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隐秘的“厌女”,做到性别间的理解和尊重

2023-11-16 14:04杨莉盈
客联 2023年7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

杨莉盈

摘 要:厌女症在男女身上的表现并不对称,在男性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而在女性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一种是认为自己不如男人,同性之间相互歧视,还有一种是将自己视为女性中的“例外”。其存在隐秘却又与人们相近,常常自己也意识不到。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可以看到刻板印象和厌女的社会构建。深刻认识女性主义,是超越厌女症的一条路径。

关键词:厌女;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

一、前言

2023年年初出现了一则新闻,一名染了粉红色头发的保研女孩遭受网暴后患上抑郁症,在与网络暴力和抑郁痛苦地斗争了一段时间后,女孩最终选择离开这个她曾经热爱的世界。女孩因为染了粉红色头发而遭到长期语言暴力,不得不走上漫漫维权之路,并最后在重重压力下离去,粉红色头发到底惹了谁?

在西方日常生活里,粉红色在18世纪中期才开始流行,当时粉红色是一个新的流行颜色,并不区别性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粉红色的含义发生变化,被重新赋予了含义,对女性性别含义的强调使粉红色派生出情欲含义,而后又被赋予了朋克文化中的反抗精神等。不同时代中,粉红色被赋予过各种不同的含义,颜色没有变过,但“粉紅色”却又一直被改变。这起事件中,“粉红色头发”似乎成为了原罪。大量网络评论中出现“陪酒”“小姐”等字眼,说“粉红色头发都能上硕士”,说“粉红色头发与为人师表不配列在一起”等等,刻薄的言语愈演愈烈,恶毒的谣言不时出现。

人们拥有发表自己实事求是看法的权力,但却没必要随意将某些事情或现象与一些低俗、肮脏的词汇放在一起,更不应该毫无代价地随意造谣。许多人对年轻女孩的逝去感到痛心和惋惜。

过往,社会中也曾出现过网络暴力的事件,受害对象既有女性也有男性,当然,网络暴力和语言攻击应该得到约束、整治和惩戒,警惕与反抗暴力的意识应得到提升和进一步加强。而另一方面,当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除了网络暴力,这一头粉发所能带来的后果同样令人感到惊悚。网友的评论言语之恶俗、之刻薄,听一两句都让人觉得生理不适,在这些言论背后,反映着人们对“粉红色”甚至是“漂亮女生”、“爱打扮的女生”充满了偏见,充满了社会的构建。在这些社会构建下, “粉红色头发”的女性不能与优秀挂钩吗?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恶意?人们觉得粉红色头发的女性“应该”是怎样的?优秀女性必须是不打扮、令人不悦等被建构出来的刻板印象吗?

在对女性印象的构建下,能发现这背后存在着对女性的轻视、蔑视,迟钝的我才隐约更感觉到世界上的女性,似乎在生存中往往都容易受到包括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而在学习女性主义相关内容的时候,了解到了一个对我来说十分新颖的词——厌女,让我发现了自己当下对性别理解仍然浅薄。回想起读书时期,在常有老师以爱打扮的女孩早恋、叛逆为反面举例的氛围下,有段时间自己对于“打扮”“美丽”的词语比较轻视,相反,喜欢做出一些所谓“爷们”的行为和动作,喜欢玩男生常玩的游戏,听到长辈认为男生更擅长数学更是下定决心学好。因为“芭比娃娃”代表的“女性化”,小学的我认为只有娇弱的小女生才会喜欢,所以也会避开这些玩具。现在看来,尽管从小就听说并认同“男女平等”的概念,口口声声坚信“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胜须眉”,当时的自己对于“女性印象”可能就有着不正确的认知,而努力把自己成为所谓的“例外”。隐秘而可怕的“厌女症”离每个人如此接近,常常自己也意识不到,我直到读了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的《厌女》之后才对自己这种奇怪的感觉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厌女症,隐秘而可怕,且不止于男性。

二、隐秘而无孔不入的厌女文化

首先,什么是厌女症?

厌女症在男女身上的表现并不对称。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即绝不将女人视为与自己同等的性的主体,而是将女人客体化、他者化;上野在书里的说法是,对具有厌女症的男人来说女性只是一个能让他们产生反应的“符号”。男人性幻想的文本与“东方主义”极为相通。

而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女人的自我厌恶.一是认为自己不如男人,二是同性之间相互歧视;还有一种是将自己视为女性当中的例外,“我不是一般女人”,站在了产出厌女症的父权制一方,并协助这种体制的强化和再生产。现实中可以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物化,通过与其做出区别并与他人同化而实现的对女性歧视等;女性对男性的极度崇拜和对性别自卑等。另外,上野认为女人厌女症的来源于其母亲,其从母亲处学来。母亲通过厌恶女儿的“女人味”而在女儿心中根植下自我厌恶的意识。

为何“厌女症”会如此顽固?第二章中,上野阐述了“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的概念。男性的价值来源于得到其他男性的承认、评价和赞赏,而不是由女人。这种男人向男人寻求认同的欲望,就是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男人相互承认对方为男人,是他们之间的团结,从而要把女人和同性恋隔绝在团体之外。男性为了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要将女人他者化、客体化。男人的同性社会性欲望,建立在厌女症的基础上,由同性恋憎恶来维系。

上野阐述的第三点是“性的双重标准”。面向男人的性道德与面向女人的性道德不同,具体来说,男人的好色被肯定,而女人则被认为应以对性的无知纯洁为善。性的双重标准下,对女性进行异化。性的双重标准将女性二分化,即“妻子/母亲”与“娼妓”,分别被赋予“圣女”与“荡妇”的内涵。对于前者,男性将她们的身体与性快感分离,男性无法接受她们可以享受性的快乐;对于后者,男性将她们看作身体的附属品、纯粹的性器官,男性也无法接受她们会有自己的想法与人格。“圣女”和“娼妓”都是压抑女性的两种形态,而在父权制下女性群体被阶级分化,“圣女”自视甚高、歧视娼妓的逻辑中,包含着对等级观念的肯定,以及对社会权力结构的服从。上野在这里提出了不应歧视娼妓的观点。现代女性主义反抗的不应仅是男人对女人的压迫,更是这背后的权力结构和等级观念。在这部分的讨论中也反映出对女性身份的构建,父权制话语让女性被构建为“应以对性的无知纯洁为善。”这些构建的出来的女性“应该是怎么样的”,“应该做什么”的观念嵌在文化、习俗等规范中,如果没有对此观念的敏感性则使其更加隐秘,却又对社会中生活的女性带来处处约束和影响。

而后的第四到第十四章,作者对“无人气男”、儿童性侵者、皇室、女人等多个群体可能出现的厌女症进行了阐述和探讨。这本书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厌女的来源、横面情况与纵向情况等都阐释得很清楚。

三、社会性别理论

在谈及对女性的蔑视时,还可以用一个理论视角去看待和分析——社会性别理论。社会性别分析的关键范畴是“社会性别”概念。生理性别指婴儿出生后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证实的男性或女性。社会性别则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男女有别的期望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即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属于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同样地,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女人并非天生,而是被塑造形成的。”传统文化中常常提及“女柔男刚”的社会性别角色,“女主内男主外”的家庭角色分工,事实上并不是直接由生理决定的,而是由社会造成的,由文化、习俗、观念、行为等因素建构的。而这样的社会建构是能够被变化的。因此,女性的从属地位从来就是被压迫而产生的,是社会文化歧视的一种结果。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并非指所有的男人压迫所有的女人,而是指社会中的男女处于一个相对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之中。

当我们理解社会性别,便可以由此分析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以阳刚理性为主的男性角色气质,以温柔感性为主的女性角色气质就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下形成的社会性别规范。在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女人不应该强悍”“男性不能流泪”等的话语,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性别的印象。在这种父权制视角下产生的,在这种对男女两性本就带有不平等期待而构建的社会性别规范下,全社会则容易产生一种认为女性就是被男性视角规定、应该依附于男性、轻视女性的“厌女”情绪。而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物质和观念都在不断快速更新与变化,部分女性思想进步,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和传统社会的不同,此时则容易引起这些仍然深刻坚信着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的人的不解。厌女的话语和行为会进一步地出现,表露得更为明显。

结合《厌女》一书中的内容,可以发现其中“对符号发情”的背后,毫无疑问它是由社会建构出来的,而建构它的,正是我们这个二元性别下,赋予很多专属于女性的符号,进而将女性色情化、客体化的社会。就如粉红色本清新可爱,纯粹无瑕,但在被构建后——人们看到粉色,就是看到娇小、柔弱、甚至艳情的符号,粉色在社会的概念语系中,早已不仅只是粉色。被污名化的粉色,也是无意识的厌女症。

四、什么是女性主义

那么,厌女症能超越吗?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尝试提出了超越厌女症的两条路径。首先,一条是女人的路径,上野指出女人的路径,就是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路径。

另一条是男人的路径。男人的路径是停止将与身体相关的性、怀孕、生育视为“女人领域”,不要贬低自己的身体以及以身体为媒介的亲密。既不将他们视为支配控制的对象,也不视为威胁恐怖的源泉,而是完整地接受下来。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并努力不将女人“他者化”。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不把性别自动带入某些领域。都说“女人撑起半边天”,但并没有明说女性在哪些方面来“撑起”,如果仅仅是女性的“撑起”,可能就会出现诸如“丧偶式育儿”等的情况,也许男性应该尊重女性、相信女性,同时也能自己融入原本以为的“女性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

生活在一个厌女症影响太深的世界,上野指出所有人都有厌女症,即使是女性主义者。而女性主义者就是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并决意与之斗争的人。对于女人,女性主义是自我和解之途。

女性主义不仅是一个哲学视角或方式,还是一套尝试解释各种压迫女性现象的理论。女性主义理论致力于挑战不平等的性别秩序,旨在获得性别平等与妇女解放。两个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女性主义的浪潮。女性主义的第一次浪潮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其基本立场被表述为是一种社会正义的观点,另外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特别是早期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将"理性"视为重要信条。然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受到的批判在于,其提出的保守改良方案批判的矛头还未涉及更深层次的父权制社会结构,也未能给男性主宰女性的社会附上一个新的道德标准。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为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将物质决定论、实践思想、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思想带入女性主义中,强调把女性放在当代资本主义的背景下进行考察。该理论认为,唯有通过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迁,才能真正实现妇女的解放。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在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上,则是强调从家庭和经济的双重维度去探寻妇女受压迫的深层次根源。而激进女性主义更为强势,其非常强调女性的个人经验并声称自己是女性的理论,她們站在性别差异的对立面,提出了许多激进的实现男女平等的设想,从而重新实现对自我的控制权。女性主义的第三次浪潮中,我主要想提到后现代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首先强调多元性和差异性,并且认为平等是相对的,差异才是绝对。第二,后现代女性主义反对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反对生物决定论,而是提倡多元建构论。第三,后现代女性主义关注话语即权力的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视角能帮助我们从建构的视角看待当前社会中对女性的话语、要求和规范,让我们面对这些要求可以进行解构地理解,而非一味地服从和改变自己。女性的身份天生带着很多标签和规训,美丽、贤惠、文静、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身份或是标签,比成为她自己更加重要。真正的女性主义,是追求自由的思想,人生中有选项,有自由,不被定义,对每个人来讲都无比重要。《厌女》中提到,在这个父权制影响根深蒂固的社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往往都容易有一点厌女,而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

女性主义下,在女性受到性骚扰时不会只选择闭口不谈,不会害怕“荡妇羞辱”或受害者有罪论,女性主义是她们的后盾,她们有权利反击,更有资格让对方付出代价。女性主义下,女性角色在家庭的付出不再是“无偿劳动”,而是重新被认识到其是一种可视化的付出,是家庭主妇完成繁忙的家务、在家带孩子同样也是一种劳动,它不应被定义为“什么也没做”,如同职场一样,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劳动方式,以女性主义为理论基础,帮助女性呼喊家务付出和职场工作一样有效,社会也认可这份职业。

有了女性主义,我们争取权力、理性,能从社会背景下看待女性受到的压迫;能强调女性的个人经验,站在性别差异的对立面,提出实现男女平等的设想,从而重新实现对自我的控制权;能帮助我们从建构的视角看待当前社会中对女性的话语、要求和规范,让我们面对这些要求可以进行解构地理解,认为平等是相对的,差异才是绝对,让社会中的女性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同时,“女性主义”并不是让弱者成为强者的学说,而是让弱者也能够得到尊重的学说”。上文提到,厌女症至于女人大多表现为自我厌恶,但也会有一些女性的厌女症表现为把自己当做女人中的“例外”。将除自己以外的女人“他者化”,从而把厌女症转嫁出去。这种厌女症的女性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成为特权精英女人,即成为“女强人”策略。另一种是自动退出“女人”范畴,从而逃脱被估价的女人身份。成为特权精英女人,在世俗世界中拥有金钱和权势,常常会变成“精神男性”。身为女性明明应该更能体会女性作为性别弱势群体的种种难处,但实际上,由于其在社会地位和资源财富上处于“强者”位置,从而导致她更倾向于认可“强者逻辑”,她们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而占有过程中很有可能对普通女性群体造成无形或有形的权力倾轧。而这套思维,本来是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性所享有的。真正的女性主义,不能因自己作为“强者”就对那些依旧处于弱势的普通女性产生轻蔑,更不能因此去责怪普通女人可能会表现出的软弱和胆怯。设身处地,解构地看待当前社会的种种现象,才能更清楚地理解女性主义。

另外,上野也提到,女性主义不是万能的。尽管很多人往往以为女性主义就像一扇神奇的门,期待只要把问题带到那里它就能为你解答一切。而事实上女性主义就是要自己为自己思考,寻求自己的自由。

只有知道了何为“厌女症”,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些与性别不平等相关的社会现象,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女权主义与男女平权的意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厌女这个现象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国家,往往都存在,现在很多人提倡男女平等,但却无形中给女性增加了更多的生存难题。反而要求女性在弱势的情况下做更多的事情。才能取得相应的尊重。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强调平等是相对的,差异才是绝对的,提倡多元建构论。在相对平等的观念基础上,我们应该尊重女性在某些方面处于弱势的地位,并且去保护她,而不是明知某方面弱势,反而在这方面加以欺负。如提出了男女平等之后,女性想要要求更多的职场平等的竞争机会,往往会有质疑能不能够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声音。这样相当于变相要求女人要兼顾好家庭的同时才能出来工作。男性和女性有同等的竞争工作的机会,但男性在这方面就没有这样的要求,社会对于家庭中的男性往往是“父亲奖赏”,对家庭中的女性往往产生“母职惩罚”。很少人会经常提到让一个男性兼顾家庭和工作,反而一个男性在现在的社会中工作的好,就会被大家赞扬,而他在家庭生活中的缺失却无人提起。由此可看到在女性提倡男女平等的时候,却可能被变相的增加家庭和工作双重的负担,实际上就是在变相的为难女性。男女平等更应该是男女都有一样的工作选择的机会,都有一样的走出去为家庭挣钱的机会。男性知道自己的优势的地方,同时女性也知道自己的优劣势的地方。尽可能的女性发挥自己的优势。在遇到弱势的时候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

对于粉色头发,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出自己的喜欢,社会也不必为女性建构出应该如何“文静贤惠”的固定形象,对粉红色头发建构出的各种内涵也不必强套到女性身上。而对于更多女性群体,无论是职场女性听到来自职场和家庭的各种言语,还是流动女性在传统文化观念束缚下受到的各种影响,我们在初步认识了厌女的观点后,可以留意到自己身处的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各样隐秘的厌女因素。一名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面对当前的环境,上野说道:“事实上,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说,继续喊,改变世界。如果不这样做,世界会在短时间内倒退回去。”女性也需要团结,团结的方法并非像男性建立在同性社会性欲望上,而是心怀同理心,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识女性了解女性,相互支持与帮助,不去责怪普通女人可能会表现出的软弱和胆怯,真正地理解和尊重性别。正如上野千鹤子在东京大学的演讲中传达出来的精神:我们学习女性主义思想,并不是为了用来嘲讽、凌驾于那些对女性主义还不是很了解的人,或者对自己的处境还无法直视的人。我们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和脆弱,但应该通过互相帮助而非互相指责的方式。只有这样,女性主义才能成为团结而非分裂的力量,成为促进平等而非生产权威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上野千鹤子.厌女[M].上海:光启书局,2023.

[2]胡超.粉红的故事:色彩的性别、政治和消解[J].西北美术,2020,No.136(03):77-84.

[3]赵赟.西方女性主义的诞生背景与三次浪潮[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44(03):35-39.

[4]鄭克鲁.女性问题的透视与自省——对女性主义理论经典《第二性》的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8,(03):186-189.

[5]文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16-318.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
“Girls Should Be Brave”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森太太》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生态女性主义的社会批判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