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群英
不少人都有得皮肤病的经历。对于症状比较轻微的皮肤病,部分患者或是觉得麻烦,或是觉得尴尬,不愿意看医生,而是选择自行购买药物治疗。但是皮肤病的类型不同、病因不同,适用的药物有所区别。盲目用药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而且可能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皮肤病患者应了解下面八项用药建议,正确用药,早日康复。
1.切勿擅自用药
很多人认为皮肤病外用药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能够“消炎杀菌”的,随便买一支药膏涂一涂,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市面上销售的皮肤病外用药物种类繁多,所适用的皮肤病类型和症状不同,且部分药物含有激素成分。如果随意使用药物,不仅可能无法治愈疾病,还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一部分患者希望借助民间流传的偏方治疗皮肤病。不可否认,部分患者应用偏方后的确有效果,但这些方子并不能“包治百病”,且缺乏医学研究成果支撑,盲目尝试可能造成过敏等令人更难以忍受的后果。
2.用药之前查明病因
如果您的皮肤出现红、痒、痛、起皮屑等疑似皮肤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再对症用药。皮膚病的病因十分复杂,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外部环境变化、机体过敏、内分泌紊乱等。只有明确病因,医生才能为您制定针对性用药方案,让您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患者就诊时,医生要通过了解病史,进行过敏原检查、真菌检查、血常规检查等,确定具体的致病原因。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结合皮肤损伤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服和外用药物。例如,针对毛囊炎、脓胞疮等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可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针对手足癣等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应当选择抗真菌药物,比如咪康唑。
3.皮肤病用药要“因人制宜”
皮肤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皮损部位、症状表现、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医生用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到因人制宜。例如,对于婴幼儿皮肤病患者,由于其皮肤娇嫩,免疫系统不完善,对于药物的耐受度不高,应选择作用温和的外用药物。孕产妇用药时,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影响胎儿。部分患者的皮肤敏感,用药时首选低浓度药物,建立耐受后再适当增加药物浓度。普通健康成年人的皮肤相对较厚,用药时可以选择效果好、见效快的药物。
4.药物不良反应不可忽视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患者在用药前需要全面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遵医嘱用药,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例如,激素类药膏可能诱发或加重感染,所以病毒、细菌、真菌性皮肤病不适合使用相关药物。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涂抹处的皮肤容易变薄、萎缩、干燥,也可能引发多毛、粉刺等症状。此外,激素药膏有引发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比如肥胖、骨质疏松等。因此,是不是必须使用激素类药物,具体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长,都需要医生经过慎重考量后决定,患者不可自行用药。
5.选择适合的剂型
皮肤病外用药物的剂型有很多种,如溶液、粉剂、洗剂、软膏、凝胶、乳剂、糊剂等,需要根据皮肤损伤的特征选择。如果患者出现以红斑丘疹为主的急性炎症性皮损,皮肤未发生溃疡,可以选择粉剂或洗剂类药物,比如滑石粉、氧化锌粉、炉甘石洗剂。如果皮肤有溃疡,并且有较多的液体渗出,应该使用溶液湿敷,比如3%的硼酸溶液,能起到清洁皮损部位、减轻水肿的作用。如果患者的皮肤干燥、脱屑,或者有慢性炎症、皮损增厚的情况,比较适合用乳剂、糊膏、软膏。这几类剂型具有较强的渗透力、作用持久,并且能对皮损处形成润滑、保护作用。
6.用药时间、次数要适当
皮肤病的治疗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药物见效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患者比较心急,会在短时间内多次用药,希望可以快点治愈。但外用药物不是用量越多、次数越多,效果就越好。如果过量使用,反而可能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人体皮肤的吸收能力有限,短时间内多次涂抹药物,无法实现增强药物疗效的目标。
患者应根据医嘱确定皮肤病外用药的使用剂量和次数。如果您使用的是洗剂、溶液,皮肤上的药物会在短时间内挥发,一般情况下可间隔2~3小时用药1次。软膏可以长时间留在皮肤表面,作用的时间长,一般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即可。
7.正确涂抹,效果更佳
患者的病损情况不同,外用药物的剂型不同,应讲究涂抹方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使用外用药物前需要适当清洁皮肤,建议使用清水轻柔清洁,不要用热水、肥皂水等,以免刺激皮肤。如果皮损部位出现了硬化,用药前可以使用温水软化硬结,有助于皮肤损伤部位对药物的吸收。如果脓性分泌物比较多,应使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之后涂药。
对患处涂抹药膏时,不建议使用棉签。因为棉签会吸附药膏,减少留在皮肤上的药物量。建议您清洗双手后,将药膏挤在患处或者指腹处,轻柔均匀地将其抹开。药膏涂抹的范围要比皮损部位大,药膏均匀铺开后用指腹轻轻按摩,以表面看不见药膏为宜。部分药物需要涂抹之后用保鲜膜进行封包以加强疗效。
8.身体不同部位用药不同
面部、乳房、腹部、阴部和四肢屈侧部位的角质层比较薄,皮肤敏感,应尽量选择对皮肤刺激性小的药物。特别是选择面部用药时,要避开酒精溶剂、强效糖皮质激素和含有染色作用的外用药。
毛发多的部位用药应尽量选择液体药物,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剃去毛发再上药。如果皮损部位位于头皮,患者可以选择洗剂、乳膏,治疗期间每3天洗一次头发。脖子、背部、四肢两侧部位患病时,可以根据症状选择药效相对较强的药物。因为这些部位的表皮角质层较厚,对于药物的不良刺激的耐受性相对较强。
如果您发现自己或者家人朋友出现了皮肤病症状,千万不要图省事儿随意用药,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如果皮肤比较敏感,建议您先在正常皮肤上适量涂抹,一小时内无不良反应后再使用外用药物。在用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请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