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多元化教学思考与实践探究

2023-11-15 11:50尚美茜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初中历史新课标

尚美茜

摘  要:初中历史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育人课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进一步提炼了历史核心素养概念,组织设计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系列化内容,包括学业质量标准评定,以及“教”与“学”双主线并行的教学模式。文章深入解读了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并基于此探索了适应“教”与“学”双向需求的多元化教学策略,以期打造历史教育新样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元化教学;核心素养

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一)主要价值取向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依然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和教育方针,全面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其主要价值取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强调“以史育人、文化育人”。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主张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突出建党精神、延续红色血脉,充分发挥历史课程在“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落实过程中的独特价值,遵循“以史育人、文化育人”的原则,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坚持唯物史观,培养“三有”时代新人。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提到,初中历史应以培养“三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使命,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聚焦发展学生必备的历史核心素养,把历史课程打造成一门基础性、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相统一的特色课程,既要体现出国家发展意志,又要符合历史课程的發展规律。

第三,历史课程标准历经了多轮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体现了国家对已知教育问题的重视与审视。例如,传统课程标准倡导以三维目标为导向来思考组织课堂教学,但是经过实践发现,三维目标的设定过于模糊和笼统,教师对三维目标是并行还是递进的关系认知模糊,因此该目标的实践教学指导性不强。而新课程标准便进行了有力回应,构建了明确的素养型历史课程目标,指导了教师具体化的教学结构搭建,对历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主要变化与突破

第一,提炼了历史课程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概念,即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并要求教师将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历史课程教学的价值性目标。其中唯物史观是学生学习历史的理论指引;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本质体现;史料证实是学生必须习得的历史技能;历史解释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与能力的客观要求;家国情怀反映了历史学习的价值导向与理想追求。这五个方面的历史素养标准相融相促,共同助推学生的素质发展。

第二,组织设计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结构化内容。依据历史教材编排特点,总结出六大概念板块,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板块做好大概念教学,有序、有料、有趣地呈现历史课程内容,使教学更具结构化和层次化,从而实现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渗透。

第三,制订了学业质量标准。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教学实际,科学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各个历史素养具体的发展要求和水平层次。具体而言,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完成了各学段的历史教育后,应该具备的各种基本素养以及需要达到的实际水平,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对此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与描述。学生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知识量的增加上,还体现在思维能力质的变化上,学业质量标准也是帮助教师打造出“教、学、评一致性”历史课堂的重要参考。

第四,提出了“教”与“学”双主线并行的教学方式。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更加尊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将“教”与“学”两条主线并行统一,实施优质教学方案的改革。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历史课程应如何教、教什么、怎样教,才能够更加契合当代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才能保证教得有效、有序;同时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更为互动化和主动化的学习活动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让“教”与“学”充分实现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助推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二、基于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实施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效助力历史新课标的贯彻落实。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各项教育要求和核心素养的最终作用对象是学生,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其最终的学习收获是评判一堂“好课”的标准。而多元化教学正是围绕着学生的主体发展需求,从多个维度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以改变课堂单调性、知识本位性、资源局限性、方法滞后性为目的,优化历史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发展素养,对新课标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思维。多元化教学衍生出诸多教学手段,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改变。在多元化的课堂中,学生不再趋于单调的被动学习状态,其自主合作探究的思维得以调动、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加积极,课堂氛围更加开放,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更加频繁。一系列学习方式上的变革,皆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思维,这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知识以及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思维能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三、基于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实施多元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善于设置情境,促进核心素养的渗透

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融入适宜的情境中,能够体现出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学生的历史学习源于初中阶段,但是客观而言,历史知识存在一定的理论性和跨时空的特征,很多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距离久远,而教师常规化“教教材”的“依参而教”思维,容易导致历史课堂枯燥乏味,无法让学生深入感知史学魅力,这也让核心素养植根困难。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从创设情境的角度思考历史知识的呈现,以教材文本为核心,以情境资源为辅助,让历史课堂迸溅更多精彩。

以“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为例。这是学生刚刚接触初中历史的第一课,学生缺乏清晰的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史料资源来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如故事情境,即教师摆脱枯燥的课本讲读,利用语言技巧重构历史故事,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解有关早期人类的生活史、发展史以及现代发现史。

再如,创设多媒体影像情境,教师将借助图片、视频等载体形式呈现有关“北京人”的史料,能够给学生的感官带来进一步的刺激,引导学生走进时空、观摩历史、理解证实。又如,教师创设“身边的历史”主题情境活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网络资源,组织学生探析早期人类和现在人类的共通点与延续点,在丰富的证据中,强化了学生对“历史就在身边”的认识,实现了核心素养的渗透。

(二)架构单元教学,优化整合教材内容

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组织设计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结构化内容板块,主张教师改变以往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在完整的知识体系中,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发展。对此,教师需要充分践行结构化的教学理念,从大单元、大概念教学的角度,重新优化、整合历史教材知识,帮助学生在连贯的知识体系中有序提升思维能力、对历史发展形成系统的认知。

例如,围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隋唐的繁荣与开放”两个单元知识,教师进行项目重组,提炼清晰的项目主题“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盛世的历史成就”,确定三条项目主线:其一,政权变革;其二,民族交融;其三,历史成就。三条主线平行递进又交叉融合,存在必然的联系。政权变革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民族交融是政权变革后的产物,具有人文性的历史特征。而历史成就是政权变革和民族交融共同推动下产生的历史现象。此时,教师通过三条主线并列的项目化教学,对学生渗透唯物史观、史料证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教育;确定好项目主题与主线后,教师安排学习任务,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不同小组选择不同的主线任务,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政权变革分析”“民族交融的历史原因追溯”“各朝各代成就展示”。项目任务探究不局限于教材固有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跨学科等渠道,搜集更多的史料来丰富项目过程,最后整合各组的任务成果,促成项目的完整性。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实现学生历史思维的统一,助推学生历史素养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链接生活教育,打造优质的“第二课堂”

“生活即教育”,近年来,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热度颇高,也是新课改下积极倡导的教学方式,旨在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以生活新鲜的源头活水为阵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链接历史教育与生活,打造出优质的“第二课堂”,是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充分贯彻的先进理念。

历史生活化教育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建构:其一,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与生活之间的显性与隐性联系,将二者合而为一,提炼出生活化的历史教学目标。如将鸦片战争与烟、毒的危害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坚决抵制不良行为;围绕辛亥革命与“中山装”,让学生借助新旧中山装审视历史的发展等。其二,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微课件,引导学生在家预习、复习历史知识;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让学生书写感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创编历史小剧本,让学生通过情境演绎古代情景,展开与古人的时空对话;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自写人物小传、创作优秀画作、制作历史工艺品,在实践中体会历史学习的快乐。其三,加强家校联系。教师可以推荐一些讲读历史的短视频,让学生与家长共同观看,增加教学维度,这在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让家长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学生的家庭历史学习提供了有效帮助。

生活化的历史课堂不局限于校园、教材,可以充分彰显史学的魅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

(四)完善教學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反馈、优化和调整等诸多功能,是初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研制的学业质量标准依赖教学评价监测,因此教师要注重优化传统的评价模式,并遵循“教学评一致性”“长短期结合性”的评价原则来重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助学、导学的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一,依标定评,贯穿始终。教学评价标准不是凭空制订的,而是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实现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监测,同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细则提前搜集评价证据,将之贯穿教学的始终,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达标与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二,学生参评,丰富过程。教师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中,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共评等方式,丰富教学评价的过程,一是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二是可以帮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更多“教”与“学”的问题,保证“双主线”教学的有序推进。其三,长短结合,持续践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可局限于单一课时,而是要构建完整的长短期评价档案,将即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完成对学生学情发展以及素养发展的监测,面向全体学生,保证评价效能的持续性发挥。

四、结语

综上所述,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新课标内容作深度解读,反思自我教学的不足,明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任务,并认识到多元化教学理念与方法在新课标落实中发挥的重要价值,从情境教学、单元教学、生活教育、完善评价等维度,寻找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多元化教学的着力点,着眼于打造历史教育的新样态。

参考文献:

[1]杜巧霞.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技巧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2022(31):105-107.

[2]曹斌.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索实践[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06):13-14.

[3]魏丽君.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信息化实践探索[J]. 甘肃教育,2023(01):81-84.

(责任编辑:郑  畅)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初中历史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让化学课堂教学起化学反应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