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对老年人教育小组工作的启示

2023-11-16 12:46袁红
客联 2023年7期
关键词:老年人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人群体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热点。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书中框架,从观察学习、强化模式、认知控制和交互决定论提出自己的阅读感悟,针对老年人教育小组工作提出小组工作过程中寻找权威有信服力的榜样、正确合理地使用强化手段,提升老年人教育效果、善于运用大众传播工具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老年人;教育小组

非常有幸阅读了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这本书,读完之后确实有所启发。因本科是非社会工作专业,想来这也是第一次完整阅读社会工作理论书籍,整体观感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心理学理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论的奠基之作。

班杜拉最开始做的“波波玩偶实验”,是演示了儿童是如何学会攻击性的行为的,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习得,同时榜样后果是决定行为是否表现的关键性因素。在社会学习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从心理学理论扩展运用到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群体上也在变得更加宽泛,社会学习理论经常被用于小组工作中,因为其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替代性学习,观察、体会具有相似经历的小组成员的事件经历,获得预防行为发生的经验。不少针对老年人的数字鸿沟、诈骗防范等情境教育小组研究都以社会学习理论作为支撑,老年人群体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较少系统地探究社会学习理论对老年人小组工作的启示,这也是我阅读社会学习理论所思考的问题。

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学习理论的认知学习理论的两大体系之上形成的。行为学习理论最初研究个体的外显行为,认为学习过程是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而对于事件进行反应的行为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强调行为者的参与和通过重复学习的过程,并指出了强化的作用。学习的行为理论主要是操作性的,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内部意识活动,即主观动机对行为决定的影响。而认知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关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主动反应,强调意识的主动性,而刺激(S)—反应(R)关系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被动形成的。认知学习理论显示了认知、思考和理解等主观活动的重要性,但过分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对学习过程中人类外部行为的探索。班杜拉提出行为是人类内部意识与外部环境互相复杂影响的结果。本文认为社会行为理论指出了这些符号的、替代的和自我调节过程在解释现象和应用实际中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到的这些抽象的信息去替代那些需要发生的直接经验,这样可以避免错误的过程。听过来人的话,能走上更广阔的康庄大道。不仅对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而且在社会工作者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仍然可以看见社会学习理论中抽象符号的理念的应用。同时,示范性行为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即使在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建立新行为时,示范作用也可以使获得过程大大缩短。

班杜拉的观点是身心统一的,他在文中写道:即使心得反应完全是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生理因素也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强调作为天然禀赋的一部分的基本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在书中,举例了儿童的例子说明天赋有差异,社会学习理论要遵循客观规律,我们做实务的过程容易急于出成果,想要在教育小组中获得好的效果,尤其在老人群体应用时,将其生理和学习能力考量进来,以参与和体验为重,适度要求成效。

接下来,班杜拉指出,对于我们去分类习得性行为还是先天性行为,生理和环境哪个因素重要相比,分析和找到行为过程的决定因素更重要。在示范过程和反应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社会学习的一个是通过日常情境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偶然或直接的观察,另一个是由电视、电影,以及其他视觉媒介所提供的极为丰富的各种各样的符号性示范作用。这就是电视剧、情境剧、短视频在不断地示范中传递态度、情绪反应以及新的行为方式的原因。相比于做中学需要反复实践以形成每一个个体的行为,观察学习一个单一的原型可以自发地在广为分散的地区内,将新的模式传递给很多人。对这个点的深入理解,并运用到小组工作实务工作中,能成倍地扩大小组工作实务的效果和影响力。

然后,采纳行为有着众多的影响因素:刺激诱因、超前满足、观察到的好处、经验到的功能、觉察到的危险、自我估价的结果,以及各种社会障碍和经济约束。各种影响成分随着不同的产品而不同,采纳行为最好是根据控制条件,而不是根据人的类型来加以分析。在预测哪些人更善于接受新事物,性格特征起到有限的价值,这是很有意思的观点,性格一直被认识是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老年人群体用户画像的信息收集过程中,性格是我们接触老年人时候必须了解的关键信息,在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中,掌握老年人的性格对开展实务具有重要作用。在行为扩散的过程中,好的行为和坏的行为的采纳过程是一致的,但是异社會风尚比起亲社会风尚来,要延后更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在进行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过程中,跟随主流的方向,传递久经检验的教育知识和主题的效率更高。

此外,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偶联经验所产生的是期待,而不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替代性期待学习中,替代性体现在看到别人的经历,对人、对事、对处境的评价,往往也是起源于范型的态度。当人们的替代性情绪触发能力形成之后,就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情感经验中对环境中的有关事物建立情绪反应,产生替代性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机制不是有选择地操作,会将原型中具有的不适当的忧虑,也会传播不必要的恐惧。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核心内容

社会学习理论解释了学习行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说明了主体是在不同环境的情况中不同认知产生不同的行为。后续班杜拉对理论进一步完善,主体的行为不仅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还受到主体对自我行为能力和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在1977年,他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更新,将其定义为主体关于自身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环境的信念。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强调人类行为的学习性,即强调行为和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学习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绪反应方式和行动受到直接和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其中认知非常重要,人的自我调节有一个特定的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可以从示范过程中学习。通过观察他人,人们对新行为的运作方式有了新的认识,而这些编码信息可以作为以后行动的指南。因为人们在采取行动之前,可以学习以身作则,至少以一种近似的方式,他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班杜拉认为学习行为不是靠强化和惩罚,而是在观察别人中学习的,人类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示范过程而观察学会的。而观察学习受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过程这四个过程所决定。

(二)强化模式和认知的重要性

班杜拉强调,强化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一,直接强化,这意味著,当行为人的行为达到预期的期望标准时,给予直接正强化的激励,而对没有达到预期标准的行为反应给予直接负强化的惩罚,从而逐渐形成期望的行为反应。二,替代强化,人们可以通过观看别人被赏识和惩罚来强化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替代强化。替代性强化能使观察者间接地指导哪些行为得到承认或否认,能通过示范者经受奖惩经验所表现出的相应情绪反应而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同时,观察到的强化还会起到一种行为的动因和评价功能。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强化在观察性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作为一种先导效应而不是后续效应。三、自我强化,人能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即使行为没有得到外部的强化,它也可以被控制。大多数行为是由人们通过自我肯定来控制的;他们为某些行为设定自己的标准,并以自我奖励和惩罚来回应他们的行为。[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认知功能可以调节人的行为。班杜拉认为,所有形式的认知表象都能激励人们采取行动。特别强调了通过目标确立和自我强化的中介影响的动机作用。

(三)示范信息传递形式

社会学习理论书中,示范性信息传递的几种形式对实践性教学很重要。第一种形式是观察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直接身体示范来学习,是最直接的动作示范的传递形式。第二种形式是言语示范,它可以代替行为示范。第三种形式是电视、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所带来的极其丰富的象征性示范。

(四)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学习结果是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但个体的行为反应是由个体(主要是认知等个人因素)、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而决定的。[3]在班杜拉看来,人和环境并不是传统理论理解的两个独立的实体,它们都是潜在的属性。只有通过具体行动使环境的潜力变为现实化,环境的潜力才会发挥作用。而人的成就是外界环境与许多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天赋潜能、后天的能力、内省的思维和高度的自我创造力等。

二、当前教育小组工作的研究

在小组工作领域,主体行为影响诈骗认知、诈骗预防、诈骗应对等问题,都可以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中关于观察学习、三元交互、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的观点来进行解释。其中情境教育是小组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方法。因此情境教育在小组工作的应用研究开始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涌现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情境教育的方法具有注重参与者的主动参与以及情感的结合两大特点,强调好的情境设计是取得效果的基础,能结合目标和内容,调动参与者的学习兴趣,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结合。

情境教育方法的运用优势结合情境教育方法在教育中的实务运用来看,主要突出在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强调情境设计的合理性,注重情境教育要素。教育情境的质量和时间影响参与者对教育主题的认知和参与度,教育情境方案和决策主要受到情境约束的影响。宋洁认为情境教育应考虑教育活动中的多个要素,运用方法的同时,凸显知识的本质规律,考虑参与者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工具的使用,如多媒体、图片、角色扮演等对参与效果也具有影响。二是强调教育目标的导向性,注重教育活动的效果。情境的运用,给教育活动带来了活力,减轻了参与者的负担,提升了效率。葛元骎等强调情设计直接影响参与者的情境。吴军其等将情境教育划分为图像、语言、问题和生活,并强调交互环境的创立。三是强调参与者的主动性,注重参与式学习的意义和过程。马颖峰,付亚丽以游戏的方式,将教育内容转化为真实的问题情境,增强参与者的互动,让学习变得有意义。参与者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受到环境和兴趣的影响较为明显。参与者的情境兴趣和意向对学习策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引导者在情境设计中,可考虑加入参与者的兴趣和意向因素。四是强调引导者的专业性,注重专业反思。孙二军指出引导者身处在空间情境、故事情境和问题情境中,需要从多个层面审视情境和专业问题。王中男等从情境学习理论的视角出发,以学习场景作为情境,将引导者的专业思考归结为资源的获取和使用。

情境教育小组在老年群体中的实务Salomoni等学者对老年人开展以授权为导向小组工作,9次小组服务以后,以授权为导向的小组在帮助老年人提升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健康方面具有较明显的效果。模拟教育者在日常医疗保健中,运用知识优势和专业优势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能力和信心,从而实现护理的目标。在老年群体的运用中,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关系构建以及环境塑造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面对具有同构性、异质性的老年人群体,小组工作的持续时间较长,在小组成员地互动中能够互鉴学习,能够提升老年人群体防诈骗能力。当前防诈骗小组工作研究的着力点在改善认知、创设情境、提升趣味、扩大宣传已经有丰富的成果。虽然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考虑到了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效能感,但是防诈骗小组工作存在着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创新性不足等问题。

三、社会学习理论对老年人教育小组工作的启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阐明了人们进行学习的机制,发展了学习理论,在对儿童的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老年人的小组工作实务中也可以得到借鉴。

(一)小组工作过程中寻找权威有信服力的榜样

在教育小组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好资源链接,帮助老年人保持注意,找到老年人耳熟能详的名人或明星,在当地地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明星,根植于当地的本土文化,老年人更愿意听取建议。发挥权威的力量,大部分老年人相信政府和国家,具有专业能力的律师、医生等。相同的特征是联结的纽带,具有政治面貌老年人听取组织的建议,具有宗教信仰的老年人更愿意相信有相同宗教信仰的劝诫,相同的兴趣爱好的老年人也会形成信任。除此之外,老年人先前的学习经历和教育主体的前置知识也是影响小组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正确合理地使用强化手段,提升老年人教育效果

在小组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小组成员榜样的示范作用。面对符合小组教育目标的行为的反应,需要予以正强化,面对一些有损于小组教育目标的行为需要予以负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必须秉持适时适度,否则不能达到强化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从小组成员长期的参与效果视角看,物质奖励在特定情况起到负强化的作用,口头奖励和同伴认可的效果由于物质奖励。在使用正负强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小组过程中,以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助。与社会学习理论中儿童教育中不同的是,老年人群体的负强化手段和正强化手段的效果是类似的。老年人群体其价值观已经形成,生理能力的下降,教育小组工作的介入效果需要持续较长时间才能显现。相比于负强化手段,正强化手段的小组体验、小组气氛、小组宣传较优。同时,负强化手段带来的挫败感,对个体心理影响的消极成份大于积极成份。当个体有挫败感时,会引起紧张、焦虑、低落等心理状态。应该受到谴责的行为,如果用可以接受的语言重新加以说明,即使平常很谨慎的人,也会去从事这些行为。

其二,应根据教育小组的目标、计划、执行情况、成效评估方式重点说明正负强化相关的奖惩的理由。在小组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听取老年人的反馈和建议,给予相应的尊重、关系和重视。老年人在退休的过程中,会面临着身份地转变带来的心理落差。而且,老年人具有长期以来积累的生命经验,我们在开展教育小组工作实务的过程中,需要以小组组员为中心,循循善诱。在解释和沟通的过程中,使得外在的影响逐渐内化为他们内在的行为标准,起到达到提升教育小组目标的效果。

根据班杜拉的替代强化原理,为了达到有效地模仿良好的榜样行为,我们要搜寻同构性和异质性小组成员中相关主题的好人好事、典型人物、优秀楷模,对榜样进行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老年人模仿的动机,使小组成员自觉向榜样学习。而对反面典型,我们需要寻找对其进行的批评,要让小组成员意识到这些行为是不能去模仿的。

在培养老年人替代性强化的同时,也要让他们进行自觉地自我强化,逐渐提升老年熱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效能感,使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老年人内在的行为标准,真正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三)善于运用大众传播工具

依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电视、电影和文字作品等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符号性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且多方面的影响力。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老年人智能化移动终端的普及,我们的教育小组工作需要发展当下新媒体矩阵,建立教育小组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信等。通过教育小组的微综艺和微短剧,让老年人能够参与制作、发布、评论。还有,教育小组主体相关的APP游戏和桌面游戏也能起到趣味性教学的目的。除此之外,进一步发展虚拟现实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小组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梦主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张和清,刘梦,张青方,陈仲林编. 小组工作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美)阿尔伯特·班杜拉著;陈欣银,李伯黍译. 社会学习理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3]马芳,王聿泼主编;汪千强副主编. 教育心理学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4]FARIAS C F G, HARVEY S, HASTIE P A, et al. Effects of situational constraints on students game-play development over three consecutive Sport Education seasons of invasion games [J].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2019, 24(3): 267-86.

[5]吴军其, 彭玉秋, 胡文鹏, 等. 手持终端环境下微学习资源的情境化设计方法探索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90-3.

[6]马颖峰, 付亚丽. 基于Conceptual Play Spaces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探究式教育游戏的情境设计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09): 91-5.

[7]LENTILLON-KAESTNER V, ROURE C. Coeducational and single-sex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situational interest in learning tasks centred on technical skills [J].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2019, 24(3): 287-300.

[8]ROURE C, KERMARREC G, PASCO D. Effects of situational interest dimensions on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J]. 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2019, 25(2): 327-40.

[9]孙二军. “情境”中的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J]. 教育学术月刊, 2011, (05): 82-4.

[10]王中男, 崔允漷. 教师专业发展为什么要学校本位——情境学习理论的视角 [J]. 上海教育科研, 2011, (07): 10-4.

[11]SALOMONI F, ADDELYAN RASI H, HOSSEINZADEH S. Empowering elderly Iranians through a social group work intervention: A trial study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 on participants' quality of life [J]. 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2018, 26(6): 917-24.

[12]TAMAS E, K?LLESTEDT M-L S, HULT H, et al. Closing the Gap: Experienced Simulation Educators' Role and Impact on Everyday Health care [J]. 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s, 2019, 39(1): 36.

作者简介:袁红(2000—),男,安徽合肥人,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老年人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无“微”不至,才能让老年人更幸福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老年人,你为何得不到赡养?
老年人春节出行,如何保持身心愉快
老年人冬季起床应注意什么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