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推介
康玉琨,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福建省永春一中校刊《梅峰报》副主编,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在《语文教学之友》《语文知识》《现代语文》等刊物发表各类论文20多篇,在《每周文摘》《半月选读》《新青年》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稿件200多篇(首)。曾在全国及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奖,文章入选多种选本。出版小说集《给我一次机会》、诗文集《心歌》。
场面描写是指对一定场合内众多人物共同活动情景的描述。与环境描写不同,场面描写的重点是众多人物的共同活动,而环境描写可以衬托人物,也可以有人物活动其中,但它描述的重点对象是客观环境。因此,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场面描写至关重要。
场面描写的作用
一是刻画人物形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写道: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这就是历来传为美谈的“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作者以精彩的场面描写把张飞的虎威刻画得活灵活现,可谓“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读完这个场面描写,好像亲眼看到威风凛凛的猛将张飞站在眼前。
二是深化主题思想。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写道: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著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
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众人扶起,借庙门口一个外科郎中“跳驼子”板凳上坐着,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得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作者通过对范进发疯的场面描写,把科举时代八股取士制度对封建文人精神上的毒害揭露得入木三分,堪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场面中的人物虽多,但有条不紊,既塑造了范进的形象,也展现了其他人物的性格,深化了主题。
三是渲染环境气氛。在《秋》里,巴金写道:
琴瞅了淑华一眼,似乎怪她多嘴,不该提起那些往事,更不该提起那个已经被忘记了的人的名字。淑华却完全不觉得她说了什么不应该说的话。
“我记得很清楚,也是在这儿吃饭……”觉新低声答道。
淑贞忽然打断了觉新的话,她说了一句:“还有二姐。”她的声音里充满着怀念。
这一次仿佛真有一股忧郁的风吹到桌上来,众人都不愿开口了。他们的本来不深的酒意被吹去了一大半,留下的地位让痛苦的回忆占据了。他们的心在挣扎,要摆脱掉这些回忆。
觉新却是例外,他也在挣扎,他要捉住一些面貌,把她们从空虚中拉出来。他常常以为他自己就靠这些若隐若现的面貌在生活。他又说:“也是有月亮,也是我们这些人。我好像是站在池子旁边,听泉水的声音。我还记得我向蕙表妹敬过酒……”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淑华一句话,让原本快乐的晚宴笼罩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而且这种哀愁逐渐加重,“仿佛真有一股忧郁的风吹到桌上来”,人们都沉湎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欲罢不能。在这里,独以觉新的感触最深,他人深沉悲哀的回忆正表现了他凄苦而寂寞的心情。当他说到“也是有月亮,也是我们这些人”时,气氛更是悲凉。
四是推动情节发展。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写道:
有一位跳华尔兹的,背心敞得开开的,就像照胸脯裁成的一样,大家顺口称他“子爵”,邀包法利夫人跳过一次舞,现在又来邀她,答应教她,还说她会跳得好的。
他们开始慢,后来快。他们旋转,样样东西围着他们旋转,灯、木器、板壁和拼花地板,就像一个圆盘在轴上旋转一样。走过门边,爱玛的袍子,靠下飘了起来,蹭着对方的裤管;他们的腿,一来一去,轮流捣动;他朝下看她,她朝上看他;她觉得头昏眼花,连忙停住。他们又跳起来,子爵转得越发快了,一直把她带到走廊尽头,离开众人;她气喘吁吁,险些跌倒,有一时,头倚着他的胸脯。随后,他仍然转下去,不过慢了一些,送她回到原来座位;她朝墙一靠,手蒙住眼睛。
这是包法利夫人第一次涉足上流社会贵族生活,在渥毕萨尔舞会上与“子爵”狂舞的场面。这一场面描写既表现了她的狂热,也表现了她力不从心的窘相;这既是她第一次如愿以偿享受上层贵族荒淫无度的生活,也是她走向堕落和自我毁灭的序幕。此处场面描写对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舞会的回忆,成了爱玛的重要生活内容”,而“子爵”的幻影一直如魔鬼般追逼她终身,直至她在一次次堕落破产后饮毒自杀。
场面描写的方法
场面描写不论大小,常常要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和手法。它是人物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的集中体现,是多种艺术技巧与方法的统一体。
一是点面结合。在《社戏》中,鲁迅写道: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日里亲自数过的。
我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我相信这话对,因为其时台下已经不很有人,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简直可以算白地。
这个场面描绘了浙江绍兴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对看戏情景的描绘中,作者既从“面”的角度鸟瞰式地写了江南水乡的农村夜景,又从“点”的角度以特写镜头写了“铁头老生”“小旦”以及形形色色的观众。在此,作者将场上演员表演与场下观众反应相结合,追忆儿时欢乐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的怀念。
二是动静结合。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只在奇迹出现时才会有那种沉寂。
老人在这沉寂中,挥动着那面红旗,喊道:“革命万岁!共和万岁!博爱!平等和死亡!”
人们从街垒里听到一阵低微、急促、像个牧师匆匆念诵祈祷文似的声音。也许是那警官在街的另一头,做他的例行劝降工作。
接着,先头喊“口令”的那尖利嗓子喊道:“下去!”
马白夫先生,脸气白了,眼里冒着悲愤躁急的火焰,把红旗高举在头顶上,再一次喊道:“共和万岁!”
“放!”那人的聲音说。
第二次射击,像霰弹似的,打在街垒上。
老人的两个膝头往下沉,随即又立起,旗子从他手中滑脱了,他的身体,像一块木板似的,向后倒在石块上,直挺挺仰卧着,两臂交叉在胸前。
一条条鲜血,像溪水似的,从他身下流出来。他那衰老的脸,惨白而悲哀,仿佛仍在望天空。
“以动写静,以静显动”是动静结合的辩证法。此处场面描写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马白夫老人的壮烈行动为主线,深深地赞美了他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在悲壮肃穆、紧张压抑的气氛里显示出革命的力量。伴随着老人的脚步拾级而上,扣人心弦、层层推进,如火山爆发般将情节推向高潮。
三是与人物心情结合。《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写道:
克利斯朵夫坐在一旁,只离开她几步路。女孩子趴在他的膝上,他装做听着孩子胡扯,心不在焉地回答着。其实他瞧着萨皮纳,萨皮纳也知道他瞧着她。她低着头在匣子里掏。他看到她的颈窝跟一部分的腮帮,——发现她脸红了,他也脸红了。
孩子老是在讲话,没有人理她。萨皮纳木在那里不动了。克利斯朵夫看不清她做些什么,但相信她是什么也没做,甚至也没看着她手里的匣子。两人还是不作声,孩子觉得奇怪,从克利斯朵夫的膝上滑了下来,问:“干吗你们不说话了?”
萨皮纳猛地转过身子,把她搂在怀里。匣子掉在地下,纽扣都往家具底下乱滚;孩子快活得直叫,赶紧跑着去追了。萨皮纳回到窗子前面,把脸贴着玻璃好似望着外边出神了。
克利斯朵夫不顾旧礼教的束缚,大胆爱上了寡妇萨皮纳。这里描写的是两人初次相识后在一起的场面。作者通过男女主人公神态、动作所表现出来的窘迫心理的刻画,以及孩子天真的问话,有力表现了人物内心波澜起伏的复杂感情。
四是多种方法结合。《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武松打虎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场面。人物神态、动作的刻画,是这段场面描写的点睛之笔,武松打断梢棒的动作细致地表现了他全神贯注的紧张心理,整个场面可感又可见,让人身临其境。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虽没有“众多人物共同活动的情景”,但仍属于“在一定场合内”人物的活动,且颇具立体的画面感,是很别致的场面描写。
(责任编辑/孙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