错觉,以避免错漏,确保学报高质量出版。

一、期刊“编校合一”面临着提高编校质量的挑战

自2014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出版物质量专项年”活动后,从各省市所进行的期刊编校质量检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存在的编校质量问题。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关于2019年本市期刊编校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中,共检查期刊612种,其中有31种编校质量不合格(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二),占比9%。[2]2019年,湖南省组织全省期刊编校质量检查,共检查期刊247种,不合格的期刊24种,占比近10%;[3]2020年辽宁省开展全省期刊编校质量检查,在98种受检期刊中,13种期刊被认定为编校质量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3%。[4]

从上述编校质量的检查结果看,期刊出版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期刊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很多,然而在编校合一的现实条件下,更容易引发编校质量问题。一方面,特定编辑(执行编辑或责任编辑)从组稿、编审到校对,其间文本“看”过多遍,难免因熟悉而对文稿内容产生认知盲区。另一方面,即使是学报编辑部普遍通行的编辑交叉校对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虽然编辑本身多少带有校对的功能,但编辑和校对毕竟不是一回事,编辑更多的是“纵揽总观”,从宏观上把握文稿的“好不好”,校对则是“细辨详查”,相对微观地把握其“对不对”。在实践中,编校合一如无特别的制度规约,容易造成“以编代校”,编校失据,导致一些本应该被消除的错误没有及时发现,给刊物带来不良影响。

即使在编校分开的专职校对中,校对人员虽仔细核对,反复检查,也可能会留下令人遗憾的差错,而编校合一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更提高了这种出错的可能性,特别是纯粹的编校合一,编辑对文稿已先行审核过,在后期校对中,因一而再、再而三的单向刺激造成精神疲惫和反应迟缓,以致对于非常明显的错误却“熟视无睹”。这种熟视无睹,与校对时产生的心理認知错觉往往密切相关。换言之,在编校合一的校对工作中,我们尤其要警惕那些由于受心理、情绪、认知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引发的注意错觉、记忆错觉、期望偏差及自信错觉,并在工作中加以预防,才能尽可能减少差错。

二、期刊“编校合一”校对工作中应警惕认知错觉

校对的认知错觉是指在进行文稿校对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自己的大脑会自动矫正错误”的错觉。具体来说,当我们看到一个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或者标点符号错误的句子时,大脑可能会自动纠正这些错误,使得我们认为没有错误。在编校合一的工作流程中,校对者习惯快速阅读并且在心里默默将句意再现出来,并在眼花缭乱的文字中筛选出需要校正的信息。在此情境下,一方面,我们会不自觉地忽略那些微小的错误,例如,文稿中某句话多打了一个“的”字,或多用了一个标点符号等。另一方面,即使比较大的错误,比如文稿中将“政协XX市十届四次会议开幕”错写为“政协XX市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校对时扫过此句,也可能对其错误毫无察觉。这些主要是认知错觉的干扰所致。常见的认知错觉主要有注意错觉、记忆错觉、期望偏差、自信错觉等,在学报编校合一的校对工作中,尤其应加以防范。

(一)注意错觉

校对是通过校对者的感官——视觉,对校样进行点、线、面的“扫描”,不论是对照原稿“校异同”,还是就语言文字的理解“校是非”,都要求以视觉注意去消除排版中的一切错误,堵住一切疏漏。它要求校对主体有很高的注意力。[5]然而在编校合一中,校对者前期一般接触过稿件的审读,因此在后期校对中须警惕这种认知错觉产生的无意视盲。校对中的注意错觉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第一,因认知容量有限而出错。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认知容量是有限的,受到任务复杂程度的制约。当人们在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任务时,会把自己全部的视觉注意力集中到某个区域或物体,会自动忽略那些他们未注意到而自以为看到的东西,以致出现差错。以高校学报为例,一般来说,学报的编排要素繁多,正文标题页的页眉标有中英文刊名、中文刊期、英文刊期(缩写)、页码等,大标题之下有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页脚有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作者简介、基金号等,有的页脚还有注释。正文其他页页眉有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总)刊期、页码等等。另外,各种字体兼备,正体斜体并存,上标符号常有,要素繁多而且复杂。不要说文稿内容,光在形式上要校对的要素就数不胜数。几年前,笔者在完成某期学报的校对后通知付印,结果印刷出来验收时发现出了重大差错——内文页眉右上角应该写“XX学报第3期”,竟然赫然印着“XX学报第2期”,致使整期学报重印,蒙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在教训反思中笔者对注意错觉有着切肤之痛。

在心理学上,注意错觉涉及人类大脑的认知过程,至少包括注意与知觉两个方面。通常来说,人们都会认为,应该可以看见在自己面前的一切,但事实是,大脑的认知容量是有限的,短时间内只能处理来自视觉世界的一小部分信息。事物映入眼帘并不能保证就能“看见”它们,或者说,知觉过程并没有对其中的一部分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合。认知容量的有限性还表现在“占线”上。一个会计记账,因为边聊天边记账,结果聊到“十月怀胎”,会计把报销款项记为“十月怀胎”。后来查账,会计怎么也想不出为什么会在账簿上写上“十月怀胎”。[6]这是因为聊天和记账同时在耗费大脑的认知资源,由于语言过程需要额外的资源来计划,二者互相挤占认知资源,使得记账过程不经意间被“占线”。在校对工作中,我们很难一边校对一边跟人聊天,如出现分散注意力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文稿中的错误从眼皮底下溜走。

第二,因认知意外而出错。认知意外是指人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发生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疏忽或因为信息过于复杂超出了心理预期所致。有事实表明,一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驾驶飞机着陆时,在视线良好的情况下经常对机场横亘在跑道上的飞机“视而不见”以致着陆时发生“跑道侵袭”事故。飞行员的任务是以正确的操作程序驾驶飞机,认为跑道上的意外情况应该早就被地面指挥系统清除掉了,他们习惯于完全信任地面指挥系统,所以地面上哪怕是出现很小的异常也在他们的预料之外。[7]在编校合一的校对工作中,也常常发生这种情况。有一次,编辑部同事通校完后付印,作者拿到样刊后打来电话反映说,文章二级标题的序号有误,文中各部分按顺序应为“一”“二”“三”“四”却写成了“一”“二”“三”“五”。后来责任倒查,原来责任编辑初校时对拟用的稿件进行了删改,认为原来第四部分与主题无关就直接删去了,却忘记将原文第五部分的题序“五”改成“四”,而后期的编辑自校乃至编辑交叉校对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这其中的道理就是,他们在校对时潜意识里都以为之前的编辑工作中已经将文稿内容处理好了,各标题编序问题的错误在他们的预料范围之外,以致对如此明显的错误“视而不见”。

(二)记忆错觉

人们原以为自己可以看见眼前所有的事物,但是注意错觉的发现证明了这种固有观念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同样,人们对记忆的认识与记忆的真实工作情况也是存在巨大差别的——这就是记忆错觉。记忆错觉是指我们在回忆过去的事件时,可能会产生偏差和错误的记忆。这是因為人的记忆信息受到了太多因素的影响,这些信息早已在大脑中交织在一起,使人们自己都难以分辨。在编校合一的校对工作中,由于我们需要不断地阅读和审校大量的文本信息,就可能产生记忆错觉。由于又“编”又“校”,后期校对者容易将稿样中正确的文本信息与自己之前相似但不同的记忆混淆,从而替换原有文本,导致对的变成错的,产生编校质量问题。有的则是对校样内容的认知在记忆上因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出错,却误以为“明明记得是这样”。事实上,人的大脑异常复杂,当信念、情感发生变化或者预料之外的物体发生微小变化时,记忆也可能会改变,记忆并不是越清晰(所谓的“明明记得”)就越可靠。为避免记忆错觉的发生,校对时应该以“空杯”心态,一字一句阅读文本,并确保自己的审读是准确和完整的。在对文本中的事实有一丁点儿疑问时,也应该立刻进行核查以确认,包括尽可能地核对名称、数据、日期、时间等信息的真实性,以避免出现因误解或不完全的信息而导致的记忆错觉。

(三)期望偏差

期望偏差是指人们通常会首先看到他们期望看到的内容,并且容易忽略掉实际上存在的错误。换言之,人们基于目前的期望来快速评估信息,特别是快速阅读时会忽略文本中存在的显著标识符号。期望效应的本质是一种思维定式或者心理定式。在期望效应的作用下,当我们校对到一些固定的搭配或熟悉的语词表达时,大脑会自动完成一些内容,而这些内容可能是原文中没有的或者错误的。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看到的并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解读和理解。有时候,期望偏差源于镜像效应。镜像效应是指人们在熟悉的事物或语言环境中,倾向于把相似的单词和句子想象成一模一样的,从而忽略掉其中的区别。把“王”误认为“主”字,就是心理定式与镜像效应相叠加导致的期望偏差。因此,在校对过程中,应该反复查看每一个单词和句子,从细微的错误中发现问题。必要时使用专业的校对工具先行处理,从而达到避免出现期望偏差的情况。

(四)自信错觉

校对过程中的自信错觉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忽视常识。校对时认为某些问题显然是正确的,自信满满而缺乏求证精神,没有进行验证确认,忽略了实际存在的错误。二是自以为是。在校对中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意识到所有错误”或者只需要浏览一遍,就可以找出是否存在错误和瑕疵。自信错觉表面上看是一种感觉,实际上反映了编辑真实的能力水平。为此,应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寻找提升和改进的机会,以避免产生自信心过强导致误判乃至失误的情况。

上述四种错觉是校对工作中常见的心理偏差,对学报编校合一的校对工作而言,必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注意错觉涉及视觉扫描读取的特点,记忆错觉是知觉的提取与再现,期望偏差是感知觉的先入为主,自信错觉则是校对过程中对注意错觉(认为自己“看到”了)、记忆错觉(认为自己“记得”)、期望偏差(想必如此)的不自知而导致的盲目自信。实际上,“看到”了不等于“看见”,“记得”不等于“记准”,“想必如此”的却“未必如此”(见图1)。

三、“编校合一”校对工作中认知错觉的预防

深入了解校对中容易产生的认知错觉,使我们对校对心理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这种认知显著地影响了我们进行校对时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克服认知错觉带来的弊端,在编校合一的校对工作中,我们需要建立校对核查要素清单,利用知觉特点开展进阶式校对,明确编校过程中的责任归属,合理利用专业校对工具,努力不遗一丝错误。

(一)建立校对核查要素清单

根据学报构成要素繁多的特点,校对时可将需要核查的要素制成表格(见表1),方便校对时一一核查,避免疏忽遗漏。

(二)利用知觉特点进阶式校对

由于知觉在注意及记忆、心理期待等方面的特点,在编校合一中,编辑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多阶段的校对。就避免注意错觉而言,进阶式校对很有必要。在初阶校对时,可将打印的双栏文稿折起或遮蔽一栏(比如右栏),让全部注意力(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自动落在另一栏(左栏)上。同时尽可能缩小注意的范围,一字一符,仔细审查字、词、短语、语法等方面有无差错。二阶校对,主要审查事实性错误、知识性错误等。要发现这些错误,应适当扩大注意的范围,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三阶校对,可以从文字中抽离出来,重点审查图表错误、版式错误、设计装帧错误等。这种校对是对注意力的合理分配,使知觉的范围从字句段,走向篇章,再走向整期学报,由微观到宏观,尽量不留一处死角,不留一丝错误。

(三)明确出版流程中的校对责任

当前,在学报编辑部人力有限的条件下,编辑集体循环交叉校对可以避免同一人对相同内容反复审校的风险,有利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发现文稿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8]然而,如何解决责任编辑之间是否尽心尽力校对的问题?很显然,在编校合一工作流程中,需要明确编辑的校对责任。我们建议在文章末尾,除了“责任编辑”,还应加上“责任校对”。责任编辑侧重于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谋篇布局的整体把握,做好审查稿件、提供建议、进行修订、协调作者和最终审核的工作。当他成为其他人责编文章的责任校对时,就要调整工作内容和关注重点,侧重于对文本的细节规范和修订,如文字、语法、逻辑、标点符号、数字、单位、图表、参考文献等,还需要协调文本中各个部分之间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当出现编校质量问题时,责任编辑和责任校对工作内容有交叉的,以其工作重点判断责任归属。比如,文章观点、思想、内容有问题的,追究责任编辑的责任;文章字词、语法、图表等细节出现错误的,追究责任校对的责任。很显然,责任校对既然享受了署名的权利,必然也要承担校对的责任,因此,各编辑在担任彼此的责任校对时必然尽心竭力。这样的编校合一就只是功能的合一,而不是责任上的一团囫囵,混同合一。

(四)合理利用专业的校对工具

当代认知科学认为,人类认知智慧除了分布在个体的心智、社会群体以外,还分布在一些物质的和环境的结构中。认知的人工制品,就是那些使我们变得更聪明的东西,因为认知人工制品增强了使用者的认知能力,延伸或加强了人的某些认知功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9]在校对市场,已经有不少优秀的专业校对软件,可自动校对文章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政治类敏感词、标点符号错误、多字漏字等错误,查错的准确率比较高。有的还可以核查一些不易察觉的异体异形错误、知识性错误、图表内容错误,与此同时也能保障检测的内容不泄露等。并且,编辑部也可以根据需要收集一些特定学科的错误,加入软件的错词库里,让校对更加精准、智能。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校对工具提供的各种校对建议并非都是正确的。在接受工具建议时,应该进行审慎的判断和决策,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另外,不可完全依赖校对工具:即使是最好的校对工具也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校对能力。因此,在使用校对工具时,仍然需要借助人力进行二次校对和核查,以确保文本的準确性和流畅性。

最后,本着“宁慢勿错”的原则,在学报付印之前,编辑部可以发回给作者自校一遍(要求限期发回),特别是对于一些公式、图表较多的文稿来说,作者自校更有必要。这样做既经济又可靠,也是尊重作者的表现,作者一般也乐于配合。如此,多一双审视的眼睛,刊物就自然会少一丝差错。

四、结语

应该说,在文稿校对工作中发生认知错觉有时是无法避免的,即使专业的校对人员也是如此,何况是在编校合一的情况下,集组稿、统稿、内容审读、学术不端审查、校对、核红、发排、邮发、交换等具体事务于一身的编辑。其实,克服认知错觉的最好办法就是认识它、正确对待它,即只有自觉警惕校对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认知偏差,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评估和审核,充分降低隐藏风险,制定更好的预防策略,才有可能堵住校对环节的各种差错,逐一排除编校漏洞,提高期刊出版的质量。

(作者单位系福建教育学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