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凌
一
八月的西畴,翠峰如簇,繁花盛绽,草木葱茏,生机勃发。
雨说下就下,被雨水洗过的三光,空气清新,舒适宜人。此时此刻,一望无际的山坡都是闪闪发亮的绿。
湿漉漉的产业园区内,道路四通八达。不远处的台地里,灰白色的石埂在林间若隐若现。对面的山坡上矗立着三个巨大的猕猴桃塑像,格外显眼。道路两旁种满景观绿化树和五颜六色的花,我们驱车行驶在路上,窗外到处都是流动的美景。一下车,三光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李有装、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经理邓华龙热情地迎了上来,他们已经等候我们多时了。
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钻进猕猴桃林。缠挂在铁架上的一株株猕猴桃枝繁叶茂,成片的猕猴桃枝枝相连,枝藤上挂满密匝匝的猕猴桃,一个个饱满圆润,簇拥在一起,清香四溢,让人垂涎三尺。
李有装告诉我们,当地老百姓爱惜猕猴桃,要是见到有搞破坏的行为都会及时制止。在他们眼里,猕猴桃不仅是公司的产业,还是老百姓致富的希望。
出了猕猴桃林,我们准备登山。沿着“之”字形的楼梯攀登山峰,顺着栈道蜿蜒而上。柏桦老师脚力不错,总是走在我们的前面。还没爬到山顶,她就驻足拍照。用她的话来说,三光真是太美了,总会让人忍不住想要拍照。
很快便爬到山顶,站在“逐梦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情画意。从高空俯瞰,放眼望去,远处青山如黛,多依坪村被绿色紧紧包围着,独具特色的民居与绿色的果园交相辉映。石埂垒得整整齐齐,错落有致,蜿蜒的公路宛如丝带,植被苍翠欲滴。微风拂面,心情舒畅,烦心事如过眼云烟,瞬间飘到九霄云外。
远眺逶迤起伏的群山,我弓腰缩头,仔细辨认,一眼便认出那是一位怀孕的母亲。我脱口而出,并为其中的群山命了名:伟大的母亲。在西畴,形态万千的山脉真是太多了,到这里的人只要留心观察,根据山脉的形状,或多或少都能说出山脉像些什么。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中的西畴山峰又会一样吗?
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后,来这里游玩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为了方便游人观光游赏,政府便在最高的一座独山上修建了栈道和观景台。正在一旁小憩的李有装感慨道:“几辈人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三光的路会修得这么好,石旮旯地能种出猕猴桃,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昔日的不毛之地变为旅游胜地,引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我们在山顶休息,县民宗局副局长杨雪看着不远处的村寨感慨道:“今日不同往日了,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得越来越漂亮,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从山顶一路下来,我发现山中茅草极多。在西畴大地上茅草很常见,它生长迅猛,生命力顽强。我和柏桦老师在栈道一侧发现一株特别的茅草。这株茅草冲破楼梯的阻力,从夹缝中露出头来。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好像顽强的“西畴精神”,从石头缝中长了出来。
二
“三光三光,树林全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全跑光。”李有装把这句曾经在三光流传久远的顺口溜说给我们听。
2013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和省、州两级党委政府精准施策,紧紧围绕综合治理、山区小水网建设、“西畴精神”教育、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和乡村旅游发展,全面实施综合治理。自从石漠化综合治理以来,三光片区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封山育林1.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800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8%提升到61%。
努力将石旮旯地建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台地,打造4600亩的“石漠梯田”,退耕还林500多亩,种植核桃、油桃、柑橘等水果3800多亩,村民们的土地纷纷“变”多了。西畴县抓住机遇实施深度产业开发,积极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2016年,当地政府引进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产业扶贫,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片区群众土地5000余亩,村民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给公司,还拥有相应的股份。
邓华龙介绍,浩弘公司自入驻以来,通过发展观光农业流转群众土地,当地群众有了租金收入,到基地务工又有了工资收入。公司每年仅支付土地租金就达350万多元,支付群众务工工资更是突破400万元,老百姓的增收是看得见的。
浩弘公司刚到三光的时候,也是困难重重。要想在这里种植猕猴桃,其实难度不小,不花点功夫、时间和心思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公司派来技术人员,他们带着苗种和技术长期扎根在三光,耐心试种,经过不断地摸索试验,终于选出最适宜的品种。7年来,已经形成3大系列、10大品种,销路很是走俏。目前,5000余亩猕猴桃树已经进入盛果期,再过半个月就能采摘。
邓华龙笑着告诉我们,今年猕猴桃总产量迎来历史新高,猕猴桃单果最重的可达到130克,每棵树都有几十斤果子,最多的能有近百斤,总产量有望突破1000吨。按照市场价格,预计可带来1600万元至1800万元的收益。
三五成群的农民正在猕猴桃基地割草,忙得不亦乐乎。我问一位正在割草的老农,他一边割草,一边笑着说,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活干,一年忙下来能攒得好点钱。我看见他的汗水流了一脸,那是幸福的汗水。
据了解,当地的群众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他们又到基地务工,每个月基本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还能照顾家庭,日子越过越好。邓华龙告诉我们,浩弘公司每年需要用工达1.2万余人次,要是遇上用工高峰期,每天可以同时有100多人在园区务工。
“以前在石旮旯里种粮,一年到头群众的年人均收入也不过几百元,为了能省点口粮,人多地少的农户不得不外出务工。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流转土地的群众还摇身变成了产业工人和股东,富起来了。”李有装告诉我们,去年整个三光村委会的村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
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村变美了。曾经在这里生活的各族群众“看山愁、看水愁、看地愁”,如今早已变成了“看山笑、看水笑、看地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地群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三
悬崖山涧,几株“亮叶子花”跳了出来,翠绿的枝条,透亮的叶子,洁白的花色,着实惹人喜爱。“亮叶子花”的叶子的确光亮,能够在这绿意盎然的大山深处,看见这些洁白无瑕的花朵,我竟莫名地生出一丝欢喜。凑近花朵轻轻一嗅,一股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顿时让人神清气爽。
这美丽洁白的花朵,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它们只要有一撮泥土,一缕阳光,少许雨露就能顽强生长,在最艰苦的环境里绽放生命之美。
去多依坪村的路上,一路欢声笑语,美景如画。道路两旁的地里,盛开着一大片南瓜花,鹅黄色的花朵缠绕着玉米,真是太漂亮了。地埂边上许多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像一只只小喇叭,仿佛一吹就能滴滴答答响个不停。一簇开得红艳的三角梅娇美动人,当地村民栽种它,装点村庄。
多依坪村是三光村委会下辖的一个村寨,位于三光石漠化治理核心区。这里房屋错落有致,独具特色,道路宽阔平坦,干净整洁。花台里盛开的花朵争奇斗艳,村里的文化墙体丰富漂亮,内容多以“西畴精神”为主,人物、事迹感人肺腑。特别是一面高墙上,那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宣传标语,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在村里逛了一圈,这里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房。来到一栋两层的洋房别墅前,一位老人家正坐在院子里搓麻绳。我和柏桦老师走到他的身边,一问才知道,老人名叫夏祖江,今年81岁,除了脚力不行,身体还算硬朗。
夏祖江很健谈,热情好客,硬是要我们到家里坐坐。他当了43年的村主任,目前家里早已四代同堂。
我问夏祖江老人,现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夏祖江笑呵呵地说:“现在日子太好过了,这种日子放到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怕是吃不动。能过上这种好日子,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啊!”
李有装接过夏祖江的话说:“大爹,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顺便说一下,你的高龄补贴已经打到卡上了,记得喊家里人去帮你查一查。”
“好,好,好。”夏祖江脆声脆气地答道。
临别时,柏桦老师向夏祖江说了几句祝福语:“老人家,祝你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告别夏祖江,我们来到江记农家乐。
坐在院子里,江记农家乐的老板江应凯忙着给我们端来一盘瓜子。谈起村子的变化,他激动不已。
江应凯面露喜色地说:“这几年,三光景区的旅游产业做起来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我家的餐饮和民宿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看着江应凯家的宽房大屋,我们纷纷说他赚了不少钱。江应凯没有正面回答我们,只是笑而不语。不用多说,他脸上露出的幸福笑容已经是最好的答案。
毛鸿宇告诉我们,现在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日子一天一个样。
四
“来到家里就随便坐,不用客气。”鲜瑞农家乐的老板娘高仕仙热情地把我们往家里迎。
还没等我们坐下来,高仕仙就从背篓里捡了一盆黄瓜洗净端上桌来。一尝,入口香脆清甜,我们吃的满口汁水,一行人连连称赞:这黄瓜真是太好吃了。
高仕仙笑着说:“黄瓜是自家栽的,刚从地里摘回来,新鲜着呢!”
吃着香甜的黄瓜,高仕仙这位致富带头人的故事逐渐清晰起来。
1984年出生的高仕仙,是附近的拉孩村人,2003年嫁到多依坪村。回想过去,高仕仙记忆犹新,感慨万千:“嫁过来以后才发现,多依坪村的石漠化极其严重,丈夫家里只有一栋破败不堪的土坯房,困难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树挪死,人挪活。既然发展农业种植受限,高仕仙与丈夫便另谋出路。夫妻俩分了工,丈夫干起建筑行业的活,高仕仙则学了驾照,成为一名货车司机,四处替人运输建筑材料。婚后,高仕仙凭借顽强的毅力,与丈夫一起艰苦奋斗,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2015年,高仕仙的公公江应发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往文山州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当时医院都劝高仕仙一家人放弃治疗,甚至断言公公就算出现奇迹治好了,多半也可能是植物人。高仕仙夫妻倆死活不同意,就算变成植物人,也要为公公做手术。
“只要他有一口气在,多活一天,我们做小的也就能多看他一眼。”高仕仙哽咽着说道。做手术花了近8万元,手术后公公不会说话也不能动,大小便也要靠人服侍。那段时间,高仕仙一家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公公从医院拉回来以后,只剩一口气了,眼睛和手脚都不会动,甚至回家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插着鼻胃管,只能冲少许米粉用针管抽送到他的胃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高仕仙的公公慢慢地有了知觉,然后家人便拔了他的鼻胃管,熬稀饭给他吃。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公的一只手居然动了起来,一家人大喜,觉得老人求生欲望强烈,一定有救。
早些年,高仕仙的公公江应发是多依坪村的党支部书记,入党40多年了,是目前多依坪村党龄最长的老党员。他18岁时当兵,退伍回来后当了村主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修路、搞种养殖。
高仕仙的婆婆蒋以芳一边给瘫痪的老伴喂饭,一边向我们说道:“以前我们村里的路只有四五十公分宽,而且到处都是小石头,难走得很。我们吃水也很困难,要到2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挑水。水是一路走一路洒,回到家一桶水只有半桶。”
江应发没患脑出血之前,带领村民修建了多依坪村通往兴街镇的路。真是病来如山倒,人病了,倒了,一下子家里多年的积蓄也花完了、赔尽了。8年来,江应发已经有一半身体会动了,可是依旧不会说话,思维也不是很清晰。
高仕仙想法多,2016年,她到娘家的拉孩村委会租了30亩地栽烤烟。可就在烤烟快要收成时竟遇上冰雹,烤烟全被打坏了,那一年烤烟绝收,赔了近4万元,高仕仙欲哭无泪。
土地流转以后,高仕仙也想过出去外省打工,一想到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孩子小也就放弃了。很长一段时间,高仕仙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头发掉了不少。
五
2017年,高仕仙得知三光片区即将打造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后,她又冒出了一个想法:把自家的院子改造成农家乐。
想法一出,她第一时间告诉丈夫。当时丈夫怎么也没想到,高仕仙竟会想了这么一个主意,不由得一愣。
丈夫苦笑道:“开农家乐?不要开玩笑了,你还嫌我们身上的担子不够重吗?劝你还是不要瞎折腾了,好好种地吧!”
高仕仙一本正经地说:“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呢?现在三光正在发展旅游产业,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或许是条致富的好路子。反正我们现在也出不去打工,干脆就开个农家乐吧!”
左说右说,高仕仙终于说动了丈夫,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丈夫也懂了高仕仙的良苦用心,最后一锤定音,干吧!支持你。
当时,正值政府倡导土地集中流转,高仕仙家中的很大一部分土地流转承包给了浩弘公司种植猕猴桃,租期30年。有了这部分资金做基础,他们又向农村信用社贷了10万块钱。说干就干,高仕仙大胆尝试,一口气便把1992年建盖的猪圈掀了,改造成吃饭的包间;泥泞的院子,修成光滑的水泥地板,供客人们停车;门口和院子里种了万年青、三角梅、玫瑰花、山茶花、仙人球等花草,供游客观赏;院子下方的一大片自留空地,全部种上了青菜、茄子、辣子、芫荽、小葱等新鲜时蔬,观赏之余,还能为农家乐提供食材。
为了节约成本,追求生态营养,高仕仙生态喂养了土鸡和土猪。经营初期,她还在相关平台观看视频学做菜,虚心向村里会做菜的老前辈们请教烹饪技艺,加强学习,掌握餐饮服务的相关知识。
就这样,高仕仙开办起多依坪村的第一家农家乐,主营地道农家菜肴,吃起了旅游饭。农家乐开张不到三个月,生态的农家饭菜,热情好客的服务,备受游客青睐,高仕仙的农家乐在当地有了名气。为了提升自己的烹饪手艺,2018年8月,高仕仙还专程到昆明中华特色小吃学习做农家小菜,学成回来后,很多食客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
西畴县文化和旅游局将高仕仙家的农家乐指定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点”,远近的顾客都来吃饭,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
“疫情之前,农家乐的食客平均每天有1至2桌,而且一年比一年人多,一年比一年生意好。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接待了18桌客人,请了六七个人来帮忙,那天赚了6000多元。每月光毛利润就有3万元,一年下来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谈起农家乐,高仕仙笑逐颜开。
农家乐让高仕仙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建起洋房,还购置了小轿车,生活蒸蒸日上。
六
受新冠疫情冲击和影响,有两年的时间,高仕仙家的农家乐热闹不再,店里的生意也急转直下。好不容易火起来的农家乐,被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浇灭了,急得家里人绞尽脑汁、四处奔走。
可疫情当前,农家乐没有生意不能就这样干等着。人要生活,得想想法子。靠山还是要吃山,高仕仙又想到了大规模种植产业,于是向公司申请流转了上百亩土地。
很快夫妻二人又种上了烤烟、黄姜、辣椒和黄瓜。多数时间都是夫妻两人自己种,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请一些工人来搭把手。
今年疫情开放以后,农家乐的生意逐渐回暖,小院又热闹起来了。目前高仕仙家又把重心转移到农家乐上,只种了50亩烤烟、40亩姜和2亩辣椒。
“烤烟马上就要收完了,姜也丰收在望,老板都是来地里收购,估计每斤价格至少2块,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还有我已经请人帮育了黄瓜苗,土地腾出来以后,就要种上三十多亩黄瓜。感觉土地闲置下来太可惜了,不想让土地闲置下来,不然长了杂草难收拾。想努力多赚点钱,过上幸福的日子。”高仕仙腼腆地说道。
高仕仙太让我吃惊了,没想到她又开农家乐,又种上百亩的瓜果蔬菜和烤烟,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人,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办事雷厉风行的高仕仙,说话快言快语。她出身于党员之家,她的爷爷、父亲、姑妈、叔叔、孃孃都是共产党员,一家人加起来就有五名党员。以前,父亲鼓励她好好学习,将来争取向党组织靠拢。刚开始,她还不太能理解父亲的苦心,后來慢慢地明白了加入党组织的意义。
2015年,高仕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说,今后还想要去做更多事,在建设自己小家的同时,也要建设村子这个“大家”。
高仕仙说:“现在疫情结束了,下一步她想扩大农家乐规模,增开几间有特色的民宿,顺便开个小商店,让更多到这里观光旅游的客人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买得开心。现在正计划着栽一些果树,比如黄泡、马桑、桃子、李子等等,都行。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游客到三光来采摘,增加人气。”
高仕仙有想法,有闯劲。前几天她还独自一人跑到砚山县的平远街取经,去了很多地方看了果苗。只不过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土地的事情还没有着落。
高仕仙眉开眼笑地说:“路通了,山绿了,村美了,我们真正实现了靠山吃山。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更有奔头。”
七
清晨五点半,土地还在沉睡,李有装在黑暗中睁开双眼,掀开被子爬了起来。
今年52岁的李有装开始有点怕冷了,好在初秋的天气依然很暖和。他简单洗漱了一下,吃完早餐,忙完家务,天才开始亮了起来。他骑上那张有些年头的摩托车,准备到村委会上班。
李有装是三光村委会的党支部书记,从2003年到三光村委会工作,到今年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来,他风雨无阻,天天如此。
太阳一直都没有出来,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一丝凉意。李有装打了一个冷站,这时有几只鸟儿在杉木上跳跃,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老百姓一天的生活在袅袅炊烟中开始。
每天李有装都要爬山和下乡,有时到山间去走一走,有时到农户家去看一看。早出晚归,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常态。我问李有装,有没有嫌弃过工作单调无聊,他说:“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不后悔。”
1993年,李有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说起入党,李有装记忆犹新。1992年,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他积极种植了烤烟,当时21岁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干点事情要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才有出路。于是,他主动找到当时的村委会书记,表达了想要入党的愿望。当时的书记很支持他的想法,李有装马上从裤包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入党申请书,趁机递给书记。
经过一年的考验,李有装光荣地成为一名正式党员。那天他喜极而泣,想着今后一定要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群众办点实事。
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有装到三光村委会工作,2005年他被群众选为三光村委会的党支部书记。担任书记的第二个月,李有装下乡途中,遇见一个苗族村寨进出的道路被冲断了。他及时到村主任家了解情况。连日的大雨把道路冲垮已经有两天了,原本是想维修的,可是苦于没有维修的物资,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你们村出力,物资的事情我来想办法。”李有装斩钉截铁说。
村主任嘴上同意,可心里根本就不相信李有装能有天大的本事把事情办成。村主任觉得李有装太年轻了,对村里情况不了解,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更何况他才上任几天,政府会买他的账吗?
李有装把这件事情装在心里,回来后的第二天,他就到政府找有关部门,说明情况和来意后,想帮忙协调物资给村民修路。为民办实事就要支持,有关部门当即同意了李有装的请求。
当李有装把物资从摩托车上卸下来交给村主任的时候,村主任惊呼了,对李有装竖起了大拇指。
那次以后,李有装与群众的关系走得更近了。渐渐的,他得到更多村民的信任和认可。有一年,李有装建盖烤房,来到苗族村寨打碑箐村买杉树。杉木砍完以后,天就快要黑了。可是好多杉木还没有装车,当时正在旁边干活的四五位村民见状,纷纷无偿地帮助李有装把杉木装上车。
这件事,让李有装一直记挂着,每每想到都热泪盈眶。
人心换人心,村民也好,李有装也罢,他们都懂。
八
从2005年开始,李有装书记主任一肩挑,一干就是十八年,基层工作干得得心应手。
李有装干事很认真,很用心。
记得爬栈道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这个栈道从左边上来共有372踩,往右边下去共有369踩。我们原以为这个数字有讲究,可是李有装却说,由于经常走,已经把每一踩楼梯都熟记于心。李有装记性好是出了名的。在三光村,多数人的电话号码他是不用笔或电话簿来记录的,全靠心记。不管是张家的号码,还是李家的电话,他立马便能念出来。
2008年的一天早上,天还没有亮,有68户人家的苗族村寨——麻栗山村,侯家两兄弟因为财产问题发生矛盾纠纷,快要打起来了。接到电话,李有装一分钟都没有耽搁,骑上摩托直奔麻栗山村。
天刚灰灰亮,李有装就来到麻栗山村口,有村民问他是不是来处理侯家两兄弟的事情,好心提醒他一个人来怕不行,要多喊两个人来壮壮胆。
李有装笑着说,这种小事情,我一个人就可以处理了。
说李有装一点都不怕是假事。据了解,之前村小组长已经调解过,村民也互相规劝过,可是不起效。侯家两兄弟依然我行我素,听不见劝诫。
一进屋,李有装看到满地狼藉,到处被砸得乱七八糟,好在人没受伤。于是,他便把侯家两兄弟喊在一起,坐在天井的大水窖上调解起来。
坐下来以后,李有装并不急于调解兄弟两人的矛盾。由于他们都很熟悉,一上来他就跟侯家两兄弟“攀关系”,拉家常,一句打架的事情都不提。
随着话题的深入,大家都放松警惕,他才开始发力,把话题引到矛盾调解上来。做完哥哥的思想工作又做弟弟的,还劝诫弟兄之间应该要团结和睦,不能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再说了人要是伤了不仅要出医药费,说不定还要坐牢。他就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足足劝了一个多小时。
听完李有装的话,侯家两兄弟脸涨得通红,后来竟然握手言和。
从侯家出来,李有装给派出所打了电话,告诉他们不用来了,事情已经圆满处理好了。
原来在来处理纠纷之前,李有装早有准备。他事先就给派出所“通风报信”。把侯家两兄弟因为纠纷想要动用武力的事情告知派出所,然后由他先来处理,如果到时候他处理不了,再给派出所打电话的时候,派出所又赶紧出警解决。李有装胆识过人,派出所对他竖起来大拇指。
李有装告诉我,平时干工作,就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然紧急时刻群眾不听你的。
2013年8月的一个上午,打碑箐村的村主任给李有装打了一个电话,一下子就让还在外地开会的他心急如焚。原来打碑箐村与邻县的另一个村寨发生了争执,已经快要发展成群体性斗殴。这两个村是接壤在一起的,并且很多土地也都交叉在一起。有一年修路,打碑箐村提议应该两个村都出工出力一起修路,可是邻县这个村的村民不干,最后闹得个不欢而散。路修好了,两边的村民也为此结下了仇怨。
那天正巧遇到邻县这个村的村民来打碑箐村采摘烟叶,就在想要把采摘好的烟叶运送回家的时候,打碑箐村的村民便把路给堵住了,说什么也不让那边的村民过。两个村寨都喊来了人马,场面一度陷入僵持。
李有装一边给派出所打电话,一边电话调解。电话接通以后,李有装先说服了打碑箐村的村主任,把人群疏散,不要聚集,更不能闹事。紧接着又和邻县村的村主任交涉,在了解事情的原委以后,李有装好言相劝,也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他一一分析说尽。经过长达半个多小时的电话调解,最终化解了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件事情以后,李有装的威望在当地越来越高,佩服他的人也多了起来。
九
步入“西畴精神”展览馆,映入眼帘的是两幅石漠化治理前后的对比照片。
一幅是土地被石漠吞噬,村庄被石漠包围;另一幅则是石旮旯地苍翠秀丽,生机勃勃。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西畴人民没有悲观、气馁,选择向大山进发、与石漠抗争。”讲解员孙守晶的这句话,将还陶醉在三光旖旎风光中的我们拉回到昔日石漠化严重的西畴,同时也将西畴人民的奋斗史向我们娓娓道来。
展览馆里一幅幅今昔对比鲜明的图片,让我们感慨不已,不自觉地为西畴人民的奋斗历程竖起大拇指。在党的领导下,西畴人民守护绿水青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更是让人为之敬佩。我留意到,就在我们参观间隙,五六位操着昆明口音的人也来参观展览馆,他们中有老人、有中年男女、也有孩子。看样子应该是一家老小到这里来旅游的。他们认真地参观着馆内的各个单元,不时地还会发出感慨。
这里有完整的文化脉络,有生动的历史故事,有丰富的文旅体验,渐渐地已经成了游客们认识西畴的一个重要窗口。
孙守晶介绍,“西畴精神”展览馆是云南省71条党史学习教育体验省级示范线路之一,是全省60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也是全州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题教育馆之一。目前现场教学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培训方法之一,多次承担省委党校中青班、女干部培训班、全省县处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省直机关党校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等培训任务。自开馆以来,共接待各级各类调研学习班次累计3000余场次,覆盖10万余人次。
据了解,“西畴精神”展览馆于2018年12月被首批命名为“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9年7月获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命名;2021年12月被首批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23年1月被首批命名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孙守晶作为西畴县党校的一名教师,同时也是“西畴精神”展览馆的解说员。她讲解时的语气激昂,热情洋溢,我们能感受到她的骄傲与自豪。从她的口中,我们了解到西畴县的“四轮驱动”建设农村公路,全省“六小创新”做法——“五分钱工程”“幸福超市”“扶贫车间”“防贫保险”等创新举措,还明白了西畴县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探索出“十有十强”的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模式,以及“119”党风廉政建设派单模式。我们沉醉在她的讲解中,以至于展览馆外下起瓢泼大雨也没有感觉到。讲解快要结束时,我看见那面承载着西畴人民通过汗水而获得的各种荣誉墙。其中“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闪闪发光,让我心潮澎湃。
离开三光,我想到绵延逶迤的绿水青山,想到高墙上天道“畴”勤的宣传标语;也想到李有装、高仕仙、孙守晶……胸前的党徽,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