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革命文化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

2023-11-16 08:32湖北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430000特级教师夏绮云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25期
关键词:要素革命课文

湖北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430000)特级教师 夏绮云

湖北武汉市江汉区黄陂街小学 吴 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清楚、明确地体现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语文学科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理解革命精神、革命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统编语文教材以多种形式编排革命文化内容:一至三年级,以单篇课文为主;从五年级下册开始,以单元整体呈现,增强了单元内容的整体性、关联性。本文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革命岁月”为例,谈一谈基于教材特点整体建构革命文化单元、实施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以达成提升学生素养、传承红色基因的目标。

一、聚焦革命文化,明确功能定位

(一)培植革命情怀,发挥育人价值

革命文化教育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应该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明确教材定位,重视革命文化作品的研读,注重革命文化的润泽,为学生植入红色基因,打好学生的精神底色。

革命文化类课文既要落实语文要素,又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教学时,教师要从教材编排、语文要素、学情等维度进行思考,梳理单元目标,让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整体推进;要创设多元情境,让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有机结合;要展开系列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认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缩短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革命思想的教育。

(二)确定单元学习总目标和子目标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编排了精读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略读课文《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等教学内容;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作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的单元。横看单元内容,有鲜明的价值导向,能让学生感受到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纵观语文要素,在已学过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基于以上认知,可以这样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1.单元学习总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识字,会写32 个生字,会写39个词语。

(2)朗读课文,读出《七律·长征》的磅礴气势,感受诗中蕴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诵读“长征组诗”。

(3)梳理课文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感受他们的丰功伟绩。

(4)关注文中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这样写在突出革命人物、烘托氛围等方面的作用。

(5)撰写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稿,并进行演讲。

(6)书写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的诗文,举办优秀书法作品展。

(7)尝试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描绘“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活动盛况。

2.子任务学习目标

围绕单元学习总目标,确定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重难点,设置四个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又有具体的学习目标(见表1)。

表1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子任务学习目标

从表1可以看出,整个单元的教学以单元总目标为统领,确定每一个子任务的学习目标,这样使单元教学活动围绕目标展开,形成合力,有效达到革命文化教育的目的。

二、依“标”据“本”,构建革命文化学习任务群

(一)基于教材“双线”特点,设置学习情境与任务

1.基于人文主题,创设真实情境

本单元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涉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不同时期的内容。新课程提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为了拉近学生与教材文本的距离,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我们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

2023 年7 月1 日,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2 周年。这10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2 周年,学校准备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启一次“重温革命岁月,铭记历史声音”的红色之旅。这次“红色之旅”共有四站(见表2),每一站设计有系列活动,欢迎每一位同学参与!

2.基于语文要素,设置综合任务

单元整体教学要进行综合设计,以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教学时,该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两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进行群文类学,进一步感悟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阅读链接”的内容,重组《语文园地》板块的练习,设计跟情境相关的多样活动,以达成学习目标。具体来看,学习《七律·长征》《开国大典》,要初步感知革命事件中点面结合的写法,结合课文理解点面结合的表达效果;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要进行英雄人物的群文阅读,让学生进一步领悟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对突出人物、渲染氛围、增强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学习单元习作和《语文园地》,要让学生讲、演、写英雄事迹,迁移运用语文要素。

(二)依据语文新课标,统筹设置学习任务群

对第三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语文新课标提出这样的要求:“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表现他们事迹的诗歌、小说、影视作品等,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认识生命的价值;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据此,对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优化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的教学要求,我们对单元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任务,设计相关子任务和系列学习活动,形成革命文化学习任务群整体框架(见表2),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学习。

从表2可知,这一革命文化学习任务群,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主题,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启一次‘重温革命岁月,铭记历史声音’的红色之旅”为学习情境,按照单元学习内容设置“红色之旅”的四个站点。第一站:悟长征精神,做长征诗文诵读者;第二站:感大典盛况,当红色宣讲员;第三站:唱英雄赞歌,讲英雄故事;第四站:续时代华章,讲、演、写英雄事迹。

如此统筹布局,明确单元学习目标,重组单元学习内容,设计具体的子任务,让教材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以语文要素为主线、人文主题无痕渗透的学习网;同时,鲜明的主题学习、适宜的学习活动,让单元学习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三、有序进阶,有效展开学习任务群教学

(一)起——基于单元整体,直击要素,明晰单元任务

大单元教学的起始阶段,要让学生明晰单元目标,了解单元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猜读生词、辨析形近字等,学习单元的生字词;要求学生收集、整理课外资料,为文本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了解点面结合的概念,初步了解大情境下每个学习任务的具体内容和任务:第一站,学习毛泽东诗词,举办“长征精神”诵读会;第二站,学习《开国大典》一文,争做党史记录员;第三站,学习精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和略读课文《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讲英雄故事;第四站,学习口语交际和习作,展开演讲和写作。

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学生尝试整合课内外资源,展开实践探究,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优良作风和高尚品质,体会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伟大精神。这样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统筹布局,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情境性与综合性。

(二)承——对接单篇文本,有的放矢,习得语文要素

1.分析文本特点,了解重大事件

教师认真比对分析单元每一篇文本,明确其承载的任务,并依据文本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如学习《七律·长征》《开国大典》这两篇课文,一篇是具有意境美、情感豪迈的诗歌,一篇是记叙翔实、条理清楚的记叙文,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记录了革命岁月中值得永远被铭记的重大事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点面结合写场景的方法,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开展丰富活动,学习场面描写

在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主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语文要素的学习由感知到理解、由理解到感悟,最后掌握语文要素。在精读《七律·长征》时,要引导学生绘制红军长征路线图、筹备长征图画作品展,让学生读懂诗歌、领悟诗情;同时,补充《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卜算子·咏梅》等,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举办“长征诗文诵读会”,让学生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首先引导学生关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并通过绘制流程图的形式明晰大典活动的过程。其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点面结合的方法:一读课文,明白什么是点面结合;二读课文,聚焦典礼和阅兵式两个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段落;三读重点词句,体会叙述描写开国大典的方法,内化语言,当开国大典“红色宣讲员”。

这些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探索空间,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由此及彼,文道结合,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转——着眼高阶思维,融通方法,促进深度学习

1.聚焦英雄人物,群读类学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描写英雄人物的文章——《狼牙山五壮士》《灯光》和《我的战友邱少云》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通过对比不同的场面描写,进一步掌握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首先,对比《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和《狼牙山五壮士》的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点”可以是一群人——阅兵式上的方阵,也可以是一个人——狼牙山上痛击敌人的每一个战士;其次,对比《灯光》和《我的战友邱少云》对战斗场面的描写,发现“点”更多地体现在对英雄人物的特写式的描写上。在比较异同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人物的品质,而且深刻理解并掌握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落实语文要素,多法并举

为促进学生对语文要素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活动:一是建立英雄档案,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深刻认识具有伟大精神的英雄人物;二是画册取图,聚焦英雄人物的细节描写,在具体场景中体会人物的情感;三是讲好故事,致敬英雄,利用点面结合等方法突出英雄人物的闪光时刻。

3.传承英雄精神,关联拓展

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搜集、阅读红色经典作品,了解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传承红色精神;通过讲英雄、唱英雄、赞英雄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人物与场面、昨天与今天、牺牲与永生等进行深入思考,更加深刻地感受那段革命岁月蕴含的价值。

在对单元学习内容分析重组、二度开发并生成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将搜集资料、改写故事、制作文创、讲好故事等多项学习活动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真学习、真探究,激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合——立足实际学情,提升学力,展示综合素养

1.多维路径,综合实践

课堂上,教师结合单元《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整合教材,让学生展开综合活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一是组织“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二是进行革命诗文书法比赛,我手写我心;三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绘“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活动的场面,完成习作。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语文要素得到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2.发挥合力,“教-学-评”一致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评价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不仅要当堂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要引导学生对每个活动进行评价。在每一项子任务活动中,教师要研制出相应的评价量表,确定与目标相一致的评价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问题,以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这样以评导学、以评促学,使课堂教学更扎实、有效。

在“续时代华章,讲、演、写英雄事迹”活动中,教师结合口语交际的具体目标,设计“小小演说家”评价表(见表3),学生依据评价内容进行自评、互评,并结合教师的评价,评出“最佳演说家”。

在“翰墨留香,书革命诗文”活动中,教师设计如下评价表(见表4)。在活动中,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先对书写正确、美观和诗文主题进行自评,再在小组里评出优秀作品并在班级展示,最后教师给予评价。

表4 “翰墨留香,书革命诗文”评价表

这样通过不同指向、不同形式的评价量表,用具体的条目、细致的评价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教有目标、学有抓手、练有重点、评有方向。在评价方式上,依托单元整体,立足实际,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体现了评价的有效性与创新性。

综上所述,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胸中有全局、眼中有学生,结合文本与学情,设置学习任务群,将语文要素细化为可操作的路径和策略,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无痕地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完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传承红色基因。

猜你喜欢
要素革命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背课文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