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海岛》,能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迷蒙感和抽离感所带来的似梦似幻的诗意,像海上的轻雾,也像洒下的温柔月光,故事如男主人公看似漫不经心的生活态度一样漫不经心地展开,直到失忆的前女友的出现和暴风雨后茫茫夜色里对那盏灯塔的追寻使我意识到作品戏剧性的突然而至和强烈的寓言意味。人物的精神、情感世界和与他人、外界的链接方式随着作者搭建的时空转徙与对记忆的拾取、唤回中逐渐清晰起来,但并不指向确定,在看不到结局的生命旅程中,更接近于用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去抵抗生死疲劳与世事无常。
作品的主体叙事空间是海岛,对于“他”和顾蒂来说,一个是出走,一个是回归,都是以对陆地的逃离获取一个避世般的生存空间。他们相依为命,共同经历了这里的从繁荣到萧条,一起走过短暂的快乐时光和更多岁月里的凄清与孤独。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人物的主动选择、被动抛入和主动牵引、被动承接的双重生存选择与情感关系。首先,“他”和顾蒂都是游离于社会底层和边缘的人,对于从少年教养所出来的顾蒂来说更是如此,在主流社会秩序里无法被接受,难以立足,他们被“陆地”抛出但并未沉沦,退向海岛有着寻求生存空间的现实考量,更有着出于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而打造一片精神世界的主動选择。海岛意味着孤独,也意味着阔远,仿佛是与现实世界互不打扰的平行空间式的存在,一种跳出固定生存模式的可能。而“他”与顾蒂彼此间的情感建构,仍然是一种牵引与承接的关系,以及由此建立起的相互寻找和理解的坚定的亲密与守护。在“他”与顾蒂的互动中,一直是顾蒂采取主动,她渴求“他”,用自己的身体将“他”带至海岛,可以看到,从少年教养所走出的顾蒂是经由对“他”的信任与交付重建自己,与其说这是求爱,不如说这是求救,求一个温暖的外力,对下坠的人生施以援手;与其说是为了释放被压抑的欲望,不如说是为了释放被压抑的绝望,给自己一个走下去的理由和途径。令人欣慰且心动的是,“他”接住了这份托付,并“用他的皮肤感受她口腔的苦味”,体会她的切肤之痛,抚慰她的心灵惶恐和精神不安,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属于他们的爱,对于“他”来说,这不啻为一种冒险,又好像是一种半推半就,然而似乎只有这样,才可能逃离自己先前那种无聊乃至危机的生活,这纵身一跃,是被顾蒂拉过去的,亦是自己选择了被顾蒂拉过去,它拯救了顾蒂,也安置了自己。
可以进一步思考的是,相比于“他”与后文出现的颇具戏剧性的前女友的情感,又可以看到爱情的另一个维度,抑或是作者对爱的另一种呈现。不同于“他”与顾蒂的终身陪伴,“他”与小米只有三个月的恋爱期,然而他却觉得“这是他真正爱过的人”,带有不容置疑的确定,虽然归来已物是人非,却唤醒了“他”的前世,那段曾经的热烈与激情。这猝不及防的失去和再现不由得让人反观“他”与顾蒂休戚与共、彼此交付的勇气和深切的安宁,爱情到底是让人心跳还是让人平静,是紧张还是释放,也许没有答案,小说也不试图给出答案,只是去呈现它丰富的可能性和复杂性。
《海岛》中仍然能够看到于晓威对时间和时间长河中被抽离的生命和此在的思考,在迷茫和虚无中对诗与远方的向往和对精神力量的寻找,他将它们投置于笔下游离不安的人物处境与命运里,孤独似乎是人生的宿命,而追寻是人之为人的超验性特质。不经意间,他们已在岛上生活了数年,“当初”到“如今”,曾经的忙碌早已被到处空着的房间取代,“他后来忘记了这事”,“多年过去,他渐渐不再这么想”,“那是很久以前了”,“他俩对往日海岛的喧嚣已经恍然如梦”,等等,提醒着读者时间在悄悄流逝。长久单调日子里,“他”和顾蒂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即守护彼此,包括彼此的那种抽离又可控的孤独。“夜半里醒来,他突然发现床上的顾蒂不见了。借着月光,他下楼去找。他以为她又失眠了,一个人坐在海边。”“顾蒂却恰恰醒了。她说:‘我刚刚到处找你。”“在不属于自己的房间内,但又目力可及。”敏感而柔软,时间因此缓慢下来,作者带着人物,人物带着读者,遁入时间的褶皱内部,去体味和分辨个体对享受独孤与渴望亲密的难以厘清的分寸感。
在作品最后两节,引入了将故事推向高潮的戏剧性事件,即小米夫妇的出现和暴风雨的突然而至。“他”与小米的再见和小米的失忆看起来有些刻意,但作者想探讨的或许是真相究竟怎么去定义呢,“有时候,病象般的话语本身也许就是一种智慧,智慧是因为你看不清它背后东西”,“他分不清这是黑夜来了,还是暴风雨遮蔽了一切”,时间的神秘性和真相的无法琢磨将人置于不可打捞的虚无与犹疑中。随着迟缓的岁月流淌,经历时间的淘洗,有些渐渐变了模样,有些看似变了模样,孰真孰假,在那一刻到来的时候也未必知晓,唯一能确认的是,庸常乃至破败的生活终究不能湮灭个体对希望的追寻,活着本身就是对看不到结局的未来的抵达,文末再次提及的“灯塔”证明了这一属性,射灯将夜色变得昏黄、安宁,“他”坚信,“在有过暴风雨的夜晚,那个灯塔一定是亮的”。
初读的诗意被灯塔带向大海深处,生活的希望可以比海岛更远。
作者简历 李彬彬,文学硕士,现供职于《广西文学》编辑部。
责任编辑 包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