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理念的大学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2023-11-15 05:58邹涛王可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劳动教育

邹涛 王可

摘  要:劳动既平凡也伟大,新時代的劳动教育至关重要,大学作为青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可开辟劳动教育新路径。高校应秉持跨学科教育理念,通过分析美术教育与劳动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关键点、教学切入点等方面的共同性,以此为理论基石,文章探索以大学美术教育为平台的二育融合路径,以审美体验构筑二育融通之桥梁,感知美术劳动过程之美、品味美术劳动成果之美、体悟美术劳动精神之美,“以劳塑美”“以美益劳”的二育融合育人途径,在美术劳动中使二者同向并行、共融互促,同时塑造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以期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8-0057-04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的同时也指明了学科融合是开展学校劳动教育的路径之一,即“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1]。艺术创作是富有审美性质的一种特殊劳动形式,审美教育可与劳动教育形成有机链接。大学阶段的美育更富自由性、创造性、操作性,深入探究会发现,大学美育与劳动教育存在明确的共通性,而大学美术相关专业的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需要跨学科融合的理念指导,立足二育各自特点,从二者如何互促角度深入探寻二育融合路径,才能为二育发展注入新动力、创新二育教学形式,才能使之真正相得益彰。

一、融合基石: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共通性

美育与劳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强调大学生自主发展主体意识的教学关键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育切入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兼容共通之处,以此从根本上寻求二育融合的科学路径,才能达到“1+1>2”的育人效果。

(一)目标统一: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美育和劳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依托大学美术教育平台而同时实现审美素养与劳动素养的培育,颇具可操作性。具体而言,美育与劳动教育都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实践性,这种眼、耳、手、脑等多个感官综合运用而身体力行地学习美术知识和创作美术作品的活动就是二者教育目标的落实过程。美术创作离不开画、捏、剪、染等操作方法,是需要体力与脑力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虽然实践方式不同,但二者紧密配合,共同指向对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校美术教育的二育融合过程中,大学生的美术创作实践需手脑并用,在协调双手动作的同时需要大脑积极思考,进而带来灵感顿悟,达到物我两忘的创意境界。这样的大学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过程可使大学生获得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自主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革新与创造、沟通与协作等综合实践能力。可见,二育目标的兼容性强化了其一致性,大学美术教育和劳动教育共同持有的培养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是实施二育融合的根基。

(二)关键点相同:强调学生自主发展意识

经多年教育改革的发展,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已被公认,“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深入人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凸显。“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体现的是教师为学生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观;体现的是把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的学生观;体现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新型师生观”[2]。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心智发展趋近成熟,他们具有明确的独立意识、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能力水平,这是其自主发展的良好条件。高校美术教师理应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和灵活的发展平台,无论是美育还是劳动教育,都应以启发、引导为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自主探索,主动钻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而不能越俎代庖、直接灌输。这是二者在发挥大学生主体性方面共同具备的典型特征,也是实施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又一重要基础。

(三)切入点一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兴趣

兴趣是行动最好的驱动力。当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已然明确,当大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也已经具备,培养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则成为激发和推动他们动手实践创作美术作品的重要切入点。然而,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劳动以及劳动者存在着诸多偏见,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将劳动归为狭隘的体力劳动,将劳动人民划分成三六九,认为劳动人民是社会底层人员,民间则一直以来沿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当今社会,加之经济水平的提升、升学压力的增加、家庭教育的偏颇,大学生对劳动逐渐失去了兴趣,当代大学生的懒惰现象司空见惯。因此,唯有增加劳动的趣味性,在劳动中给予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强烈的自我成就感,才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劳动兴趣。为改善劳动教育困境,从劳动的价值和功能入手,实时抓住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美好情绪体验的良好契机,以此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可作为劳动教育的突破口。大学美术教育的趣味性、直观性既是解决劳动教育问题的关键,也是二育融合的切入点,可成为二育融合的重要基石。

二、以审美体验构筑二育融通之桥梁

劳动过程和美术创作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显现,需要人的情感参与,都具有追求快乐幸福这一“美”的精神目标,审美体验因而成为二者的共同属性。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以愉悦的情感体验链接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发掘和整合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中“美”的因素,让大学生在体验劳动教育的快乐中渗透审美教育因素,于“美术劳动”中享受一场美的盛宴:美术劳动过程之美、美术劳动成果之美、美术劳动精神之美。

(一)感知美术劳动过程之美

人类的审美感受产生于劳动过程。“人类的劳动是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的审美活动,劳动实践创造着美,提供了美感的来源”[3],美的产生贯穿劳动始终,因为劳动过程的点点滴滴也饱含美的因子。劳动能使人释放精神压力,消解负面情绪,最终为其带来精神上的轻松和愉悦,而美的本质即精神愉悦。基于此,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在于劳动能够使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到精神自由与愉悦,进而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继而形成自我价值感,由此,劳动过程美得以升华为精神美。美术学习中的美术劳动是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美的标准选择美术材料、美术创作方法,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工匠精神以塑造美术作品的过程。大学生经过亲身实践,体会到劳动过程的“美”,进而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劳动过程是美的”。当然,美术劳动过程也是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个性张扬的过程,因为他们在感知美、创造美,这与一般劳动者体悟美的过程如出一辙。此过程蕴含诸多美的因素,如审美心理、审美标准等,也囊括了与美术相关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等劳动教育因素。由此可见,大学美术教育可以使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同向并行,二者培养全面发展、健全人格学生的教育目标就在美术学习和艺术创造的劳动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品味美术劳动成果之美

美术劳动成果即美术作品,它既是劳动者美术劳动的最终结晶,也是劳动技能、过程与精神的外显载体,更给劳动者带来溢于言表的成就感与喜悦心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追求完美,对劳动成果的高标准要求,也是精神生活的某种因素。”[4]毫无疑问,对劳动成果的完美追求是一个人高标准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正是这种高标准而形成的至善至美的劳动成果,才能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同样,在美术劳动中,美术创作者对美术劳动成果即美术作品的完美追求,也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对美术劳动者来说,美术劳动成果是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的、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的美的载体,这本身也是一种追寻美、创造美的精神转化。一座依山的吊脚楼,一件精美的银饰,一匹绚丽的织锦……林林总总的美术劳动成果无不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人们可从中体会到美术劳动者即美术作品创作者的技艺之美、创意之美、智慧之美,这就是在美术劳动中以美的情绪体验铸就正向积极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可见,大学生在创造和欣赏丰硕美术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可获得身心愉悦的感受,此审美体验将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无缝链接,从而促进大学生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的提升。

(三)体悟美术劳动精神之美

无论是欣赏美术作品,还是创造美术作品,都无不需要劳动精神作为动力支撑。劳动精神是推动社会主义劳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后盾,是伟大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5]。帮助大学生在美术劳动过程中塑造不怕困难、永不言弃、勇于创造、精益求精等劳动精神是高校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共同的长期任务。这些思想品质的培养不是一个学科单独可以完成的,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美术劳动精神之美体现在大学生美术学习和创作时的愉悦身心状态,它是一种经过攻克难关之后的成就之美、一种精益求精的匠心之美、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之美。值得一提的是,工匠精神是美术劳动精神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匠精神是工匠在长期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专注、敬业、创新等个人品质,是劳动和美的统一与融合,与“以劳育美”的内涵高度契合。在大学劳动教育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充分体悟劳动背后的精神内核,让劳动精神的细流汇入美育的长河,使学生充分感知劳动精神的力量和美感。如此,大学美术教学则可于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通之中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学生更易于在美的创造性劳动中体会其精神魅力。因而,富有直观性、趣味性、知识性的美术劳动更易于在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培养诸如此类的美术劳动精神,更有利于落实当代大学跨学科教育理念。

三、以劳动为主题和形式的美育强化二育融合效力

“劳动创造美”,既赞扬了劳动者的创造精神、劳动精神,也表明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富有“美”的因子,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任何忽视生产劳动的教育都是畸形的教育,而任何忽视劳动美育的审美教育也都是不完全的美育[6]。以劳动为题材和形式的大学美术教育赋予劳动教育以新的形式和美的享受,这可促使二育自然而然地相融相生,渐趋形成美术教育与劳动教育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助于增强二育融合的效力。

(一)在欣赏美中唤醒劳动意识

意识指导行动,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是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劳动意识培养方法千差万别,其中,在美育过程中培养劳动意识的方法更有趣生动、高效可行。就美术实践而论,古今中外,许多画家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实际生产生活空间,汲取创作灵感,依托静态的画面传达动态的劳动之美。如汉代画像石《弋射收割图》、唐代《捣练图》、南宋《耕织图》等。西方美术作品中也不乏表现劳动情景的艺术作品,比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米勒的《拾穗者》等等,这些都是在美术作品鉴赏课中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课程资源。“人民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美术作品,不知不觉之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7]高校教师在鉴赏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美术作品中劳动精神的挖掘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赏析这些作品时体验“劳动创造美”的真谛,教会大学生“生活离不开劳动”的真理,有利于唤醒大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劳动教育萌生根基。

(二)在感受美中挖掘劳动价值

美的情绪体验和价值观形成可以同向并行于一项活动之中。“感受美”是指个体凭借自身的审美实践活动,通过感官感知美术作品的美感。劳动价值不仅表现为劳动成果带来的物质满足感,更体现于创造美好和自我实现的追寻美的精神满足。正如乌申斯基所言:“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8]高校美育不应仅停留于课堂,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一样,高校教师应带领大学生置身于名山大川、田间地头、传统民居以及非遗作坊等实际生产生活空间,带领他们亲身感受美术劳动过程、挖掘美术作品中的审美因素,进一步感知美术劳动者赋予作品的价值,直观体悟美术作品形象所蕴含的劳动价值,进而理解什么是劳动美,从而以美育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高校教师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带领大学生从美术作品蕴藏的诸多文化因素入手,引导学生对美真切的感知,才能真正理解艺术家的劳动价值,明白艺术家的劳动兼备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也才能有效實现二育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创造美中磨砺劳动意志

美的创造本就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创造美往往需要历经一个曲折艰苦的过程。美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创造美的本领,这个过程同样也充满了各种困难与艰辛。以美的创造为教育目标,大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教育大学生从“民间工艺品物的美的理解”简单感知,延伸到对“它们也是劳动者劳动意志的物化形态”的深刻领悟。在对民间工艺品进行图像分析和文化解读时,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观,即一件件叹为观止的工艺品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蕴含着不同时期劳动者生活的精神状态、思想深度以及对生活的领悟,更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是劳动者创造性劳动的成果。而在民间工艺品创作实践教学中,则可将劳动意识的培养具象化。只有当大学生亲身体验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用美术劳动持续、深入锻造其劳动能力后,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创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深刻体会到劳动意志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立起勇于探索的美术劳动精神,以此方能铸就他们矢志不移、坚忍不拔的美术劳动意志。这也是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融通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可行之策。

四、结语

“劳动美”托起中国梦。高校应该秉持跨学科教育理念,主动融合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以大学美术教育为平台,明确二育在教育目标、教学关键点和教育切入点等方面的融合基础,以此为理论基石,以审美体验构筑二育融通的桥梁,以劳动为主题和形式的美育强化二育融合的效力,不断创新二育教学形式,使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在大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同向并行、共融互促,从而在共同塑造大学生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的过程中实现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強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2020-03-26). http://www.gov.cn/ xinwen/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 王恒新. 构建学生主体: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08):46-48.

[3] 周峰. 简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兼论劳技教育的定位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2(04):18-20+34.

[4] 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的精神世界[M]. 吴春荫,林程,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8.

[5] 郭长义.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04):161-169.

[6] 董学文. 劳动:审美教育的新天地[J]. 中国高等教育,1994(09):28.

[7] 丰子恺. 丰子恺论艺术[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82.

[8] 杰普利茨卡娅. 教育史讲义[M].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教研组编译室,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8:374.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重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为载体的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0-GX-28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邹涛(1978—),女,博士,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王可(1993—),男,硕士,新疆和田地委组织部基层公务员,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美术史与美术理论。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